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522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专题练习.docx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专题练习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用铁锅烧菜,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及坚固性和韧性

B.我们的先人用陶瓷品盛装食物和水,现在我们用更轻、更牢固的塑料制品,陶瓷和塑料制品都是天然材料制成的

C.现在很多手机都有照明功能,照明时是将电能转变成了化学能,是物理变化

D.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飞船都使用合金材料,合金是合成材料

2.空气、水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O2、NO、NO2、CO、Ne属于大气污染物

B.Ca2+、Hg2+、Cu2+、Pb2+进入水都会引起水污染

C.矿泉水中其实含有较多的Ca2+、Mg2+,为了你的健康,最好喝蒸馏水

D.微尘也是大气污染物,因此,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3.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利用海水淡化膜技术生产淡水………资源问题

B.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C.开发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D.中科院开发的纳米自净玻璃用于国家大剧院…………材料问题

4.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A.厕所清洁剂B.洗发精C.洗衣液D.厨房清洁剂

5.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锡B.硒C.氧D.硅

6.干旱季节,我国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利用它气化时吸收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有利于水滴的形成,是物理变化

7.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3、NaHCO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因此它们的钠盐能与盐酸反应,降低酸度

B.酒石酸是营养品

C.Na+、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

8.有人预言纳米技术将是21世纪对世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下列有关纳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用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2+H2

Fe+2HCl

B.纳米铁不再是铁

C.已知纳米铁可以在空气中自燃,它的燃烧产物是FeO

D.已知纳米铁可以作为特殊的催化剂,因为它特殊,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9.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

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

C.N2和Ns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N原子核外最外层有7个电子

10.现在不少博物馆采用“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在氮气氛围中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

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1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和葡萄糖都易溶于水

B.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

C.少数同学在早上起床后觉得头晕目眩,那是低血糖的症状,给低血糖的病人补充葡萄糖以缓解乏力、眩晕等症状

D.人要吃饭是因为淀粉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进而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1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与“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颜色呈绿色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因此需要经常补充钙单质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将普通的铜、铝转变成黄金

13.2012年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你知道吗?

英国泰晤士河曾是世界上最脏最臭的河流之一。

后来由于当地政府执行了严格的污水排放制度、重建了水道体系和用专门船只向河水里输送某种气体等措施,河水水质得到显著的改善。

这里的“某种气体”是指()

A.氢气B.氯气C.氧气D.二氧化碳

14.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氟利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

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将O3转变成O2

C.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

15.为了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B.SO3C.SO2D.CO

16.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烟花点燃后绽放出的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是一些金属离子魅力的展示。

焰火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金属镁、铝粉末等添加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B.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

C.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D.焰火中的黑火药是可以不用的

17.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发光标记有助于科学家观察蛋白的运动,位置以及相互作用,应用这一技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监控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实时观测细胞分子的活动。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那么你认为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18.著名科学家波义耳把刚采来的美丽的紫罗兰插在实验室的花瓶后,开始做实验。

他不小心把几滴盐酸滴到了紫罗兰的花朵上,看到紫罗兰花竟变成了红色!

由此,波义耳发现了石蕊及其性质。

你认为下列思考不合理的是()

A.把盐酸改成硫酸、硝酸,氯化钠、氯化钾进行实验,可以判断使紫罗兰变红的究竟是H+离子还是Cl-离子

B.紫罗兰花中含有某种指示剂,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提取

C.浓硫酸滴到紫罗兰上也会使它变红色

D.可以尝试一下这种紫罗兰花遇碱会有什么变化

19.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准晶体的以色列科学家,准晶体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如不黏锅层、表面抗氧化层、热障层等等。

有关准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准晶体的内部结构与晶体不同,性质也有很大差异,说明结构决定性质

B.准晶体不是晶体也不是液体

C.当一种物质由晶体转变成准晶体时,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

D.同种物质由准晶体转变成晶体时,密度发生改变

20.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首次剥离出单层石墨的科学家。

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碳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C.石墨烯中碳原子的化合价为+3

D.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

二、填空、简答、计算题

21.(3分)在“活性炭、碳酸钙、盐酸、氧气、聚乙烯、甲烷”中选择

适当的物质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

(2)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

(3)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4)煤矿坑道里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6)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_______。

22.(2分)荣获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几位化学家在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核糖体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已知用于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予的个数是_______。

23.(3分)下表是几种原子或分子的示意图,根据图示的反应历程。

(1)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原子的作用是什么?

关于它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4.(2分)

(1)运动会上发令枪响后,黑色的烟屏上萦绕一股淡淡的白烟。

这是因为火药纸里的氧化剂氯酸钾和发烟剂红磷等物质在摩擦撞击时产生的高温使氯酸钾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氧气马上与红磷发生剧烈的燃烧,燃烧的产物是白色粉末五氧化二磷,因而留下一股白色烟幕,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足球场上在激烈的拼搏中,我们常看到运动员摔倒在草坪上。

这时队医急忙跑上前,掏出小喷壶,在运动员受伤部位“噗、噗”几下,然后反复揉搓、按摩。

顷刻,受伤运动员竟又若无其事地冲向球场,让你由衷地赞叹小喷壶装的是神丹妙药。

它,就是氯乙烷(CH3CH2Cl),请你推断它使运动员忘了伤痛的原因,并解释为什么选择氯乙烷而不是其他物质。

25.(3分)如图所示,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锥形瓶里加入稀盐酸,气球中放入纯碱(Na2CO3)。

将锥形瓶放在

天平上,使天平两边平衡,然后轻轻将纯碱倒入稀盐酸中,此反应

生成NaCl、CO2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你的天平灵敏度很高,反

应后天平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5分)南京有一处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得名。

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

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取气方法:

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

(1)这种集气方法叫_______。

针对瓶口太小不便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导管_______(填A或B)。

(3)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以上两步,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再通入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

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一定有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7.(4分)一天,一艘航行在大运河中的轮船因船员打火吸烟引起运河中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爆,造成很大损失。

回答下列问题:

(1)河中的沼气是下列哪些物质生成的?

