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810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docx

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

《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上新庄镇马场民族小学严发全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每组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适时评价(课件演示口算题目)。

我们先进行两组口算练习,(1~6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回答后请同学评价他们回答的怎么样?

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

哪个小组敢挑战更难点的?

(带有填空的乘法算式)谁来说说他们小组口算的如何?

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取长补短,进步的更快些。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出示小鱼图,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小组活动,用七巧板动手摆一摆,并到前面展示(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2、展示小组活动结果,并说一说一条鱼是几个图形拼成的,可以说成几个几?

两条鱼是几个图形拼成的,可以说成几个几是多少?

三条呢?

四条……

3、利用图片、统计表格数据自己试着列算式再编口诀。

4、学生活动,师巡视并指名(已编完口诀)到前面板演。

5、检查板演情况。

6、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课件演示:

巧记口诀顺口溜)

三、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学生先读两遍口诀,熟悉口诀内容。

2、师生对口令。

(两种方式)

3、我来指挥,大家背。

4、请在心里默背一遍。

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背下来了,大声背诵一遍。

5、指名背诵。

四、创设情境,巩固练习,形成梯度。

(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需要帮助,但皇后不允许,设下障碍的情境。

1、扫清障碍,计算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2、障碍解除,帮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3、走进生活,说说我们生活中的关于7的问题,并解决。

(课件演示:

日历、七言古诗……)

五、回顾并说收获。

《 7 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评析及教学反思

上新庄镇马场民族小学严发全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每组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师:

(出示一幅由七巧板拼的鱼图)老师为同学制作了一拼图画,它漂亮吗?

生脱口而出:

漂亮。

师:

说一说,你喜欢这幅画的哪部分。

生1 :

我喜欢小鱼。

生2 :

我喜欢水草。

生3 :

我喜欢小鱼吐出的泡泡。

师: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拼一拼这样漂亮的小鱼?

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师:

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试着拼一拼这条漂亮的鱼。

请你边操作边数一数,拼这条小鱼用了多少块图形?

拼好并粘贴在纸板上,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同时将颁发速度最快奖和制作最工整奖,下面活动开始。

生:

小组活动。

师:

巡视指导。

生:

陆续到前面展示作品,按先后顺序依次排开。

师:

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把速度最快的星奖给哪一组?

生:

王福成小组。

师:

我们还要评出制作最工整一组,应该奖给哪小组?

生:

冯超小组。

师:

请这两小组同学到前面来领“小星星”。

二、口诀学习——引思

师:

请小组代表举起你们的作品,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拼这条小鱼用了几块图形。

生:

我们拼这条小鱼一共用了7块图形。

师:

两条小鱼一共用多少块图形呢?

(同时请两名同学代表把作品举起来)

生(指名):

两条小鱼一共用14块图形,两个7是14。

师:

那三条呢?

生:

三个七是二十一。

师:

(屏幕出示:

统计表格)下面就请同学按照我们制作的小鱼图,把屏幕中的表格补充完整,并填在书中。

(教师同时把同学们制作的鱼图贴在黑板上)

生:

汇报填写结果。

师:

同时把屏幕中表格补充完整。

师:

表格中数据我们填写完整了,下面你们能不能看着我们前面表格和我们的小鱼图,试着列出算式,并编出七的乘法口诀?

生:

能。

师:

好,请打开书,自己试着完成算式,编写七的乘法口诀。

生:

列式、编写口诀。

师:

巡视并指名(已完成的同学)到前面把黑板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师:

边合仟、宁云龙、关佳雨到前面把黑板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师:

其他已经写完的同学帮助到前面板演的同学检查他们写得是不是正确。

师:

好,同学们的速度可真快,这么快就列出算式并编出口诀了,下面我们请到前面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们列的算式和编的口诀。

生1 :

 1×7=7一七得七7×1=7

    2×7=14二七十四7×2=14

生2 :

 3×7=21三七二十一7×3=21

    4×7=28四七二十八7×4=28

生3 :

 5×7=35五七三十五7×5=35

    6×7=42六七四十二7×6=42

    7×7=49七七四十九

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么列的算式,编的口诀吗?

