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316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一、天然气行业管理体制及行业政策6

1、行业监管体制6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7

3、行业政策7

二、天然气概述8

1、天然气的主要特点8

2、液化天然气概述9

(1)清洁环保10

(2)液化天然气便于运输和贸易10

(3)液化天然气具有储存效率高、占地和投资少的特点10

(4)液化天然气使用安全10

(5)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与汽油相比更具优势10

三、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11

1、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11

(1)第一阶段:

天然气产业早期历史(1900年之前)11

(2)第二阶段:

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初期(1901年至1945年)11

(3)第三阶段:

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大发展(1946年至今)11

2、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13

(1)第一阶段:

天然气产业诞生阶段(1904年至1948年)13

(2)第二阶段:

天然气产业基础发展阶段(1949年至1997年)13

(3)第三阶段:

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13

3、我国天然气行业概况14

(1)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分布不均匀14

(2)我国天然气供求存在较大缺口15

(3)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概况15

(4)我国LNG汽车及加气站的发展状况17

①LNG汽车发展状况17

②LNG加气站发展状况18

四、液化天然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19

五、行业竞争格局21

1、国内液化天然气竞争格局21

2、进口液化天然气竞争格局21

六、行业壁垒22

1、资金壁垒22

2、先动优势壁垒23

3、环保及安全壁垒23

七、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23

1、周期性23

2、季节性24

3、区域性24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4

1、有利因素24

(1)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24

(2)相关政策的支持25

2、不利因素26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6

1、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6

2、昆仑能源有限公司27

3、宁夏凯添能源集团27

4、达州市汇鑫能源有限公司27

5、内蒙古西部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8

6、包头市寰达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9

7、贵州迈达盛集团有限公司30

8、贵州中弘达能源有限公司31

 

一、天然气行业管理体制及行业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天然气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发改委及下属国家能源局等。

国家发改委依法对本行业实施宏观调控,负责制定行业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行业结构及价格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国家发改委下属国家能源局负责拟定能源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负责天然气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天然气行业标准,监测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情况,承担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有关工作。

除此之外,我国油气行业监管涉及行业准入、投资批准、环境保护、质量保护、安全生产等职能分布在当地省、市政府、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局、质检总局等。

我国政府各部门对油气监管职能体系主要分布如下: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较为完善的液化天然气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并发布了诸多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为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与天然气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如下:

3、行业政策

为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发改委及下属国家能源局等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旨在加快天然气的发展,促进我国能源的综合利用,保护我国环境,相关政策将在较长时期内促进天然气的发展。

2012年10月14日,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基本原则和政策目标、天然气利用领域和顺序、保障措施、政策适用有关规定及其它内容,鼓励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提高利用效率,促进节约使用。

2012年10月22日,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行业监管,完善产业政策,解决天然气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构建供应稳定、运行高效、上下游协调发展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的政策,鼓励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

由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需求侧管理薄弱、调峰应急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地区“气荒”现象时有发生,民生用气保障亟待加强,因此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成了当务之急。

《供应长效机制意见》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到4200亿立方米。

同时将推进“煤改气”工程,到2020年累计满足“煤改气”工程用气需求1120亿立方米。

2014年6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的发展目标,同时在我国开展实施气化城市民生工程、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等天然气消费的主要途径及稳定天然气保障的配套措施。

201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战略。

二、天然气概述

1、天然气的主要特点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1),含少量的乙烷(C2),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常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

“烃”就是碳、氢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系列物质,其中较轻的部分,就叫做轻烃。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丙烷(C3)、丁烷(C4),它们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是气态轻烃。

C5-C16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是液态轻烃。

天然气又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两种。

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被采出的油田气叫伴生气;非伴生气指不与石油共生的天然气,包括纯气田天然气和凝析气田天然气两种,在地层中都以气态存在。

世界天然气产量中,主要是油田气和气田气,但煤层气的开采现已日益受到重视。

天然气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

与其他主要一次能源相比,天然气在释放相同的能量下,排放的CO2仅为石油的70%,氮氧化合物仅为石油的20%,排放的SO2及粉尘颗粒更是微乎其微。

每磅/万亿英热单位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排放出的CO2、氮氧化物、SO2及粉尘颗粒具体指标如下:

