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78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头生猪生态养殖扩建项目申报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另外,五常市是个畜牧大市,发展养殖业群众基础良好。

同时,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也是目前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为此该项目的实施社会环境良好。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丰富的饲料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养猪业又是我省一项传统的养殖产业。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当地消费市场的带动下,养猪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从饲养的品种看,大多数还停留在土杂猪的养殖过程中,许多优良的新品种引进的数量少杂交改良的层次低,致使生猪生产的品质差、效益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已经影响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09年,黑龙江省在调整优化畜牧品种结构方面提出五千万生猪养殖目标。

养猪生产水平有了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距离。

因此,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是加速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五常市发展养猪业的条件十分优越,要借助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加快养猪业发展,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要抓住有利机遇,加快生猪繁育养殖基地建设,推动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五常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粮食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解决转化和增值问题,这已成为加快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解决大量余粮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是重中之重。

2010年6月以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仔猪猪源短缺,养殖户无猪可养。

最近,国家财政部下发了扶持和促进生猪生产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加大贴息、参加保险等多项政策,鼓励养猪户扩大投入积极发展肉猪生产。

2.3市场分析

2.3.1技术优势

实施该项目,合作社具备了良好的技术优势。

总经理刘瀚文多年从事养猪业技术服务,曾在多家大型畜牧企业任技术总监,现为五常市养猪协会会长,高级兽医师。

生态养殖示范园场长贾义,多年从事生猪饲养管理,曾在多家大型猪场任场长,高级兽医师。

合作社技术依托单位为: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哈尔滨三元畜产有限公司。

并已聘任养猪专家庄庆士、李玉田,生态养殖专家谭善杰、动物营养专家费俊毅、经济专家张子纲为顾问,为该项目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3.2资源优势

五常市卫国乡下辖8个行政村,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8万人。

项目区盛产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丰富的饲料资源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和生态建设大省的建立以及无规定疫病区的建立,都为养猪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该地域比较适合搞养殖业,种猪场的周边环境好,依山傍水,远离村屯,远离交通要道,水电便利,可发展空间较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2.3.3政策优势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省政府提出主辅换位,由农业大省向畜牧大省转变。

特别是五常市11年提出的建立大型养猪场的整体规划,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

本项目拟通过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旨在立足养猪资源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商品流通为纽带、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先导的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格局。

本项目拟利用五常市当地本土资源,以科技手段,努力提高生猪生产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化道路,生产无公害、环保、低碳优质生猪,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五常市华宝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五常市唯一一家具有无公害猪肉产品生产证书的生产企业,由合作社注册的“阜民”品牌在省内外均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产品的销售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是合作社的形象,质量的标志,是实现可追溯的基础,是合作社的信誉和对社会承诺的象征,品牌凝聚合作社的全部内涵,特别是知名品牌可以引导市场消费,可以为合作社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是实现种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五常市华宝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积极性很高,合作社在理事长姚秋菊的主持下,专门召开了代表大会,认真讨论了项目的实施方案、集资方式、收益分配等,并一致通过申请项目的决议!

第三章项目目标

3.1主要内容

1、购置土地20000㎡,新建猪舍6000㎡,800头种猪配套设施,饲料加工车间500㎡,购置饲料设备一台套,架设输变电线路1.5㎞,场区硬化1.3㎞,购种猪300头,科技培训1000人次。

3.2目标

该项目达产后,将成为五常地区乃至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示范性最强的生态养猪示范区。

它建成投产后的意义,不仅仅是规模意义的养猪,而是为环保、低碳、健康养猪,开了良好的先河。

使养猪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残留,转向了无污染、零排放,为改善大气环境,节能减排,奠定了基础;

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卫生食品。

图:

生态养猪法主要技术线路

项目建成后,基础母猪存栏:

800头;

种公猪存栏30头,年产仔猪:

15000头;

示范作用包括:

(1)、养殖配套示范;

(2)、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

(2)、床料配置及发酵床管理;

(3)、微生物培养及益生菌群自繁;

(4)、无公害生猪的饲养及其产品的生产及检测。

3.3项目特色

(1)、解决了养猪业污染问题。

通过低碳、零排放发酵床养猪

技术,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0度左右,不用清圈的情况下,无臭味、零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2)、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

节粮20%,节水90%,省工80%,每公斤生猪综合饲养成本降低40元左右;

(3)、提高了猪肉品质。

生产出的猪肉富有弹性,色泽鲜艳.口感浓香,通过检测,符合欧洲2号食品卫生标准;

(4)、加快了猪的生长速度。

生猪饲养周期3—3.5个月,平均出栏单体重100公斤,效益200元/头。

(5)、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无污染、健康、环保。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4.1.1建设地点

