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9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B.分子式为C14H8Cl5

C.1mol该物质能与6molH2加成

D.分子中最多可能有28个原子共面

6.少量铁片与过量的l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②改用50mL1mol/LHNO3溶液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入少量铜粉⑤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⑥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⑦改用50mL0.1mol/L盐酸.

A.②⑥⑦B.③④⑤C.③⑤⑥D.③④⑥⑦

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D.乙烯与溴水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8.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D2和T2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

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C.35Cl和37Cl互称为同位素

D.C2H4与C4H8互称为同系物

10.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

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

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不能相互转化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破坏1mol金刚石中的共价键消耗的能量比石墨多

D.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

Y<

Z<

W

B.Z的氢化物中只含离子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

D.X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12.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B.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首先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

D.在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14.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甲苯和乙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甲基环己烷和己烯

15.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车。

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Ni(OH)2+M

NiOOH+M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M+H2O+e-===MH+OH-

C.放电时阳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molNiOOH被氧化

16.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B.2min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

C.2min末时,Z的反应速率为0.05mol·

L-1·

min-1

D.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17.庚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10种B.9种C.8种D.7种

18.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2nmol的B

C.C的生成速率是B的生成速率的两倍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19.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B.碱性:

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

PH3>H2S>HClD.非金属性:

F>O>S

20.在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1.下列反应不可能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的是()

A.Cu+2AgNO3=Cu(NO3)2+2Ag

B.2Fe+O2+2H2O=2Fe(OH)2

C.2H2+O2=2H2O

D.NaOH+HCl=NaCl+H2O

22.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近20年来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H216O和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

23.分子式为C8H18,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名称为()

A.2,2,3,3-四甲基丁烷B.3,4-二甲基己烷

C.2,2,3-三甲基戊烷D.3-甲基-3-乙基戊烷

2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1molNH5中含有5molN—H键

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D.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第Ⅱ卷(共52分)

25.Ⅰ.过氧化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从人们制得第一种过氧化物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众多的过氧化物中过氧化氢迄今为止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

(1)与H2O2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的双原子分子有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2)若从海水中提取碘,需将碘化物变成单质碘。

写出在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I—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O2、K2O2、CaO2和BaO2都能与酸作用生成H2O2,目前实验室制取H2O2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的稀H2SO4作用并过滤后获得,其中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葡萄可用于酿酒。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

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____________。

(2)有机物E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E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E的组成与结构,通过实验得到如下信息:

①有机物E的相对分子量为90。

9.0gE完全燃烧时,生成CO20.3mol,H2O5.4g。

则有机物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②实验证实其中含有羟基,羧基,甲基,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与足量N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

(2)当电极a为Fe、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该装置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若能,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CH4为燃料,采用酸性溶液为电解液;

则CH4应通入____________极(填a或b,下同),电子从__________极流出。

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

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

C与E同主族。

(1)依次写出A、B、C、D、E五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名称为_________,A、C、D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能说明元素C比E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②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

③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④C与E组成化合物,C显负价

(4)将由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ⅰ)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

(ⅱ)NaOH溶液与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BC2======NaBC2+NaBC3+H2O,NaOH溶液与BC气体不反应。

装置①、②、③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28.已知:

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食品包装材料。

(1)依次写出A、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_____________。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生成的有机物有_____种,其中常温下以气态存在的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该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丁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C4H8Cl2,其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30.已知分解100gCaCO3需要177.7kJ的热量,而12g碳完全燃烧,则放出393kJ的热。

求:

(1)煅烧1t石灰石需要多少热量?

(2)这些热量全部由碳燃烧提供,问理论上要消耗多少克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等物质,错误;

B、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错误;

C、煤焦油是经过化学变化生成的,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等,错误;

D、正确。

考点:

考查石油和煤的加工有关问题。

2.

【答案】C

A、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如H2O、NH3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位素,错误;

B、IA族与ⅦA族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也有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F、HCl、HBr等,错误;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越大,说明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氧化性越弱,正确;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弱,错误。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

3.