2、液化天然气概述

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约-162℃时,则由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

目前液化天然气作为天然气的利用方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其优越的物化特性让其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成为主流的天然气利用形式之一。

液化天然气主要特点如下:

(1)清洁环保

由于液化天然气成分较纯,燃烧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是很好的清洁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城市污染。

经过深冷过程,天然气中的气体杂质成分以固体形式析出、分离,燃烧时温室气体排放量更低,是一种清洁能源。

(2)液化天然气便于运输和贸易

液化天然气体积仅为同质量天然气体积1/625,因此可以采用汽车、火车、轮船等方式运输液化天然气。

据统计,国际贸易的天然气以液体方式运输的比例为25%。

(3)液化天然气具有储存效率高、占地和投资少的特点

1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存量就可供1万户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气。

(4)液化天然气使用安全

由于液化天然气汽化后密度很低,只有空气的一半左右,稍有泄漏立即扩散,降低了引起爆炸的可能性。

而压缩天然气由于压力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5)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与汽油相比更具优势

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不仅安全、环保,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柴油、汽油相比,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节省大约35%的燃料费用,续航里程大约为CNG汽车的15倍。

三、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1)第一阶段:

天然气产业早期历史(1900年之前)

在20世纪之前,人民对天然气只是偶尔的发现和利用,缺乏开采技术。

19世纪中叶以后,天然气作为石油伴生气,开始作为工业燃料,应用于炼铁业;1885年,美国出现了一条实验性的输气管道,向用户供气。

这是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

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初期(1901年至1945年)

美国是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发源地。

20世纪初期,美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并于1925年修建了世界上首条现代天然气长输管道,这标志美国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开始,也是世界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开始。

之后,美国天然气持续发展1945年,其天然气产量占一次能源产量的30%左右。

与此同时,天然气产业在苏联、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都迅速发展。

经过总结发现,这时期天然气多集中供给居民消费,天然气化工等发展相对缓慢。

(3)第三阶段:

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大发展(1946年至今)

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稳定,天然气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气田被探明,除了老牌天然气利用国家美国、苏联之外,北海、中东等地区的国家纷纷发现大气田,天然气利用增长潜力巨大;其次,天然气长输管道日新月异,美国国内管道、苏联输入欧洲的天然气管道,都代表了这一时期天然气管道发展的最高水平;再次,新的天然气利用技术层出不穷,如液化天然气、气转油技术等,都开辟了天然气利用的新领域;最后,天然气利用范围更广泛,包括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过快速发展,天然气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到2013年底,全球已探明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857万亿立方米,比2012年底增加04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548年。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和苏联地区,分别占全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406%和312%。

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也保持增长,且基本保持在平衡状态。

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为2373%,与石油、煤炭同为世界三大能量来源。

数据显示,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全世界都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产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及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如下:

2013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到59%,与世界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1)第一阶段:

天然气产业诞生阶段(1904年至1948年)

1904年,在政府组织下,我国在台湾发现了首个天然气田,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气产业的诞生;随后,在国内外众多油气专家的努力下,我国的四川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气田。

这一阶段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但是由于国内政局不稳,天然气产业发展缓慢。

(2)第二阶段:

天然气产业基础发展阶段(1949年至1997年)

1949年开始,随着国家的稳定,天然气资源系统勘探开发工作逐步展开,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塔里木盆地陆续发现气田,我国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出现了天然气化工、居民天然气等天然气产业。

这一阶段,我国天然气产业基础逐步确立,天然气市场得到发展,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快速上升,但是天然气产业多集中在产地周围,全国性的天然气产业并未形成。

(3)第三阶段:

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这个阶段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一致持续到现在。

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阶段;天然气产量、消费量持续快速上涨。

我国天然气形成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登陆的输气局面。

另外,非常规天然气,诸如煤层气、页岩气等资源受到重视,并逐步实现技术可行开发,成为我国天然气产业的重要分支。

经过重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三大主体,开创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012年,随着国家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出台,天然气利用将更加合理,我国天然气产业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

