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2577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docx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编制依据

1.1《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GTJ1109标段施工合同》(合同号JS1-SG-10013);

1.2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

1.3有关国家、行业规范与地方规程和标准

序号

规范、规程与标准

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5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6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502-2009

7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152-2008

8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194-2009

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193-2009

1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190-2010

11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JT/T738-2009

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1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15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8

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18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7

19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JT/T529-2004

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23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

2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25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2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27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JGJ184-2009

2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T185-2009

29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188-2009

3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

31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T185-2009

3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33

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2009

34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35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GB/T2331-2004

3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3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8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39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4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4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42

轨道交通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4法律、法规与文件

序号

法律法规

编号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66号生产

3

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建质[2007]257号

4

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政府令第114号

5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建质[2004]213号

6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建质[2008]91号

7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质[2008]75号

8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建质[2008]76号

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493号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建质[2010]5号

11

关于开展市政公用工程淡化海砂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

市政安质监[2011]6号

12

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安质监[2011]7号

1.5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6施工图集。

 

§2.工程概况

2.1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GTJ1109标段。

建设单位:

工程勘察单位:

工程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承包单位:

合同范围: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高架土建工程GTJ1109标段,即望春桥站~徐家漕站高架部分区间(含桩箱过渡段)、徐家漕站、徐家漕站~芦港站区间、芦港站以及GTJ1110标段的预制梁之制作与安装;后预制改现浇,把梁祝站~芦港站高架区间划归本标段施工。

合同工期:

24个月,即从2010年12月3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开工令为准。

2.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沿线范围内地基土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26个工程地质亚层(请参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主要特性为:

地表分布有较薄的“硬壳层”或人工填土;其下35m深度范围内为海相软土,即高压缩性淤泥质土或软塑状粉质粘土;再下一般分布土性较好、厚度较大的砂层和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层。

本场地属典型的软土地区,是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故本工程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处在⑧3层(砾砂、含粘性土砾砂层)或⑨1层(粉质粘土层),属端承摩擦桩。

与本工程有密切关系的场地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对混凝土一般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为腐蚀性。

2.3工程设计概况

预制变现浇后,本标段工程内容定有:

梁祝站至芦港站高架区间、芦港站、芦港站至徐家漕站高架区间、徐家漕站、徐家漕站至望春站高架区间及桩箱段等。

2.3.1高架区间设计概况(含桩箱段)

2.3.1.1梁祝站~芦港站区间

设计里程[右线计]K5+178.225~K6+211.683,桥跨布置(主线里程增加方向)为:

24.95现浇双线简支梁+(4×28.5+26)m现浇双线连续梁+(25+15×30+4×25+5×30)m现浇双线简支梁+(31.8+50+31.8)m现浇双线连续梁+29.908m现浇双线简支梁,共35跨,总长1033.458m。

梁型统计如下表所示:

制梁方式

跨度(m)

桥面宽度(m)

数量

备注

现浇简支梁

30

9.2

14

单端张拉

9.2

1

收口梁

9.2至9.6

1

局部变宽

变宽梁

4

25

9.2

3

单端张拉

9.2

1

收口梁

9.2至9.6

1

局部变宽

24.95

变宽梁

1

29.908

变宽梁

1

现浇连续梁

4×28.5+26m

1

变宽梁

31.8+50+31.8m

1

变宽梁

①上部结构尺寸特点:

简支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或多室斜腹板截面,梁高1.8m,梁顶宽9.2m或变宽,顶面平坡。

标准型梁顶板厚250(跨中)/400(支点附近),底板厚250(跨中)/500(支点附近),腹板厚,320(跨中)/550(支点附近)。

5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多室斜腹板截面,梁顶为变宽,顶面平坡。

主梁采用等高梁,梁高1.8m。

主梁位于直线+缓和曲线+R300圆曲线上。

3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截面,顶面变宽,顶板平坡。

主梁支点梁高3.2m,跨中梁高1.8m,主梁位于缓和曲线+直线上。

②下部结构特点

除LL01、LL36墩基础桩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外,其余墩位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桩长54~70m,平均58.1813m(171根);桩顶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其厚度有2.0m、2.2m、2.5m三种;墩有柱式墩、花瓶状(半花瓶状)墩,周边倒以直角,墩高9.8m~15.5m,均值为11.407m。

区间结构用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钢。

预应力钢束采用φs15.2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fKP=1860MPa,并采用HDPE塑料波纹管成孔,实施有粘结后张拉技术。

