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8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迅的文化立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这样说不是说陈燕,包括我们所有的人,也包括我自己。

其实我在北大不算什么,北大学问比我好的教授应该是一百一百数的,不是三个五个。

当然学问好是一方面,学问好不见得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也不见得是学问好的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是像在座的各位这样的看上去不像是学者的这些人。

今天来到现代文学馆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很久没有来在这里讲话了、在这里作报告了。

感到现代文学馆,星期天讲座工作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好啦。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从陈燕来工作之后,可能跟她的工作有关系。

以前好像没有这么多站着听讲的人,今天竟然加了这么多椅子还不够,让我感觉这里越来越像北大了。

其实在北大站着听课从来是一种常态,我1983年到北大上学,习惯了要站着听课。

你想坐着听课也好也行,那要付出代价,付出时间的代价,或者是要跟人打一架。

所以,站着听课的人里可能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是更多的。

我虽然很久没有来到这里了,其实周末也经常不闲着,到处乱跑。

因为现在不知为什么,现在凭我自己得到的信息,好像全国人民越来越需要上课。

有人来请我我总是一口谢绝,因为我不能够像柳宗元说的“若为化得身千亿”,一个人不可能切成那么多份儿。

虽然说是总在谢绝,但是其实也总在演讲,谢绝了99个还剩1个你必须要去。

为什么马不停蹄的到处要跑,谢绝也谢绝不过来?

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需要人上课?

其中固然包括一些地方有附庸风雅的要求,有一些地方政府要办一些文化论坛,要完成它的政绩,这都有。

但是,竟然有人听,有这么多人要听报告,这说明我们这个国家需要思想,需要启蒙的又一个时代来临了。

那么这就越来越印证我前几年讲的话,不是前几年,大概十来年,我都在讲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又一个鲁迅时代降临了”。

我们现在是又一次回到了鲁迅时代,说回到也可以,不愿说回到,说又一次面临着新的鲁迅时代。

当这个世纪降临的时候,那么多文人欢天喜地的拥抱这个所谓的新世纪,好像新世纪就焕然一新。

我们受“新”字的蛊惑太大,自从一百多年前,“新”这个字儿在中国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以后,“新”就是具有巨大魅力的。

在古代“新”不见得是一个褒义词,新和旧都是客观的。

新的不一定好,旧的不一定不好。

比如说有人到你家说,“呦,你家的墙挺新的,你家墙上挂的画挺新的”,这都是骂人话,说你家没文化。

有文化的人墙上挂的画至少是五百年以前的,说你家画是新的,是骂人的。

现在“新”不是,现在的“新”是褒义词。

所以新世纪,很多人欢欣鼓舞的去拥抱它。

在1999年,那一年很多文章欢呼2000年,我就说,我们从小就被宣传2000年到来会多么幸福,现在2000年就在我们怀里了,低头一看,恶心无比。

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感觉,所谓像那首歌唱的:

走进新时代,走进一个恶心无比的时代。

那么这个时代,我把他概括为鲁迅时代的时候,很多人并不同意。

因为我们大家都受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前进的,是越来越好的,我也不能反驳历史是越来越好的。

但我认为即使这样认为,也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中可以这样说,一百年、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这样说可以说历史是进步的。

但是十年、八年,时段放小的时候,时代很可能是倒退的。

像鲁迅所说是“进三步、退两步”,有时候进的少退还大。

“进步一尺,反动一丈”,有的时侯是这样的。

那么为什么说现在是鲁迅时代?

我们不从学理上加以证明,只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感受中就可以知道。

现在的时代和鲁迅时代在哪里相似呢?

