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896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电子教案马富斌

教学补充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主备人马富斌

1有多少块糖

【教学内容】

教材16~1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糖块

【教法】

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学补充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数一数”,并说说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

2.独立完成教材第16页“数一数,填一填”。

3.独立完成教材第16页“说一说,算一算”。

(二)自学指导

1.指导着跳着数数。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3.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吗?

三.反馈交流

1.在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

2.出示课件,选代表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四.精讲点拨

1.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2.对于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3.根据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相应地会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五.当堂训练

教材17页“练一练”1、2、3、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六.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课后自己动手继续数数糖果;完成《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1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

5+5+5=15(块)

教学补充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

3+3+3+3+3=15(块)

【教学反思】

 

2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教材18~19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一数的过程中,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乘法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

创设情境、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补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板书课题)

2.出示:

教材第18页情境图。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请大家仔细观察,获取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尝试着解决数学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3.自学教材第18页“认一认”,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4.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尝试着解决数学问题“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二)自学指导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便获取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列出连加算式以及乘法算式。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第18页“认一认”。

4、提示学生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

三.反馈交流

1.自学教材第18页“认一认”后,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四.精讲点拨

1.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算。

2.结合学生列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乘法算式的读法。

四.当堂训练

教材19页“练一练”1、2、3、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五.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教材19页“练一练”5;《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补充

2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有多少人乘坐火车?

2+2+2+2人)4+4+4+4+4+4=24(人)

2×4=8(人)6×4=24(人)

有多少人划船?

3×3=9(人)

乘数乘号乘数积

【教学反思】

 

3有多少点子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点子图

【教法】

创设情境、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教学补充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板书课题)

2.出示:

教材第20页情境图。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观察教材第20页情境图,想想淘气和笑笑在干什么。

2.学着淘气和笑笑,用附页2中的点子图照样子做一做,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20页“想一想,摆一摆”。

4.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20页“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二)自学指导

1.根据点子图说清每一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

2.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小组交流。

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教书板书。

四.精讲点拨

只要动手认真做,就会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每列有几个,有几列。

相应的就会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

五.当堂训练

教材21页“练一练”1、2、3、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六.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教学补充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3有多少点子

(随学生列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板书)

【教学反思】

 

4动物聚会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

创设情境、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教学补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

教材第22页情境图

2.谈话:

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他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

谁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请大家仔细观察,获取图中的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独立完成教材第22页“想一想,练一练”。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22页“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4.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尝试着解决教材第22页“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二)自学指导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便获取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完成自学目标中所要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今天订正,教师板书。

四.精讲点拨到

1.乘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会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2.要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教材23页“练一练”1、2、3、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教学补充

六.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教材23页“练一练”5;《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4动物聚会

(随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而定)

【教学反思】

 

5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24~25页。

【三维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

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补充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告诉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自学目标:

1.独立或者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4~25页的练习题:

1~8

2.独立或者同桌或者小组完成教材25页的练习题:

9

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集体订正,教师视情况给予点拨并板书。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中的本单元“成长展示”

【板书设计】

5练习二

(随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而定)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主备人马富斌

1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补充

【教学内容】

教材26~27页

【三维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现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彩纸、三角尺、直尺、铅笔和剪刀等

【教法】

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

2.谈话:

瞧,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

同学们,你能学着剪出它们吗?

赶快试试!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对照教材26页的做法,利用自己手头的材料和工具剪图案。

(二)自学指导

1.剪的过程中,要对折齐,描好线。

2.适时利用课件演示裁剪过程。

三.反馈交流

1.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

教学补充

四.精讲点拨

其实,今天我们初步感受了数学中的轴对称现象,以后我们对它会有更深的了解。

五.当堂训练

教材27页“练一练”1、2、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

六.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受?

【作业布置】

1.教材23页“练一练”3;《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2.课后和家长一起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5。

【板书设计】

1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反思】

 

2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内容】

教材28~29页

【三维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附页3、红黄蓝不同颜色的彩纸、硬纸板、火柴棍、铅笔和剪刀等

【教法】

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补充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短讲讲三国故事:

华容道

2.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玩华容道游戏。

3.出示课件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想一想,怎样移动图中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

利用附页3中的图1试一试。

2.按照教材28页的要求制作陀螺,注意淘气和笑笑的提示。

(二)自学指导

1.适时利用课件演示移动过程。

2.陀螺转得稳不稳,学生动手验证。

三.反馈交流

1.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

2.选代表汇报,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

四.精讲点拨

其实,今天我们初步感受了数学中的平移、旋转现象,以后我们对它会有更深的了解。

五.当堂训练

教材29页“练一练”1、2。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

六.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受?

【作业布置】

1.教材29页“练一练”3;《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2.课后和家长一起完成教材29页“练一练”4。

教学补充

【板书设计】

2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