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897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的教案

案例1从恐龙灭绝想到的

设计思路: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恐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种史前动物,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后却突然间灭绝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

恐龙灭绝与自然界环境的变化究竟有哪些必然联系呢?

本案例以“恐龙灭绝之谜”为突破口,目的是为了强调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如生活年代、种类、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2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做科学小实验、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运用语言能力。

3通过学做小医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恐龙灭绝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在研究实践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3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环保工作中,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

1、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3、进行查阅、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及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4、做好器材准备(有条件的可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时间:

3课时

四、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

恐龙灭绝之谜

1、目的;安排一次收集资料活动,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收集内容:

恐龙的生活年代、种类、名称、外形特点(最好附图片、生活习性、灭绝原因等。

3、收集方法:

上网、查阅书籍等。

4、组织形式:

以5—6人为一组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5、收集活动记录表:

组长:

记录员:

其他成员:

收集时间:

地点:

收集方法:

记录内容:

6、整理收集的资料,重点讨论恐龙灭绝之谜,掌握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

△活动之二:

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一安排一次访问活动

1、目的:

了解地球受污染的现状、造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2、访问对象:

家长、老师、行人、邻居、专家等。

3、访问内容:

人们对地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预想问题:

1你认为地球受污染的程度如何?

2你知道地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

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3你了解地球受污染的原因吗?

4以上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组织形式:

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小队长为组长,副小队长负责记录。

为了安全,可聘请一名家长或校外辅导员跟随。

5、访问时间;双休日。

6、访问记录表(略

访问时间访问地点

访问对象

参加人员

访问内容

序号“病症”

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造成什么

(二安排两个小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动手实践和分析观察能力,加深体验,增强环保意识。

●实验一:

水污染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实验器皿:

三个大小一致的鱼缸。

2、实验对象:

金鱼6条9大小基本一致,每缸2条。

3、实验用水:

清水(未污染、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

4、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5、实验结果分析(略

水质清水轻污染水重污染水

项目

金鱼体色

行动状况

分析

6、撰写实验报告:

准确记录实验目的、过程及结果,得出明确结论,揭示科学道理。

●实验二:

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一致的花盆、两棵大小基本一致的文竹、干净土和受污染土。

2、实验记录表(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观察时间

3、实验结果分析

土质净土受污染土

项目

文竹颜色

文竹长势

分析

4、撰写实验报告

△活动三:

我给地球当医生

1、目的;请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和专家的探讨,找到解决地球污染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

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积极探求解决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学做医生给地球开药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药方一

时间:

处方:

医生:

药方二

时间病症:

处方:

医生:

六、活动实施过程:

(一恐龙灭绝之谜

1、感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上时光倒流器,去认识生活在大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的一种动物。

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显赫一时。

(课件出示书上六幅恐龙图片问:

你认识它们吗?

能不能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你还认识哪些恐龙?

介绍一下(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讨论

1可是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使恐龙突然灭绝。

你了解到关于恐龙灭绝的哪些观点?

(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组讨论:

这些观点分别造成了哪些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使得恐龙灭绝?

3、总结

1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你觉得:

恐龙的灭绝跟什么有关?

完成填空:

恐龙的灭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概括地说,恐龙灭绝与有关。

2发挥想象:

你觉得恐龙适宜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3我们现在的地球适合恐龙生长吗?

(过渡到活动二:

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二地球妈妈,你怎么啦?

1、交流采访到的情况:

1地球受到了哪些污染?

2这些污染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这些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这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取的?

2、交流实验过程及结果。

通过明显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

3、讨论

1这样的环境恐龙能生存吗?

为什么?

2我们该怎么办?

