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99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齐志军老师网络问答集待定稿文档格式.docx

有就是假的,没有才是真的。

三、十二因缘之由来问:

佛性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作用,第八识是污染的佛性,那是佛性自己把自己污染了?

十二因缘你知道吗?

不知道。

不知道十二因缘,当然你这个问题就存在了。

十二因缘一开始就说“无明缘行”,起了无明了,什么是无明?

最早的无明是这么解释的——佛性本明,妄起一念认明。

本来明,你再去认识这个明,就有能有所了,本明就是没能没所,佛性本来就是明的,就是你说的“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作用”,这就叫本明。

本明——起一念去认识这个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作用,好了,这就起了妄了,就打这开始污染的,这就有能有所了:

有一个能认识,有一个被认识。

能认识的这个和被认识的这个还会发展,“无明缘行”——缘行就是产生了扰动,没有能所变成了有能所,产生了扰动,你注意,现在还没有东西,用我们现在话说精神和物质这两个东西都还没出现,佛性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精神和物质都在佛性里包括,佛性本身不属于精神也不属于物质,这个时候还没有精神也没有物质,只是产生了扰动。

咋成了扰动了——本来无能所变成了有能所:

有个能认识,有个被认识;

有一个本明的,有一个认识这个明的,这就扰动了。

然后“行缘识”——这个识就是以后说的第八识,现在开始有了精神了,注意,先有精神啊。

“识缘名色”——有了第八识就有见分和相分,相分就是物质,这开始有物质了,先有精神后有物质,“明色缘六入”——开始有物质之后,就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见、闻、觉、知、嗅、尝,从这就形成了十八界,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开始形成了。

“六入缘触”——开始有了接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个污染就是指的扰动:

佛性本明,妄起一念认明——这是最早的一丝无明,最早的污染,污染就是指的这个。

四、什么是业障问:

以前说的业障的解释没解释错,佛经词典里有这样解释:

障碍解脱,障碍修行。

由于造业了,障碍解脱,障碍修行,这种障碍就是业障。

世间法的成就不能说是业障,那是业力使然,或者叫做业报,它无所谓障碍。

业障是障碍解脱,障碍修行啊。

五、身体化空不到欢喜地问:

身体化空才算入欢喜地?

不算,化空不算入欢喜地,还不到欢喜地,本空才到,化空不到——化空是有为啊,有为不到欢喜地,欢喜地是无为的。

六、见性和了生死问:

见性后不能了生死,是吗?

不是这样的,可以这么说:

见性后尚未了生死。

咋才能了生死?

没有生死可了,你明了了就了了生死;

原本就没有生死,你误认为有,把你的误会解除了就叫了生死。

见性后,分段生死严格说不算了?

八地才断尽,见性后顶多到初地,早着呢,离断尽生死还早着呢。

七、见性非关淫欲问:

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

答曰:

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

这是达摩祖师《血脉论》里的话,也就是说在这个习气没除尽的时候是可以见性的。

(习气)并不是说不断除,不就说“自尔断除”嘛——以后除习气,慢慢断,但是它不影响你见性,不能因为没断尽就见不了性,是能见性的,(习气)还是要断除。

其性本来清静,污染不得。

那是说的本来了。

见性了还会有妄想吗?

加两个字就行了:

见性了还会有妄想习气——这样说就对了,那个时候好像不用妄想,用习气比较好。

八、断我执和俱生法执问: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这是说的第七识,第七识转平等性智——“无功用行”,“我恒摧”——原来可不是“我恒催”,原来是“恒审思量我相随”,那个也恒,牢牢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我,后来变成平等性智,都是无功用行,我执永远摧灭了,再也不认第八识的见分是我了,真正的契入了无我所以叫“平等性”。

这是说的第七识转平等性智,第七识转平等性智是彻断我执,把我执断了,那个我执不仅仅说的“分别我执”,把我执彻底断了才叫平等性智。

“俱生法执”可能第七识断不尽,“俱生法执”一直到究竟成佛才断尽,最后离究竟佛还有最后一丝无明未断,那个无明也可以称为“俱生法执”。

“俱生法执”八地以后还有?

对。

彻底成佛才能断除?

