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3178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8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docx

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关键字】考试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1、文气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

但它的具体内容则在文论各个发展阶段有不同变化和侧重。

《周易·系辞上》中的“精气为物”,《文子·十守》中的“精气为人,粗气为虫”。

“气”指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

春秋时代学者大都重视“气”的社会作用,并认为精气所体现的精神是通过人的心官发挥效用,主宰行为的。

儒家解释音乐的礼教作用,也强调“气”,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礼记·乐记》)。

战国时代,出现了庄子、孟子对立的养气观。

庄子认为,专心一志地求道,应不用耳、心听断,而“听之以气”。

因为“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其实质是把“气”绝对抽象化,要求以虚无待物,绝对无为。

孟子则恰相反。

他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养的“气”有具体内容: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集义所生”。

由于养气而可以“知言”,所以孟子是把抽象的“气”变为具体的思想、充实的精神,具有刚强正直的道义内容。

共同特点是把“气”这一造物哲学概念发展为思想原则概念,成为指导人的行为的某种精神。

最早将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所说的“气”就是文气,是文章所体现的作家精神气质,其具体内容指作家天赋个性和才能,所以是独特的,不可强求,也不能传授。

他以这样的“文气”为文章的特征,用为写作和批评的准则。

他评论“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在《与吴质书》中说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都是指他们个性才能所形成的精神气质在各自文章的体现,这是“气”的概念最早用于文章写作和批评。

从此,“文气”便成为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

南朝齐代刘勰《文心雕龙》,对“文气”的内容和作用,在理论上作了较全面的综合阐述。

《养气》说“玄神宜宝,素气资养。

”“气”指作家写作时的精神状态;《神思》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气”指作家构思时的思想志气和成文时的才学素质;《体性》说,形成文章风格的因素是作家的“才”、“气”、“学”、“习”,“气”指作家的性格,是形成文章风格的因素之一;《风骨》篇中认为“气”是决定文章“风骨”的,并引用曹丕的论述为据。

刘勰所说的“气”,实质指作家的精神气质。

他的“文气”论则主要阐述作家的天赋,才能和精神气质在从事写作劳动,完成写作过程及体现于文章作品的特征和作用。

因此在养气观上强调保养身体,调理精神;在文艺论上则继承曹丕观点,吸取魏晋文论成果,更多总结骈文写作经验,着眼于构思、成文、风格等方面。

他说的“气”的具体内容,不但出于天赋,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取得改变和提高。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倡导古文,反对骈文,进一步发挥孟子“养气”、“知言”的观点。

韩愈直接以孟子观点为文气论的内容。

他认为作者学习古文,首先必须学习古道,读书养气,培养儒家道德仁义的思想气质。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

而是主语言要创新,反对摩拟。

孟子“知言养气”,曹丕“文气”和韩愈“气盛言宜”之“气”有何不同?

“知言养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气”出自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能力强而致。

”“气盛言宜”韩愈在《答李翊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

三者都阐述了人的品质和作品的关系,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不同。

“知言养气”说的“气”指的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鉴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更加强调对内容的影响;文气说的“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着重于作家的先天的才华;气盛言宜说的“气”和“知言养气”说的“气”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又在此根底上有所发展,即道德修养达到“气盛”的境界就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语言,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气势,创作出“言宜”的作品,更为强调对语言风格的影响。

2、发愤著书(司马迁、韩愈、欧阳修、李贽、金圣叹)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提出了“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说的意思:

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此说以历史经验为根底,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发动势力的迫害后,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心中的愤懑,宣传自己的主张寄希望于来者。

这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韩愈“不平则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说。

在韩愈看来,文学并不是对现实生活单纯的客观描写,而主要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

“不平则鸣”不是消极的遭到不平后的自然反映,而是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

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行,“意”之不通的不平。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考验人的毅力,激发人的精神,促使人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宋以后的许多文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的。

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境的磨炼,幽愤郁积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

这种思想司马迁、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

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成为后代诗歌评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李贽“发愤之所作”说

李贽在对《水浒传》的点评中,首先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肯定了《水浒传》“发愤之所作”的精神。

李贽继承前人的说法又有发展,一方面认识到真正的好作品是作家郁结的不平之气的倾吐,另一方面将这种怨愤的抒发与反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黑暗现实、与小说创作紧密联系起来。