(过渡到活动三:

我给地球当医生

(三我给地球当医生

1、请环保部门专家为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主要渗透如何环保。

2、学做小医生,以小组为单位和专家一起探讨治污染的行之有效的药方。

3、评价谁的处方开得最好。

4、制订行动计划:

以小队为单位组建护绿小队、小白鸽小队等,从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开始,制订环保计划并付之行动。

时间有利于环保的事评价(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七、活动展示:

绘画作品、队报、图片、录像、实验报告、采访记录(日记等皆可。

八、活动评价:

评价成果名称:

评价时间:

自我评价意见:

小组评价意见:

值得借鉴的:

需要改进的:

九、活动延伸:

1、发倡议书;号召全社会人共同环保。

2、根据行动计划持之以恒开展环保活动,把每天做过的有利于环保的事记录下来,并在“评价”一栏中打上一颗星。

如果每周得五颗星,就是班级里的“环保之星”啦!

3、调查:

平湖受到哪些方面污染/如何解决?

可以写成文章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十、活动建议:

本活动有一定难度,适合四年级及以上学生。

开展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等活动前教师一定要细心辅导,活动后要指导学生及时填写有关表格,写好总结材料。

有些活动应提前进行。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延伸活动,使活动能扎扎实实开展下去。

案例2、小小设计师

一、活动意义:

“设计师”这个称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一般是不会把它和自己相联系的。

应该讲大部分的人都这么认为,设计房子、衣服、室内装饰等都是设计师的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和家庭环境的设计者。

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主题:

分别是设计生活用品和设计我的小天地。

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活动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体现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

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学习活动,通过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

本案例中我设计的是第二个主题,这个专题在学生尝试设计一件生活用品,获得初步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设计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较大的设计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由于设计的素材更多,设计的自主性更大,设计的要求也更有挑战性,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这些,我在设计活动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等能力为主导思想,是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创意的一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并认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通过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创造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及学校活动的思想,使他们主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活动重点:

通过创作设计物品或环境,培养学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思想,并且其作品的不同的个性。

(三活动难点:

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创造适合的物品,并具有美感,使其有开拓创新的思想。

(四活动时间:

三课时

(五活动准备:

1、各种现代家庭内部设计图和一些布艺宣传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用或者制成课件。

2、前一节课设计的各种生活用品及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实用的小用具。

3、要求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窗帘、沙发布。

准备画图用

的美术纸及各种画图工具。

(六活动过程:

1、展示评比:

(1展示上节课设计的小物品。

比如自己设计的小靠垫、玩具箱小书架等,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一环节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学生评比。

这个物品有什么优点或不足;这个物品的创意好在哪里;认为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有些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

(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更能体现自身的品味,发挥各人的想象,使作品更有创意。

2、参照对比:

(1出示几幅具有现代风格的儿童卧室设计图。

设问:

这样的环境给人怎样的感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

(2学生发言:

这样的环境整洁舒畅,色彩淡雅,富有童趣,特别是物品的设计精美。

(3出示一幅乱七八糟的卧室图。

设问:

你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心情?

有何改进的好办法?

(4讨论:

对这样的环境你有何改进的方案或可以应用哪些我们同学们设计的物品?

(通过两种图不同效果的比较,激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使其有改进的欲望,同时也有改进的方向。

3、引导创意:

(1出示几幅各色布艺宣传图片(许村几家布艺厂的广告明信片。

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布,能把这些布做成这样的物品,能把前面这个房间打扮得很美吗?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布原来可以做成那么美的作品时,参与的欲望和动手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

特别是有些学生用的是自家的产品,那种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2议一议:

怎样才能做出更实用更漂亮的物品呢?

(3小组讨论汇报:

参考现有的产品、查资料、请教厂里的设计师……

(4出示室内装饰效果图。

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评议,认为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潜能。

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思想。

4、初步创意:

(1讨论:

我们手中的布还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物品?