编束有9φs15.2、12φs15.2、15φs15.2、17φs15.2等4种类型。

本项目支座均采用抗震盆式橡胶支座,QKPZ-Ⅰ-2500(QKPZ-Ⅰ-2000)。

箱梁支座横向间距3.3m,距梁端0.55m。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要求如下表所示。

部位

环境类别

作用等级

砼强度等级

钢筋保护层

裂缝宽度

基础桩

碳化环境

T1

C30

65m

0.2mm

承台

氯盐环境

L1

C40

45m

0.2mm

桥墩

碳化环境

T3

C40

45m

0.2mm

主梁

碳化环境

T2

C50

35m

0.2mm

桥面附属

碳化环境

T2

C40

35m

0.2mm

2.3.1.2芦港站~徐家漕站区间

设计里程[右线计]K6+333.012~K7+189.663,桥跨布置(主线里程增加方向)为:

(34.752+35)现浇双线连续梁+(2×30)m现浇双线连续梁+30m现浇双线简支梁+(37.5+60+37.5)m现浇双线连续梁+3-30m现浇双线简支梁+(37.5+60+37.5)m现浇双线连续梁+7-30m现浇双线简支梁+(2×30)m现浇双线连续梁+(33.5+33.399)m现浇双线连续梁,共25跨,总长856.651m。

梁型统计如下表所示:

制梁方式

跨度(m)

桥面宽度(m)

数量

备注

现浇简支梁

30

9.2

4

单/双端张拉

9.6

5

收口梁

9.2至9.6

1

单张

9.55~9.22

1

单张

现浇连续梁

(34.752+35)m

1

单端张拉

(30+30)m

2

单端张拉

(37.5+60+37.5)m

2

双端张拉

(33.5+33.399)m

1

单端张拉

①上部结构尺寸特点:

简支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梁高1.8m,梁顶宽9.2m/9.6m或变宽,顶面平坡。

3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梁顶为变宽,顶面平坡。

主梁支点梁高3.5m,跨中梁高1.8m。

主梁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上。

2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双三室斜腹板截面,顶面变宽,顶板平坡。

主梁梁高1.8m,分布于靠近车站处。

②下部结构特点

除LX01、LX26墩基础桩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外,其余墩位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桩长49~54.3m,平均52.4m(118棵);桩顶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其厚度有2.0m、2.5m两种;墩有柱式墩、花瓶状(半花瓶状)墩,周边倒以直角,墩高6.18m~11.93m,均值为9.104m。

钢筋级别、钢绞线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要求如LL区间所示。

2.3.1.3徐家漕站~望春站区间

区间设计里程[右线计]K7+310.996~K7+694.000,全长383.004m,其中高架段长275.4m,路基段长107.604m,桥路分界里程为K7+586.396。

桥跨布置(主线里程增加方向)为:

(36.9+37.5)m现浇双线连续梁+(35+41+35)m现浇双线连续梁+3-30m现浇双线简支梁+(8.02+7+8-10+12.584)m现浇桩箱结构。

①上部结构尺寸特点:

简支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梁高1.8m,梁顶宽9.2m,顶面平坡。

3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梁高1.8m,梁顶变宽,顶面平坡。

2跨连续梁: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截面,顶面变宽,顶板平坡。

主梁梁高1.8m,分布于靠近车站处。

高架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桩箱结构:

采用单箱双室结构,结构顶宽9.2~10.0m,结构高4.298~1.45m,即沿走向按3%进行结构找坡。

桩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②下部结构特点

除XW01墩基础桩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外,其余高架墩位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桩长49.3~55.0m,平均52.21m(40棵),桩顶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其厚度有2.0m;墩有柱式墩、花瓶状(半花瓶状)墩,周边倒以直角,墩高2.1m~7.185m,均值为4.831m。

桩箱段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桩长50~55.0m,平均52.55m(33棵),桩顶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其厚度有1.0m。

2.3.2车站设计概况

2.3.2.1芦港站

本车站中心里程为:

K6+272.848。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40m。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直径1000桩数80棵,桩长60m,直径800桩数12棵,桩长30m;承台有单桩、双桩、三桩及四桩承台,单/双承台厚1.2m和1.5m,三桩和四桩承台厚均为2m。

承台间采用地梁连接,地梁截面有:

