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93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

L-1NaCl溶液B.75mL2mol·

L-1CaCl2溶液

C.150mL2mol·

L-1KCl溶液D.75mL1mol·

L-1AlCl2溶液

C

50mL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Cl-)=2c(MgCl2)=2mol•L-1。

A、150mL1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Cl-)=c(NaCl)=1mol•L-1,故A错误;

B、75mL2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Cl-)=2c(CaCl2)=4mol•L-1,故B错误;

C、150mL2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Cl-)=c(KCl)=2mol•L-1,故C正确;

D、75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Cl-)=3c(AlCl3)=3mol•L-1,故D错误。

5.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B.Na2CO3•10H2OC.Na2CO3D.NaHCO3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末(风化),有关反应如下:

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

6.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

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

7.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l-、OH-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D.Na+、HCO3-、OH-、Ca2+

A、Mg2+与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O32-与H+、Ca2+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Ca2++HCO3-+OH-→CaCO3↓+H2O,故HCO3-、OH-、Ca2+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8.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

纳米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该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

A、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

B、胶体能透过滤纸,故B正确;

C、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C正确;

D、胶粒能发生布朗运动,故D正确。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B.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

C.液态HCl不能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D.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A、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解的硫酸钡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

C、液态氯化氢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故C错误;

D、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中反应生成电解质可以导电,故D错误。

10.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7.8gNa2O2含有的O2-离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离子数为8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A、标准状况下水时不是气体,22.4LH2O不是1mol,故A错误;

B、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Na2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其中不含O2-离子,故B错误;

C、氧气和臭氧均有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1mol,而1mol氧原子含8mol电子即8NA个,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11.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AlO2-B.Cu2+C.Al3+D.Mg2+

金属镁、铝溶解于盐酸,得到氯化镁和氯化铝,加入过量烧碱后镁离子成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再过滤后滤液中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氯离子、氢离子。

12.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B.赤铁矿中含有Fe2O3

C.四氧化三铁可以看成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D.Fe3O4俗称铁红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A错误;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B正确;

C、四氧化三铁为纯净物,故C错误;

D、俗称铁红的是氧化铁,而非氧化亚铁,故D错误。

13.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

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

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说明乙中含有能沉淀钡离子的阴离子。

同时还能消耗甲中的OH-,所以答案选A。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2+=Fe3++Cu↑

B.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Fe3++3H2O

Fe(OH)3↓+3H+

C.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沸水Cl-+Ag+=AgCl↓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u2+=Cu+Fe2+,故A错误;

B、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

Fe(OH)3(胶体)+3H+,故B错误;

C、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沸水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l-+Ag+=AgCl↓,故C正确;

D、氨水是难电离的,应该用化学式表示,故D错误。

1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Cl2、Fe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

根据题意,Fe3+氧化性强于I-的,所以Fe3+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因此不可能存在FeI3,A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16.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1)2KClO3

2KCl+3O2↑

(2)2Na2O2+2H2O=4NaOH+O2↑

(3)2HgO

2Hg+O2↑(4)2K2MnO4

K2MnO4+MnO2+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3:

2:

1:

4B.1:

1C.2:

2D.1:

1

由反应可知,生成氧气时,

(1)、(3)、(4)中O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升高为0,即O元素失去电子,

(2)中O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0价,并且都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失去电子的氧原子相同,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假设是1mol),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4:

2:

4:

4,即2:

1:

2。

17.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3H2↑

CD

因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Br的化合价从0→-1,Br2作氧化剂,S的化合价从+4→+6,SO2作还原剂,水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故A中水的作用相同;

B、O2为氧化剂,4Fe(OH)2为还原剂,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故B中水的作用相同;

C、F2为氧化剂,水还原剂,故C中水的作用不同;

D、Al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故D中水的作用不同。

18.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H2放出

B.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H2放出

C.溶液中Na+与OH-浓度都增大,有H2放出

D.溶液中OH-数目增大,有H2放出

钠投入溶液后,立即生成NaOH和H2,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在相同条件下,Na+和OH-的浓度不变,但溶剂减少了,Na+与OH-的数目都减少。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中

④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⑤铝热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A.都正确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⑤

①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Na2CO3溶液与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CaCO3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沉淀生成,②错误;

③金属钠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易与水反应,与煤油和石蜡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石蜡的大,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可隔绝空气,防止钠变质,故③正确;

④镁铝活泼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膜,而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故④正确;

