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29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docx

初中化学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全册精品精品版

第一篇系统复习

第1部分科学探究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AD2.B3.C4.AD5.D

二、理解与应用

6.容器口、用手接触药品、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

(1)A、B、;〈。

(2)A中应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B中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8.方案一:

10g硝酸钾固体和40g水。

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方案二:

25g40%的硝酸钾溶液和25g水。

仪器:

量筒、烧杯、玻璃棒。

方案三:

20g15%的硝酸钾溶液和7g硝酸钾固体和23g水。

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合理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

9.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1)a;

(2)Al>Ti>Cu;不能,铝能与硫酸铜反应。

10.锥形瓶,排水集气法;相同条件下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质量;化学性质;

假设: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H2O2溶液的浓度有关

方案:

常温下取两份体积相同的5%和10%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同种类的催化剂,测量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

假设:

温度、催化剂的质量、催化剂的状态等;实验方案:

第2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

习题2-1

1.C2.D3.C4.C5.D6.B

7.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发热;1/5;氧气

8.4P+5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

9.

(1)氧气;氧化

(2)

(1)将真空袋内的气体收集起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3)无毒;价格便宜;不容易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

10.①C、CO;D、H2

   ②CH4+2O2

CO2+2H2O

11.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液面上升约占钟罩容积的五分之一。

(2)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氮气难溶于水。

(3)白磷量不足或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4)利用铜丝与氧气的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2.

(1)CO2

(2)①CH4②CH4、、H2③CH4、CO④H2、CO⑤CH4、H2、CO

13.

(1)ABC

A:

试管内液面上升

B:

塑料瓶瘪了

C:

气球变大

(2)二氧化硫氢氧化钾溶液

习题2-2

1.AB2.C;B3.BD4.D5.B6.D7.B8.B

9.无色气体1: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水。

10.水氢、氧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11.①595

②平衡左砝码量筒凹液最低

③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12..B.13BD14.D

15、B>C>A(或B、C、A或BCA);65;

B>C>A(或B、C、A或BCA)

16.

(1)B、C

(2)①过滤

②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取样:

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

③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

(3)10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7

(1)过滤,蒸发结晶

(2)①a>b=c②MgSO4

(3)取少量蒸馏得到的淡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4)CH4﹒8H2O

习题2-3

1.C2.C3.AD4.D5.C6.C7.A8.C

9.单质稳定

10.导电性

11.疏松,不能阻挡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和水反应致密的氧化膜

12.①2Mg+O2点燃2MgO

②2Al+3CuSO4==Al2(SO4)3+3Cu

③6HCl+Fe2O3==2FeCl3+3H2O

13.刷漆、涂油

14.

(1)CuSO4FeSO4HClFeCl2

(2)化学方法:

加盐酸,铁溶解,铜不溶解。

物理方法:

用磁铁,铁能被吸引,铜不能。

15.BC16.C

17.

(1)变小

(2)变大

18.

(1)②③④

(2)排尽管内空气,防止爆炸

②CO2+C

2CO③3CO+Fe2O3

2Fe+3CO2

(3)稍过量的铁粉,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Cu、Fe

(4)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份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O2。

家庭中菜刀使用后,将菜刀表面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习题2-4

1.C2.B3.A4.D5.A6.C7.D8.A9.D10.D

11.A.H2SO4、HClB.Na2CO3、Ca(OH)2C.CO2D.HClE.Ca(OH)2

F.CaOG.H2H.CuSO4I.NaHCO3J.Al(OH)3

12

(1)BaCl2+Na2SO4===BaSO4↓+2NaCl

K2CO3+2HCl===2KCl+CO2↑+H2O

Ba(OH)2+2HNO3===Ba(NO3)2+2H2O

(2).H+和CO32-;H+和OH-;(3)Na+、Cl-、H2O

13.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等(任写两条)

(2)H2(O2)CaO+H2O=Ca(OH)2

(3)H2SO4+Ca(OH)2=CaSO4+2H2O

(4)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14.B15.AC16.A

17.紫罗兰花瓣遇硫酸变色吗?

将硫酸滴到紫罗兰花瓣上观察现象。

紫罗兰花瓣遇碱变色吗?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紫罗兰花瓣上观察现象。

盐酸能使其它花瓣变色吗?