九、不动地问:

七返人天。

七返人天到八地了,到“不动地”算了了生死了,因为他亲证不动啊。

不动是没生也没灭,原本如此没有动过,这不就了了生死了——就是本无生死,没有动过不就是本无生死嘛。

阿罗汉不能分身,所以他那一丝回小向大的变异中又入胎了,出世后一闻即到八地成大菩萨了?

他发了大心之后才可能入胎,要不发大心他就不动。

八地以后还有,还不算到头,还有法身向上,八地是法身正位,不动了,法身还要向上,所以九地、十地度无量无边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十、关于度众生问:

把你知道的佛法告诉有缘众生就是度众生?

好像不这么定义,实际上是“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才是度众生。

也就是说前方便: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就那样做吧。

——那不算度他,那是刚刚开始学好人的时候。

《金刚经》的定义很简练、很明确: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度众生就是要也令入涅盘,这才算度了众生了,就这样“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两句话是一假一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就这样是有众生可度,有相可得,有度众生相可得,是假的;

要是实际呢,真实的是什么样?

实际是没有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别着相,着相就是假的了,不着相才是真实的。

2016年10月8日齐志军老师网络答疑文字节选一、肉身不坏与开悟问:

开悟的人是不是等度完体内的众生才会离开?

这个别跟开悟联系,跟另外一个事联系——度完了体内的众生就会肉身不坏。

你说体内众生不是指的那些细菌等东西啊?

——那些东西它造成了这个肉体会腐烂,你度完了体内众生了,就不会腐烂了。

要说肉身不坏的人,一定是开悟的?

或者一定是不开悟的?

——别这样联系,开悟的人不一定都是肉身不坏的呀。

二、开悟和见性是否是一回事问:

“开悟”和“明心见性”是一回事吗?

有时候好像一种豁然开朗的现象,用“开悟”这个词,也有时候用“明心见性”这个词,这不就是一回事啊!

但是呢,它要是说不同的事儿,在那儿用“开悟”合适,用“见性”不合适;

或者另一个地方,用“明心见性”合适,用“开悟”这个词不合适,那可就不是一回事。

它就是个名词嘛,“开悟”这个名词和“明心见性”这个名词:

在某种情况下,可能用这俩词都合适,那就是一回事啦;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可能用这个合适,用那个不合适,那就不是一回事啦。

三、禅宗没有几地的说法问:

想看公案,但朋友说一地不知二地,二地不知三地,是不是如果修行人不到八地就不能看懂全部公案?

还有这种说法?

很奇怪,你就是不能相应禅宗公案。

——什么地不地的,在禅宗里全部给你扫垃圾桶里啦。

“地”呀,那是教下的概念。

有时候一对照,什么“禅宗的开悟相当于第几地”——禅宗本身根本就不同意这种说法。

但是呢,你要讲教理,你还得知道这个对应,还得知道这个说法,不知道这个说法也不大对劲,那是从教理的角度。

要是从禅师的角度——什么地不地的都是戏论。

2016年10月1日齐志军老师网络答疑文字节选一、心密打坐是为了见性问:

打坐两小时不是练的,同理四小时、六小时也不是练的?

是这样,我认为我们不是练这种功夫的,就是强制要坐两小时结印持咒,两小时最低的了,如果是因为这个也坐不成,那就是不适合打坐,心中心法不能少于两小时。

至于说再多,得看情况,你承担不了那也别勉强,因为什么呢?

我见到过好多因为勉强加坐而断坐的啊。

我们专门练这个功夫,功夫练够了就能?

不是专门练功夫,我们就是结印持咒两小时,不是为了练功夫——是为了明心见性。

可能有的人打坐是为了练功夫,咱们不是,咱们打坐是为了明心见性,不是为了练功夫。

二、开悟和修行的关系问:

听说大莲花印坐到四到六个小时半年以上,上心中心,百座内必开悟?

“必开悟”这个话我总是觉得有问题,我们不是听到过这样的话吗?

——开悟与修行无关。

那要是拿一个办法——这“必开悟”,那不是开悟与修行有关吗?

我们所说的无关就是没有这个“必”字——有可能开悟,不是“必”。

三、打妄想最累人问:

座上没念头吗?