⑤铝热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属于氧化环氧反应,故⑤正确。

2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AlCl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⑤

D

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故①错误;

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Al3++4OH-=AlO2-+2H2O,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②错误;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a(OH)2+2NaHCO3=CaCO3↓+2H2O+Na2CO3,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③正确;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AlCl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④正确;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2O+CO2=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故⑤正确。

21.将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11克。

加到足量的稀H2SO4中。

充分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H211.2L,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Zn和FeB.Ag和MgC.Al和CuD.Mg和Zn

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22。

A、Zn、Fe在反应中都表现+2价,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二者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介于56~65之间,大于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22,故A错误;

B、Ag不反应,其的相对原子质量看做无穷大,Mg在反应中表现+2价,相对原子质量为24,二者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4,故B错误;

C、当Al的化合价为+2价时,可看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27=18,Cu不反应,其的相对原子质量看做无穷大,平均值可能为22,故C正确;

D、Mg、Zn在反应中都表现+2价,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二者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4~65之间,大于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22,故D错误。

22.等体积的Al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若沉淀中含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

1,则NaOH和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2B.2:

7C.1:

4D.2:

设AlCl3和NaOH的浓度分别为c1和c2,相同体积为V,

①若NaOH稍多一些,生成部分NaAlO2,此时参加反应的AlCl3的物质的量是c1Vmol,则完全沉淀消耗NaOH是3c1Vmol,生成c1Vmol的Al(OH)3,又因为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是所得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的2倍,则根据铝守恒,说明有的氢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根剩余氢氧化铝沉淀,发生Al(OH)3+OH-=AlO2-+2H2O反应,所以根据反应则又消耗了c1Vmol的氢氧化钠,所以一共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3c1V+c1V=c1V=c2V,所以c1:

c2=3:

10;

②当氯化铝过量时,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发生反应:

Al3++3OH-═Al(OH)3↓,设反应掉的铝离子物质的量为x,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是所得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的2倍,则2(c1V-x)=x,所以x=c1V,消耗氢氧化钠3x,即2c1Vmol,所以2c1V=c2V,所以此时c1:

c2=1:

2,所以原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10:

3或者2:

1。

23.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A、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B错误;

C、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和HCl,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故C正确;

D、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32-+Ba2+=BaCO3↓、HCO3-+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D错误。

2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

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6gB.3.6gC.2.7gD.5.4g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

3mol/L=0.3mol,又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

乙=1:

2,

设铝与酸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则2Al+6HCl═2AlCl3+3H2↑

63

0.3molx

,解得x=0.15mol,

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2=0.3mol,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

则2Al+2NaOH+2H2O═2NaAlO2+3H2↑

23

y0.3mol

,解得y=0.2mol,

则铝的质量为0.2mol×

27g/mol=5.4g。

25.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

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

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

(2)、(3)、(4)图中分别有OA:

AB=2:

3,OA=AB,OA:

AB=3:

2,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忽略CO2的溶解)()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

(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

(2)和(4)

C.

(2)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NaHCO3和Na2CO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D.(4)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CO2与NaOH反应为①CO2+NaOH=NaHCO3,②CO2+2NaOH=Na2CO3+H20;

当≥1,反应按①进行,等于1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

大于1时,生成NaHCO3,CO2有剩余;

当<<1,反应按①②进行,CO2、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NaHCO3、Na2CO3;

当≤,反应按②进行,等于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CO3;

小于时,生成Na2CO3,NaOH有剩余;

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根据溶液M中溶质不同,通过反应过程判断。

(1)当溶质为NaHCO3时,滴加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立即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2)若为NaHCO3、Na2CO3,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小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3)当溶质为Na2CO3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等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4)若溶质为Na2CO3、NaOH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A、正确,如上分析

(1)只有NHCO3(3)只有Na2CO3;

B、正确;

(2)为NaHCO3、Na2CO3,(4)溶质为Na2CO3、NaOH;

C、不正确,溶质为NaHCO3和Na2CO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横坐标的起点为1,产生CO2结束时为4;

D、正确,溶质为NaOH和Na2CO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图象补充完整为: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4道大题,共计42分)

26.(本题6分)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1)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

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3)当反应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_。

(1)K2Cr2O7;

HCl;

(2)Cl2;

CrCl3;

(3)18e-。

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用双线桥表示为:

化合价升高的元素Cl元素被氧化,对应产物Cl2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Cr被还原,所在的反应物K2Cr2O7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rCl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