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3187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我学会了教案设计

习作指导方案

“我学会了________”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比较丰富。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之后,我们渐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我们学会了写字、画画、唱歌;在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感恩……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与学习和生活贴近的、有话可说的题材进行习作练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活生生的作文题材,才能使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并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

(重点)

2.学会抓住人物动作,以情感变化为主线,把学习的过程写具体。

3.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件事,有真情实感。

4.在交流、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并愿意和他人分享写作快乐的习惯。

(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自己洗衣服、学舞蹈等时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打开话题

1.描述导入: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便开始了人生的旅途,渐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洗脸、穿衣,我们的本领越来越大,我们在一天天长大。

2.课件播放某个学生的成长照片,如:

学习走路、学习用筷子吃饭、学习写字、学习画画、练习拉二胡、课后练习跳绳……

3.学生看完课件后四人为一小组,畅谈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一次次“学会”。

4.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要求)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渐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我们学会了读书识字,学会了爱自己的父母;在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尊重他人。

5.看着这么多的“学会”,你有什么想说的?

(成长的过程是由很多个“学会”组成的)(自己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和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的。

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自豪感油然而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会选材,胸中有文

1.虽然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但这节课老师还要让你们学会一个新本领——选材。

2.在这么多的“学会”中,哪一次“学会”让你最难忘呢?

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一起去回忆吧!

3.出示交流提纲,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出示照片)

(1)为什么学?

当时的心情怎样?

(2)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

遇到了哪些困难?

当时的心情怎样?

是否克服了困难?

情绪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3)学习结果如何?

学习过程给了自己什么启发?

4.指两名学生交流,教师就全班学生听不清的或不懂的地方给予帮助。

5.根据两名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小结,指出两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师生共同小结:

优点是能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不足是学的过程有两种倾向,即太繁琐或太简单。

7.引出学生在说话、作文时共同的难点。

(如:

如何抓住动作,以情感变化为主线,把学的过程写清楚?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学会选材。

哪一次的经历让你最难忘?

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学的过程说清楚。

三、仿照例文,掌握写法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跳绳》中“怎么学”的片段:

我拿着绳子来到晒谷坪上,双手握着绳端,把绳从后向前用力地甩,可是脚却没有跳起来。

接着重来,绳子甩到脚边,却只提起了左脚。

再重来,我握住绳端向前甩,同时起跳,可是我的脚落地太快,还是没有成功。

唉,想不到跳绳也这么难啊!

爸爸见了,走过来对我说:

“怎么了?

学不会了?

想打退堂鼓了?

”我低着头说:

“不是。

”脸却感觉到热热的。

爸爸说:

“跳绳也是有方法的,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根弹簧,双脚并拢,前脚掌站立。

甩动一次,身子跳跃一次,不要怕失败。

”我听了爸爸的话,继续练习,终于学会了手脚的协调,开始可以连跳两下,三下,五下……接着是十下,二十下,五十下……

1.交流:

这个片段好在什么地方?

(1)把人物学跳绳的动作写得很具体。

(2)把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惟妙惟肖。

2.用笔把片段中描写动作的句子画出来,朗读并体会。

3.以刚才交流的内容为例,抓住动作把学的过程说清楚。

4.朗读并体会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5.学生交流自己在学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掌握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到例文动作描写具体,心理活动描写详细,让学生朗读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掌握写作技巧。

四、理清思路,练习写作

1.谈话过渡。

同学们,刚才那篇文章的小作者能将自己学跳绳的过程写得这样生动,和他平时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

接下来,轮到我们写作了。

2.写作提示。

(1)选择材料。

我们写作前要确定横线上填什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2)撰写提纲(中心、内容、顺序、详略)。

要求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

(3)写出真情实感。

选材一定要真实,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习作。

给学生30分钟时间写作文。

要求学生保持安静,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撰写提纲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写作思路,明确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五、展示片段,分享成功

1.教师有选择地请部分学生展示习作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或片段,并上讲台大声朗读,教师当堂点评。

2.在学生朗读作文以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提出建议。

通过多种评价机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写作兴趣。

3.学生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通过多方位的交流,学生在互相评价、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既可以看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又可以促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教学反思

作文课作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困惑着许多老师。

我也有着同样的困惑,究竟该怎样有效地进行作文指导,又该如何高效地进行作文讲评,才能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呢?