发愤不仅强调个人的穷达,而重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金圣叹在评《水浒传》时继承了“发愤之所作”的思想,提出了“怨毒著书”说。

南北朝钟嵘的"怨愤说"和刘勰的"蓄愤说"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继承与发展。

3、兴(兴观群怨)

孔子兴观群怨说

语出《论语·阳货》子曰: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鱼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

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

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荀子“文学明道”思想,两汉儒家正统诗论《诗大序》讽刺说,《诗品序》“诗可以群,可以怨”)

《诗大序》诗有六义说

《诗大序》以风、赋、比、兴、雅、颂为诗的“六义”,提出诗“六义”说。

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表现手法。

《诗大序》赋予“六义”新的说法。

风,指诗能讥刺上政,有讽刺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指诗歌有“感发意志”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

它在解释风雅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诗品》诗有三义说

钟嵘在《诗品》中提出诗有三义说。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指什么呢?

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用现在的话说,兴,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

陈子昂兴寄说

他说:

“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作为诗歌的本体来说,兴就是指其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

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也就是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所以,兴寄既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内容,也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严羽《沧浪诗话》兴趣说

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兴”指“诗兴”,即作家在和外物接触中所引起的情思和创作冲动,与之前的诸多诗人及诗歌理论批评家的“兴”是一致的(《诗品序》兴),“趣”则指诗歌的韵味,与钟嵘《诗品》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相通。

“兴趣”则是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

即事名篇,兴会神到,诉诸艺术直觉,不假名理思考,表现上则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镂。

这一论断主要针对当时宋代诗坛以抽象说理、堆积典故为诗的弊病,有积极意义。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发展

“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四书训义》

“兴观群怨”原指诗歌的社会功能,王夫之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他认为它们都是以“情”为本而打动读者,且这“四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的,将“兴观群怨”提升到了“动人四情”的文学本体论高度。

4、辞达论

孔子辞达说

“辞达”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

苏轼辞达说

孔子的辞达是文质并重的,苏轼从“文”的方面对孔子的辞达进行了调整和发挥,苏轼认为辞达就是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的“理”“了然于心”。

为做到“了然于心”,要充分调动艺术手段,来准确、鲜明、生动的描绘客观事物。

苏轼既提倡“有为而作”又强调“辞达”,表明了他文道并重的创作观点。

5、儒家文学批评观

孔子文质说

《论语·雍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认为文与质要兼美。

孔子文质理论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要求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文采与质朴相得益彰。

孔子“思无邪”说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评价《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提出“思无邪”并赋予它政治与伦理含义。

无邪即雅正意思,但是孔子的“无邪”包容了《诗经》广泛的内容,后世反而在理解时经常局限了孔子的本意。

孔子是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论诗和乐是把“思无邪”作为文学艺术的标准。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从文学作品讲,就是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过于直露。

孔子兴观群怨说(略)

孟子知言养气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言”是指辨别诐淫邪遁的言辞的能力;所谓“养气”是指人的内心道德的修养功夫,也就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鉴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尤其是后者的形成都有影响。

孟子以意逆志

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义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这一学说揭示了读者可以同作者沟通的道理,为中国文学理论提供了较为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刘勰“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孟子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上》“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要求读者在掌握作品时应考察并联系坐着的身世遭遇、生平思想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不能单从字面理解。

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6、道家文学批评观点

老子文艺观

1、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其一、作为本体的“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

“道”的特征是无形、无声、无色、无味。

“道”以自己为法则来运行。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

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文学,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乎自然,并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它。

因为它们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被引入文学批评领域。

所谓“大”,在文学批评领域,就是指高超的审美艺术境界。

3、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老子论道,常以辨证的思维来进行。

比如“有”与“无”,便是一对用来表述“道”的规律的根本的论述范畴。

在文学领域,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司空图所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就是“境生象外”。

老子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虚静”说。

主体要能体悟道,就必须进入虚静的心理状态。

7、庄子的文艺观

言意关系——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庄子的“道”具有非语言能认知的模糊性,但“道”作为精神实体又必须被认识和掌握,所以庄子主张以“无言”来体悟“道”。

具体到文艺创作中,便直接表现为“言”与“意”的关系问题。

庄子认为言语意之间有差异,各有其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层次,可以言论者为“粗”,可以意致者为“精”,而道“不期精粗”,是言论和意致均难以认识的,所以要从“言”外,“意”外去体悟“道”的形象性。

