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子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208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设问句子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问句子大全.docx

《设问句子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问句子大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问句子大全.docx

设问句子大全

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

设问句大全

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北大荒你不喜欢吗?

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

一定要!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

现在还不确定。

谁的本子?

是张昊的本子。

什么叫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这人是谁?

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他摸出的是什么?

是手枪!

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

他是来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

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

什么是合作?

合作是互相配合。

设问句小集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要不要提高要提高,我们不仅是按照中国政府的计划去做,而且是在努力地实施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在哪里?

在操场上,在教室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花朵里......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

它物产#from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来自end#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最新设问句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

一定要!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文章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出自,此链接!

信念值多少钱?

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

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这是谁的房间?

这是我的房间。

这人是谁?

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斌子。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

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雪中何以赠君别?

惟有青青松树枝。

小鸟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是的,肯定在做梦。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谁在呼唤和平?

是他

谁的本子?

是张昊的本子

是谁的本子?

是张昊的本子。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设问句大全__设问句小集__最新设问句中小学生课本同步造句-名词解释。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

没有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摸出的是什么?

是手枪!

篇二:

设问句

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1):

什么叫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

这人是谁?

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3):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

一定要!

(4):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

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5):

是谁的本子?

是张昊的本子。

(6):

数学真的很难吗?

我看不是。

(7):

这道题真的那么难做么?

我看很好做。

(8)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

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9)他真的很坏吗?

不是的,是你没有看透他!

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变陈述句,陈述句变设问句我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不能不回答这个问题.;我难道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我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能够回答你的题吗?

是可以的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那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好像南国的少女。

(改成反问句)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那花色斑斓的小圆虫难道不像南国的少女吗?

第三人称转述

改转述句的方法是:

:

要将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在将句子中的?

我?

改为?

她(他.它)?

?

你?

改为?

说?

前的人物。

"

妈妈对我说:

明天我要加班,晚饭只好你自己做了

妈妈对他说,明天他妈妈要加班,晚饭只好他自己做了.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一种特殊情况:

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

孙子对祖父说:

"老虎就在这里。

我去把它叫醒。

"

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

他去把老虎叫醒。

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

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

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

"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

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叙利奥说:

"爸爸,我来替您写。

"

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

二、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

(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

(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应改为"我(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的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姐姐说:

"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

(3)检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吗?

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母亲要知道那时是什么时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他哪能离开呢?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我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称半百或知命、六十称花甲或耳顺、七十称古稀、八十及九十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含有听意思的词语:

侧耳倾听洗耳恭听耳闻聆听倾听(转载于:

设问句子大全)

含有想意思的词语:

琢磨,猜,思索,推敲,斟酌思考,考虑,决定,联想,猜测,瞑思,研究,判断,凝神、朝思暮想意想不到异想天开、想入非非想方设法

思前想后前思后想可想而知胡思乱想浮想联翩痴心妄想不堪设想冥思苦想深谋远虑

含有看意思的词语:

瞧瞅瞄盯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偷窥窥视注视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白眼、观察、浏览、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远望、远眺、仰望、端详、轻视、蔑视、不屑一顾、看护、照看、怒视、瞪、瞥、探望、视察、观察。

含有说意思的词语:

嘟囔唠叨数落拉呱唠嗑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信口开河、说、道、曰、叫、喊耳语

细语

作文评语:

1.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2.文章的语言很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

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芬芳的一束。

3.对不起,这一段老师没有读明白,你愿意为老师再解释一下吗?

谢谢你。

4.你的字迹工整,书写很优美老师要向你学习。

文章选材如果再新颖些,肯定会与书写交相辉映。

你认为呢?

5.太棒了!

你的文章,再现了东北人的憨直爽朗,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

努力,再创辉煌!

6.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

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

愿你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8.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很随意,似乎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原野上漫步。

9.本文文笔优美清新,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文中写"我"在大海边散步,大海不仅给予"我"美的享受,还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

本文读后给人以美感,引人深思。

10.除了上课就是下课,学校生活似乎平淡乏味,但本文却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而且表现得津津有味:

紧张的早晨,战斗的中午,疲劳的晚上,每个时段都选取了极富生活情趣的镜头加以点染。

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1.本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

构思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了主题;情节也颇具匠心,整个故事既出人意料之外,又篇三: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

反问句的意思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难道我会不知道?

----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

----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

--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9.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0.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迟到》(林海音)

1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2.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

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反问句的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

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

那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

难道怎么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

呢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例:

数学难吗?

其实不难。

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

难道数学有这么难么?

----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陈述句:

数学不难。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都有问号,都以问的形式作标志,所以都可称为"问句"。

因为它们形式十分相似,所以,常常有一些同学甚至个别老师把三者混为一谈,弄不清什么是疑问句,什么是设问句,也分不清哪个是设问句,哪个是反问句。

其实,三者虽然十分相似,但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一、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当向别人询问一件事时,我们就会用到疑问句。

1、这是谁家的狗?

