工业的区位选择.docx
《工业的区位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的区位选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重点是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师用书P124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一个调查,请问在座各位想不想成为大老板?
看来大家都愿意做资本家,既然大家呼声这么高!
那么今天就满足你们的愿望,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大老板了,当然做老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我就来考考各位做老板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最近我们西充在招商引资,那么就希望在座的各位老板来投资建厂,请问:
你要建什么厂?
并说明你考虑的因素?
现在大家自由讨论两分钟,然后起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要结合西充实际规划自己的工厂,并说明建立的原因,也就是考虑的因素(学生回答A老板,B老板,C老板)。
好,看来同学们都有着非凡的经济头脑,那么通过他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位同学建厂的时候,都考虑了众多因素,那么,我们工业的选择究竟具体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工业的区位选择。
新课教学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讲解】首先我们来看工业的生产,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内容以及图4.1,思考并回答:
工业是怎样生产的?
【学生回答】利用一些生产资料,生产出产品,并排放废物(三废)。
【讲解】好,我们知道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那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们建厂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对,工业的生产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就需要我们建厂的时候考虑众多因素!
请在座各位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们建厂要考虑哪些方面?
总结以下因素:
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土地。
请大家对比图4.2,看看自己忽略了那些因素?
要是自己真的建厂的时候就要全面考虑。
P58的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一共有九种。
可以将它们归为三大类:
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燃料)、
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技术(科技、教育)、信息,个人偏好,工业惯性,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客户类型等。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47.
环境因素:
具体分布他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湘教版教材,必修2.
1、自然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土地:
所有工业都需要土地来建设厂房,进行生产。
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重工业如钢铁业、石油化工业、造船业、汽车制造等需要在广阔平坦的地形上进行生产。
因此对这类工业来说,土地价格低廉是很重要的因素。
不同地方的土地价格差异很大,前面学习城市的用地分类和布局的时候,工业一般分布在什么地方?
和前面内容进行联系,回忆、巩固。
例如近郊的土地价格一般较市中心为低;而新开发地区又比已发展地方低。
因此,上述工业多分布于土地资源相对较多、低价较低的沿岸填海地区或市郊地区。
一般来说,发展中地区的低价比发达地区的低。
因此当发展中地区的基建设施有相当基础时,平价的土地往往成为吸引外商到发展中地区投资设厂。
珠江三角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全球的重要工业区,便是得益于提供低价土地予香港、台湾厂商和外商而得以发展起来。
水源:
原料:
有些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都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原料称为纯原料。
使用纯原料的工厂从运费角度考虑可以配置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任何地方,因此往往接近市场或劳动力供应地(如纺织厂)。
有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余重量转化为废渣等,这种原料称为失重原料。
使用失重原料的工业,其区位主要受原料地吸引以保持较少的运费(如粗铜冶炼厂)。
有些原料,经加工过后甚至会增加重量,称为增重原料。
使用增重原料的工业往往趋向市场(如啤酒厂)。
某些工厂,特别是食品加工厂,所用的原料很容易腐烂变质,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甘蔗等,在变质前必须加工完成,因此,这些工厂宜配置在原料地附近。
另一些工厂,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或者必须保持新鲜状态,这些工厂(如生产面包、肉类熟食等食品加工厂)宜靠近市场。
有些原料易燃、易爆或易碎,某些液体或气体原料不宜长距离管道运输,它们相对于产品来说可运性差,因而工厂的区位指向原料地(乙烯厂)。
一些不便于厂距离运输的产品,例如易燃、易爆、易碎的产品,散装的粉状产品,以及一部分气体或液体产品,其造成工厂趋向市场区位(如硫酸厂、电解烧碱厂)。
原料单位重量的价值越高,则运费所占原料成本的比重越小,可运距离越远。
例如电子产品可以运往万里之外加工装配,以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低价产品远运是不合理的,因为其运费可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
因此低价产品的生产区位应选在消费区(如水泥厂)
动力(燃料):
大耗能的工业,
2、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政策:
政府的政策对工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采用税收优惠,提供补贴,廉价土地,改善基础建设等设施,吸引工业设厂。
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如包头、攀枝花等);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缩小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
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解决就业问题、平衡职工性别构成等