(2小组汇报:

除窗帘和沙发外,可做床罩、床单、桌布、各种电器的外套等大物品,还能做杯垫、鞋套、墙上的杂物袋、布贴画……

(3引导:

我们要把生活的环境装扮得很美,只利用布产品是不够的,还应利用哪些小物品?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通过前面图片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美化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经教师这么一点,思路就打开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4小组研究结果,发现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

如花

瓶、鲜花、小挂件、水果、各种画等,甚至书也是新式的一种既实用又有价值的装饰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发现他们内心丰富的色彩。

5、研究创意:

(1讨论:

怎样才能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我的小天地”?

分小组研究或找同伴合作。

(2研究结果汇报:

写一则设计方案,画一幅设计图,用各种物品制作一些装饰品来点缀。

(3制作的形式:

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好朋友合作或个人。

(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

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这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和制作方式,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6、课外制作:

(1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个人的喜好、制作水平等来完成设计,可听取朋友或家人意见,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程度。

(这个活动扩展到课外,是为了更发挥个人之长,体现不同的情趣和个性,以便取得与课内不同的效果。

(2画一画:

用我们学过的图例来表示房间中的物品,设计自己学习生活空间。

(3写一写:

写一份自己小天地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摆放哪些物品、

物品放的位置、自己还要制作些什么物品等。

(4做一做:

根据个人需要,用布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些小物品。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开展活动的又一个目的。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更能体现不同的个性需要。

7成果展示: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或实物,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设计的意图及设计效果。

(2议一议:

这个设计你认为最好或不足之处在哪里?

(3评一评:

从设计形状、材料、颜色、布局等来总体看评出“智慧奖、环保奖、奇思妙想奖、创新奖、精美奖、能说会道奖……”

(对劳动成果的肯定是对劳动者的最好奖赏。

虽然我们学生的作品是幼稚的,简单的,有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激动过,思考过,做过,他们学到的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8、活动扩展:

(1试一试,根据教室的情况布置好我们的教室,大家评价一下是否合理并有创意。

(2做一做,帮助低年级布置他们的教室及黑板报。

分组进行并且评比。

(3自己的房间或家中的一个房间布置好,并让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

(4评一评,给经常自己整理房间或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评出“小小设计师”和“生活小帮手”的称号。

案例3力与生活

设计思路:

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

我们日常所观察的现象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就是运动,可以说力学是个运动的科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部分。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掌握获得科学概念的能力,本案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设计了三个专题,即“摩擦力与生活”、“省力”、和“反冲玩具”。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实验等直接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为培养21世纪探求科学奥秘的人才奠定基础。

5.摩擦力与生活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动手试验,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通过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橡皮圈、纸盒、小棍或铅笔。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质疑。

1、出示背景资料设计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师:

为什么在冰上能飞速滑行,而在地面上推重物就那么费力呢?

(进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出活动主题。

二、做一做。

让学生用手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摩擦,体验不同的感觉。

让学生知道这种在两物体接触面见摩擦是所感觉到的不同大小的阻力便是摩擦力。

三、说一说。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四、做摩擦力试验。

1、根据试验步骤做好纸盒。

2、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拉动纸盒,对橡皮圈被拉开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分析,探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填写试验表格。

五、说一说。

1、出示资料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摩擦力的?

又是如何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实例吗?

六、我的收获。

我从试验中明白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系。

我想出

一个办法,使我的。

七、活动延伸。

想一想:

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6.省力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怎样能够省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尝试动手设计或制作一件省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动脑动手的活动过程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线轴、金属丝。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常常想出许多省力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寻找省力的办法。

二、想一想。

1、出示背景资料中的四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2、你有办法让图中的人省点力气吗?

快帮帮他们。

三、说一说。

1、你想出了哪些办法?

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说一说,以便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究。

四、试一试。

1、根据试验步骤做一个简单的滑轮,试试能否省力。

2、你还设计了哪些实验,找到它们省力的原因了吗?

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省力?

是怎样省力的?

3、填写实验记录。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利用、、可以省力。

我想出了个省力的新办法。

六、活动延伸。

1、议一议:

有一箱苹果,要把这箱苹果从一楼搬到三楼,用什么方法能省力?