这个说法,或者就是指的没念头,或者是妄念打不动了他就没念头了。

——打妄想是累人的,我们平常不觉得累是因为轮回习惯了啊,那就是业力造成的你不觉得累。

就是像那水一样,一直波涛汹涌,一直在那晃荡晃荡,不知道还有平静的水,一旦心态平静了觉得很轻松,再起妄想很累人,起不来了。

——那个时候就是妄念打不动了,那个时候咒语自然也就持不动了。

手印还在。

这就本身是已经入过定了,你就别管咒语了——就叫“放下咒语安然入定”,这本身就已经入定了。

阿弥陀佛!

打妄想不累人。

你说打妄想不累人呐?

那不就是轮回习惯了嘛!

无量劫来都在轮回,就是累惯了,不累反而不能适应了。

其实打妄想很累人的,还是那心里没有想法比较轻松。

没有想法不可能呀?

你觉得没有想法不可能呀?

——时时刻刻都在乱着呢,那不是习惯了吗?

习惯于打妄想了就那样了。

四、小乘有涅槃可证、大乘实相超越一切有无及名相问:

(略)答:

因为佛法有核心教义,不管哪个教派核心教义是一样的,如果核心不一样那就不是佛法了。

至少两大块吧,一块大乘、一块小乘,都有法印——大乘有大乘的法印,小乘有小乘的法印。

法印就是用来检验是不是佛法——印契嘛。

小乘佛法有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在这儿你别跟他说“涅槃也不可得、生死即涅槃”——生死实有、涅槃也是实有,是有法可得的、有涅槃可证的,这就是小乘啊。

大乘是一实相印,看你说法是不是契合实相,你有涅槃可证、有生死可了,这不是有相吗?

那个实相是无相嘛,实相超过有相、无相啦,至少这样说:

有相、无相、法相、实相——实相还超法相呢。

那什么是实相呢?

你要读《金刚经》熟了,就知道什么是实相了: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解释的多简单啊。

“非相”也就是非有相、非无相——就这些非相是实相,佛法的核心。

三法印是小乘佛法的法印,或者说上座部的核心,你不能说是佛法的核心。

要说大乘的核心就是实相,实相是法印。

2016年9月24日齐志军老师网络答疑文字节选一、言语道断离一切思维及揣摩问:

心行处灭如何理解?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经常是这样搁在一块说的,心行处灭有时候说成“心行路绝”。

简单的说:

它可以领悟、可以契入,但不是你能思维清楚的,也不是用语言能说清楚的。

但是我们不是不去领会,也就是说,不是不用心行,也不是不使用语言,但它不是语言能说清楚的,也不是心行能够揣摩明白的。

二、信不信佛承不承认都有因果问:

佛教有做善事得富贵报,做恶事得贫穷报的因果思想。

你这个见解是:

这不过是佛教里的一个思想,佛教外未必如此。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就算世界上没佛教,照样有因果。

因果不是佛教的专利,因果是释迦牟尼佛发现的,不是说只有佛教里才有因果,我不信佛就没因果了,绝对不是这回事!

你不信佛也有因果!

只是说你不承认,但不承认也有、也在因果里。

因果是世间规律,佛教是发现它了,那不见得是只有佛教才有的思想!

三、久久修行才有效果问:

大概到三百座,感觉这几个月很害怕起淫欲心,晚上不经意弹出不好的画面自己记得清清楚楚很烦恼,祈求齐老师加持。

齐老师咋能有这种能力呢——加持你就不烦恼了?

加持你就不起淫欲心了?

不是,那个事靠你自己的,这不能靠加持。

再一个要说加持,也不能说我们之间互相加持啊,上师佛菩萨加持咱们。

咱们能学佛,能够坚持打坐,坚持修行,这也不是个人的力量啊,这也是加持力啊,这是上师佛菩萨加持咱们。

加持力无处不在,并不神秘,别搞的神神奇奇的谁给谁点啥,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怎么能互相加持呢?

咱们都一样的。

是每天多加座加修二印?

为什么又弄出二印来干什么呀?

还是怎么办?

加持楞严咒心?