600×1500、600×1000、300×1000、400×1000、300×900、400×800、700×1500、500×1000。

东南端设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埋置深度为2.5m(底板底,从首层地面算起)。

框架柱网纵向间距12m×4+11.35m+1.3m+11.35m+12m×4;车站中间公共区部分横向为四柱三跨,车站两端设备房部分为双柱带悬臂。

车站纵向中部设100mm宽缝。

屋架结构为钢结构,钢屋架骨架立柱纵向间距12m,钢屋架横向设三排柱,一排在规划路侧车站旁落地支撑,另外两排柱支撑在站台上,钢柱中心与站台柱中心对齐。

车站轨道梁为12m跨π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通过盆式橡胶支座支撑在站台板下层框架横梁上面的垫石上。

首层与站厅层框架柱截面为1200×1200,站厅主梁(横向)截面为950×1200、800×1200、700×1200,站厅纵向框架梁截面为600×1000、500×1000,井字梁截面为300×600,站厅板厚150;站台下层主梁(横向)截面为1200×1200,框架纵梁截面500×1000,横向次梁截面350×600,下层板厚120;站台层纵横框架梁截面为300×500、300×600,板厚120;站台柱截面为800×800、400×400。

站台棚为钢结构。

采用的钢筋级别为HRB335、HPB23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构件位置

构件名称

砼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基础

钻孔灌注桩

水下C30

承台及地梁(电缆夹层和电梯坑范围)

C35

P6

承台与地梁(其余范围)

C35

垫层

C15

电缆夹层

电缆夹层底板与侧墙

C35

P6

电梯及扶梯井

电梯底坑

C35

P6

电梯及扶梯梯井

C35

车站上部结构

基础顶至站台板下层框架柱

C40

基础顶至站台板下层其它柱

C35

首层、站厅层、站台板下层梁板

C35

站台板下层至站台层柱

C30

站台层梁板

C30

楼梯及楼梯柱

C35

轨道梁及支座垫石

C40

2.3.2.2徐家漕站

本车站中心里程为:

K7+250.330,车站结构总长132.6m。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2m。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直径1000桩数87棵,桩长平均为51.013m,直径800桩数6棵,桩长26.502m;承台有单桩、双桩、三桩及四桩承台,单桩承台厚1.2m,双桩承台厚1.5m,三桩和四桩承台厚均为2m。

承台间局部采用地梁连接,地梁截面有:

600×1200、400×1000、600×1400、450×1000、600×1000、400×900、400×800、300×800、300×700。

东南端设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埋置深度为2.70m(底板底,从首层地面算起)。

框架柱网纵向间距12m×5+10.9m+1.1m+12m×5;车站中间公共区部分横向为四柱三跨,车站两端设备房部分为双柱带悬臂。

车站纵向中部设100mm宽缝。

屋架结构为钢结构,钢屋架骨架立柱纵向间距12m,钢屋架横向设三排柱,一排在规划路侧车站旁落地支撑,另外两排柱支撑在站台上,钢柱中心与站台柱中心对齐。

车站轨道梁为12m跨π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通过盆式橡胶支座支撑在站台板下层框架横梁上面的垫石上。

(首层)站厅层框架柱截面为1200×1200、1000×1200、1100×900、1000×900,站厅顶板梁(横向)截面为1250×1200、1000×1200、800×1200、1000×1800,站厅顶板纵向框架梁截面为500×1000、400×900,次梁截面为300×600,站厅顶板厚120;站台下层框架柱截面有:

800×800、400×400,顶板纵横梁截面为300×500,站台板厚120;站台棚为钢结构。

钢筋级别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同芦港站。

2.4工程特点和难点

2.4.1工程特点

①本工程属大型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对施工质量要求特别高,必须满足国家规范对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也应满足地方及建设方对本工程之特殊要求。

②本工程地处软土地段,对箱梁支架基础之处理要求高,否则会对梁体施工质量存在隐患。

③线路跨河、跨路较多,需采取特殊措施,满足通行、通航以及顺利施工之要求。

2.4.2工程难点

①从合同签订至今,已10月有余,而现场拆迁速度相当缓慢。

施工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有施工空间和时间,现施工空间几乎没有,而合同工期为2年,现已过去10个多月。

②施工区狭长,现场管理难度较高。

③徐家漕站至望春站高架区间和桩箱过渡段已与现有望春路重叠一部分,而望春路南侧为后塘河。

只有先实施保通方案,才可对此段进行施工。

④梁祝站~芦港站区间LL02墩位处在现有河道中,故在桩基施工前,需与河道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取得同意后再施工围堰,施打灌注桩。