将盐酸滴到玫瑰花瓣上观察颜色变化。

18.

(1)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或引流,防止溶液外溅)

(2)CaCO3

(3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K2CO3+Ca(OH)2=CaCO3↓+2KOH

(4))I步骤⑤无明显现象,说明料泥中无Na2CO3

步骤⑥白色浑浊,说明料泥中有Ca(OH)2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D2.C3.A4.B5.D6.B7.A8.BD9.B10.D

二、理解与应用

11.水、天然气、空气、煤、石油、空气

12.

(1)MgCl2、CO2

(2)①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MgCl2====Mg(OH)2↓+CaCl2复分解反应

④2HCl+Mg(OH)2===MgCl2+2H2O复分解反应

13.CuCl2

Na2SO4+Ba(OH)2====BaSO4↓+2NaOH

Fe+CuCl2===Cu+FeCl2

14.

(1)2H2S+3O2点燃H2O+2SO2

(2)SO2是大气污染物,有毒,形成酸雨,污染空气

(3)硫化氢可溶于水。

(4)学好化学可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实验与探究

15.石蕊、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铜、氧化铜、锌、pH试纸

16.铜、硫酸钡、硫酸铜

四、分析与计算

17.

(1)1.04g

(2)NaCl%=95.6%>95.合格

第3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

习题3-1

1.B2.BD3.C4.B5.D6.D

7.氮气、H2SO4、H2O2N2CO2

8.B9.CD10.A11.A

12.答案略

习题3-2

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2.②④

3.17得NaCl

4.ACD、B、BD、BC

5.52

6.BE、AD、CF

7.C8.D9.B10.D11.C12.D13.D

14.A15.B、C16.C17.D

18.因为夏天温度高,铁原子运动加快,间隔会变大,容易造成铁轨变形,所以留缝隙。

19.不能,因为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当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就减少了。

习题3-3

1.3N;2O;Ca。

2.20,4,金属,+2,失,阳,2,正,ACEH。

3.氧元素

4.

(1)钠,金属,失,Na+

(2)质子数,核电荷数

(3)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5.A6.AC7.A8.C9.D10.AD11.B12.B13.D

14.B15.D16.A

17.

(1)3,10

(2)10,Ar

(3)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习题3-4

1.H;2N;O2;2N2;4SO2;2Fe3+;3OH-;K2CO3;Cu(NO3)2

2.

(1)二氧化氯,两。

(2)+4,47.4%

3.B4.B5.B6.D7.D8.A9.C10.A11.A

12.A13.A14.B15.D16.D17.B

18.

(1)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3)两个氧原子

(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5)两个氯化氢分子

19.

(1)H2O2,-1。

氧化物。

(2)不相同

(3)氧气

20.买尿素合算。

检测题

1.BD2.AD3.A4.A5.C6.BC7.B8.BD9.B

10.D11.AC12.C13.A

14.

(1)1、7

(2)2、5(3)3、4、6、8(4)3、6、8

15.

(1)硅14

(2)S6(3)A12O3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或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

16.

(1)Cl2O2

(2)H2OHClHClO

(3)-1(4)分解反应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7.水由水分子构成。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核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18.

(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石油体积减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19.4;0.9。

20.40,56.

21.

(1)易溶与水,受热易分解

(2)23∶8(3)24

第4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

习题4-1

基础训练

1.C2.C3.D4.B5.A

能力训练

6.C7.D8.B

9.CO2;H2;CaO;Ca(OH)2;NaOH;K2MnO4;MnO2;CuO……

10.物理性质①无色②无味③气体④密度1.25g/L

化学性质①

习题4-2

基础训练

1.B、D2.D3.C4.D5.80g

6.Fe+CuSO4=FeSO4+Cu

7.168;64;232;四氧化三铁(Fe3O4);

8.I2O59.

(1)N2

(2)质量守恒定律

10.

;催化作用;

能力训练

11.B12.甲烷

13.

(1)二

(2)一;14.5(3)三;4

14.

(1)

(2)

15.

(1)③

(2)A、B(3)

;D

(4)将氮气转化为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生成可溶性的硝酸盐,易于被植物吸收。

习题4-3

基础训练

1.D2.C3.A4.D

5.