_______

A.运河的树叶、杂草等植物

B.倒入运河的泥土、沙石等建筑垃圾

C.生长中的水草、鱼类等水生动植物

D.排入运河的人畜粪便等有机物,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已广泛应用为家庭燃料。

为什么家庭中天然气能安全地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

为什么?

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8.(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对加酶洗衣粉做些研究。

他们首先仔细看了其包装袋上印有的如下说明:

“成分:

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

洗涤前先将衣服浸于洗衣粉溶液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

注意:

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他们还从网上了解到“蛋白酶是一种能够分解蛋白质的生物催化剂”。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

(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把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

(3)加酶洗衣粉不可用于丝质及羊毛面料衣物的洗涤,是因为_______。

(4)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兴趣小组还设计了实验,比较加酶洗衣粉和加磷洗衣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们的实验步骤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汶川大地震牵动全世界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1)为除去水中悬浮杂质,常需加入絮凝剂,请写出一种絮凝剂的名称

(2)①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_______。

(填标号)

A.酚酞溶液B.pH试纸C.石蕊溶液

②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_______。

30.(5分)程明和玉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

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

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I.Na2CO3+HCl=NaHCO3+NaCl;

Ⅱ.NaHCO3+HCl=NaCl+H2O+CO2↑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

(2)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_______保存;

(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固体。

王刚认为这就是纯净的NaAc,而程明则认为里面含有HAc。

你认为_______的观点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

32.(2分)治理被Cd2+(镉,相对原子质量112)污染的河水的方法是:

使Cd2+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查得25℃C时Cd(OH)2(相对分子质量146)、CdCO3(相对分子质量172)的溶解度分别为1.7×10-4g,2.8×10-6g。

请问,分别把适量NaOH、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OH)2、CdCO3沉淀后,河水中Cd2+的浓度能否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0.005mg/L?

(河水密度为1.0g/cm3)

33.(7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颖看到这段表演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

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表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发现问题]小娟发现在小军的实验中,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又变成无色。

[深入探究]实验三:

探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小娟经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1)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除了小军写出的反应外还存在另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猜想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请你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

(3)根据实验3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_______。

[反思与评价]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方案,请你再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右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

别是由H、C、O、S、Cl、Na、C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

成。

其中A、E、H是氧化物;A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I

俗称小苏打,C、1分别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

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

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5.(6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钢铁中的含碳量与钢铁的质量有关。

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请你回答下列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感兴趣的问题:

(1)将6.62g铁矿石样品投入适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然后在滤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得4.80gFe2O3。

现以该铁矿石为原料炼铁,若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损失4%,计算每生产1.00t生铁(含铁96%),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多少吨?

(保留两位小数)

(2)取某钢样粉末28.12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g白色沉淀。

①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②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标准状况下,2gH2的体积为22.4L)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③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A2.D3.B4.A5.D6.D7.A8.A9.D10.A11.A12.B13.C14.A15.C16.C17.C18.C19.C20.A

二、填空、简答、计算题(共60分)

21.

(1)盐酸

(2)活性炭(3)氧气(4)甲烷(5)碳酸钙(6)聚乙烯

22.4

23.

(1)B2+2AD2

2A+2BD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能出现C,C应该标在催化剂的位置)

(2)置换反应(3)催化剂,催化剂参与了反应,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4.

(1)2KClO3=2KCl+3O2↑,4P+5O2=2P2O5

(2)因为氯乙烷的沸点比较低,当它挥发时带走了大量的热,使运动员受伤处处于暂时麻醉状态。

25.Na2CO3+2HCl=2NaCl+CO2↑+H2O;不能;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球膨胀,体积增大,空气浮力增大。

26.

(1)排水集气法在瓶口加一漏斗(合理即可)

(2)A(3)CO2、CH4,N2和CO

27.

(1)A、D 

(2)天然气只在出气孔处与氧气发生反应,没有和空气充分混合。

 (3)不需要。

因为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或更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体内。

28.

(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

(2)①45℃,②酶的活性已丧失

(3)丝质及羊毛面料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4)①把洗衣粉分别溶于水,②让植物生长于其中(或用该水定期浇灌),③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29.

(1)明矾

(2)①B ②肥皂水(3)安全的饮用水还需要符合细菌学指标

30.

(1)红色;

(2)密封(3)HAc+Na2CO3=NaHCO3+NaAc

(4)王刚,HAC有强烈的挥发性,在溶液蒸千过程中已经挥发了。

31.

(1)Cu;Ag

(2)Ba(OH)2(3)Na2CO3

32.Cd(OH)2:

1.3mg/L>0.005mg/L,不符合,CdCO3:

0.018mg/L>0.005mg/L,不符合。

33.实验一:

(1)氧气(或O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人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

(1)

(2)[表达]2Na2O2+2H2O=4NaOH+O2↑

[深入探究]实验三:

(1)Na2O2+2H2O=2NaOH+H2O2

(2)H2O2,在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