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776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孟德尔遗传规律适于下列哪种生物()

A.大肠杆菌B.噬菌体C.蓝藻D.大豆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据此答题。

【详解】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错误;大豆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D。

2.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D,小球代表d

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

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

D.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考查模拟实验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内在联系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详解】为了保证抓取的随机性,小桶内所用球的大小应该保持一致,A错误.

为了保证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始终相等,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再放回小桶,再抓取下一次,B错误.

杂合子产生的两种类型的配子数量相等,所以模拟实验时,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C正确.

抓取的次数少时有偶然性,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不应舍去,实验继续,抓取总数多就可以,D错误.

【点睛】注意事项:

抓取小球要保证随机性;抓取的小球统计后立即放回原桶中;如实记录;抓取次数要多。

3.若基因型AaBbCCDDee与AABbCcDDEe的植株杂交(五对基因独立遗传),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多少(  )

A.1/4B.1/8C.l/16D.1/32

【答案】C

【解析】

Aa与AA产生纯合子概率是1/2,Bb与Bb产生纯合子概率是1/2,CC与Cc产生纯合子概率是1/2,ee和Ee产生纯合子概率是1/2,所以遗传因子组成AaBbCCDDee与AABbCcDDEe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2*1/2*1/2*1/2=1/16。

4.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摩尔根也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A.两实验都设计了杂交实验,并都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后代的性状及比例,A正确;

B.孟德尔实验中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眼色也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两者实验中最终验证假说内容都是通过测交实验实现的,C错误;

D.孟德尔和摩尔根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遗传学杂交实验及其结论,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正确理解科学史上相关实验是解答本题关键。

5.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子一代YyRr经减数分裂产生4中配子,比例是YR:

Yr:

yR:

yr=1:

1:

1:

1;YyRr自交后代中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

2:

2:

4:

1:

2:

1:

2:

1。

详解:

①F1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与题意不符,①错误;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

1:

1:

1,符合题意,②正确;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符合题意,③正确;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

2:

2:

4:

1:

2:

1:

2:

1,与题意不符,④错误;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

1:

1:

1,符合题意,⑤正确;

故正确的有②③⑤,C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关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知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过程,尤其是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等内容,本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代,再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是()

A.9∶3∶3∶1B.3∶1∶3∶1C.1∶1∶1∶1D.1∶3∶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

纯合有芒感病株AAbb与纯合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得到F1AaBb,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的比列,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据此作答。

【详解】F1AaBb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Aa×aa→后代有芒:

无芒=1:

1;Bb×Bb→后代抗病:

感病=3:

1,(1:

1)×(3:

1)=3:

1:

3:

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用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

7.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

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可采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

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1:

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两个黄色豌豆进行杂交,子代均为黄色,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或YY×Yy;两个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皱粒,及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综合以上可知,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YYRr×YYRr或YYRr×YyRr;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采用逐对分析法和后代分离比推断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8.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A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

B、图B表示双杂合子自交,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图C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

D.

9.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黑身(a)之分,翅型有长翅(B)、残翅(b)之分。

现用2种纯合果蝇杂交得F1,再将F1自交得F2,F2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5:

3:

3:

1,已知果蝇有一种基因型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

B.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组合有3种可能

C.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

D.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其子代有4种表现型

【答案】D

【解析】

已知果蝇有一种基因型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2种纯合果蝇杂交,再将得到的F1自交,F2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l,实际上却为5∶3∶3∶l,进而推知:

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A正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组合有3种可能: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B正确;F2黄身长翅(A_B_)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1∶1∶3,其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因雄果蝇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其子代有3种表现型,D错误。

10.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

1B.15:

7C.9:

7D.15:

9

【答案】C

【解析】

起点是Cc,第一年后应该是1/4CC、1/2Cc、1/4cc,第一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二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3/8CC、2/8Cc、3/8cc,第二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三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7/16CC、2/16Cc、7/16cc,故三年之后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9:

7,C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11.下列关于几位同学对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认为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定相同

