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032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1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8页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8页
亲,该文档总共1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青岛版三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克、千克、吨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三年级

单位

临淄区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马宏森

学生姓名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  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称量。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前置作业

1、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2.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我的发现:

我想说:

积极动手掂一掂,可以通过天平实际称一下!

自主探究

请你独立思考:

1、1克有多重?

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2、1千克有多重?

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1、1克有多重?

2、1千克有多重?

1、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积极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克”、“千克”。

2、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可以用家中常见的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

准备好物品以备上课时交流用天平测量重量。

合作交流

1、请你与小组成员依次交流自主探究,可以采用天平测量的办法进行验证。

如果有疑问请用红笔标出;如果需要修改补充,请在相应栏上填写修改补充的内容。

2、千克与克有怎样的关系呢?

1、可采用天平称一称进行验证。

2、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克”、“千克”的认识。

3、小组成员依次进行交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不再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意识。

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2

2、在○里填上“<”、“>”或“=”

900克○1千克

4500克○5千克

3千克○3000克

3、一袋大米重50千克,4袋共重多少千克?

合多少克?

1、

2、

3、

1、先自主完成,如果遇到不会的,可以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办法来思考问题。

2、小组交流时注意现交换,再交流订正,最后交换改错的方式进行。

3、将组内确定不了的问题进行红笔标注,向老师提出进行全班交流。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克、千克、吨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临淄区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马宏森

学生姓名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能列举生活中大约重1吨的物品。

2、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能力。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前置作业

1、估计爸爸妈妈和你自己的体重。

2、上网搜集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鲸鱼:

()千克

恐龙:

()千克

小结: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将给我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

通常用()作单位,()一般用()表示。

充分利用网络,学会搜集相关资料。

合作探究

1.1912年,在大西洋捕获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1吨”到底有多重呢?

一袋10千克的大米,()袋有1000千克。

请几个同学抬一下试试。

每人25千克计算,一个小组4个人共重()千克,()组有1000千克

小结:

1000千克=()吨

2.我还知道:

2吨是()千克?

5000千克是()吨?

3、小组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

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学以致用

1.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1()。

一头大象重4()。

一只苹果重150()。

一个五年级学生重35()。

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我国举重运动员丁美媛,在奥运会上三破世界记录以300()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2、填一填。

5吨=()千克

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

1吨-400千克=()千克

1、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吨“的认识。

2、小组成员依次进行交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不再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意识。

课外拓展

请你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一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把你知道的写一写。

充分利用家中的用水情况,充分搜集有关用水的资料,结合自己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克、千克、吨(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课

班级

三年级

单位

临淄区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马宏森

学生姓名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克”、“千克”、“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前置作业

1、请你整理“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

2、请你寻找生活中“1克”、“1千克”、“1吨”的物品。

1、

2、

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以及网络,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克”、“千克”、“吨”质量单位。

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8

出示挂图:

认识这几种球吗?

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

哪种球最重?

哪种球最轻?

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自主练习9

小组竞赛,开火车

3、自主练习10

1、可以利用掂一掂、、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判断。

要求:

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

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

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

4、自主练习11

出示挂图:

一个超市的粮食专柜

今天有什么粮食?

价格分别是多少?

买4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

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

需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自主练习1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6、自主练习13

师生、生生做游戏:

猜体重

7、你知道吗?

(注意特价大米,理解“限买”)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课外拓展

小常识:

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学生交流:

你见过这样的秤吗?

在哪儿见过的?

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

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以及网络,寻找与数学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回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代丽萍

学生姓名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一、

温故

知新

①2只小兔吃了6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

②2只小兔吃10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

(列式解答,小组交流。

算式:

算式:

在解决问题时,请回忆一下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二、

自主

探究

1、仔细观察课本11页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你会解答吗?

把你的算式及算法表示出来吧。

3、“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结合前面做过的算式,想一想: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情境图,把你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

列出算式后,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可以在右边记录下来。

积极动脑,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以从被除数、商的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

如把240看作什么?

三、

展示

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自己的算法。

2、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同学在讲解自己的算法时,你要认真听,别忘了及时补充自己的观点。

四、

巩固

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9÷325÷542÷680÷2150÷3

90÷3250÷5420÷6160÷2300÷3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实际应用。

第1题,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第2题,请你仔细观察算式,看一下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么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

第3题,填完表后,请你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习

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型

练习课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代丽萍

学生姓名

1、巩固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一、

口算

训练

自主练习第3题

1、独立完成。

2、选两道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160÷2=

60÷2=

240÷2=

480÷8=

400÷5=

120÷3=

90÷3=

360÷6=

回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需要注意什么?

几百几十数呢?

二、

自主

练习

第5题,读题,估一估,谁的速度快。

思考:

如何求它们的速度呢?

第6题,读题,注意要求“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

”该怎样列式?

第7题,仔细观察,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第二组呢?

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想一想:

在估算时注意什么?

请你设计一些找规律的题目,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

展示

交流

1、小组内交流做题思路,全班交流并展示。

2、展示自己设计的题目。

积极发言,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四、

拓展

提升

第8题,读题,明确题意。

“再调两辆车”是什么意思?

一共来几辆车?

第9题,哪一天的成绩最好?

第10题,读题,要求平均每班分多少根?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怎样列式?