工业区位选择(举例)
原因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如包头、攀枝花等)
国防的需要
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0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
缩小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
解决就业问题、平衡职工性别构成等
交通运输:
工厂需要运输服务来把原料运往工厂,以及把制成品运送到市场销售。
这两项活动必须依靠交通运输,而运输成本、时间及运输网络是否完备便成为制造业区位的决定因素。
交通网络的改善既可以减低运费,更可使一处地方更适合工业的发展。
厂商把工厂设立在交通网络完备(公路、铁路、海运或航空)的地区,便能有效、快捷的输入原料、输出制成品,运输费用也会相对较低。
因此交通网络完备的地区是工业发展的理想地区。
近年,大型货船和货柜船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运输成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下降。
不过,可达度高的地方仍有其优势,大部分厂商在选址时,仍会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海港、机场或者直达的高速公路。
市场:
市场是工业制成品最终的目的地。
大都市的人口众多而且密度高,人们收入水平又高,形成购买力高的庞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不是只以人口多少来衡量,还需要考虑人们的赚钱能力和愿意消费的程度。
例如一些亚洲国家的人口庞大,但人民购买力薄弱,只有平价的工业产品才占据当地市场。
某些工业会较易在市场附近设厂,其中包括生产易变坏物品的工业,这些通常是一些食品工业,如面包厂、蛋糕、烘烤点心等。
生产易碎产品的工业,由于运送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产品易于破烂,因此其生产地点不宜距离市场太远。
比如啤酒厂、家具厂。
制造体积大而价值低的货品的工业,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日渐增加。
原因有下列几点。
第一、大型市场往往毗连大型的工业都市,这节省了厂家将工业制成品运往市场的运费。
第二,大城市通常都有大型基建共制造业使用,如道路、铁路、处理大量货物的组织等。
第三,大城市提供了大量不同种类的劳工,劳工供应充足。
第四,电力的普及使用令工业的地点有更多的选择,包括设在市场附近。
第五,高度的工业机械化和劳工流动,打破了以往只有某些地方有高技术劳工的惯性。
第六,交通改善了,多种大型的运输工具出现,并更有效的代替了以往的交通工具。
一般地,制成品的价值较高,因此运送制成品比运送原料的费用为高。
这减少了原料来源地作为厂址的吸引力。
最后,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只需较少的原料去生产一单位重要的货物,运送原料的成本于是只占中成本一个较少的比例。
这些因素集合起来,便使市场作为工业地点的吸引力增加。
劳动力:
技术(科技、教育):
信息:
信息网络的通达度越来越重要。
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对于工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及时把握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前沿动态,以确保其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传统型工业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原材料行情,尤其是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销售情况。
在一定的地区或领域,构筑工业信息化平台,有助于整合工业资源,协调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功能互补,加强协作交流,促进技术更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因素,对工业区位决策有重要影响。
一些对技术要求高的企业,需要及时获得技术信息,并与专业科研机构合并,因此会越来越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公司在区域内集聚,共同构筑科技法信息平台,可加强知识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
决策者个人因素:
企业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比如,眷恋家乡的侨胞纷纷回国、回家乡投资建厂。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还有乡土情感等方面的因素。
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处。
工业惯性:
工厂区位不合理,但仍然保留,原因就是搬迁费用高,政府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客户类型等。
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师:
工业区位选择考虑如上因素,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
师: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理想的工业区位:
生:
师:
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有没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地方?
现实中不存在,比如,原料丰富的地区,可能市场前景不好。
比如西充,厂辣椒,红薯。
但是市场不好。
而市场广阔的地方,原料,动力不足,比如上海。
所以不能满足所有的条件,对于任何一个工业类型来说,我们建厂的时候要考虑众多因素,但是有那么一种或者两种是我们最先考虑的,也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下面我想采访一下刚刚的几位老板,请问你选择在这建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回答】A略;B略;C略。
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
由此,我们把工业分成以下几类:
请同学们阅读读本思考并回答,每种工业类型的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不同工业部门,影响其经济效益的区位因素不一样。
只能考虑一个或几个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来布局工业,这个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主导区位因素。
原料导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性工业
动力指向性工业
劳动力指向性工业
技术指向性工业
原料导向型工业:
地图册P48,制糖厂,我们国家南北方,制糖的原料不一样,北方是甜菜,南方是甘蔗。
分析甜菜和甘蔗的分布地区。
甜菜在松嫩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引用黄河水发展的灌溉农业,中央一套的我从黄河来的专题节目。
甘蔗的分布地区:
新疆有甜菜的分布,在南疆还是北疆?