(1)

类别

单质

化学式

Fe

H2SO4

NaOH

Na2CO3

(2)①Fe+H2SO4=FeSO4+H2↑②H2SO4+2NaOH=Na2SO4+2H2O

6.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无现象;

附着一层黑色物质

Fe>Cu>Ag

7.A8.B9.D10.

检测题

1.A、D2.D3.B4.C5.C6.C7.B、D8.A

9.B、C10.B11.A12.CD

13.

(1)合成橡胶汞尿素石油

(2)①13g②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4.

(1)银白色;

(2)质软;(3)密度比水的小;(4)熔点较低

15.

16.①

17.

18.方法一: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铁片逐渐溶解,且冒气泡;铜片无现象。

由此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方法二: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蓝色变浅,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三、简答题

19.

作保护气

可支持燃烧

氢氧焰焊接金属

③氢气

密度小

填充探空气球

20.

(1)

(2)+1价(3)取2样品水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水是自来水假冒的矿泉水。

21.

(1)分子构成不同

(2)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答案合理即可)

22、

 

第5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

习题5-1

1.D2.C3.D4.AB5.D6.A

7.煤、石油、天然气;氢气8.磷铅

9.

(1)

(2)甲烷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剧烈燃烧,发生爆炸。

(3)家庭中用天然气来做饭、取暖等,但天然气泄露会引发爆炸。

10.

(1)

(2)水中含有氢元素

(3)成本高

11、化学,热CH3OH(或CH4O)

12、

(1)①A②减少对空气污染

③C2H5OH+3O2

2CO2+3H2O

(2)①-3②2NaN3

3N2↑+2Na

NH4NO3

N2O↑+2H2O

习题5-2

1.A2.B3.高分子化合物4.C

4.

(1)涤纶

(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

(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熔化成黑色小球

5.塑料玻璃纤维钢铁般

习题5-3

1.C2.A3.A、B4.C5.A

6.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

7.蛋白质、糖类、油脂、纤维素

8.食物

9.燃烧不充分(缺氧);血红蛋白首先与有剧毒的CO结合烟道畅通、空气流通

10.糖类、蛋白质、油脂;蔬菜如;芹菜等。

习题5-4

1.C2.A3.D4.A5.D

6.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纸制品;使用布袋……答案合理即可

7.工业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8.

(1)2CO+2NO

N2+2CO2

CO

(2)CO(3)SO3加一个盛有碱性物质装置来吸收酸性气体

检测题

1.B2.D3.B4.B5.C6.B7.D8.D9.C

10.B11.D12.D13.D14.A15.C16.C17.D

18.

(1)①

(2)碳酸钙300g能量钙碳酸钙。

19.

检验CO气体的纯度

20.

(1)CaO

(2)CaO+H2SO4=CaSO4+H2O;Ca(OH)2+H2SO4=CaSO4+2H2O

21.

(1)略

(2)石油、煤(3)光合作用(4)0.0430.008

(5)温室效应①大量植树造林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2.

(1)

(2)1/5;N2难溶于水;N2与红磷不反应。

(3)否;生成的CO2气体不能完全溶于水。

23.

(1)菊花

(2)碱(3)石灰水

24.①促进血液循环正常进行;②促进生物催化剂的转化;③促进体内氧气的传输;

④帮助人体生成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⑤提高免疫力…………

25.

(1)先加入稀盐酸洗,再用清水洗;

(2)重新制作过滤器,再过滤一次;

(3)将玻璃管的一端蘸点水,再插入橡皮管。

26.

(1)A;C或E

(2)B;E;CO2能溶于水,但是密度比空气的大(3)集气瓶口部

27.

(1)大理石(或石灰石)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Fe+2HCl=FeCl2+H2↑

(2)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②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等)

28.

(1)9︰1︰12

(2)176(3)①3②500(4)凉拌或尽量缩短烹调时间

29.