2、试一试:

为你的家庭或学校设计一种省力的工具。

7.反冲玩具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知识源与实践。

2、在动脑想、动手做的过程中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鸡蛋、针筒、蜡烛、火柴等。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钻天猴”和火箭是怎样升上天的吗?

2、它们是靠反冲力升空的,是一种反冲现象。

所谓“反冲现象”就是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二、试一试。

1、把气球吹鼓,再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2、把一个洗涤灵的瓶子制成喷水转筒,从转筒下方洞的斜向喷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通过做前面的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三、做一做。

1、分小组,根据实验步骤做“喷气鸡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喷气鸡蛋”跑得快、跑得远。

3、你发现了什么?

还能改进这个玩具吗?

四、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反冲力的作用。

我利用反冲力设计了个玩具。

五、活动延伸。

1、试一试:

你能试着做一个反冲船吗?

2、比一比:

谁做的反冲玩具好玩。

案例4神奇的纸

设计思路: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为人类提高了一种轻便、价廉、又能大量生产的书写材料,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及文化传

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纸的变化越来越大,纸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纸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作用?

本案例通过“不同形状的纸”和“精美的纸制品”两个专题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示。

学生通过对这两个专题的学习,将会进一步了解纸、认识纸,提高充分利用纸的能力,进而培养自己开发、研究纸的兴趣。

8.不同形状的纸

活动目的:

1、对不同形状的纸具有不同的“本领”的研究,激发学生研究身边的纸的兴趣。

2、对各种形状哲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搜集、制作、检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纸、剪刀、铅笔等。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纸是人一生始终离不开的“亲密伙伴”。

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纸呢?

这些纸都分别用来干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将对纸进行一次“再认识”。

二、说一说。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

2、这些纸都是什么形状的?

3、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些形状?

三、想一想。

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画,思考图中哪种形状的物体承受力比较大?

四、做一做。

1、小组做实验,改变一下纸的形状,看看哪种形状的纸支撑书的数量最多

2、填写实验表格。

五、比一比。

1、用硬纸搭一座纸桥,看看谁搭的桥承受力最强。

2、想办法把自己做的纸桥能够承受的中量检测出来。

3、填写实验记录。

六、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所做的纸桥感到。

我明白了不同形状的纸承受的重量。

七、活动延伸。

1、想一想:

把纸做成不同的形状还能做成什么?

这些形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试一试:

你能让普通纸或旧报纸站起来吗?

用能站起来的纸做一间小房子,有可能吗?

9.精美的纸制品

活动目的:

1、通过用纸制作各种精美制品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身边各种纸张,并把它们制成精美制品的兴趣。

2、通过纸制品的研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纸。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认识。

纸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不信,你瞧!

(教师出示背景资料的挂图

二、研究活动。

1、出示背景资料的图片,问:

你玩过或做过这些纸制品吗?

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

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这些纸制品都有什么用呢?

三、实践活动。

1、想自己动手做一件纸制品吗?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精美的纸卡吧。

2、根据实验步骤做纸卡。

3、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纸卡最精致、最漂亮。

4、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

请你用纸制作几种各具特色的贺卡或礼品,并把

你认为最好的一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

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纸的神奇还表现在。

五、活动延伸。

1、做一做:

收集或制作各种纸制品,举办一次纸制品展览会。

2、说一说:

根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的纸制品,编几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案例5玩石头

设计思路:

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

一些特殊的石头还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

让学生去认识各种石头、了解石头对研究自然界地质变化、生物进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动手动脚操作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本案例设计了两个专题,让学生从两个侧面对石头有所了解。

第一个专题是“收集石头做标本”。

内容以了解石头的各种类型,制作石头标本为主。

第二个专题是“石头告诉我们”。

主要是通过了解、认识化石得出石头对研究地壳运动、生物进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专题围绕一个“玩”字,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类型石头的特点和作用。

利用石头大形状和质地,让学生做出许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