久久修行才有效果,修行时间长了可以断除。

欲界众生轻重程度有不同,产生恐惧心理也没必要。

你见地纯正,知道啥对啥不对,做不到那以后会做到的,不能急燥。

四、见性离开一切境界及善解问:

七年前我刚学佛时看《六祖坛经》,看到“不思善、不思恶,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这句,顿时无我,处处都是禅境,此后行住坐卧烦恼不生,有两周时间又不行了,那时连地图没弄明白呢,不明白怎么回事,现在想来离悟道差远了,只是一种定境吧?

不用说悟道了,连定境也不是,这不就干净了?

尽管我们不用“悟道”,也不用“定境”这样的词,但是他总是跟说法相应了,这样说行不行啊?

它总是一种好事,这种好事不作圣心,这是好境界、善境界;

若作圣解,你就说“悟道”等等,那就即受群邪。

只是一种定境?

连“定境”这个词也不用多好啊。

不要说悟道了,连定境也不是,它就不是个事,要是这样的话——你这是善境界啊,肯定是再来人,肯定是个好境界,别人说你悟道都可以。

你就是认为是种定境也不打紧,可是你自己要是认为那是悟道就糟糕了。

它啥都不是,就是好境界;

它要是点啥,可能会“即受群邪”。

五、公案无玄机问:

看公案时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转语出不来,应该怎么下转语?

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你真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本就不存在转语的问题。

你这个话可以这么说:

看到公案的时候好像有法发挥它意思,但是总是说不出来这个发挥的意思。

用啥说出来?

注意啊,你那个“怎么回事”是发挥的,禅师那什么事都没有,公案里都没事,是你觉得那有事,想发挥一下。

发挥一下也可以,发挥的好了,就好像大家都有进步,对大家都有好处——但它跟禅师的本怀扯不上关系,他们本来就没事,事都是我们发挥出来的。

六、第七识和第六识问:

第七识是不是比六识还要顽固不化?

这个“顽固不化”用的有意思,它确实力度比第六识力度大——第六识它有睡觉的时候,有昏迷的时候,第七识可没有,第七识不会昏迷,除非这一生完结了。

“去后来先作主公”——到去的时候就剩第八识了,前七识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它没有了。

它只要有,会一直顽固的坚持第八识的见分是我,这人才有我见啊,就好像潜在的我执,这个是与生俱来的——就是俱生我执。

分别我执是第六识干的事,第七识就是俱生我执,与生俱来就可以认为有我,牢牢的牢固,就像你说的“顽固不化”,它是比第六识牢固。

七、第八识和物质世界问:

物质世界都是第八识?

也就是第八识,还不是全部的第八识呢——它是第八识的相分,第八识不是只有相分,还有别的呢。

不仅仅物质世界是第八识。

这样说吧,“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况诸世界在虚空耶”——物质世界还在虚空里呢,连虚空都是第八识的一小部分。

第八识是现量的,它不是比量,它没有比量、没有非量,你别把那个质也弄成量了。

没有装世界的虚空,虚空外面还有虚空吗?

很奇怪,你说世界不在虚空里呀?

这样说吧,世界指的星系、星球,这么说行不行?

世界不是在虚空里呀?

八、打不打坐都是你的自由问:

不想打坐了。

如果不想打坐的话,连客观原因都不用找,也不用造一个理论,也不用听别人说个理论。

因为打不打坐完全是你个人的自由啊,你完全有权力决定你自己打不打坐,为什么要找个什么理由干什么?

找了心安。

找了心也不会安,不找心也能安。

2016年9月17日齐志军老师网络答疑文字节选1、本来清净即是善恶无染问:

心本来清静无垢染,我们以无所得的心行持一切善法,是否与我们的真心相契?

你说本来清静无垢染,也还说行一切善法,这就是概念问题。

那么以有所得心行持一切不善法,那就是本来不清静本来有污染吗?

你现在拿本来清静和善恶捏一块了,本来清静就是善恶都清静,这才是本来,本来清静是不相对的,你弄一个善恶相对行一切善法,行一切恶法就跟妄心相契?

行一切善法就跟真心相契?

是这么回事吗?

善恶两心不都是妄心吗?

——这是基本概念问题。

2、刹那明白本无轮回是名跳出轮回问:

跳出轮回?