3、我国天然气行业概况

(1)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分布不均匀

我国天然气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由于长期以来政府投入勘探力度不足,目前并没有关于天然气确切储量的权威数据。

我们仅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部分储量数据知,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52万亿立方米,最终可采资源量约32万亿立方米;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约108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

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和东海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海域是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合计探明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8%、73%。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天然气市场需求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造成“西气东输”的产业格局。

(2)我国天然气供求存在较大缺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量持续快速上涨,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消费量的增速明显快于产量的增速,造成了天然气供求的缺口。

到2013年,我国全年天然气产量为1,170亿立方米,消费量达1,616亿立方米,存在446亿立方米的供求缺口。

从趋势上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持续保持快速的上涨速度,未来供求缺口还将持续存在,对外依存度较高。

2001年至2013年,我所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情况如下:

(3)我国液化天然气行业概况

我国LNG产业从LNG液化厂、LNG运输、LNG进口、LNG接收站到LNG终端利用,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结构。

我国LNG供给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国内LNG液化工厂及LNG进口。

由于国内气源分布不均匀,我国LNG液化工厂主要分布在气源地周边(主要在陕西、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区)。

2001年以来,LNG工厂产能扩张迅速,据ICIS安迅思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已投产的国产LNG项目设计总产能已达到3,835万立方米/天,较2012年年末大幅增长5116%,国内LNG产量呈爆发式增长。

进口LNG方面,近年来随着中俄管道、中缅管道、中亚管道陆续建成通气及海上LNG储运技术的进步,我国LNG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

2011年至2014年,我国LNG进口量分别达1,221万吨、1,483万吨、1,800万吨及1,984万吨。

2006年我国第一座LNG接收站-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建成投产,目前我国用于配套LNG进口的LNG接收站主要分布在需求旺盛的东南沿海地区。

截止2013年年末,我国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LNG接收站为9座,总接收能力达2630万吨/年。

(4)我国LNG汽车及加气站的发展状况

①LNG汽车发展状况

相对于传统汽车燃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利用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具有一些主要缺陷是体积能力密度太低,1L标准状态下的天然气燃烧仅得到004MJ的热量,仅为汽油的011%。

目前,解决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有两种,采用压缩天然气(CNG)和液态天然气(LNG)。

相比与CNG,LNG的体积能力密度更大、杂质含量更少,且LNG燃料储存在低压下运行,避免了CNG采用高压储存的潜在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这些优势使LNG汽车成为天然气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LNG汽车的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

但随着国外相关技术的传入和近年来清洁汽车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LNG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

目前,我国重型牵引车、自卸车、公交车应用LNG作为燃料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具有大批拥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如陕汽集团、东方汽车、长安重汽、中国重汽、宇通客车、恒通客车、珠海广通、中通客车、厦门金龙、黄海客车、安凯汽车等。

由于燃料经济性明显、运营线路固定且易于建设配套加气站等因素,目前来看,公交客运车和有固定路线的重卡更加适合使用LNG作为燃料。

截止2013年年末,我国LNG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万台,主要为公交车和重型卡车。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防治的不断重视,国家也在近几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2012年10月发改委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将天然气汽车、天然气动力船舶作为优先类用气领域;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鼓励天然气单一燃料及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车船用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2013年5月交通部颁布《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的应用。

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推动了近年来LNG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LNG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研究报告》分析,未来LNG汽车将广泛使用,到2015年LNG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4万台;到2020年,LNG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0万台。

②LNG加气站发展状况

在发改委《天然气利用政策》和地方政府机动车“油改气”等有利政策推进下,近几年我国LNG加气站爆发式增长,截止2013年末,已建投产的加气站超过1800座,年增长率达130%。

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业也加快了LNG加气站的布点速度,力求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随着LNG加气站数量的日益增多及大型能源巨头的加快“跑马圈地”的进程,加气站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虽然近年来LNG加气站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相对于加油站超过10万座的规模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没有形成完善的加气站网络。