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脑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先求出每天每分钟踢毽子的个数,再进行比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代丽萍

学生姓名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一、

前置

学习

1、课前准备:

小棒每10根一捆,准备10捆。

2、仔细观察课本15页情境图,工人师傅在干什么?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

做一只鹰风筝需要红布2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

我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竖式:

我是这样想的:

1、我先分个

商,对齐被除数的位,它表示

2、剩下的我是这样分的:

1、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你提的问题讲给他们听一听。

2、列出算式后,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用口算、估算的方法算一算,再完成竖式,想一想,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二、

合作

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置学习的内容。

2、小组探究一:

“每盒有6个线轮,72个线轮是多少盒?

”边摆小棒边独立思考再列式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小组探究二:

“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分析好题意后,独立完成。

探究一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竖式:

探究二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竖式:

第一次商后余下的1怎么办?

如果想不明白就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吧!

在解决问题时,如果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交流后再独立解决。

三、

展示

交流

1、把你们小组探究的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总结一下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请你结合上面做过的算式来思考,积极动脑,相信你会有很大收获。

四、

巩固

应用

1、独立完成课本16页最后一个绿点。

2、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2题。

先从15页情境图里找出相关信息,再解答。

第1题,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第2题,你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

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课型

练习课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代丽萍

学生姓名

1、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一、

复习

引入

回忆: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想一想:

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怎样写商。

二、

自主

练习

第3题,学生独立做,小对子交流,小组交流。

第4题,火眼金睛辩对错。

说一说,计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5题,理解图意,独立完成。

第6题,计算并根据要求涂色。

第7题,认真读题,分析题意,独立完成。

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每天需要摘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读题,找出信息,明确题意,可以口算,可以估算。

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有余数时再需要一个盒子)

三、

展示

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组内对题目的理解和解答情况。

2、生生互动,相互交流。

学会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大胆质疑。

四、

拓展

提升

第8题,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先弄清图意,再解答四幅图中的问题。

算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赚了66元钱”是什么意思?

注意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除法验算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代丽萍

学生姓名

1、探索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

一、

自主

探究

1、观察课本19页情境图,从工人师傅的交谈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一名工人4小时裁了76只风筝面。

她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

请你帮她算一算。

3、总结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我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验算方法:

把你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试一试,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如果用乘法验算,要讲明用乘法验算的道理和方法。

二、

展示

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

2、分组展示,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板演验算方法。

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说明理由。

三、

合作

探究

1、探究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4天要裁499只风筝面,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

请你独立计算出结果,再进行验证。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我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验算方法: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算。

四、

展示

交流

1、交流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2、比较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有什么异同。

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

巩固

应用

自主练习第1题,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学生独立做到练习本上,全班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学习

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7)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张继霞

学生姓名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补充修改

前置

学习

观察23页信息窗4,研究以下问题:

1、我发现的数学信息有:

2、我提的问题是:

3、我的列式是:

4、我的计算方法是:

5、计算时,我的好方法:

6、有不会的问题吗?

写在这里:

信息窗中的数学信息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来完成吧。

1、找数学信息时,要一组一组的找。

2、提问题时要对应前面发现的数学信息。

3、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4、你是怎么计算的,有好的计算方法吗?

把你的方法写下来,告诉大家吧。

合作

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前置学习内容讲给你的同学们听。

2、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让同学们帮帮你。

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1、小组交流时,每个同学可以挑选一道题和大家交流,一定要讲一讲你的计算方法。

2、同学们不会的问题是小组交流重点。

展示

交流

1、把小组同学好的方法进行汇总,和全班同学交流。

2、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1、仔细听其它小组同学的汇报。

2、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拓展

训练

1、完成信息窗中,自己课前没有完成的内容。

2、完成23页综合练习第1题、第2题。

要独立完成,检查自己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学习

评价

大家来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张继霞

学生姓名

3、综合运用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补充修改

基础

知识

闯关

1、直接写得数

600÷6=80÷8=70×4=

450÷9=0÷8=630÷7=

180÷6=80×5=540÷9=

2、用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472÷4=423÷3=

3、一件衣服需要钉5个扣子,61个扣子大约可以钉多少件衣服?

1、认真完成左边的练习题。

2、仔细检查,用红笔标注出错题。

3、你的基础知识闯关了吗?

展示

交流

1、小对子交流闯关中遇到的问题或者闯关成功的经验。

2、小组互动,展示闯关成功经验,帮助同学解决不会的问题。

3、每组挑选代表全班交流。

积极互动,争取机会上台与全班同学交流。

巩固

拓展

1、完成课本24页第3题。

2、完成课本24页第4题。

选哪种箱子正好装完呢?

A箱:

B箱:

3、完成课本24页第5题

4、完成课本24页第5题

第三题中数学信息很多,做题时注意挑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看清题目,第5题、6题都有2个问题,都要解答啊。

学习

评价

大家来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型

新授

班级

三年级()班

单位

教师姓名

张继霞

学生姓名

利用情景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2、总结本单元的收获与进步。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补充修改

前置

学习

一、观察27页信息窗,研究以下问题:

1、今天需要多少个大桶?

、需要的数学信息是:

、列式并计算:

2、1小时能生产多少箱牛奶?

、需要的数学信息:

、列式并计算

、你会验算吗?

1、平均每辆大车大约装多少箱牛奶

、需要的数学信息:

、列式并计算

3、本单元我学会了:

2、我不会的问题是:

根据问题从情景图中找自己需要的数学信息,列示并计算。

总结本单元的收获与进步。

合作

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前置学习内容挑选一个讲给你的同学们听。

2、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让同学们帮帮你。

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