概括的说:

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又回来了。

我说的这“三座大山”还不是今天我们讲的“新三座大山”,不是房价、学费、医疗费的问题,就是纯粹的“三座大山”,已经又回来了。

我们都不知道纯粹的“三座大山”是什么?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扎扎实实的“三座大山”今天又回到了我们人民的头上,压得我们喘不开气。

就像今天早上的大风一样,大家坐着在这里济济一堂,感到很温馨,可是到门口,出现代文学馆,走出这个氛围,到大街上去,那种氛围。

在这个真正的“三座大山”之下,才有许许多多的小山:

广大人民群众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

现在是一个生老病死无依靠的时代,什么事情都没有安全感。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了,他到一家很好的公司去做广告工作,在短短几年内,大概赚了一百多万。

当时是特别高兴,他说“我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了,人生太好了”。

一百多万那时是天文数字,1990年那还不是天文数字吗?

他认为一辈子都花不完,不知道以后干什么好。

我就不相信,我就不相信人兜里装一百万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那么今天再看看,你家有一百万算什么,连一套房都买不起,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100万就没了,马上就没有了。

那我们在毛主席时代,家里没有这100万,但是你可以随便生病,不怕生任何病,不怕动任何手术。

也就是说家家等于有无穷的财富,这个财富在国家那里、在党那里,在整个中华民族那里,随时可以给需要的人。

你说你现在家里挣多少钱算是有安全感,有一千万你有安全感吗?

有一个亿你有安全感吗?

没有!

现在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有安全感。

我有一个朋友是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服务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每一次讲话之前的那个戒严工作,需要我们党的另外的高级领导人,把这个椅子全部摸到,底下全部摸到,杯子全部检查好,然后说:

戒严。

不是这屋里戒严,是杯子戒严、椅子戒严、桌子戒严。

哪里能随便摆这些东西,万一哪个爆炸了怎么办?

(笑)就是说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没有安全感。

我们是泱泱大国,任何一个人、任何时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谁都没有依靠。

整个国家,大家会觉得国家有安全感吗?

可能大家是爱国的。

我很理解那些不爱国的人,有的时候理解汉奸,我想他为什么这么恨这个国家?

这个人是天生良心被狗吃了吗?

不是啊。

首先他是对国家确实没有好印象。

我知道有一些出国留学人员,他本来也挺纯洁,说我到外国学了技术,回来为祖国服务。

可在他到机场的时候,两个机场就把他的印象颠覆了。

在我们的机场受到百般刁难,然后到对方的机场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飞机一起一落之间就把一个爱国青年变成一个汉奸了。

他发誓要灭掉中国,当然他办的这个事是不对的。

但是说我们的国家没有给我们的子民以安全感。

大家都不爱这个国了,多数人不爱这个国了,在岗位上的人,特别是那些掌握着权利、金钱、话语的这些人,没有爱国之心了,所以大家都纷纷有意无意地卖国。

卖国并不是找了一个主子跟他签了一个合同,我卖给你,你给我多少多少钱。

破坏这个国家、损公肥私就是卖国。

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业买办化、三农破产、国防疲软、外交阳痿、官场腐败、文化糜烂,合起来看没有一个领域让人省心,总结起来是内忧外患,用文学术语描述是“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的那些感觉又回来了。

为什么现代文学馆越来越重要,按理说国家要是正常的话,我们现在并不是现代,我们是当代啊,现代文学1949年就结束了。

现代文学馆应该荒凉破败,没人来,那才是我们国家繁荣的象征。

所以我就怀念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现代文学馆没有这个地儿,八十年代现代文学馆就在西三环万寿寺,离中央民院不远,就是一个荒凉的破败的老园子,没人理,谁去呀?

礼拜天去?

过年都不去,没有人去,院里长满了荒草。

那时舒乙是馆长,吴福辉老师是副馆长,想把草除了,都没有钱。

就像当年鲁迅住在绍兴会馆一样,间或有几个朋友来坐一坐,其中便有一个叫孔庆东的。

(笑)就是那种情景。

那时候现代文学不受人注意,说你们这些都是老古董了,巴金有什么用呀、赵树理有什么用啊、冰心有什么用呀?

没人理。

这很奇怪,现代文学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了,这就证明我们又回到1949年之前了。

大家看看对面,现代文学馆又在盖新的大楼,很快这里要成为专门展览的地方,办公机构迁进新大楼。

一个只管短短30年文学史的这样一个机构,它在这个国家这么受重用,这不是说明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时代了吗?

