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664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docx

钢笔的运笔方法00002

钢笔的运笔方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

怎样用钢笔书写,这是有一定方法、一定规律的,钢笔书写的运笔最为关键的是轻重快慢,简捷明快。

其运笔方法大致如下:

1.起收简捷,轻重分明。

用钢笔书写笔画,起笔收笔简捷明快,落笔就行,到尾就收。

但为了求得精细,则要求轻重分明。

所谓“轻”,即用力较小,笔画较轻细;所谓“重”,即用力稍大,笔画较粗重。

笔画起收有了轻重粗细的细微变化,也就可以产生灵动的韵味。

(见图2一3)

2.有快有慢,有滑有涩。

用钢笔写笔画时,不能匀速运笔,而应该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才能使写出的笔画线条有滑畅刚劲和涩滞凝重的巧妙变化,产生不同的质感。

(见图2一4)

3曲直方圆,刚柔相济。

要写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笔画,就要把笔画写得有曲有直,有向有背,有轻有重,有方有圆,力避死硬僵直。

这样写出的笔画才能刚柔相济,具有弹性。

4.连贯呼应,神采焕发。

要把字写活,书写出来的笔画线条就绝不能笔笔相互孤立,而要借助运笔的起收变化,使上下俯仰,左右顾盼,前后连贯,使所有笔画成为有机的整体。

只有气血相通了,字才有生命力。

这是笔法技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具体书写中,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运笔要求。

就楷体字而言,笔画起收处则要求含蓄意连的态势。

总之,要写好钢笔字,首先要写好笔画,要写好笔画,就要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要善于控制用力的大小,驾驭运笔的快慢,注意笔画的曲直连贯,使笔画富有轻重虚实、滑涩方圆、长短伸缩、曲直连断、俯仰向背等多种变化,从而产生跳跃性、节奏感和韵律美,创造出丰富多采、各具情态的笔画形象,获得较好的审美效果。

初学硬笔书法如何巧“入门” 

吴卫华 

硬笔书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

但往往初学者盲目性大,不得要领,致使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失去信心.中途放弃。

对此,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学书体会,谈谈初学硬笔书法如何巧“入门”。

一、要选帖准确。

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选定一种好的字帖(硬笔字帖、小字毛笔字帖)或古代小字碑帖。

最好从楷书人手,因为楷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

现在我们不论在哪家书店里,都能找到碑帖,硬笔字帖的水平更是高低悬殊,种类繁多。

初学者在选帖时要特别慎重,不能盲目,因为选帖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我们学习书法的效果。

我们应当选择那些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在硬笔方面有所创新的力作;古代碑帖也应选择笔画清晰利落、残缺较少的名家之作。

但无论选择哪种帖都应考虑到三个方面:

一是自己喜欢;二是适合自己的“性格”;三是容易人帖。

二、要临摹得法。

 

(一)选定帖或碑后,不可见异思迁随意更换;要认真制定计划,拟定课程,按日临摹,不可间断,不能只凭兴趣,高兴时多写,不高兴时就少写,甚至于不写。

在临摹的同时要善于读帖、勤于观察,把要学的字帖从头到尾熟读详记,通过对逐个字的仔细赏读,把握结字规律,揣摩字与字之间是如何行气,如何寻求变化的。

甚至把每一个字的笔画分开,细心琢磨各笔画的起、行,收,及各笔画之间是如何穿插避让、和谐搭配的。

同时也要把帖中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其笔法、结字等方面有何异同,相同笔画又是怎样作不同处理的。

对于那些在结体上有独具匠心之字,应当加强记忆,以便以后能有机地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二)在初写时,不可能一写就像,只要心中有了那个字样,写出来,多多少少是会有一些相仿的。

在临写的时候,必须不慌不忙,心中有数,在达到形似的同时,不能一味地“照葫芦画瓢”似的追求形似,要注重行笔中的笔力和笔意做到其“神似”,否则就会影响自己创造性的发挥。

三、要会悟其“道”。

每写一帖,不论遍数多少或时间长短,总要写到对于那种字帖的特征,心中有所领悟。

在结构方面,能够摸熟其问架的方法:

笔法方面,知道怎样用笔(如藏锋、露锋,方笔、圆笔,收放、轻重、缓急之类),才能写出那样的笔画。

做到对字体的结构和笔法的变化,能“心领神会,意到笔随”,达到形同神似。

至此,才可以另换一种帖。

以后临摹的帖多了,博采众长,汲其精华,达到“预想字形”、“意在笔先”的境地,并把自己的所学有机地溶人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学书的最终目的。

四、要利用各种途径提高自己。

 

(一)在自我比较中提高。

初学者,往往在临摹一段时间后,很难发现自己的进步,可以把对照字帖所临摹的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积累起来,间断性地进行比较一番,这样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进步,并能从中查找、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在求教中提高。

“谦受益,满招损”,初学者要敢于向能者请教,解开心中疑惑,加快前进的步伐。

(三)在兼习传统书法中提高。

要想在硬笔书法上取得更大突破,应该兼习一下毛笔字,借鉴其功法,从中吸取传统书法的艺术养分。

(四)此外要通过参加一些正规的书法比赛,来检阅自己的学习成果,从中找出并缩小差距,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书艺。