(契诃夫《变色龙》)

2、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

(张新民《落棋有声》)

你读过书么?

(鲁迅《孔乙己》)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疑问句,都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

一般说来,疑问句是有疑而问,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需要由别人来回答。

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所以,在记叙文中某方的疑问句与另一方的回答句是紧紧相连的,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设问句是文章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取得引起读者思考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特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如:

4、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死海不死》)

5、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6、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

(陈尔寿《地坏是圆的吗》)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设问句,它们都是作者有决心书而为之的问句,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三、反问句

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7、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魏巍《我的老师》)

8、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茅盾《白杨礼赞》)

9、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以上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反问句,它们都运用了问句的形式,表达了某种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也是作者自问自答,把答案蕴藏在问句之中,答案就是问句意思的反面。

由此可见,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的目的和作用都各不相同: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询问、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吸引力或引起注意和思考而有意而为之的问句,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后;

反问句是为了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加强某种语气而有意而为之的问句,是无疑而问,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中。

对于这三种问句,只要我们经常有意识地、仔细地加以分析,就一定能够将它们正确地区分开来。

篇四:

句子练习大全(反问、疑问、设问、病句等练习)

一.把下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2、我们毕业后不会忘记母校的老师。

3、我们的校园可真美。

4、随地乱扔废纸是一种不良的行为。

5、滥砍伐森林是违反《森林法》的行为。

6、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7、我不怕秦王,更不怕蔺相如。

8、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9、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10、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1、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1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13、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14、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5、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3、这茶水一不甜二不辣,喝它顶什么用?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6、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7、这青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8、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9、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10、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1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1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1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4、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15、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16、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17、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18、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19、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20、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2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2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三、修改病句:

1、大家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2、"六一"即将终于到来,我们真高兴。

3、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富强起来。

5、大家要明确和端正学习态度。

6、我估计这道题肯定错了。

7、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8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9、星期天,我们在学校运动会。

10、今天的比赛,我保障打出水平来。

11、王红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12、我们要认真化学。

13、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

14、这一天是多么有趣的活动啊!

15、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觉悟提高了。

16、爸爸笑嘻嘻的脸上现出严肃的神色。

17、蒙蒙的大雨下了一夜。

18、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19、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21、我上完四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22、通过这此活动更加团结了。

23、他在热情的掌声中第一次登上了讲台。

24、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25、他在回忆过去的往事

26、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27、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张海迪的报告。

28、他一定要发挥优点,改正缺点。

29、这个地方将要绿化以后,风景更优美了。

30、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31、《小火柜》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32、今年,东村的棉花、粮食、芝麻等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

33、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34、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发同学干轻活。

3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6、我们两个班约定"六一"庆祝活动联合在自己教室里举行。

37、我知道长江、黄河、东湖这三条河流的一些知识。

38、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39、我认真地复习作业。

40、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41、他是我们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42、《忆江南》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写的。

43、李梅和王强出席了这此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44、刘军有时天天跟张明打球。

45、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46、辛勤的园丁是一位李老师。

47、菜市场真丰富:

有黄瓜、西红柿、蔬菜、菠菜?

?

48、我断定他可能是李刚的爸爸。

49、参加这此活动的有干部、工人、中年人,还有学生呢。

50、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51、爸爸笑嘻嘻的脸上显出严肃的神色。

52、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53、《水浒传》是四大古典小说。

54、今天下午刮了一天的风。

55、全班同学的意见基本相同,完全一致。

56、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57、蓝蓝的蓝天上飘着几朵洁白的白云。

58、我的语文成绩较好,是因为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59、我喜欢打蓝球和足球。

60、老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而且关心我的健康。

61、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作业都完成了。

62、参加文艺晚会的有全体师生和班主任老师。

63、在联欢会上,李艺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64、他提的意见就算完全不正确,我们也要虚心听取。

65、所有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66、小刚和小明被教室里的课桌修好了。

67、虽然他平时刻苦学习,但是成绩很优异。

68、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蓝得像一块蓝玻璃。

69、下雨了,我马上立刻把邻居晒的被子收起来。

70、哪怕是一点火星也燃不起大火。

7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72、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73、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74、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四化刻苦学习。

75、我们看到了绿油油的田野,小河哗哗的流水声。

76、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徐徐地冉冉升起。

77、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78、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79、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80、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81、奶奶总是回忆过去的往事。

82、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83、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84、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85、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87、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88、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89、《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90、雨哗哗地下着,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91、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92、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93、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9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95、秋天的北海公园是个美丽的季节。

篇五:

设问句

设问句的特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

辞方式叫做设问。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

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