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808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人之初

教案序号

1

授课时间

20014年9月4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准备

三字经有关材料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诵读新句子: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

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1、人之初,性本善:

“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

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

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

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指生领读,其它学生跟读。

 

品性、品格、德行

 

同意

 

为今后学习三字经打下基础

 

了解人的品性跟后天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小结

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

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

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

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理解父母与老师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背诵三字经

理解三字经告诉我们的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子不学》

教案序号

2

授课时间

2014年9月13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板书设计

子不学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二、讲解课文内容。

1)上节课大 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

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

曹操、孟子等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请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父亲

 

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小结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

我们如何去感恩?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

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向黄香和孔融学习:

孝悌

 

生谈收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背诵三字经5-8句

 

理解三字经的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昔仲尼》

教案序号

3

授课时间

2014年9月23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板书设计

 

昔仲尼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

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

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

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

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

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背诵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根据字面的意思小组合作讨论三字经的含义

 

激发学生向前辈学习的兴趣

 

便于学生记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小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

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

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

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

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

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说感想

 

生谈收获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背诵三字经

 

理解三字经的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幼学琼林师生(节选)

教案序号

4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9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师生关系的称谓,能背诵节选内容。

懂得节选内容的意思。

2.教育学生尊重老师。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

学文明理。

难点:

背诵选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板书设计

 

幼学琼林师生(节选)

宫墙外望

衣钵真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5分钟

 

二.新授25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投影出示教学目标。

找一名学生读。

3.导入:

程门立雪的故事导入,学生发表得出的感悟。

 

1.师范读全文。

2.学生读全文,生找出不懂的词句。

3.针对学生不懂的“宫墙”“衣钵”词句,可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4.还可以借助文言文工4.书自己试着翻译。

5.学生分组讨论

6.师生集体研究文意。

7..学生同桌之间互让相说文意。

8.指导学生朗读。

分组,男女生读。

 

1、背诵《师生》这一段。

2.说一说怎样尊重老师?

生读

 

生讲

 

学生讨论方法

 

引起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复习10分钟

 

四,巩固拓展

 

五,总结

1.指导学生背诵。

2.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写下来。

 

1.背诵《师生》这一段。

2.说一说怎样尊重老师?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说:

 

生说

 

锻炼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把今天学到的内容给爸妈说一下。

 

把写的话给老师送去。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幼学琼林花木(节选)

教案序号

5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16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节选内容。

懂得节选内容的意思。

2.知道各种花的名字、性格及代表的意思。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

学文明理。

难点:

背诵选文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花

板书设计

 

花木(节选)

梅、兰、莲、菊、牡丹、海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确目标:

 

二.导学质疑

 

二.点拨交流

 

三,巩固拓展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读。

 

1.把节选内容用课件展示出来。

2.师领读一遍,并认识其中难读难认的字。

3.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及难读难认的字

 

1.针对学生不懂的词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2.还可以借助文言文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

3.学生分组讨论

4.师生集体研究文意。

 

1.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文意。

2.指导学生朗读。

分组,男女生比赛读。

3.找一名读得好的同学领读

4.指导学生背诵。

5.展示学生了解的各种花。

 

生齐读

生听

 

生思考;

,小组内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达标测试

 

三.小结

1.检查背诵花木节选一段。

2.做课本18页的连线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各抒己见。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给爸妈说一下各种花的花语。

 

查资料了解更多的花语。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山海经精卫填海

教案序号

6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21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

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难点:

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头饰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确目标

 

二、导学质疑

 

三、点拨质疑

 

四、巩固提高

 

1.听说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吗?

找学生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读。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学生试着解释短文的意思。

1.针对学生不懂的词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2.通过读精卫填海这首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意。

3.找学生再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个学生)

4.多少年过去了,精卫鸟还在为自己的填海大业奔忙着。

你想对精卫鸟说什么话?

出示温馨点击让学生更好得理解精卫不屈不挠的精神。

1.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

2、画一只精卫鸟。

3、读一读收集到得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生读

 

生听

 

生分组

让学生分别表演精卫填海的故事。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演示加深对精卫填海故事的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当堂检测

 

六、课堂小结

 

1.检查背诵古诗文。

2.写出你读过的神话故事的名字。

 

你有什么收获?

 

生说。

 

生自由回答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

 

把学到的神话故事讲给爸妈听。

 

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题

大禹治水

教案序号

7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29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准备

教学

 16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

四、过渡

1、板书:

16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检查自读情况。

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

理解:

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学生说说找找

 

学生说一下自己的猜想。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会自己总结。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

治、洪、姓

齐读课文,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学生描红。

练习背诵课文

作业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补充练习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了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课题

万世师表

教案序号

8

授课时间

2014年11月16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孔子儒

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准备

教学

图片

万世师表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二.开创儒家思想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二、开创儒家思想

1、学习礼乐(15岁)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讲学收徒(30岁)

3、从政生涯(51岁)

4、周游列国

5、献身文化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

试述其主要活动

 

学生说说儒家思想

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看看学生课外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三、古代大教育家

 

四、评价孔子

教育理念: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

——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你有什么想说的?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作业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补充练习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反思

 孔子教学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时时了解学生,处处关心学生。

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十分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他都了如指掌。

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孔子语录

教案序号

9

授课时间

2014年11月21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难点:

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准备

教学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导入

 

新课

《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漫画。

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

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

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

老师示范性地带读,同样的操作方法:

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朗读(共5幅)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释,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

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画面和文字串起来,请同学们抬头看着课件和老师一起图文并茂地朗读全文。

听了同学们流利的朗读,老师对你们的能力非常自信。

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只给同学们看图片,而隐去了文字。

看行不行?

全班齐声背诵全文

 

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

独立地边看边读。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先来试试?

培养学生朗读的感情

 

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总结

同学们活学活用的能力很强。

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

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情景对话中的人物。

你有什么收获?

小竞赛------名言/故事、语录大串联

                       规则:

  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老师课件中显示的6幅卡通画中选中其中之一。

每幅图都隐藏着一套题目。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作业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补充练习

把你知道的孔子格言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从孔子的格言中学生学到了很多的学习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

教案序号

10

授课时间

2014年11月28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

阅读并领会孟子语录。

难点:

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孟子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

一人物剪影

亚圣—孟子

二孟子格言

1诵读

2理解

三活动广角:

有关孟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人物剪影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你们知道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谁吗?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亚圣孟子

请大家仔细阅读孟子格言

师解释疑难字句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1你能用孟子的话说说什么是大丈夫

吗?

2你还知道孟子的那些故事?

猜:

孟子

借助注释

仔细读

再读文章,认真体会

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

畅谈感受

谈谈自己的理解

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整体感知课文

 

进一步深刻领会孟子格言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孟子格言

教案序号

11

授课时间

2014年12月4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体会孟子理解的军与民的关系,以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进一步树立热爱人民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