同时也要多学习一些书法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是大有益处的。

学习书法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的,书之路其修远兮,学书者要有耐心、有信心、有修养、有素质,内外兼修,方能在书法上不断进步,取得成绩。

原载《中国钢笔书法》

汉字的结字规律 

汉字的结字对书写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汉字的结字规律,才能把字写得美观,才能提高写字效率。

汉字的结字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通过对汉字的分析,大体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种规律:

1.横画和竖画在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要求在结字时横平竖直,平稳端正。

但横的平是相对的平,并不能写成水平,应右部稍高取斜式,上仰的角度在3。

至5“之间,而有的字其横画斜度更大,约在25。

至35“之间,如“尧、浇”等字;出现多横画时,其横画要有长有短,有平有仰,如“奉、正”等字;当横画用作主笔或在最下边时,往往写成长横且横略波浪或略拱状,如“女、事”等字;当字中的被包围部分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短横时,要长度相仿,基本平行,且与右竖相离,这样写才有透气性,才精神,如“直、青”等字;当字中只有一竖而且居中时,竖必须写得垂直,如“中、申”等字;当字左右有对应的两条短竖时,两竖要上开下合,成“开肩”状,如“四、里”等字;当字中有相对应的两条长竖或左竖右钩或左右都是钩时,要基本平行向下,并注意写得左略短而右略长,如“林、同、持”等字,但有少数左右都是竖钩的字例外,如“射、谢、躬”等字,需左钩长右钩短。

2.把握好字竖中线和横中线,书写时要安排好相对称的一些字的笔画在字形中的位置,如“中、永、事、命、亭、非、型、首、善”等字,在书写时则应考虑以上点为中线标准、以中竖为中线标准、以撇捺交叉点为中线标准,还是以两笔画部件中间为中线标准;两侧笔画则以横中线为标准。

3.笔画构成汉字时,相对平行排列的笔画之间,如横距、竖距、撇距、点距以及整体笔画距离要匀称,如“慧、量、重、册、面、影、家、杰、海、漆、需、事、直、集、涯”等字。

 

4.注意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笔画的呼应、相背、避让、穿插关系,如“教、妙、物、施、乳、兆、好、改、林、众、兢、政、地、更、夷、爪、爽、鹅、犯、鸽等字。

 

5.把握好字的主笔和重心。

写一个字时要分析是竖为主笔、长横为主笔、撇为主笔、捺为主笔、折为主笔还是钩为主笔。

无论独体字或合体字,都要把握好重心,如“申、世、也、_旦、左、述、司、武、更等字。

6.把握住汉字书写的外形特征。

汉字大体上都是方块形体,而有些字的外部形状则是左斜形、右斜形、三角形、菱形或圆形,这些字不能写成方形,同时又要注意重心平稳,如“夕、勿、飞、戈、丁、丙、女、乃、民等字。

7.汉字中左是撇右是捺而中间夹竖、竖钩、日或其他部件时,撤、捺下端的水平线不要超过竖、竖钩、日等部件的下端,如“木、本、水、永、春、会、冬、寒”等字,特殊情况例外,如“枣、杏、香”等字,中间竖的下端不能低于撇、捺末端水平线,否则,字松散。

在日常书写中经常使用的汉字很多,若统计出使用频率高的常用字进行练习,无疑会对我们的书写实践有很大益处。

现代汉语字频统计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局下达的科研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共同研制,统计出了3000个高频使用的常用字,该项成果是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亿三千八百万字的材料中抽样一千一百零八万字利用计算机统计的。

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汉字。

1-10的一了是我不在人们有

11-20来他这上着个地到大里 

21-30说就去子得也和那要下 

31-40看天时过出小么起你都

41-50把好还多没为又可家学

51-60只以主会样年想能生同

61-70老中十从自面前头道它

71-80后然走很像见两用她国

81-90动进成回什边作对开而

91-100己些现山民候经发工向

浅谈书法练习方法

潘锋

书法学习贵在多练。

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可行者,则事半功倍。

练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介绍一、二。

摹写法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进行练习,此法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运用此法宜于掌握字形的位置,即结体。

临写法对帖仿写练习,此法不宜掌握字形位置,却宜于领会书法的技法和内在神韵,可与摹写法共同。

默写法把学习过的各种技法,各类章法及字形的变化,试着一一默写出来,再将原帖打开与之对照,找出差距完善其本。

书空法在路上行走时,或在空闲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亦或在心里默默比划。

据传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夜晚卧榻书空,时长日久竟将盖用的棉被划破了。

由此可见古代书家扎实功底的来由及习书勤奋之情状。

书壁法面墙而立,把白色墙壁预想为一张白约,用毛笔蘸上清水“刷”经营活动。

此法利于熟练书写技法、熟悉作品的章法,宜于增强书写的腕力和成竹在胸的气魄。

书地法此法和书壁法同理,弓腰向地而立,把大地当作一张白纸,笔蘸清水进行练习,此法对于锻炼臂力、腕力、腰劲有益。

采花酿蜜法生活中,或许你在街上行走时,发现了有些店家的匾额题字值得学习或许在参观书画展览时、在阅览报刊时、在展读友人来函时,寻到了自己喜好的书迹,把其中喜爱的书迹的结体、用笔、章法、神韵仔细揣摩,认真加以练习。