我经常去各地开会作报告,从生活角度,我很喜欢那些地方,可是我在哪里不能呆时间长了,因为我已经习惯北京了。

人家说北京这么不好,你天天骂北京,生活这么不方便、气候这么恶劣、交通这么拥堵、人情这么冷漠,你为什么要活在北京?

我说活在北京就是要体会它的“风沙扑面,虎狼成群”,战士只能活在这样的环境。

我知道在你们这很享受,你们这里小桥流水、桥洞里面看月亮,多美的地方。

但是时间长了我忍受不了,因为我知道沙漠上虎狼在叫,鹰隼在飞。

这个时代,跟我们的前三十年,跟毛泽东时代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跟那个时代比,当然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进步的一面,这是我们要承认的,有发展有进步。

但是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当我们无法确认的时候,只好找一个参照系,我们找到了1949年之前的这个参照系,跟那个时候何其相像!

我刚才来的比较早,在外面马路上溜达了一会儿,去体会1949年以前的那个精神氛围。

物质肯定不一样了,马路、大楼、汽车都是新的发展,但透过这些东西,看到背后,人,所透露出的那些气质。

街上的人就没一个有精神的,你看看这个中国人,不管穿得怎样,他没精神。

我是研究人的,我总在想,我在街上,不论是走在王府井还是走在西单我看这些人都在想什么呢?

有时我过马路的时候站在过街天桥上往下看,看看茫茫的人海车流,看看车里的人车外的人,他们在想什么?

当然我这种去琢磨人心理活动的习惯,是受了现代文学馆馆长长陈建功先生的影响。

我上北大的时候,参加第一个作家座谈会,里面有陈建功老师,我向他提问:

“你小说怎么写出来的?

平常都琢磨什么?

”他说:

“我平常就琢磨人,我等公交车的时候看看这人他在想什么呢?

我就心里边给他编一篇小说。

”我觉得这个习惯特别好。

我们随时随地去琢磨你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加上你整体性的考察,你才会对时代有一个比较深切的把握。

那我说我们现在是鲁迅时代,我们这个新的鲁迅时代和旧的鲁迅时代有一个区别,就在于现在却没有鲁迅。

如果加上一个定语的话,我们现在是“没有鲁迅的鲁迅时代”,这就更加悲哀,更加荒凉。

所以我们要问,鲁迅是怎么面对他那个时代的?

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鲁迅面对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他的文化立场是什么?

他是什么样的立场?

否则的话我们概括今天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用。

因为我说今天是鲁迅时代,有的学者可以把我驳倒。

他说今天不是鲁迅时代,他说今天就是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怎么办?

他有可以找到很多证据来,说“你看我家房子值多少钱呢?

买的时候30万,现在值300万了”,他有很多证据。

最近我在博客上引用了这样一个材料,最近北大中文系韩毓海教授,他上课的时候不知犯了什么“病”,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鲁迅有什么了不起,鲁迅如果没有遇到毛泽东,他不也就是个孔庆东吗?

”(掌声)后来我就严厉谴责韩毓海教授,我说“你这是害我啊,既害我,又害鲁迅,我说你这是什么话”?

他说“当时我说了这句话,同学们都热烈欢迎,同学们认为我讲的很深刻讲得很有道理”。

他说,鲁迅如果后来他的思想没有毛泽东继承并实现的话,鲁迅就是一个发牢骚的孔庆东啊,对社会不满,说点这说点那。

以后人们说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喜欢发牢骚,喜欢批评政府,也就跟今天的孔庆东一样。

当然鲁迅不是孔庆东,他确实是一个伟人,而且是能够辉耀千古的伟人。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他的立场,需要知道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谈到鲁迅,鲁迅是一个说不清的学术对象,北大的现代文学,不论学者具体做那个方向,多多少少都要接触鲁迅,鲁迅是我们的基本功。

全国研究鲁迅的人大概是数以千计,说鲁迅说了八九十年,众说纷纭。

一个伟人的标志,大家老忘不掉,老得说他,不论你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

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不论是左派右派中间派,都不断地提到鲁迅,对他是既尊重又批评,有崇拜有污蔑有咒骂,这正是伟人的特点。

没有一个伟人,所有人都不赞美,或者所有人不骂他。

肯定是有赞美,有骂。

刚才我们引用韩毓海说“鲁迅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是孔庆东”,这是左派的观点。

右派对鲁迅最大的批评,也跟毛有关系,说鲁迅怎么堕落了,鲁迅怎么和共产党混到一块啦?

