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826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善射(shàn)   自矜(jīn)     家圃(pǔ)         

B. 睨之(lì)     发矢(shǐ)     颔之(hán)

C. 忿然(fèn)    酌油(zhuó)    覆其口(fù)     

D. 杓(sháo)     沥之(lì)      遣之(qiǎn)

2.(2分)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创办了小报“百草园”。

B.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

“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C.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D. 他来到北海边,细心观察:

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

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 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

“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 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

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 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4.(2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 尔/安敢轻吾射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5.(2分)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 吾射不亦精乎       汝亦知射乎

C. 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6.(2分)选出对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但微颔之(点头)       

B. 但手熟尔(只)       

C. 尔安敢轻吾射(竟然)       

D. 孰为汝多知乎(谁)

7.(2分)不包含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A. 汝亦知射乎?

             

B. 尔安敢轻吾射!

             

C. 无他,但手熟尔。

             

D. 以我酌油知之。

8.(2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

A. 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 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 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 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9.(2分)对课文《卖油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用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 “微颔”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

C. 课文对卖油翁酌油记叙详细,对陈尧咨射箭写得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D. “睨之”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蔑视。

10.(2分)下列对文章《卖油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详写了陈尧咨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

          

B. 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傲。

          

D. 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填空题(共3题;共17分)

11.(5分)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卖油翁》内容和写法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卖油翁是以高超的“酌油”技艺制胜对方,文章细致地描写他的“________”动作,与他的“惟手熟尔”的依据相呼应,突出他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对陈尧咨的射技,只用了“________”一笔作交代,而对他的________性格,则作了较详的描写。

12.(8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

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

尝射于家圃________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

但微颌之________

以钱覆其口________

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笑而遣之________

13.(4分)读课文《卖油翁》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从神态描写来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②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4.(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

韩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人的坐骑,久而久之,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

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

他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再对照实物涂点饰染。

就这样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

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

材料二:

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

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点止。

除了练功外,他还要做清洁、洗碗……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

结合《卖油翁》,谈谈这两则材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43分)

15.(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康肃忿然(忿然:

气愤的样子)                         

B. 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

C. 笑而遣之(遣:

派遣)                                       

D.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

自夸)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 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C. 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                                    

D. 徐以杓酌油沥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意思是: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B.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意思是:

“陈尧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意思是:

“竟然(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D.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意思是: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粗略的描述。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 文末写道“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解嘲,“笑”和“遣”也表现了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D. 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16.(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蒜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旁睨而揶揄之________

②卒不肯告人姓氏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3)选文塑造了两个人物:

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你读了以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17.(18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①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②士人③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书:

写。

②闾里:

邻居。

③士人:

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横线点的字。

①四岁而孤                                  ________

②家贫无资                                  ________

③太夫人以荻画地                            ________

④或因而抄录                                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欧阳公四岁而孤。

②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________

(4)用文中语句填空。

①文中体现欧阳修勤奋读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体现欧阳修专心致志的句子是:

________。

(5)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至少写出两个。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本题B项中“睨”应读“nì”,“颔”应读“hàn”。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A“百草园”要用书名号,即《百草园》;B“两个骗子说”后用逗号。

C问号改感叹号。

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答案】D

【解析】【分析】A项,“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与文句“团队精神”的语境不符,故A项错误。

B项,“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而老李与“我”是“十年不见”,这与语境不符,故B项错误。

C项,“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与文句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正确划分节奏应为: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其它各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

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5.【答案】A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一词多义,如A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项中的“射”前者是名词,“射技”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射箭”的意思;C项中的“去”前者是“离开”的意思,后者是“距离”的意思;D项中的“自”前者是“自己”的意思,后者是“从”的意思。

故答案为:

A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6.【答案】C

【解析】【分析】C尔安敢轻吾射(安:

怎么)。

A、B、D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学习中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7.【答案】C

【解析】【分析】A汝:

代词,你。

 B尔:

你。

吾:

我。

C不包含人称代词。

 D之:

代词,代前面说的道理。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把握能力。

8.【答案】B

【解析】【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其”是指“陈尧咨”,“发矢”是“射箭”的意思,“但”是“只”的意思,“之”是指“陈尧咨的射技”。

正确的翻译应是“卖油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A、C、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9.【答案】D

【解析】【分析】D表现卖油翁不在意和自信。

A、B、C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词义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0.【答案】B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熟悉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即作者是北宋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故D项说法错误。

还要熟悉文章内容,即文章详写了卖油翁酌油,略写了陈尧咨射箭,故A项说法错误。

还要明白本文所阐明的熟能生巧的道理,故C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

二、填空题

11.【答案】酌油;以理服暴;以柔克刚;十中八九;恃技骄横

【解析】【分析】卖油翁是以高超的“酌油”技艺制胜对方,文章细致地描写他的“酌油”动作,与他的“惟手熟尔”的依据相呼应,突出他以理服暴、以柔克刚的性格;对陈尧咨的射技,只用了“十中八九”一笔作交代,而对他的恃技骄横性格,则作了较详的描写。

【点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2.【答案】擅长;夸耀;园子;放下;点头;盖;下滴;打发

【解析】【分析】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①“陈康肃公善射”善:

擅长。

②“公亦以此自矜”矜:

夸耀。

③“尝射于家圃”圃:

园子。

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

放下。

⑤“但微颌之”颌:

点头。

⑥“以钱覆其口”覆:

盖。

⑦“徐以杓酌油沥之”沥:

下滴。

⑧“笑而遣之”遣:

打发。

【点评】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13.【答案】睨之;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

【解析】【分析】首先要弄懂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

①从神态描写来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睨之;但微颔之②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无他;但手熟尔。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理解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弄懂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三、语言表达

14.【答案】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某方面的成就。

【解析】【分析】《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材料中“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

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说明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某方面的成就。

四、文言文阅读

15.【答案】

(1)C

(2)B

(3)D

(4)A

【解析】【分析】选自:

《归田录》。

作者:

欧阳修。

年代:

北宋。

(1)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C项理解错误,遣:

打发。

(2)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分别是:

你/罢了。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

A:

在。

C:

只是。

D:

用。

(3)。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D项正确,其他各项的应该分别翻译为:

A: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B:

陈尧咨问卖油翁: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C: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A项错误,略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故答案为:

(1)C;

(2)B;(3)D;(4)A。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句意解释,词组有,忿然:

气愤的样子,作动词,自矜:

自夸,动词。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答题时应注意,虚词一般是一词多义,要根据整个句子乃至全文的意思加以辨析,特别要区分词性。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和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对各个选项的说法准确把握意思,再还原到相关词句中去,逐项比对辨析正误。

【附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卖油的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16.【答案】

(1)斜着眼睛看

;最终

(2)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3)杨二相公:

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

卖蒜叟:

武艺超群,深藏不露。

(4)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注意“睥”解释为“斜着眼睛看”,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本题中要注意“纵”“外”等词语的解释。

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3)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二人”做了哪些事?

为什么做这些事?

揣摩“二人”的心理、态度和情感。

结合原文分析,杨二相公是一个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的人;卖蒜叟是一个武艺超群,深藏不露的人。

(4)第一问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写作背景等去把握文章的主题。

这则故事说明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的道理;第二问属于个性化阅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

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语句合理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

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附参考译文】

   南阳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功夫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

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

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

“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

”老人说:

“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

”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

“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

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

”老人笑着说:

“我一个都快要死了的老头,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

”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

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

“晚辈知道错了。

”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

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17.【答案】

(1)幼年丧父

;钱财

;用

;有时

(2)①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②只是致力读书。

(3)废寝忘食,致力读书。

(4)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

(5)家长的教育,邻里的帮助,家境贫寒对幼小心灵的强烈刺激等。

【解析】【分析】

(1)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①孤:

幼年丧父。

②资:

钱财。

③以:

用。

④或:

有时

(2)①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