⑤徐家漕站至桩箱段XW2~XW3部位有一110KV高压线需拆移或提升,此段线距现有地面14m。

改迁或提升过后才可进行此段施工。

⑥依据现在之情形,拆迁全部完毕、做现场平面布置,再正式开展施工这种理想之画面不会出现,只有见缝插针,断续进行,这给现场管理增加了压力,也给施工成本增加增添了要素。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依据本工程特点和现有状况,项目部组织如下表所示。

3.2管理目标

3.2.1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

3.2.2工期目标:

实现合同约定的工期,力求于2012年12月31日完成合同内容。

3.2.3安全施工目标:

确保本工程施工期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杜绝死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

3.2.4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建设花园式施工现场,遵循ISO14001:

2000标准,全过程实现“绿色施工”,确保成为宁波市文明施工场地。

3.2.5环境保护目标:

控制环境污染、创造绿色环境、建设绿色工程。

3.2.6服务目标:

信守合同,接受建设方、监理及安全与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的监督。

3.3施工总程序

3.3.1遵守的原则:

先深后浅,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附属,机电设备预留预埋随结构施工穿插进行。

3.3.2施工总程序:

如下图所示。

3.4主要方案选择

3.4.1灌注桩成孔方案:

采用回旋钻机成孔。

3.4.2钢筋方案:

车站结构:

直径≥16mm,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16mm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高架及站台轨道梁:

主筋采用焊接连接。

桩基主筋:

均采用直螺纹连接,以加快进度。

3.4.3混凝土方案:

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水平与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汽车泵。

3.4.4模板及支架:

车站部分:

柱、梁与板均采用15厚竹胶板或钢模;高架部分墩柱采用钢模板,梁体底板采用15厚竹胶板,翼缘板、腹板园化处采用定制钢模板。

满堂支撑架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3.4.5围护架:

采用φ48×3.5钢管双排脚手架搭设。

3.4.6河道墩位(LL02)处围堰施工方法:

打拉森钢板桩,以加快进度。

3.4.7较深基槽支护采用钢板桩支护。

3.4.8跨河与跨路处采用钢管柱、贝雷梁架支撑。

3.5大型机械设备选择

本工程路线较长,原材与半成品水平与垂直运输量大,机械费用投入高。

主要大型机械有:

挖掘机、旋挖钻机、汽车吊、加工场龙门吊、自卸汽车、混凝土汽车泵、变压器、振动碾压机等。

3.6施工区段划分

依结构特点和工期要求,三个高架区间及两个车站均划分为独立的施工段,故共计5个施工区段,同时组织施工,见《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图》。

3.7结构验收安排

每一施工区段分部工程施工完,均组织一次验收,最后组织一次竣工验收。

3.8组织协调

本工程组织协调工作对象与依据参见下表所示。

协调项目

相关单位

依据资料

1

与发包人之间

协调

建设单位

合同(资金、质量、进度)、月度生产计划、统计资料、技术资料等

2

与设计单位之间协调

设计院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验收等

3

与监理单位之间协调

监理公司

生产计划、统计资料、技术资料、隐蔽工程验收、监理例会记要等

4

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协调

材料供应商

供应合同、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

5

与劳务分包单位之间协调

劳务方

合同、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文件等

3.8.1.每周监理例会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单位,共同协调施工有关事宜。

3.8.2.年度、月度、周进度计划由项目部编制审定后,开会布置给各劳务分包单位,由项目部落实进度计划的具体措施并予以实施。

3.8.3.每周星期五下午由生产经理组织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现场质量、安全大检查,现场检查后随即召开会议讲评、总结。

施工高峰期加大检查频度。

3.8.4每月月底,由项目经理组织,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共同对本月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经营等诸方面进行盘点,对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之办法,并确定负责部门和责任人。

此会议需简短,办法是求大同,存小异。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图纸会审准备

参与项目管理的所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地研读图纸,及早发现不明之处,减少因施工图纸不明对施工造成之影响。

并将问题、疑点、不明之处做好图纸会审清单,以便在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中得到解决。

图纸会审中对设计文件的修改内容应及时办理工程洽商记录。

4.1.2.技术交底与员工培训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必要环节。

各工长在工程师协助之下,开列技术交底清单,对相应工种的施工工艺做好书面交底准备,于施工之前召开会议向工人做好技术、安全、质量等口头技术交底工作。

为提高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素质,项目部采用学习班、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定期组织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的培训。

4.1.3.技术资料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所有规范、规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