在右派看来,鲁迅最大的缺点是跟共产党混到一块了,巴结共产党,助纣为虐,导致中国走向什么专制社会。

到台湾香港会看到许许多多把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的文章,说鲁迅就是大恶魔,没有一点好事,思想专制、心理变态、道德败坏。

有那么多的人仇恨鲁迅。

那鲁迅自己是左还是右呢?

我这个学期在北大开的通选课是金庸小说研究。

我研究鲁迅也好,讲金庸也好,其实是将他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标本,来研究知识分子的心理,这也是从钱理群老师那里继承来的一个思路。

我讲金庸小说第一课我讲的问题就是:

金庸是左还是右?

金庸是左派还是右派?

因为这是当下人们很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当下的人们就喜欢站队。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批判文革,说文革这不好那不好。

文革中肯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这些批判文革的思路、做法跟你所批判的对象有什么区别?

我们说文革时整人,那么在文革结束以后我们整了多少人?

文革中被整的人后来都平反了,文革结束后被打成四人帮余孽、爪牙,三种人等等,受迫害受冤屈的那些人何日才能平反?

假如文革中整了三十万,或者五十万人,那么八十年代整了多少人?

“杀人如草不闻声”!

文革中有一条错误就是,强迫人站队,你要表明,是造反派还是保皇派,你是新北大还是井冈山?

要站队。

我们现在不还是这样吗?

强迫人家站队。

人家不站队给人家划好了队,他是左派,他是右派,帽子满天飞。

在这种时候我们就更需要想,有没有人能够超越站队,不好排队?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

其他很多伟人也都是这样。

大家想孔子是左派是右派?

庄子是左派是右派?

耶稣是左派是右派?

释迦摩尼是左派是右派?

毛泽东是左派还是右派?

当你认真的去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你不能用左右去概括他,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也不是中间派,他也不是此外单独的一派,他有时候左他有时候右。

但是他左也好右也好,他左的时候左就是对的,他右的时候右就是对的。

他永远是站在一个佛的立场,佛家讲,“有一双佛眼”,佛眼是哀悯众生的眼,永远看着人民的苦难,哀民生之多艰。

所以人民需要左的时候他就是左派,人民需要右的时候他就是右派。

你说他是随风倒也可以,他随人民之风而倒,他不随权贵之风而倒。

或者是我们不是有一句话“顺天应人”吗?

顺天应人。

那么回到鲁迅这个具体的人,鲁迅本来就是一个凡人,是一个普通人。

受过教育的都知道鲁迅的原名——周树人。

我小的时候听收音机里广播:

鲁迅,周树人。

我很奇怪我说鲁迅不是绍兴人吗?

(笑)什么时候变成周树人了呢?

因为我在书上看到的是鲁迅是绍兴人,现在说鲁迅是周树人,所以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后来知道周树人是他的原名。

其实周树人也不是他最开始的原名,周树人是他后来自己取的一个名,他本来叫周豫才。

这个名字的历史我们不考证了,他小时候这个名字的演变很复杂,反正他长期的、正式的官名叫周豫才。

比如他去领工资签名的时候签的字,不是鲁迅不是周树人,是周豫才。

周豫才这个名字就挺好的,挺古雅、挺大气的,挺有学问的名字,为什么改名成了周树人了呢?

