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2971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docx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中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下

11、离子

自主梳理

一、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它们是分而不离的家族。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3.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洁、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_______________,表示电子层,_______________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

<4

不稳定

易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

≥4

不稳定

易______________电子

稀有气体

8(He为2)

稳定

不易得失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1.答案:

电子层

2.答案:

(1)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2)近远

3.答案:

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弧线上的数字

4.答案:

失得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

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

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_______标明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______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_____在后,当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

3.氯化钠的形成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的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因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_______________,就形成了化合物氯化钠。

如图所示:

NaClNa+Cl-

1.答案: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正电荷负电荷

2.答案:

右上方数值正负号

3.答案:

阳离子(Na+)氯的阴离子(Cl-)相互作用

师生互动

一、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

探究:

原子中的电子绕核高速运转,电子按能量的大小分层排布,能量小的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较高的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上运动,先排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通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如: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是:

(1)金属原子易失电子;

(2)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3)稀有气体原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4)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例题1】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B.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C.它们都带有电荷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在化学上,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把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称为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

可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粒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确定粒子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即在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可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或离子与离子。

所以本题选D。

答案:

D

黑色陷阱:

本题常出现的错误有:

一是认为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就是同种原子,从而导致错选A;二是错误地认为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都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就应带有电荷,从而导致错选C。

针对训练: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

答案:

D解析: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B、C正确;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D错误。

2.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锶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38(圈内数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r2+,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金属385Sr2+

二、离子

探究:

由于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同学们了解不多,因此对于离子的形成、离子所带电荷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认识离子的有关知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离子的形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产物。

原子得到电子,自身带上负电荷,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形成阳离子,所以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核与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相互排斥),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物质。

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可重新变成原子。

【例题2】填写下图中的空白。

解析:

镁原子质子数为12,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答案:

(1)Mg

(2)2(3)失(4)Mg2+(5)MgCl2

绿色通道:

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形成。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得失后形成离子,得失电子的数值即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针对训练:

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可分的,它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D.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获得电子,变为阴离子

答案:

C解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A错;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错;原子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带正电荷,为阳离子,故C正确;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错。

 

1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自主梳理

一、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每个方程式中各物质间都有固定的质量比,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相等,但等号左右质量比之和_________________相等,根据一种反应物或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可以来求算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________。

在计算过程中要以_________________定律为基础,利用正确的反应为依据。

答案:

正确不一定一定生成物质量质量守恒

二、在2H2+O2

2H2O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水,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32361∶8∶9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分为五步:

第一步:

设未知数;

第二步:

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三步:

写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第四步:

列比例式,求解;

第五步:

写出简明的答案。

师生互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探究:

要正确地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因此必须书写正确,并且一定要配平,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的量是不正确的。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的质量比是纯物质间的质量比,所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3)当题目给出量的单位不统一时,一定要换算成统一单位。

(4)关于计算的精确值,若题目中没有要求,一般应保留一位小数。

(5)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认真审题分清题意,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已知关系,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进行哪些换算,该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通过分析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根据思路完整规范地解题。

【例题】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CaO2的质量分数,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gO2(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解析:

要求CaO2的质量分数,应先求出CaO2在样品中的质量,这一质量可借助化学方程式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求得。

设20g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32

x3.2g

144∶32=x∶3.2g

x=14.4g

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100%=72%。

答案:

(1)2CaO2+2H2O====2Ca(OH)2+O2↑

(2)72%

绿色通道:

本题以实际生活中的信息为蓝本,综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在解题时应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在本题中应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同时还应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训练: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称取烧杯的质量

②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③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④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量为50.0g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

(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解析:

本题是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解题时一定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

m(CO2)=(100.0g+12.0g)-107.6g=4.4g。

(2)设12.0g石灰石样品中含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44

x4.4g

x=

=10.0g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100%=83.3%(或83%)

因83.3%<85%,所以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不符合要求。

答案:

(1)4.4g

(2)不符合要求

 

13、燃料和热量

自主梳理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煤和石油

(1)煤是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

将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很多有用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石油中主要含两种元素。

从石油中炼制出的燃料有多种,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甲烷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________________,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

答案:

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物

1.答案:

(1)混合物碳焦炭煤焦油煤气

(2)碳和氢汽油航空煤油柴油

2.答案:

天然气沼气CH4+2O2

CO2+2H2O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变化,即有的反应会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有的反应会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

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能量热量放出热量煤的燃烧吸收热量木炭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2.答案: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师生互动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探究:

化石燃料是不能再生的资源,如果将它们仅作燃料烧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将宝贵的化工原料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归纳如下:

【例题】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一种煤、石油加工后可以用作燃料的产品:

煤_________________;石油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煤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可作燃料;石油经过分馏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

答案:

(1)甲烷(或CH4)CH4+2O2

CO2+2H2O

(2)煤气柴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绿色通道:

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有关化石燃料的利用在初中要求不高,主要考查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煤、石油炼制得到的一些常见产品。

针对训练: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

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

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答案:

A解析:

石油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炼制后能得到多种化工产品。

石油燃烧后的产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气及一些污染性气体。

2.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某市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氢气燃烧生成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沼气由动植物体及废料、垃圾发酵形成,主要成分为甲烷。

答案:

H2CH42CO+O2

2CO2

 

14、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概述

在古代,人们就知道利用火。

火推动了人类的文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到了今天的许多新型燃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亲自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自主梳理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1.答案:

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

2.答案: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常用灭火器名称和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答案:

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3.答案: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在_______________内,如果发生_______________,短时间聚积__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在生活中你注意到了吗?

在加油站一般要设置什么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医院一般要设置什么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在生活中注意到哪些地方设置安全标志,设置什么样的安全标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有限的空间急速的燃烧大量的热迅速膨胀

2.答案:

生产运输使用贮存

3.答案:

禁止烟火禁止吸烟在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师生互动

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

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和有关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逐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

如煤在空气中一般不会自动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因此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有些物质(如石头、砖头、水等)即使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且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时,也不会燃烧,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不具有可燃性;酒精灯的熄灭方式是用灯帽盖灭,那是因为没有了氧气。

这样就可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了,即物质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例题1】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①③⑤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⑤燃料),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通风口),(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压电陶瓷),故选A。

答案:

A

绿色通道:

解答这一问题要从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入手,只要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燃烧就可以发生。

针对训练: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

解析:

“火箭”为木船提供了热量,使温度达到了木船的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满足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木船起火燃烧;部分船只逃脱是由于它们隔离了可燃物;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东风”为木船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火势更旺。

答案:

(1)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2)移走可燃物

(3)充足的氧气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探究: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灭火时,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移走可燃物;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由于着火的原因、环境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灭火方法,不能盲目照搬教材知识。

同时要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灭火时,只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着火点。

【例题2】2010年8月,希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至少造成六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仅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据说就有三千人无家可归。

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B.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