这篇习作在选材上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指导时我紧扣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说出自己是怎样学习本领的。

整堂课学生能够把握从不会到学会这一主要内容去说作文、写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开课伊始,我通过引题这一环节,让学生补充习作题目,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选材。

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这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在生活中学习作文这一要求。

因为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简单多了。

 

9 短诗三首(繁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组成,作者是冰心。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繁星》(七一)写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慈祥的,让作者留下了永不漫灭的记忆。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繁星》(一五九)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

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充分利用学习诗歌“读”这个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悟,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阅读《繁星》《春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今天,上班途中见到这样的景致:

朝阳含笑

微风轻盈

花儿自在争芳

蜜蜂快乐耕耘

其实,他们在倾诉

学生初次接触诗歌,可引导学生说说“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老师以小诗的形式表达,你觉得写得如何?

2.学生点评。

3.好的诗歌中应闪烁着启迪灵性的光芒。

冰心的小诗如繁星一样晶莹璀璨,总会给凝望者带来很多思考。

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三颗,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习作中试着通过景物体会氛围,联想画面,为深入赏析《繁星》三首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了解作者。

将课前对“冰心”的资料收集做汇报。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2.介绍冰心创作背景。

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

《繁星》共164首,《春水》共182首,小诗均无单独标题,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

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多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

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字,便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

她心里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

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小星星图片,瞧,小星星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

漫、涛(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

繁、漫、灭、藤、萝、膝、涛、躲。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

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识记。

“藤”“萝”:

借助图片,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繁:

拆分“敏-幺-小”,上下结构,下部不是“系”。

漫:

与“慢”区分记忆。

灭:

字理图帮助记忆。

膝:

“月”与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右部与“漆”的右部相同。

躲:

形声字“身”为形,“朵”为声。

本义为隐藏。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藤萝 繁星 漫灭 膝盖 躲藏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

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句子也难不倒大家。

出示句子:

(1)永不漫灭的回忆

(2)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设计意图:

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内化记忆。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

1.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首,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心中永不漫灭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3.想象: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是怎样的情景?

会有谁?

在做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情景,进行汇报。

5.儿时的你与母亲相处时,有哪些温馨的场面,与大家分享。

结合学生的表达内容对学生进行尊母爱母的教育。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在读中理解、感悟。

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中的意境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繁”“藤”“膝”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

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

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把自己的课堂学习分享给家长,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诗歌,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第一首诗歌,说说: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冰心对母爱的赞扬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诗歌,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的诗歌内容,唤起诗歌的记忆,情感的记忆。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二首诗歌

1.指名读诗歌,你有什么发现?

2.三个反问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

       

引导学生了解:

反问的修辞方法,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答案含在问句之中。

3.这三个反问句表达的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反问句的形式呢?

4.怎样读?

5.播放海浪的声音,想象:

由大海想到了什么?

6.补充资料:

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往事》

小结: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写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三首诗歌

1.学生自由读诗歌,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指名读诗歌,说说自己的体会。

3.这首诗歌是赞扬谁的?

指导读“母亲啊……”

4.“天上的风雨”会是什么样的?

描述一下。

5.此时的鸟儿做了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

6.“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举例说说。

7.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母亲,哪个字体现出来的?

(只)

8.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能说说当时的心情吗?

9.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何读得更恰当。

设计意图:

以文本为抓手,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诗歌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总结想象,升华情感

1.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她把一切都给了子女,她的爱在一声声叮嘱里,她的爱在一次次抚摸中,她的爱在一顿顿早餐里……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与大家交流。

2.诗歌短小精悍,语言自然朴实,我们也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吧。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

3.把创作的小诗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由学诗到写诗,仿照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感悟诗歌语言的独特,激发对诗歌的进一步学习。

板书设计

短诗三首

母亲     大海    母亲

永不漫灭的回忆 眷恋、感激 赞扬无私、伟大

教学反思

这三首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很有必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指导断句停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容易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也能很快地走近作者,聆听作者的心声。

诗歌中独特的语言,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如“心中的风雨来了”,学生联想到自己经历的或听过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境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带着自己的体验再读诗歌,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会更深入。

情景交融,入情入景,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学习了诗歌,也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