我觉得鲁迅的名字是理解他文化立场的一个钥匙,我们可以顺着这个名字打开一扇小门,从这个小门往里走。

取名,特别是自己取名,显然是一种励志的倾向,大人给孩子起的名是包含着一种希望,包含着一种吉利的希望。

人长大了给自己取名了,那一定是励志,包括取外号、取字、取号,都是这样一种现象。

秋瑾为什么自号“鉴湖女侠”?

鲁迅为什么给自己起名“周树人”?

鲁迅为什么不给自己起名“周树侠”呢?

他不叫“周树侠”,他叫周树人,“人”这个字,是鲁迅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树人。

他的弟弟起名叫“作人”,周作人;

他的三弟起名叫“周建人”,这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周氏三兄弟,下联是宋氏三姐妹。

(笑)你说人家的孩子怎么培养的?

周氏三兄弟不得了,其实中国历史上可以没有宋氏三姐妹,当然宋氏三姐妹也很了不起,但是就像孔乙己一样,没有她们人民便也这么过。

但是周氏三兄弟不一样。

树人作人建人,都是一个动宾词组,人都是所指的对象。

人不是天然存在的,人不是自足的,人需要去建、立、树,人需要去作。

如果没有一个主观的动作,没有一个主观的努力,这个人不会天然的完成,不会自我完成,所以人是需要树的,树立的树。

立人、树人是鲁迅的一个核心的文化立场。

这个立场很早就形成了,形成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

那么现在我们文化界思想界斗争很激烈,都拿鲁迅来做武器,但是主要借重鲁迅的两个时期的思想:

一个是五四时期的鲁迅,二十年代的鲁迅;

一个是大革命以后的鲁迅,27年到37年,鲁迅的最后十年,或者叫革命时代的鲁迅。

用这两个鲁迅来互相打。

右派喜欢五四时期的鲁迅,左派喜欢后期的鲁迅。

在我看来,鲁迅更重要的时期不是他声名显赫的时期,而是还没有鲁迅的时期,就是从周豫才变成周树人这个时期,那是鲁迅的“晚清时期”,我把他叫“晚清鲁迅”。

那时候还是清朝,还没有辛亥革命,没等辛亥革命的时候,在清朝的时候,鲁迅的思想就已经成熟了,所以他和那些革命党都不一样。

鲁迅有一首《自题小像》的诗,大家都熟悉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我们中学就会学到的,我们一般就说这首诗是爱国主义的诗篇,表达了爱国思想。

这首诗当然是爱国的,但是这首诗给人的整体的感觉、美学上给人的印象是孤独的。

“灵台无计逃神矢”,他没说我天生就特别爱国,他说是“无计逃神矢”,他说我本来不想爱国,爱神的箭一下子就射到我心上了,如果是谈爱情的话,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不想爱你,没办法,可爱神把你推在我面前,不爱不行”,是这样一个意思,想逃逃不掉。

在中国爱国其实有时是无奈的。

所以有时候我很同情汉奸,觉得他们不爱国有一点点自然的合理性,就是国家有很多缺点,国家对他们不好,但我觉得汉奸们没把问题想明白。

你不爱国你害这个国家对你就有好处了吗?

其实汉奸们思想没有往前进,你再往前进就能进到鲁迅这里,你想一想你不爱这个国你害这个国你更痛苦,你更不是人。

所以你还应该想一圈再回来,还得爱这个国。

这个国家有那么多缺点,我们承认,这是我们和汉奸共同的立场。

我们都认为国家腐败、官僚主义,到处都是坏事。

这一点左派右派都是共识。

分裂点只在于,面对这样的惨状怎么办?

鲁迅在年轻的时候,“灵台无计逃神矢”,说明他有逃的欲念,想逃过,这个国家我不爱不行吗?

我知道有一些海外的第二代香蕉人恨自己的黄皮肤,到处寻医求药能不能变成白皮肤,买点细砂纸成天蹭,能不能蹭出嫩肉来,长出白皮肤来?