【答案】A

【解析】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②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③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④增加炭的量,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变,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⑤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④⑤中浓度的变化,为本题的易错点。

4.

5.

A.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因此不属于烃类,A错误;

B.根据结构式,可以写出分子式为:

C14H9Cl5,B错误;

C.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苯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mol该物质能与6molH2加成,C正确;

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由于两个苯环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由于四面体结构,当两个苯环沿C-C轴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可能共平面,则分子中最多有23个原子共面,故D错误。

故答案C。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6.

【解析】①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错误;

②加入硝酸,不会生成氢气,错误;

③加浓盐酸,增大了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且不改变H2的产量,正确;

④加入铜粉,铁与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且不改变H2的产量,正确;

⑤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错误;

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不改变H2的产量,正确;

⑦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且不改变H2的产量,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审题时要注意:

加快反应速率和不改变氢气的量,产生氢气的量不变,则保证铁完全反应并且铁的量不变,本题的易错点是④和⑤。

7.

【答案】B

【解析】A.分别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故A不选;

B.分别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故B选;

C.均为加成反应,故C不选;

D.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酯化)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8.

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

解:

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

D、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9.

【解析】A、H2、D2、T2都是氢元素组成,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物质,故A错误;

B、

都是甲烷的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属于同种物质,故B错误;

C、35Cl和37Cl 

的质子数都为17,中子数分别为18、20,属于同位素,故C正确;

D、C4H8可能为环烯烃,与乙烯(C2H4)结构不相似,不一定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的区别,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本题的易错点为D,同系物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官能团数目和种类须相等。

10.

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

A.根据题意,石墨和金刚石能相互转化,故A错误;

B.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金刚石没有石墨稳定,故B错误;

C.根据题意,破坏1mol金刚石中的共价键消耗的能量比石墨少,故C错误;

D.根据题意,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故D正确;

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11.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Na,W为Si;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Y<X<W<Z,故A错误;

B.Z的氢化物为NaH,只含离子键,故B正确;

C.F无正价,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C错误;

D.X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不能与强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故D错误;

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

,Z为第三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可知Z为Na;

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则W为Si,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F,以此来解答。

12.

【解析】A.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中子数不同,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不同核素,肯定不是同种元素,故A正确;

B.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能量越高的电子越易失去,故C错误;

D.O、F无正价,故D错误;

13.

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与水混合沉在下层,A项错误;

B.苯能在空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B项正确;

C.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不属于烃,C项错误;

D.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D项错误;

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苯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

①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

②苯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③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

④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

14.

【解析】A.辛烯和3-甲基-1-丁烯的最简式都是CH2,都含有1个C=C双键,组成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为同系物,故A错误;

B.甲苯和乙炔最简式不同,二者结构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甲基环己烷和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二者结构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5.

【解析】放电相当于原电池,C不正确。

正极是得到电子的,根据总反应式可知,正极是NiOOH中的Ni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Ni(OH)2,碱性增强,A正确,D不正确。

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因此选项B不正确。

答案选A。

16.

A.根据图给信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随时间的推移,物质的量在减少,生成物则不断增加,0-2min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A项正确;

B.2min时达到平衡,是向正向反应的最大限度,但反应为动态平衡,化学反应仍在进行,B项正确;

C.反应开始至2min,Z的反应速率为=0.2mol÷

(2L×

2min)=0.05mol·

L-1·

min-1,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2min末,C项错误;

D.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即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的压强(0.7+0.9+0.2):

2=0.9倍,D项正确,答案选C。

考查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

17.

【解析】C7H16分子中没有支链的有1种;

主链含有6个碳原子,符合条件有:

CH3CH(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2CH3共2种;

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支链为-CH2CH3,符合条件有:

CH3CH2CH(CH2CH3)CH2CH3;

支链为2个甲基的有CH3CH2C(CH3)2CH2CH3;

CH3C(CH3)2CH2CH2CH3;

CH3CH(CH3)CH(CH3)CH2CH3;

CH3CH(CH3)CH2CH(CH3)CH3,共5种;

主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