B.乙同学认为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C.丙同学认为同源染色体一定要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丁同学认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详解】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但是有特殊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如XY,A错误;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则为同源染色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不一定要联会,形成四分体,如有丝分裂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联会,形成四分体,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

12.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据此答题。

【详解】图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B与b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

13.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而此细胞染色体数只有24,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因为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依据有: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故答案选D。

考点:

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点评: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受精后受精卵内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减慢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详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均为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所含的细胞质>初级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的1/4,A错误;卵细胞受精前是处于休眠状态的,呼吸和物质合成较慢。

受精后,受精卵形成后非常活跃的分裂,要合成物质和加强呼吸才能很快的分裂,B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C正确;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错误;故选C。

16.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位于Ⅲ区域

B.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Ⅰ区域

C.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Ⅲ或Ⅰ区域,但不可能位于Ⅱ区域

D.位于Ⅱ区域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一致

【答案】A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Ⅲ上,A正确;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Ⅲ上,B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都表现为伴性遗传,所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Ⅰ区域、Ⅱ区域或Ⅲ区域,C错误;位于Ⅱ区域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不一致,D错误。

17.自然状况下,鸡有时因激素的变化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W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B.2∶1C.1∶1D.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同型ZZ表示公鸡,异型ZW表示母鸡,根据题意,发生性反转的公鸡染色体应为ZW。

详解:

性反转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即ZW×ZW,子代为ZZ:

ZW:

WW=1:

2:

1,其中WW不能存活,则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2:

1,B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正确判断相应个体的染色体组成。

18.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

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白♀×白♂B.杂合红♀×红♂

C.白♀×红♂D.杂合红♀×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果蝇中XX为雌性,XY为雄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假设红眼为R,白眼为r,相应的果蝇基因型为:

白♀为XrXr,白♂XrY,杂合红♀为XRXr,红♂为XRY,据此作答。

详解:

A.白♀×白♂即XrXr×XrY,子代♀为XrXr,♂为XrY,都是白色,无法判断性别,A错误;

B.杂合红♀×红♂即XRXr×XRY,子代♀为XRXR、XRXr,眼色为红色,♂为XRY、XrY,眼色有红色和白色,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B错误;

C.白♀×红♂即XrXr×XRY,子代♀为XRXr,眼色为红色,♂为XrY,眼色为白色,C正确;

D.杂合红♀×白♂即XRXr×XrY,子代♀为XRXr、XrXr,♂为XRY、XrY,无论雌雄都有两种眼色,无法判断性别,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伴性遗传的基本知识,正确运用遗传规律进行分析。

19.下列细胞中一定具有Y染色体的是(  )

A.人

受精卵B.果蝇的精子C.公鸡的精原细胞D.公羊的肌肉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为:

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间期→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精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变形→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据此作答。

详解:

A.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卵细胞染色体为X,故受精卵染色体可能是XX或XY,A错误;

B.果蝇的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B错误;

C.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不含Y染色体,C错误;

D.公羊的肌肉细胞是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组成变化,尤其是要明确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20.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A.32、16、64、64、128B.32、8、32、64、128

C.16、8、32、32、64D.16、0、32、32、64

【答案】A

【解析】

动物的精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即32条;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四分体数目为16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所含染色单体数为64条;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所含核DNA分子数为64个;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所以64个核DNA分子有128条脱氧核苷酸链,故A正确。

【点睛】理清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变化规律:

2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

①研究着: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②实验材料: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③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④实验思路:

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⑤实验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⑥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能够进入到细菌体内,但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原因可能是时间偏长,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A正确;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则上清液中应该没有放射性,B错误;不论离心时间多长,上清液中也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C错误;P是DNA的特征元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下列物质从结构层次看,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A.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D.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了基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选B。

【考点定位】脱氧核苷酸、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名师点睛】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关系

内容

基因与脱氧核苷酸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

基因与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基因与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图解如下:

23.对遗传物质本质

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

D.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就是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艾弗里提纯的DNA中混有少量的蛋白质,因此其实验结论遭到后人的质疑。

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到达DNA分子和蛋白质的彻底分离,因此其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进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这样到底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