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6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docx

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

通常,在量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来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语言来说明量规中各个指标的评价要求。

一般地,评价量规的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 .确定主要评价要素

对学习计划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影响学习计划执行的主要学习环节或要素,从中选择某些要素作为评价要素,选择评价要素时要考虑其总体涵盖的范围及其在单元学习计划中的地位。

2 .确定主要评价指标

评价主要指标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 主要指标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2) 主要指标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词语进行描述;

(3) 主要指标一般是一维的,一个有效量规中的每个主要指标通常是一维的,它可以被分解成几个二级指标,但却与其他一级指标并列构成了评价的主要方面;

(4)所确定的主要指标整体要能够涵盖影响评价要素的各个主要方面。

每个评价要素的主要指标数目不必相同,但每个指标都应该是构成评价要素的主要影响成分。

每个评价要素还可以拥有多级指标,但指标级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3 .设计评价指标权重

对所选定评价要素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权衡,为每个主要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并对量规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数)进行合理设置。

首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直接的关系,并与评价的目的相关,反映主要考察目的的评价指标,权重应该高些。

如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制作电子作品的有关技术,那么赋予技术、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那么赋予选题、内容、组织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

其次,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要保证某个一级评价

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之和应等于该一级指标的权重。

4 .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

在设计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时,应该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避免使用概括性的语言。

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就会显得很含糊,而“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出处”这样的描述就显得明确得多。

5 .设计量规的水平

在设计评价量规的水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同一部分必须出现在每个量规水平里。

如设计研究性学习量规,水平1中涉及“信息收集”项,则在水平2、3、4也应该包括此项;

(2) 量规水平必须尽可能接近等距离。

例如,水平1与水平2间的间距应当和水平3与水平4间的间距相等。

6 .修改和完善评价量规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1)用设计出的量规对学习计划进行试评价,

以便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试用结果进行首次完善。

(2)使用元量规对自己设计的量规进行质量评

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对量规进行再次完善。

元量规即用来评价量规质量的量规。

A10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评价指标:

本指标学生在课前是否对上一节课内容认

真复习,对本节课是否认真预习,以及课后是否内化成

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一个参考标准。

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

分,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评价等级:

量规分三个等级,优秀等级(80分以上)、

及格等级(60分以上)、不及格等级(60分以下)

学生学习评价量化表

姓名 班级 时间

评价

目标

评价标准

评分

得分

自评组评师评

决问题的层次水平。

方法能力

20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合

作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实

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知习效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的目标达成度。

情感果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正确的

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

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STS教

育”四难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

A:

36

B:

32

C:

28

D:

24

每档均

可在

±4分

内评分

等第

评分

教学策略

25

学情分析(知识经验、学习需求、接受程度、

个性差异等)

重点、难点(从学生主体、教学目标等考虑)

教学行为(设问指导、示范演示、布置作业

等)

学习管理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心

理氛围,对学生自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等。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时机、强度和科学性、民主性。

教学观念

15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在教学行为中的体

现。

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层次水平。

教学民主意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

教学态度

生),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准备和教学

程中的具体体现。

专业知识和学科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师

教学基本功和

交流沟通能力,板书设计和书写,实验操

教学技能

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课程资

开发、整合和利用能力。

主要优缺点

优点

总评等

缺点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