生:

是。

师:

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

好。

(齐读口诀)

师:

(竖大拇指)厉害。

师:

我们一起看一看,到前面来板演的三名同学,看他们写的字,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以后同学们再到前面黑板上写字时,要注意写字时要有力,注意字要写得大一些,工整一些,这样下面的同学才能看清你写的内容,好吗?

生:

好,记住了。

三、齐找规律——背诵

师:

口诀我们编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七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

生1 :

第一列数字从一依次到七,一个比一个大一,直到七为止。

生2 :

第二列数学都是七。

生3 :

每一句口诀的得数每一次比上一次增加7,也就是都是7的倍数。

师:

口诀的规律我们找到了,老师把同学们找到的这些规律编成了几句顺口溜,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生:

愿意。

师:

(大屏幕出示顺口溜)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生:

读顺口溜。

师:

我们一起背诵7的乘法口诀。

师:

我说一。

生:

(齐)我说七,一七得七。

师:

我说二。

生:

(齐)我说七,二七十四。

师:

我说三。

生:

(齐)我说七,三七二十一。

师:

我说四。

生:

(齐)我说七,四七二十八。

师:

我说五。

生:

(齐)我说七,五七三十五。

师:

我说六。

生:

(齐)我说七,六七四十二。

师:

我说七。

生:

(齐)我说七,七七四十九。

师:

一七。

生:

得七。

师:

二七。

生:

十四。

师:

三七。

生:

二十一。

师:

四七。

生:

二十八。

师:

五七。

生:

三十五。

师:

六七。

生:

四十二。

师:

七七。

生:

四十九。

师:

一起背诵七的乘法口诀,我的左手指挥女声,我的右手指挥男声。

师:

(左手伸食指)

女生:

一七得七。

师:

(右手伸两手指)

男生:

二七十四。

……

最后以全体说七七四十九结束本次指挥。

师:

再给同学一分钟时间,请你自己练习背诵七的乘法口诀,背会的同学请你用行动告诉我,你背会了。

师:

谁愿意试着背一背?

指名两名同学背诵口诀。

师:

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编出了七的乘法口诀,并且已经能够熟练背诵,而且我还发现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善于动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发挥你们这些优良的学习品质。

[点评:

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发现总结规律,创编口诀,提高记忆的效率。

师生对口诀,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之中。

教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来带动学生,自然亲切,教学方法灵活恰当,教态亲切自然,课堂气氛非常好。

]

四、练习设计——开放

师:

好了,口诀不是背的,而是背会后拿来运用的。

有句话说得好,帮助别人……

生:

自己也快乐。

师:

(屏幕出示)在美丽的森林里住善良可爱的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个小矮人朋友,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关于七的问题,想请你们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

生:

愿意。

师:

可是啊凶狠恶毒的皇后从魔镜中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很不愿意让同学帮助她们,并且下了三道魔咒来阻拦。

同学们要想帮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就必须要先破解这三道魔咒后才能帮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

我找到了破解第一道魔咒方法,请同学看屏幕(出示口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题略)

生:

踊跃回答。

师:

很棒,不但计算准备,而且声音洪亮。

第一道魔咒我们顺利破解了,恶毒的皇后很不服气,(屏幕出示皇后图及所说话)我们再来看看怎样破解第二道魔咒。

师:

屏幕出示:

看图列式。

生:

踊跃回答。

(师不时的进行评价)

师:

太棒了,第二道魔咒也顺利的通过了,气皇后啊(屏幕出示皇后图)直说:

哼!

小样的,更难的在后面呢,走着瞧吧!

师:

哎呀,第三道魔咒可能真的很难呢,你们敢不敢试试看啊?

生:

敢。

师:

真的敢?

生:

敢。

师:

好的,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

屏幕出示:

文字题。

生:

读题并解答。

师:

通过同学的努力,皇后的三道魔咒都被破解了,同学们不但能够帮助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个小矮人朋友了,而且还把凶狠恶毒的皇后打回原型,原来她一个……

生:

老巫婆。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底遇到什么困难了呢?

师:

(屏幕出示)冬天到了,白雪公主想给小矮人做手套,请你告诉白雪公主,她一共要做多少只手套?