“言”既然不能尽“意”中之“道”,则“言”其实也就难以尽“意”。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导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相比于“意”,“言”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得意而忘言”。

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

“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他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体和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虚静物化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

是进入到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达到合乎天然的艺术的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什么是“物化”,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之后,人摒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似乎也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到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所谓“道”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主宰和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含有强烈的人格化的力量和因素。

“道”的地位至尊,但有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

“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

“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

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自然、素朴(真)

“自然”、“素朴”是庄子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

庄子哲学的“道”即为自然,自然是不可改变的,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取得美的效果,“素朴”与“自然”的概念相一致,主要是指以种明白纯净,取法自然的风格。

庄子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这一风格观念:

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顺物自然C既雕既琢,复归于朴D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认为文学创作应顺应,恪守自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

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

8、《易传》文学观

立象尽意,象指卦象,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抽象符号。

《易传》认为象是对自然万物的模拟。

易即象,易象具有象征性、概括性、代表性,其产生源于圣人的“观物取象”+言意之辨

阴阳刚柔,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

A阴阳之道B阴阳刚柔观念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批评关于文学风格的区分C中国古代韵文、许多散体文讲究词句、音韵方面的对偶,这种形式与阴阳刚柔互相调和的观念有这天然的关联。

通变是《易传》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质属性和根本规律的概括,对文学批评影响广泛而深刻。

9、《诗大序》

10、杨雄、元好问(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争论)

杨雄论“言”与“心”。

文学创作实际上是作家以言达心的过程。

扬雄论言与心涉及文学本源、作品与作家人格的关系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意义。

扬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观点,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精神世界的高尚或低劣必然会在言、书中表现出来。

因此得出文如其人的观点。

文学之源是作家思想和情感,语言文字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表现。

以心为源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态度,“诗言志”、“诗缘情”等都表现着心为本的文学批评传统。

元好问文不如其人反驳扬雄观点

《论诗绝句三十首》中: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11、曹丕《典论·论文》

12、《文心雕龙》

刘勰是如何论“情”与“采”的关系

以“情”和“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主线,论及艺术构思、风格的形成、风骨的铸造、作品的篇章结构、熔意裁辞以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主线。

刘勰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

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指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

情与采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

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简述刘勰风骨论的主要内容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范畴,刘勰《文心雕龙》设有《风骨》专篇。

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关于刘勰所所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两说:

一是黄侃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说,二是刘永济的风即情志,骨即事义之说。

而现在一般认为,风即情志,骨则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论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刘勰通变论的主要内容

通变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指会通,变指适变,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问题,刘勰有《通变》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通变》篇总结了从远古到刘宋的文学演变趋势,要求文学创作在“宗经”的基础上回到文质相称,衔华佩实的正道上来。

刘勰的通变说既非简单的追求新变,也非盲目的追求复古,而是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它对于纠正齐梁文风,指明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13、白居易诗文批评理论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最著名的诗论著作是《与元九书》。

一、诗歌创作主张“为时”、“为事”而作。

二、强调诗歌要讽谕现实。

将诗歌与现实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结合,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

三、关于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他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脱离内容而徒事形式。

《与元九书》说:

“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四、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即强调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发明和风格的多样化。

14、韩愈诗文理论

一、修辞明道与以文。

说“修其辞以明其道”,就是认为辞还是要讲究,文还是要学的,韩愈之道,就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所谓“明道”,就是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

在文学创作上,韩愈又是主张不妨以文为戏的。

二、意需师古与词必己出。

修辞明道是为文宗旨。

写作方法:

一曰师古圣贤人。

二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三曰“无难易,惟其是尔”。

三、闳中肆外气盛言宜

四、不平则鸣与穷言易好

15、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的古文运动理论

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其三,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其四,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气盛言宜),柳宗元也主张人的气质“独要谨充之”,要“引笔行墨,快意累累”(《复杜温夫书》)

其五,强调“感激愤悱”与“不平则鸣”

16、意境理论

王昌龄

唐代诗论的“意境”说 “意境”作为文论术语,始于唐代。

托名为盛唐诗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主要指山水自然物态的描绘;二曰情境,“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表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体会、认识,所谓“得其真”,其涵义即为“得意”。

王昌龄所说的“意境”重在“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