片段学习法把一本字帖分成若干片段,然后集中精力,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进行练习熟记,直至整本字帖的书写技法、章法形成、神韵均能完美地展现出来。

阅读欣赏法把字帖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当作一张黑白装饰画来欣赏,默记其技法、章法,此法可增强对于技法、章法、神韵的领悟。

学书者可在不同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间断的练习,学书必有所成。

谈怎样临习钢笔书法

胡铁军

 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许多朋友的迫切愿望,经常有全国各地的朋友写信给我,询问练好钢笔字的“捷径”和“诀窍”,由于我平时工作较忙,未能一一回复,即便回信,总也未能讲得详细,今借此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与各地书友交流、探讨。

  一、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历史上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过临摹古帖而成功的,我们学习钢笔书法同样需要临帖。

  1.选帖。

选择一本好的字帖是学好钢笔书法的第一步,面对书店里花样繁多的钢笔字帖,常常令许多初学者无所适从。

那么怎么样的字帖适合我们临摹呢?

我想首先应该是好帖,所谓“好帖”,应该是被历史或社会所公认的好字,可以是古代著名碑帖,也可以是当代实力派硬笔书法家出版的字帖,这就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其次应该选自己喜欢的风格,俗话说:

“爱吃三分补”。

只有性之所近,方可达之所速,如果自己明明喜欢清秀的字,而非要去临摹一本风格雄奇豪放的字帖,那是要事倍功半的。

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内行的朋友帮助选择。

  2.临帖与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临帖是指对照着字帖写,摹帖是将字帖垫在纸下印着写。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摹帖易掌握字形结构,但印象不深刻,容易忘记;临帖虽印象深刻,但字形结构不可能一下子把握准确,所以我提倡摹临结合的学习方法,将字帖一式两份,一张印、一张照样子,这样比较容易上手。

等到初步掌握字形结构以后,再改为对临,直到背临(即蒙上字贴,将字帖的字默写出来)。

  临摹字帖一定要专一,选字帖后,不能随意更换,要专心致志,直至临得形同神似,这时检验你学习的标准不看临得像不像。

  二、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书方法,才能取得较快的学习效果。

  1.“先整后零”的临摹过程。

所谓"先整后零"即是先通篇临摹,再将其中经常写不像的字逐个找出来,仔细对比,反复临习,直到写像为止。

通篇临习有助于提高写字的“兴趣感”和“成就感”,会使自己产生一种“再写一遍”念头。

  2.“定时定量”的学书方法。

练字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练得太少或太多,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一般来讲,每天都要保证一个小时左右的练习量,而且练习时要思想集中、感情投入,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等等,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大忌。

3.时时做个“有心人”。

等到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巧之后,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还要加强字外功的训练,处处做个“有心人”。

例如可以看些书法理论与书法欣赏方面的书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机会看看书法展览或与书法水平高的朋友一起交流切磋,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比赛,以及订阅有关硬笔类报纸和杂志等等,都能增加对书法的理解,提高兴趣,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促进自己的书法水平。

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谨以此文献给热爱硬笔书法的朋友

毛文斌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

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

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

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2、握笔方法:

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3、写字姿势:

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取法乎上。

选取自己喜欢的帖。

古人云: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选帖分二种情况,如果只想把字写好,可以选取近人的字帖,楷书:

如卢中南、丁谦、田英章、史小波、王惠松、顾仲安、张秀……行书:

如王正良、沈鸿根、邹慕白、任平、骆恒光……如果想成为硬笔书法家,非古碑名帖不选,楷书:

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钟繇的《宣示表》、唐钟绍京的《灵飞经》、欧阳询的《九成宫》、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文征明的《离骚经》、王宠楷书、北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等;行书:

如《兰亭序》、《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苕溪诗》、《松风阁》、《李思训碑》、文征明的《滕王阁序》……总之,选帖的标准是:

一是初学者只能选取一种;二是自己比较喜欢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三是先楷隶篆后行草。

四、“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

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字的形象特点。

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

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

卉人云:

“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

可以说学习书法就是临帖,大凡没有不临帖而在书法上取得成功者。

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

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

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

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

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

要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珐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

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五、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种情况。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几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初学者忌流水作业.宜重点突破。

所谓流水作业,就是很多初学者拿到一本帖后,今天临几页,明天临几页要不到几天一本帖从头到尼很快就临完了,回过头来,叫他背临写几个字.什么也记不起来,临前面忘后面,临后面前面也给忘了。

这种学习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今天重点临几个字,或者帖上的一篇字,等能够与帖相差无几,能够背临出来后,再临后面。

在临后面的同时,前面临过的也要加强巩固。

(三)、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

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四)、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

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