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9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Word文档格式.docx

4.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

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B.加强中央集权

C.密切经济交流D.改革官吏制度

材料中论述宋代如何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和管理,体现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故B正确;

其他选项并不是主要目的。

5.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

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

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

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西周分封制,地方有相对的独立性,不符合题意;

B项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

C项是唐太宗主张发挥宰相等大臣的制度,不符合题意;

D项是清朝军机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不符合题意。

7.“今各部之节,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

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

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

”材料说明当时

A.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六部权力已被内阁剥夺

C.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D.相权日盛严重威胁君权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了内阁。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没有决策权,故排除A、B项;

内阁的设立是由于宰相制度的废除,相权已经不再存在,故排除D项。

根据“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可知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故选C。

【点睛】明代的内阁并没有实际权力和决策权,内阁的权势主要是借助和附庸于皇权,所以内阁的权势虽然日盛,但实际上并不会危及到皇权的统治。

8.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人是城邦的动物。

”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D.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试题分析:

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

人区别与一般动物即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特点即是由公民组成,故A项错误;

根据前面分析,故B项正确;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成年男子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外的,故C项错误;

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9.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

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是梭伦改革的内容,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是罗马法,可以排除①③,所以选C。

10.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订

【答案】D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时期颁布《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D正确;

A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

B是第一部成文法;

C是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划分法律。

11.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

它们都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根据课本知识,A项属于科举制的作用;

C项均不属于科举和万民法的作用;

B科举制是更多的人参加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

罗马万民法适合境内所有的人也扩大了统治基础,所以该项正确,D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贤任能。

所以答案选B。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的万民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12.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

A.发展资本主义B.实行民主共和C.实行民主政治D.实现自由平等

【详解】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反映了英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完善,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诉求,故C正确;

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错误;

材料信息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D。

13.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克服王权的专制,使议会为权力中心

D.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了光荣革命。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以法律制约王权,克服王权的专制,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是光荣革命所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其特点,故排除B、C、D项。

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成为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故选A。

14.孟德斯鸠说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到: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为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建立一种能彼此调节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制度。

”下面关于美国三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总统否决过的法律,国会则无法再通过

B.总统无需国会的批准,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C.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D.总统任命的法官需得到众议院确认

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体现的是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总统否决过的法律,国会也可能再通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总统需国会的批准才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总统任命的法官需得到参议院确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

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5.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B.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根据材料“90年内更换12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C项正确。

ABD三项只是强调宪法变更的原因,排除。

所以选C

1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联邦法院独立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由国民选举产生

D.帝国议会由全国成年男子直接选举产生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德国帝国议会由民众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特点,故D项正确;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拥有整个联邦的立法权,故A项错误;

B项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排除故B;

联邦议会主席由帝国宰相担任,不是选举产生,C项错误。

17.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

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

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详解】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

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并不能说明清军实力不足,只能说明清政府近代海权观念的缺乏,故排除B项;

根据“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可知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并不充分,故排除C项;

题意没有体现中英综合国力差距的问题,故排除D。

故选A。

18.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

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

这从本质上反映

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不懂得国际公法

由材料“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本质上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国建与传统封建国家之间的国家治理的差异,故选C。

ABD只是外在的表象的差异,排除。

19.《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

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

C.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D.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

晚清时期将外交赋予地方办理,显然是不想和外国直接交接,体现出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故B项正确;

此时的外交不仅正式的机构没有,外交的事务局限于贸易,不能说是外交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

外交的主权并没有受到侵犯,故C项错误;

此时清政府并不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

20.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定都天京

③永安建制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⑤天京变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②⑤④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在定都天京后,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转衰的标志,所以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1.下列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当时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从此可以移民去阿里山生活去喽

B.以后可以在日本人开办的工厂里上班了

C.在我家乡重庆可以买到便宜的日本货了

D.我们去日本学习的年青人参加了同盟会

同盟会1905年才成立,《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所以不可能去日本学习的年青人参加了同盟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所以日本人从此可以移民去阿里山生活去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马关条约》允许开设工厂,所以以后可以在日本人开办的工厂里上班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商埠,所以在我家乡重庆可以买到便宜的日本货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断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22.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该条约签订后

A.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B.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

C.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D.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辛丑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该条约还规定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A正确;

B是《天津条约》影响;

C是《马关条约》影响。

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影响。

23.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是近代以来列强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C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得到各国认可

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A.A

B.B

C.C

D.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根据“‘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得到各国认可”可知,“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故D正确;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无法得出“《南京条约》是近代以来列强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结论,排除A;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无法得出“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转变”的结论,排除B;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错误。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该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

材料“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体现了责任内阁制,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故选D;

主权在民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

BC与材料无关,排除。

25.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下图中有关红军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处四渡赤水

B.在③处强渡大渡河

C.在④处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D.在⑤处三大主力会师

地图中①是瑞金,红军长征开始之地,④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地方;

⑤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方,只有③处强渡大渡河正确,选择B。

26.1940年,日本最高档的餐厅也只能供应进口的廉价大米,这种大米太难吃以至于被人们讥笑为老鼠屎。

到1941年,即使在东京都需要用配给券才能得到这种大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B.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日本深陷对华侵略泥潭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

【详解】本题考查了日本侵华战争。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不是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原因,而是世界经济衰退推动了二战的爆发,故排除A项;

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主要是促使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故排除B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故排除D项。

导致日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此时中日之间进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深陷对华侵略的泥潭造成物资紧张,故选C。

2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

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法错误,《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表述错误,C项说法正确,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政府的统治,D说法错误。

结合所学。

C项正确。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2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策略

D.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正确;

《共产党宣言》并没有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故B错误;

《共产党宣言》提出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故C错误;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与《共产党宣言》无关,故D错误。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学生需要对选项逐一分析,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9.列宁曾精辟地指出: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面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偶然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

C.20世纪初的俄国没有任何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D.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历史的巧合

这里的“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外因,是偶然性因素,排除A;

俄国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加速其到来,故排除CD,选B。

30.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

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

A.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

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

D是巴黎公社失败的的根本原因,而十月革命时期,俄国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而且无产阶级政党和科学理论已经产生,故选D;

ABC只是外在区别,排除。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1)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及其积极影响。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

(1)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影响:

对希腊: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对后世: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标志:

英: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美:

1787年宪法的制定;

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德: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类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3)特征:

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至上原则);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实行民主原则;

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提炼信息的试题,此类试题做题的角度是非常多的,但要做到首先必须写出你的观点,然后选择相关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就类似于写一篇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