南疆和北疆是以天山山脉为界,来划分的。
甜菜是分布在北疆中的准格尔盆地中的,在新疆西部有一个缺口,叫阿拉山口,正是由于有个这个缺口,北冰洋,大西洋中的水汽可以深入,成为新疆水汽的主要来源。
市场指向性工业:
1运原料和产品的运费相差不大的时候,就把工厂选择在消费市场附近。
比如石油,面包厂等。
2产品笨重,不易长途运输的,或是产品易破碎的。
比如家具厂,啤酒厂,可苦可乐,冰糕厂等。
地图册P48
人口地理界限,初中学过的,界限以东,酒类等厂多;因为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以西少。
动力指向性工业:
能源,
接近能源产地,在内容中提到有色金属:
指的是出去铁、铬、锰以为的都是有色金属。
铁、铬、锰是黑色金属。
地图册P48,加拿大,西部的河流,这个工厂是用水力发电的,水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和煤发电也就是火力发电,哪个成本高?
火力发电成本高。
所以水力发电可以节约成本。
有色金属要靠近河流。
我们国家黄河的水力发电站,李家峡,刘家峡。
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
技术指向性工业:
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
有一技之长的,或是有科学文化知识的。
接近高等院校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如美国的硅谷的位置。
主要是电子产品,更新换大快,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研发,研发出的产品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离不开市场。
和交通。
还要保证环境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
中国的中关村,地图册中介绍有关知识。
中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是日本的硅谷。
电子产品为主。
劳动力指向性工业: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多。
为降低成本,吧工厂布局在劳动力数量多的地方。
例如服装厂,电子装配工业,玩具厂,包袋厂,鞋帽厂。
劳动力指向性工业发生过转移:
先是在美国兴起,然后转移到日本
东南亚,中国香港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中、西部地区。
转移出的地区发展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工业
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行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食品工业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能源
钢铁工业、冶金(炼铝厂)等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工业等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过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肯定不是。
案例1,P59
我们国家的2个钢铁厂,鞍钢,和宝钢。
哪一个在海边?
宝钢。
先看鞍钢:
铁矿来自哪里?
主要靠当地供应。
燃料,煤炭来自哪里?
来自山西、黑龙江等地。
鞍钢利用本地的铁矿、外地的煤炭。
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对自然因素依赖大。
再看宝钢:
铁矿来源?
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需要大型轮船。
燃料来自哪里?
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通过铁路运到长江边,在通过长江的河运运到上海。
看宝钢的布局,附近既没有原料,也没有燃料,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
这种工业叫临海型钢铁工业,必须要满足2个条件,一个是厂址在海边,二是当地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用当地的没煤或铁发展起来的叫煤铁复合体型。
从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可以看出,从煤铁复合型到临海型。
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靠近地中海)都是临海型。
P60中的阅读内容。
指导读图:
4、5,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要原料的变化。
横坐标,纵坐标。
第一个时期:
1800年,就应该是19时间初,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要煤4吨,铁矿石2吨,所以为了降低运量,减少成本,一般是布局在靠近大煤田的地区。
比如说德国的鲁尔区。
第二个时期,1900年,就应是该20世纪初,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要煤2吨,铁矿石1、8吨,所需要的煤和铁都下降了,而且消耗的煤和铁都差不多,运费相差不大,这个时候,就是靠近铁矿区,例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
第三个时期,到了1985年也就是20世纪末的时候,只需要煤0、75吨,铁1、5吨。
科学技术发展了,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都大幅度渐渐了,运费也相应的减少,布局,既不接近产煤,也不接近产铁,二是布局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形成了临海型,
从案例1和阅读中的内容我们知道:
1、原料、燃料影响在减弱,市场交通影响在增强;
2、劳动力数量在减弱。
劳动力素质在增强;
3、信息通讯网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前面讲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转移。
先是在美国兴起,然后转移到日本
东南亚,中国香港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中、西部地区。
转移出的地区发展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就是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
比如现在的淘宝网购,依靠的是信息的通达度,说明信息的作用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