五常市华宝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养殖示范园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五常市卫国乡兴水村,地处五常东部丘陵地区,距哈尔滨120公里,距长春160公里,距五常30公里,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粮食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规模养殖。

该示范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使用面积2.5万平方米。

土地为兴水村两荒用地。

示范园的社员参与方式是:

股份制合作形式,入住社员10户,每年出栏15000头生猪。

生态养殖示范园入住社员养殖明细表单位:

姓名

数量

种猪

育肥猪

备注

张志祚

1580

80

1500

姜占斌

1500

种公猪1头

姜喜文

1500

宋全

1580

关百城

80

姚立东

张振云

80

吴延辉

1580

1500

马小军

范洪友

种公猪3头

4.1.2自然资源状况

五常市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城市。

盛产水稻、大豆、玉米、高梁等,五常大米国际知名。

森林片片、,郁郁葱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有利于疫病防控及养殖业发展。

4.2技术线路及流程

4.2.1无公害发酵床养殖技术

主要依靠有益菌群繁殖,分解猪排出的粪便,使排泄物不再污染环境,而在菌床上饲养的生猪因环境的改变,病害降低了,肉质改善了,猪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恢复了猪的生物学特性。

菌床制作→锯末+稻壳+菌种→发酵→凉床→进猪

4.2.2仔猪繁殖流程图

配种妊娠预产期产崽断奶转场

4.2.3种猪培育流程图

断奶→保育床→筛选种猪→培育圈→转场

4.2.4技术工艺流程

4.2.5种猪(头/年)成本估算表

元/头

项目

数量

单价

金额

说明

种猪折旧摊销

54.8

种猪使用5年/年

公猪费用摊销

38

按公猪年消耗分摊

药械、疫苗费用

164

配种、工具用具

60

断奶至50公斤耗料

102.4元/公斤

2.6

266.24

料肉比2.0:

1/教槽4.2公斤

其他

181.18

水电杂费、销售费用

饲料

1000斤

1元/斤

1000

合计

1764.22

售价2200元/头

4.2.4工艺简述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全进-全出流水式阶段饲养。

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工艺猪群,全部从一种猪舍转至另一种猪舍。

流水式生产线是从猪的配种、妊娠、保育、生长肥育以至销售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各阶段都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如果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那么每周都可以有计划地将一群母猪配种、一群母猪分娩、一群仔猪断奶、一群生长猪育肥,保证均衡生产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备,从猪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按母猪的同一生理阶段及其它猪的不同的生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连续工艺阶段,每一阶段饲养着处于同一发育时期、具有同一饲养要求的猪群,经过一段饲养后,按工艺流程转到下一个阶段。

工艺阶段间紧密结合,一环扣一环,均衡进行。

常用的配种方法有自然交配、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三种。

自然交配:

自然交配是把公母猪放在一起饲养,公猪随意与发情母猪交配。

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辅助交配的公猪平时不混在一起饲养,而在母猪发情时,将母猪赶到指定地点与公猪交配或将公猪赶到母猪栏内交配。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以人为的方法采得公猪的精液,然后通过一定的手段输入母猪子宫内,使母猪怀孕的一项技术。

在母猪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夏季注意防暑、防蚊蝇叮咬,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风、防潮湿、防冷食。

②加强母猪运动,每天必须保持运动1小时左右。

③每天每头母猪必须坚持饲喂1公斤的优质、新鲜、清洁的青绿饲料。

④给母猪定期驱虫,注射疫苗。

栏舍定期消毒。

⑤专人饲喂。

4.3设备购置

主要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价格

1

饲料搅拌机组

DS-10

1

80000元

2

输电线路

公里

1.5

105000元

3

妊娠母猪设备

800

400000元

4

档案管理设备

台套

35000元

4.4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一览表

类型

价格

猪舍

新建

6000㎡

3000000元

场区硬化

1.3公里

160000元

饲料加工车间

500㎡

200000元

员工生活设施

300㎡

240000元

5

办公场所

6

土地购置

新购

20000㎡

300000元

4.5科技项目

科技项目一览表

种猪改良

新引进

500头

1500000元

技术培训

社员

10次

50000元

项目管理费

15000元

4.6科技措施

无公害菌床生态养殖技术,来源于日本,利用农产品废弃材料,如:

秸秆、稻壳、花生壳、锯末等,通过有益菌发酵,分解猪的排泄物,达到无污染,环保,低碳目的。

谭善杰,山东省临沂地区生态养猪办公室主任,环保养猪法创始人,现为合作社顾问。

合作社已制定技术培训方案,决定引进种猪300头,技术培训1000人次。

4.7环保措施、

该项目已通过环保验收,无污染、零排放,环保、低碳。

4.8项目组织与管理

4.8.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由理事会统一领导。

总经理:

姚秋菊副总经理:

刘瀚文姜喜文贾义

会计:

姚华出纳:

姚秋兰

4.8.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设置专门管理委员会,由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入住社员共同管理。

主任:

刘瀚文

副主任:

姚秋菊姜喜文贾义姜占斌

委员:

周景冬关百城马小军宋全姚立东

兽医师:

贾义(高级兽医师)后勤:

4.8.3进度安排

项目进度计划表

序号

项目

2010年

2011年

7

8

9

10

11

12

编制项目可研及报批

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设备和种猪的选择与定购

土建施工和设备的安装调试

原辅材料采购及人员培训

项目投入生产

4.8.4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技术管理规程及生产规程、质量规程,产品实行可追述制,落实到人,实行专业化管理。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1总投资估算

5.1.1建筑工程费:

参考项目所在地造价水平及“黑龙江省建筑安装费用估算定额”估算。

5.1.2设备价格:

参照有关设备厂家报价及市场价格估算。

5.1.3安装工程费:

根据设备价的5%、10%估算。

5.1.4基本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10%估算。

5.2投资概算

5.2.1建设投资

项目建设投资632.5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414万元;

设备购置费62万元;

科技项目156.5万元。

根据以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632.5万元。

5.3资金来源

5.3.1中央财政资金

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316.25万元。

5.3.2自筹资金及来源

合作社自筹资金316.25万元,自筹资金来源为:

合作社现有货币资金80万元,社员集资156.25万元。

5.4资金使用和管理

5.4.1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

申请的国家财政资金将用于设备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投入。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合作社将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及省、市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建立专门账户,独立建账,设专人进行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5.4.2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将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在项目批复前资金筹集到位,同时设立专门账户,独立建帐,设专人进行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六章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低碳、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效益:

发酵床养猪环境接近原生态自然环境,饲养的生猪肉色红润,肉质鲜美。

市场销售生猪价格高出常规生猪0.8--1元/公斤,每饲养一头商品猪可多赚80--100元。

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浓缩料饲料供应社员,每吨浓缩料饲料节约销售成本1000元,每吨浓缩料饲料饲养生猪20头,每头猪节约饲料成本50元;

另外,采用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每头生猪可提前10天出栏,节省饲料费用60元(饲料6斤/天×

1元/斤×

10天);

每头可节约用水、用电、用煤成本约15元;

节约兽药、疫苗费用大约15元,节约劳动力成本大约10元,每饲养一头生猪节支总量可达150元。

两项合计共增收节支250元/头。

如果扣除微生态发酵床垫分摊20元/头,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理论每头猪仍有200余元左右的利润空间。

年出栏10000头商品猪效益可多获效益200万元。

常规养猪每头需成本:

仔猪350元/头;

全价饲料650斤×

1.3元/斤﹦845元;

治疗保健费用:

60元/头;

其他费用50元;

合计:

1305元/头。

按当前毛猪市价14元/公斤计算,每头盈利95元。

通过以上计算,该项目财务内部回收率为33%,投资回收期约2.8年,财务净增值897.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6.1.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及成员增收情况

该项目达产后,合作社可向社会提供无公害商品猪10000头/年,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总成本936万元,纯利润462万元。

合作社纯收入23.1万元,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50万元,入住示范园社员纯收入438.9万元。

6.2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6.2.1社会效益

低碳、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生猪养殖史上的一个突破,对废弃资源利用与再开发方面具有历史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对全省生态养殖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必将大幅度推动我省及我市传统畜牧业向生态高效的现代畜牧业转化,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6.2.2生态效益

低碳、零排放,无污染,绿色、环保是现代规模化猪场的最佳模式。

饲粮中大量使用有益菌及替代饲料产品,粪便的臭味明显减少,地面填满干净的有机垫料,及时翻埋,没有污水、粪便;

圈底有机垫料干净卫生,抓起来松软适度,放到鼻边轻嗅没有普通猪舍的腥臭味。

3至5年后起出来的垫料成为优质有机肥,可直接用于有机生态农业。

表:

养殖期成本分析(存栏1000头为例)谭善杰制

传统猪舍

生态猪舍

投资项目

金额(万元)

饲料费用

39.672

饲料费用

35.264

菌种添加剂

4.0

医药费

1.6

人工费

0.5

0.25

电费

0.4

0.1

水费

0.04

污水处理费

合计

42.972

39.654

第七章结论

1、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畜牧业发展方向及生态环保要求,符合国家关于加速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和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2、该项目采用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科技示范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优化模式,能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和抗风险能力。

3、该项目注重开发与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效益。

4、该项目注重畜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等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畜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