你这个说法是轮回实有,所谓跳出轮回就是刹那之间明白了本无轮回,用不着跳,那就叫跳出轮回——轮回本来就没有,不是本来就有。

3、烦恼即菩提是实相不在理解里问:

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是不讲理的,没有道理可讲,你现在说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也行,现在这样也可以,不必强求什么烦恼即菩提,到后面你刹那之间——哦,原来如此,我可明白了,自然而然烦恼即菩提,不用你现在从理论上去说,理论上不讲了,别去理解了。

烦恼即菩提已经离开理解了,在理解里就没有烦恼即菩提这回事,你还是远离你这个所谓理解吧,不是理解能够达到的——别去理解这事了,它不属于理解,烦恼即菩提是实相,不是理解的事,理解都是虚妄的,烦恼即菩提才是实相。

4、关于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问:

感觉打坐一段时间,再看《金刚经》别有一番意境,不过还是不能明白“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到底是度了还是没度?

当然,肯定是,再打坐,《金刚经》不都告诉你了,“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下边经文是:

“何以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下面就回答了: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既非菩萨”,就是因为你着相了嘛,别着“我相”,就不说我度众生了吧?

别着“众生相”也不说我度的是众生了,也不这么说了吧?

着相嘛,《金刚经》都告诉你为什么了,不用问了。

还是度了?

你还是着相!

刚才是说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但古人不这么讲,古人说吃饭也没咬着一粒米,穿衣也没挂着一丝纱。

你说的吃饭还是吃了——不对,就没咬着一粒米嘛!

你为什么说还是度了呢?

那不还是着相嘛?

他没着吃饭相,就说没咬着一粒米,你为什么说还是度了呢?

还是着相嘛。

实无众生可度。

心外无众生?

对,问:

度了是从相上说的?

度了是从着相上说的,从相上说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

未度是从体上说?

是的。

5、金刚持是心念不是口念问:

念咒时金刚持和默念的区别是什么?

到底要不要声音,不出声音是不是故意默念?

默念是口念,口念不发声就是默念,我们说的是心念,口就没念,谈不上默不默,我们讲的金刚持跟默念根本就不相干,别找区别了,没对比性,不相干。

(金刚持的声音)是听出来的,并不是念出来的,默念是念出来的,没有出声音还是口念了,心念就不是口念,别在这联系了,别把金刚持弄成默念,不是一回事。

金刚持本来是要轻松的,结果弄成了负担。

(它)是最不累人的,出声念不是太累了?

本来是要轻松的,结果搞得很紧张。

6、悟前著相、悟后无真假问:

大悟后是不是一切法都是假的?

大悟前一切法也是假的,只是他认假作真呗。

他认为是真就不一定是真,跟悟后悟前没有关系,悟前也是假的,可不是悟后的事。

悟前是真的,悟后把它搞假了?

绝对不是,原本就假。

不过是悟前是错误认识,把错误纠正了,起个假名叫悟,没有别的可悟的,纠正了错误了就叫悟了,就叫开悟。

7、心外无土、土外无心问:

往生净土是指净土的世界没有来到我们心里,我的心也没有去净土,只是我造的业在自心中显现而已?

不只是净土,不管是啥土都是自心显现。

净土是净土相吧,不(只)是净土,别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自心显现。

心外无法,心外没有客观存在的什么土,净土在心外?

或者是秽土在心外?

都不在心外,都是自心的显现,心外没有土,心外无土,土外无心。

8、心外无众生问:

六祖讲过要先度内众生,怎么做?

六祖哪说过先度内众生?

六祖说过自心众生誓愿度,内外不都是自心众生?

有心外的众生吗?

心外有众生存在吗?

六祖没分内外,你心里想的内外都是自心众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心,众生不可能离开自心,离开自心就没有众生存在,都在心内,心外无法,心外哪有众生啊?

你说先度内众生,你心里的内外众生都是《六祖坛经》里所说的自心众生,外众生也在内,不象你这样分别内外,心外根本就没有众生可度,心外哪有众生?

都在心内,所以说六祖没有说先度内众生,你是误解六祖的话。

自心众生誓愿度,自心烦恼誓愿断,就这成了先度内众生了?

那不是误解《六祖坛经》啊?

自心众生誓愿度没有排除外众生,没有认为在心外还有众生,都是自心众生,众生没内外,众生都在心里,不在心外。

9、罪业消灭也在因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