 

第二篇专题复习

专题1物质的变化与分类

1.D2.A3.A4.C5.B6.B7.C8.D9.C10.A

11、C、B、AD12、B

专题2化合价与化学式

1.D2.D3.C4.B5.A6.A

专题3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应用

1.B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分子;原子;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得到生成物。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4.C、H、O;CO2和H2O;C、H、O

5.>;<;=;应使整个装置在密闭体系内。

6.N2H4

7、相等,小洁,因装置没密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跑了,使生成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得到生成物,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定量研究化学,合理进行化工生产有重大意义。

CO2

专题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探判断与应用

1.C2.A3.D4.B5.AB6.B

7、

(1)MgHg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Zn+H2SO4=ZnSO4+H2↑(3)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D

9.Fe、Cu、Ag;Fe2+,Zn2+;Ag+,Cu2+

10、

(1)锌、铁>铜>银(Zn、Fe>Cu>Ag)

(2)Zn、Fe与稀盐酸反应(或Zn与FeSO4溶液)

通过比较二者的反应速率确定锌和铁的活动顺序(或锌是否能置换出FeSO4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以确定锌和铁的活动顺序

专题5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其应用

1.B2.A3.D4.A5.C6.D7.A8.B

9.

(1)√

(2)CH4+2O2点燃2H2O+CO2(3)Ca(OH)2+CO2=CaCO3↓+H2O

10.

(1)Na2CO3

(2)食醋不行铝也能与醋酸反应

专题6重要气体的制取与检验、除杂与净化

1.

(1)①烧杯②锥形瓶

(2)A、C(3)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4)过氧化氢分解,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产物是水无污染

2.

(1)A、C或A、D

催化

(2)CaCO3+2HCl=CaCl2+H2O+CO2↑E(3)B(4)A、D(5)H

3.

(1)CO2、H2

(2)HCl、COA无明显变化D无明显变化

4.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5.

(1)CH4

(2)H2、CO(3)H2、CH4(4)CO、CH4或H2、CO、CH4

6.D

7.

(1)CaCO3+2HCl=CaCl2+H2O+CO2↑

(2)有沉淀生成AgNO3+HCl=HNO3+AgCl↓

(3)E、C(4)B

8.C

9.

(1)NaOH、浓硫酸

(2)H22NaOH+CO2=Na2CO3+H2O

(3)稀盐酸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10.

(1)D白色固体变蓝色CO

(2)B、D、C、A、D、E

(3)灯火实验或点火把

专题7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1.

(1)Mg+2HCl=MgCl2+H2↑

(2)Mg(OH)2+2HCl=MgCl2+2H2O

(3)MgCO3+2HCl=MgCl2+H2O+CO2↑

(4)MgSO4+BaCl2=MgCl2+BaSO4↓

(5)MgO+2HCl=MgCl2+H2O

2.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3.A、C4.B5.B6.B7.A

专题8酸、碱、盐的鉴别、鉴定和推断

1.A2.B3.D4.D5.D

6.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A

1、生成蓝色沉淀

2、蓝色沉淀溶解、溶液由无色呈蓝绿色

3、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B

盐酸

7.

(1)CuCl2、Na2CO3、HCl

(2)PH试纸(3)将Cu2+、CO32-完全除掉

8.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CuSO4

无色变红色

MgCl2

HNO3

NaOH

AgNO3

专题9酸、碱、盐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D2.D3.C4.D5.C6.B

7..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

Na2CO3

H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SO4

CuSO4

Fe

Fe+CuSO4=FeSO4+Cu

N2

CO2

NaOH

2NaOH+CO2=Na2CO3+H2O

8.

(1)Ca(OH)2过量取上层清液少量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MgCl2已经完全转变为Mg(OH)2

(2)过滤(3)盐酸

(4)

9.

(1)加速粗盐的溶解

(2)过滤

(3)蒸发皿酒精灯

(4)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5)③②④或②④③

专题10化学实验的评价与设计

1.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烧杯内壁有水雾

(3)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木条燃烧,石子不燃烧

(2)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3)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3.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解释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放的集气瓶;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倒放的集气瓶。

木条复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木条复燃、且燃烧不剧烈;

正放的瓶中氧气充足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氧气量不足

4.原因: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最好不生成气体。

(2)图3的烧杯中的液体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5.(3)锌粒颗粒大小、质量一样,酸溶液质量相等,温度相同

锌粒颗粒大小、质量一样,酸溶液质量、质量分数相等

产生气泡快慢

(4)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氢离子与锌原子的碰撞机会越多,所以反应速率越大。

而温度越高,氢离子与锌原子获得能量后运动速率加快,碰撞机会越多,所以反应速率越大。

6.

(2)NaHCO3+HCl=NaCl+CO2↑+H2O

(4)①先将导管从溶液中撤出,再熄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