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131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docx

怎样说课稿修改稿

2008—2009年度人北小学“赢在课堂”活动计划

●什么是“说课”?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那么究竟如何写说课案呢?

说课案类似于教案,但又有不同。

它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不但要体现“怎样做”,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课”说什么?

说课教案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

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分析

  

(1)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说明教材在课程标准中对本年级相关内容的要求。

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渗透的思想;

  

(2)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说明本节课内容在单元、年级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该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乃至整个小学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目标定位

  

(1)教学目标:

(注重双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原有: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现在:

已打破原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分块目标陈述的方式,新课标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

  

(2)说三点:

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说课"要求:

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等出发,准确地说出教材某一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

  "说课"要求: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正确地说出确定某一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原因各是什么。

(3)教学准备(如教具、学具的准备等都可简要予以阐述)

二:

说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对学生情况有正确的把握,这是教学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

学情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

学生特点(要注意到共性和个性)

 2:

结识结构

 3:

思维特征(也可以放在学生特点里说,单列出来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

三:

说教法——说明所用的教法及理论依据

四:

说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的学习策略及理论依据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1、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2、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3、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的结合)

五:

说教学程序——说明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主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

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准备情况;

  

(2)整体设计

  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

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

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3)环节设计

  围绕你的整体思路,介绍说明主要教学环节,或者说是教学框架,着重阐述重难点的处理,说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另外介绍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4)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5)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说课”怎样说?

  根据本人对说课的理解与体会觉得,真正“说课”的操作和说课稿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说课稿照本宣读也未必有好效果。

因为说课稿是静态的,而说课整个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有听众的,你能否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  说课要求有序、有据、有创新、有特色。

    1要说得有条理。

说课内容的顺序安排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按照合理的程序,科学的排列各项说课内容,做到内容连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思路清晰。

切忌将说课的各项内容肢解成几块,再以问答的形式逐条说出。

说课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如“许多123”,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2、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说课说得很细,我们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

這裏的層次針對某一教學環節來說也是如此。

比如,在重難點處理上,你設計哪些問題,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行,第二套方案有怎樣安排等;在練習中你安排了哪些練習,有沒有體現出層次性等  

3、要阐述有关的理论。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等,都要涉及到有关的教育理论,在说课时应有所阐述,以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增加说课的深度。

但不能为理论而理论,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搞穿靴戴帽,空洞说教。

  (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理念,在你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标精神?

  你的教学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下展开的,也就是教学理论依据;

  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力求达到什么目的?

在实施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各种问题你又如何引导、解决?

  你觉得这节课教材对学习主体来说,是否要进行处理,阐述你处理的理由,通过你的处理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避免了哪些学习障碍,有什么优点等。

4、说课既要有创新意识,又要突出可操作性。

教学有法,但不能固守陈法。

说课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有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和实践,创造出自己的有实效有特色的说课方式和说课方法。

说课要突出可操作性,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所说的方法要能在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不能纸上谈兵,搞花架子。

5、说课者要注意仪表、风度,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说课同上课一样,说课说的好,给人的也是应是一艺术享受。

说课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个性。

既然是说课,说的成分很重要。

最好能说的神采飞扬,激情澎湃感染听众。

同时要针对自身扬长避短,体现个性。

比如擅长书法的教师可将你的整体框架进行板书,既使听众思路清晰,又能增加你的印象分,和乐而不为呢?

说课者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尽可能地展示自身良好的个性特点和说课风格。

说课者要衣着得体、大方;说课的语言要准确流畅、富有激情;要注意抑扬顿挫,不同体态和神情要配合得体,努力做到神情并茂,恰倒好处,既不萎靡不振,也不矫揉造作,既不重复罗嗦,也非面面俱到。

 

6、统计表明,听者如果仅使用其听觉的话,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仅能保持70%,3天后仅能保持10%;听者如果仅使用其视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处理3小时后只能保持72%,3天后,却还能保持20%;但听者如果结合使用视觉和听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仍然能保持65%。

可见视觉材料在说课中的重要性。

所以在说课前还要设计出使用视觉材料的时间、手段。

如将板书、投影仪、演示、实验、特制的复合投影片,不同颜色的图片、图表、直观教具,实物或实物图的展示,多媒体等等,恰当的组合在说课中,可促进听者思考,诱发听者的参与意识,使之跟着说者的思路去理解说课的内容,从而会取得最佳的说课效果。

●说课小技巧

  在20分钟去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可能的,有些教师总是说我刚写完教学目标,时间已经到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我谈一些准备中的体会。

  

(1)要在说课前准备好各种课型的框架。

这里的框架包含目标框架、理论框架。

比如计算课,就要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等等。

  

(2)要合理安排好20分钟。

目标一般2~3分钟要确定下来,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学生的几种情况和你的对策。

不要一字一句去写。

  (3)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教材怎么办?

这时你首先要吃准教材,目标不要定错。

可以将提供给你的材料(题目)很快的做一遍,你就会心中有一定的底了,然后回想同种课型的课你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可进行套用,当然这是无奈之举。

  (4)因为这里的说课是课前的预案,不是课后的反思性说课,想象的空间较大,所以你可以将课堂设计的精美一些。

范例:

《认识钟表》的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

这样引出课题。

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

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

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

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

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

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

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

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

2:

找朋友。

3:

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

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

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

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