生:

2×7=14(只)答:

她一共要做14只手套。

师:

说一说,她回答的怎么样?

生:

很完整。

师:

是,太棒了,来奖励一颗星。

师:

小矮人收到手套,很高兴,为了感谢白雪公主,他们都想送给白支公主3枝花,白雪公主一共能收到多少枝花?

生:

3×7=21(枝)答:

白雪公主一共能收到21枝花。

师:

圣诞节就要到了,白雪公主为小矮人准备了一些苹果,请你帮她算出她要准备多少个苹果?

(前六个小矮人每人四个,第七个小矮人三个苹果。

生:

 4×6+3=27(个)或4×7-1=27(个)

师:

请你说说这样乘加或乘减的计算顺序。

生: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师:

好的,学过的知道能够运用自如,奖星。

师:

我仅代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对同学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对他们的帮助,在你们的帮助下,他们遇到的关于七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于七的问题呢?

师:

比如:

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诗《咏柳》,谁还能试着背诵?

生: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

出色,不但能流利的背诵这首古诗,而且还能准确的说出作者和朝代。

(奖星)

师:

(屏幕出示古诗)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首古诗,仔细观察,看看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七有什么关系?

生:

古诗的每句都是七个字。

师:

好,象这样每句都有七个字的古诗,我们叫它七言古诗。

请你计算出除题目和作者名,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字?

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

 7×4=28个字,这首古诗一共有28个字。

师: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的哪些关于7的问题?

生:

一周有七天。

师:

(屏幕出示月历图)看着这幅月历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两周有几天?

师:

你想请谁回答你的问题?

生:

王家梁。

王:

2×7=14(天)答:

两周有14天。

生:

三周有多少天?

请刘畅回答。

刘:

7×3=21(天)答:

三周有21天。

师:

问题就提到这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和7有关的问题吗?

生:

想……

师:

我提示一下,有一种昆虫叫七星瓣虫,俗称:

花大姐……

生:

它的背上有七个点。

生:

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

师:

棒,聪明,奖星。

其他同学要向张益鹏同学学习,善于动脑筋,并且能把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到我们学习中来。

[点评:

多种情境的创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导的巧,学生学得好。

把口诀变为具体化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口诀,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数学理念。

设计的练习有梯度,符合联系的要求。

多种练习的设计,强化学生的记忆。

得学生知识的掌握。

]

师:

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还有没有不理解的?

生:

没有。

师:

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

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

生:

学会了找乘法口诀的规律,动脑筋把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

师:

就运用他的这句话结束我们这节课,希望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要时时处处动脑筋,多思考问题,这样你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评: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安排非常合理,静、动相结合,学、练相促进。

教学方法灵活恰当,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练习的趣味性较强,形式也比较丰富,能借此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练习的设计多样,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实现了多学科的整合,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的语言很富有亲和力,肢体语言运用的恰当,能用常识性语言来激励孩子,能够关注全体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让学生在生动的童话故事中,完成各项练习,体现了“玩中学,乐中学”的理念。

]

教后反思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

口诀教学课相对于一般新授课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我们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背,会编、会用口诀这一表层认识上的话,那么这样一种没有挑战性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觉得乘法口诀没什么可学的,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

通过拼摆7条小鱼,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进一步发现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在游玩中不断发现新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枯燥的口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口诀学习过程成了鲜活、生动的学习场景图。

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

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古诗”的字数、看“日历”计算天数、算出七星瓢虫的黑点等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

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别具匠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

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

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找乘法口诀间的规律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还有的学生已经抢先背了起来。

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

然后指名反馈。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2、利用规律记忆口诀。

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

先请同学们找7的口诀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编成顺口溜,帮助同学记忆,加以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使学生顺利记忆口诀。

3、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经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和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并对学生所学知识以及课外延伸都进行了很好的关注。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

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观察、想象、交流、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这节课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虽具有针对性,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丰富我的评价语言。

另外,发现本班学生的手动能力不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第三,有急于求成的地方,如:

在编好口诀后,合作背诵口诀前,没有让学生先读两遍口诀,而直接进行合作背诵了,此处让学生感到有些突然。

我会继续在我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我的不足,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巨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