他不能,发现自己怎么弄还是这个皮肤,出去的时候人家就把你当二等公民。

唯一使自己有尊严的一个办法就是爱这个国,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

这是唯一的路,你想改变自己改变不了啊。

有很多人跟外国人结婚,跟外国人结婚每日每时的日常夫妻生活中,得忍受多少文化屈辱啊,除非你是个没文化的人,你不想这些,只要一想就回避不了。

两口子过日子,存在着文化等级,一方是以巨大的文化优势感在对待另一方。

除非你鸵鸟,你避过不见。

我知道很多跨国婚姻,最后不能成功,或者忍气吞声的维持,就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文化的先天因素。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故园并不好啊,故园是风雨如磐哪。

和我们今天一样,鲁迅没说这个国家好。

我遇到的一些国家的人特别爱国,比我们国家的人爱国多了,他爱国的表现就是他们国家特别好。

“我们国家特别好啊,我们国家什么都是世界第一,你们中国的什么东西都是我们的”。

那我就问这个国家的公民,假如你的国家不好怎么办?

他经不起我这一问。

我说你爱你的国家原来是因为你们国家好,那你的国家如果不好呢?

假如你的国家什么都没有了,假如我给你证明孔子不是你们国家的人,曾子是我们国家的人;

李时珍也不是你们国家的,是我们国家的;

毛泽东也不是你们国家的,是我们国家的;

姚明也不是你们的,是我们的;

端午节也不是你们的是我们的,你们最后啥都没有,你还爱这个国吗?

连你们国家的泡菜都是我们山东生产的,(笑)你还爱不爱这个国?

他就懵了。

他的爱国就崩溃掉了。

我说,哦,原来你爱你的母亲,是因为你的母亲长的漂亮!

这叫什么爱国呢?

真正的爱自己的母亲,并不因自己的母亲长得漂亮,不因为自己的母亲有钱有文化,不。

所以我们中国人才感动于艾青作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只要他养育了我,我就爱她,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

这个国家风雨如磐也好,鸡鸣不已也好,我都“灵台无计逃神矢”,这是鲁迅跟其他的那些爱国者,跟其他精英不同的地方。

他的这份心是“寄意寒星荃不察”,这是来自屈原的离骚,“荃不察余之钟情兮”,没有人理解我,我也不需要人家理解。

不需要理解是孔子和屈原的共同点。

不患人之不己知,人们怎么评价我都可以,说我什么我都无所谓,我自己想明白了。

在别人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前提下,仍然“我以我血荐轩辕”。

所以,表面上看鲁迅经常常反对一些爱国者,鲁迅嘲讽那些爱国者是“自大的合群”。

鲁迅自己在这个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冷静的思考,他自己先成了一个冷静的个体先觉者。

鲁迅在这个时候就不是什么派了。

我们笼统的说鲁迅是一个民主个人主义者,他参加过这个革命团体那个革命团体,但你发现他跟谁都拢不到一块,他跟谁也拢不到一块,不是因为他不会事故不会做人,不会搞人际关系。

是因为他的思想的确太独特,也可以说太超前了。

当时晚清的时候救国论很多,势力最大的,一个是洋务派,一个是立宪派。

立宪派对于洋务派是具有革命性的。

那我们想一想和今天的情况不是一样吗?

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又变成了洋务派和立宪派了吗?

当然洋务派和立宪派在打。

洋务派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一切都解决了。

结果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垮了。

这是洋务派。

所以立宪派攻击洋务派,说你看你这个不行,虽然经济搞上去了,还是专制野蛮,必须要立宪,必须要实现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加强法制,加强民主,让记者随便说话,随便跑到人家去采访。

我们今天不还是洋务派和立宪派吗?

洋务派和立宪派其实都有一点道理,就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想到了一个好的东西,然后把他们想到的好东西无限放大。

结果就制造了比它那个好,要坏百倍的后果。

鲁迅当时面对的主要的主流意识就是洋务、立宪。

因为洋务派、立宪派失败了,才有革命派的出现。

但是革命派,革了命要干什么呢?

不知道。

革了命之后还是立宪。

清朝在什么时候垮的?

什么时候崩溃掉的?

清朝不是在最黑暗最反动最腐朽的时候崩溃掉的,清朝最黑暗最反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