加气站网络的不健全加大了LNG长途汽车应用推广的难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液化天然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天然气勘探、开采、净化及分离。

液化天然气经过上游的处理,得到较为纯净的天然气并将其输送到液化天然气加工厂。

天然气价格主要受发改委调控,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门站价格为政府指导价,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

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中游包括天然气的液化、储存和装载、运输,接收站(包括储罐和再气化设施)和供气主干管网的建设等环节。

其中,液化是产业链中游的关键环节,主要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把原料气液化成为LNG产品。

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环节即最终市场用户,包括联合循环电站,城市燃气公司,工业炉用户,工业园区和建筑物冷热电多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站,汽车燃料用户,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用户等,以及进一步向下延伸的LNG卫星站、加气站、LNG加气站及冷能利用等与液化天然气相关的所有产业。

五、行业竞争格局

1、国内液化天然气竞争格局

由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等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我国油气行业中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中小企业进入的机会不多。

相对于上游产业的高度垄断,产业中下游则显示出相对充分的竞争,尤其是LNG生产、LNG运输、LNG仓储及服务方面。

随着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及行业快速发展,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也加快了在液化天然气行业中下游投资布局的步伐。

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将推进产业成熟发展。

未来,行业将逐步向集约化发展,集中度不断提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进口液化天然气竞争格局

由于国内液化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及产地分布不均匀,国内市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需要部分依靠进口液化天然气弥补供求缺口。

从进口来源来看,2008年以前,我国85%的进口LNG来自于澳大利亚,来源单一。

近几年,进口LNG来源地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目前,我国进口LNG来源地已扩展近10个国家,包括卡塔尔、澳大利亚、也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进口液化天然气市场由于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的进口液化石油气企业之间竞争较弱甚至不构成竞争;同一地域内的进口液化石油气企业之间则是完全竞争。

最终销售价格、运输距离、供应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构成了不同企业间的主要竞争差距。

六、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液化天然气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多、投资量大。

一座大型液化天然气生产工厂投资规模往往高达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其中生产设备、仓储、货运等基础设施要占用大量资金。

同时,液化天然气配套的加注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按加气站性质、坐落地点和规模的不同,投资金额在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不等。

对于液化天然气企业而言,如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则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弱势甚至被淘汰出局。

2、先动优势壁垒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作为液化天然气终端,具有移动难度大、运输成本高、覆盖面积有限等特点。

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对液化天然气加注的需求较为固定,一旦该区域加气站规模达到饱和,新的企业将很难进入。

因此,行业存在着较高的先动优势壁垒。

3、环保及安全壁垒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液化天然气行业的环保标准不断提高。

液化天然气企业在生产中往往伴随着一些“三废”,特别是废气、废水的排放。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三废”治理的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只有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才能进行生产。

同时,液化天然气行业的产品和原料多为易燃易爆品及危险化学品,在生产方面,质量控制严格,设备要求高,工艺路线复杂,不允许出现差错,对日常生产管理的要求较高。

部分生产人员需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对生产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车间管理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七、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

1、周期性

液化天然气的下游用户包括城市燃气公司、工业炉用户、发电站、汽车燃料用户、以及化工原料用户等。

运输、供暖、发电、化工等行业均与GDP增速有较大的正相关性。

因此,液化天然气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此外,极端气候和天气(如持续严寒或暴雪)影响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需求,从而使液化天然气行业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2、季节性

液化天然气作为发电、供暖、应急调峰能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寒潮将导致季节性消费旺盛。

3、区域性

天然气作为液化天然气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具有运输难、管道建设成本高等特点,因此我国大部分天然气液化企业选择建于油气田周边。

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森林盆地、琼东东盆地和东海盆地。

以上情况的存在,使液化天然气生产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

近几年随着天然气勘探及开采技术的提升,我国天然气产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常规天然气方面,据行业初步统计2014年国产常规气量为1250亿立方米,较2013年增长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

非常规天然气方面,随着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对《煤层气产业政策》、《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页岩气产业政策》、《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2014年我国非常规气产量达572亿立方米,其中,煤层气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