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890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主干梳理】

宋明理学

一、背景——魏晋时期儒学出现危机:

1、国家分裂,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民生痛苦,佛教和道教盛行;

3、儒学本身存在局限,面临佛道挑战。

二、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1、主张:

①世界观:

理,在世界是万物本原,在社会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是人性。

儒家的道德伦理由此被“天理”尊崇到至高位置。

②方法论:

格物致知(格是深刻探究穷尽,物是万物本原),强调力行,注重实践。

2、影响:

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纲常名教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②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朝成为科举考试内容;明初程朱理学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产生很大影响。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①世界观:

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方法论:

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2、明朝王守仁:

①明中后期专制统治强化,道德沦丧,他认为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危机;

②思想核心:

致良知。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理学影响:

1、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完成了哲理化、思辨化的改造,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建立起贯通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新的儒学体系,成为宋明时期德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

2、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强调力行,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主要思想家

1、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晚期福建人,号卓吾,《焚书》《藏书》等著作)

①政治:

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强调独立思考;主张男女平等;

②经济:

强调正当私欲,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解放;

③思想:

万物的本原是阴阳二气,根本否定天理是万物本原,冲击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唯物思想家王夫之(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

①文化:

天地万物的规律在物质世界中,反对“天理”是万物规律和原则;正确认识要通过考查客观事物才能得到,反对“发明本心”;

②经济: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肯定情感欲望和私利是合理的人性本能,反对“灭人欲”。

③政治:

批判封建理学;

3、批判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①政治:

“君害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言论自由,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内阁为最高权力机关,学校为监察咨询机关;主张君臣平等,否定理学纲常。

②经济:

工商皆本。

4、经世致用的顾炎武(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文化:

批判空疏学风,经世致用,治学要务实;

②政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经济:

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二、相同主张

1、政治: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批判理学纲常和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民主。

2、经济:

主张工商皆本,大力发展工商业。

3、文化:

批判教条、空疏学风;提倡独立思考、经世致用和“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社会根源

1、政治:

君主专制强化;纲常礼教扼杀人性;明亡清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

2、经济:

商品经济活跃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统治阶级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3、文化:

思想文化专制;学风陈腐教条,脱离实际。

四、总结评价

1、反传统,反封建,猛烈地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是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学思想进行继承和批判,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3、由于思想不够成熟,也缺乏强大的阶级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条件,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

【重难点睛】

宋明理学的三大特点及影响

1.三大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全面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关系

1.相通之处

(1)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3)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

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2.分歧之处

(1)在思想内容上:

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

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两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

(2)在修养方法上:

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

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①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②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③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④宋明——世俗化。

⑤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

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广州模拟)619年唐高祖下诏:

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

据此可知当时(  )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统治者尊道礼佛

【答案】D

2.(2017·鹰潭模拟)朱熹指出: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

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可知为学必须穷天理、明人伦,故B项正确。

3.(2017·郑州模拟)程朱理学认为:

“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

‘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人欲中自有天理”,可知程朱理学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今其(佛教)言曰:

‘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可知程朱理学并不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可知对饮食是有道德规范要求的,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认可人的私欲,但并不主张个性解放,故D项错误。

4.(2017·赣州高三联考)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可知其思想为陆王心学;“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是致良知的思想观点,符合陆王心学,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能体现心学观点,故排除。

5.(2017·长沙模拟)《宋刑统·斗讼律》规定:

“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

”这一材料体现了(  )

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答案】A

6.(2017·莱芜高三统考)“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科举制的推行导致思想不断僵化

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学退出历史舞台

C.程朱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D.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故A项错误;理学本身就是儒学思想,儒学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人伦纲常,实际上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经典和科举制,故D项错误。

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抗清斗争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民主思想的形成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是早期民主思想所批判的对象,故B项错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方民主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

8.(2017·大庆模拟)“嗟夫!

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这反映出明末思想家李贽(  )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

C.挑战封建礼教D.反对封建专制

【答案】C

9.(2017·济宁模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

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

A.主张限制君主权力B.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题干中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是因为宰相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健全中央机构的主张,故C项错误;题干中黄宗羲主要是主张限制君权,并未提到对君主制度的否定,故D项错误。

10.(2017·太原模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

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这表明黄宗羲(  )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答案】B

【解析】权力制衡与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学校是权衡利弊的场所(监察机构)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得出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B项正确;“已经具备近代民权意识”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既是……还是……”强调的后者,学校作为监察的机构,故D项错误。

11.(2017·天津高三质检)梁启超说: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材料论述的是(  )

A.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B.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C.对民权共和理论的宣传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答案】D

12.(2017·河南三市高三调研)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

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答案】C

【解析】王夫之提出“预定奕世之规”,已有“立宪”的意义,但并非受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出王夫之提出的“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王夫之“共治天下”理念,反映出对专制皇权的批判反思达到新高度,故C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7·保定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

“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材料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材料中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

据材料与所学给出理由进行说明。

【答案】相似之处:

应当看到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

说明:

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更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宋代理学主张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格物致知”,宋代知识分子树立了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主动积极去全面探索自然界事物客观规律的精神得以确立。

宋代时,三大发明得以发展,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14.(2017·南通高三调研)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王守仁)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

……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

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修正者”。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

【答案】

(1)主张:

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

影响:

冲击了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

(2)理想:

天下大公;从政为民;君臣平等。

说明:

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反对心性空谈。

(3)表现:

倡导个性解放;讲究经世致用;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

【解析】

(1)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得出人人皆有良知;依据材料一“学贵得之心”得出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依据材料一“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得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第二小问影响,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它用纲常名教对人们进行思想束缚,王守仁以“良知之在人心”来否定“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对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第一小问政治理想,依据材料二“为天下,非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公”得出天下大公;依据材料二“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得出从政为民;依据材料二“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得出君臣平等。

第二小问说明,依据材料三“自然以阳明(王守仁)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分析得出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由“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分析得出反对心性空谈。

(3)由材料一王守仁“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概括出倡导个性解放;由材料二黄宗羲“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概括出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由材料三“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概括出讲究经世致用。

【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出现合流现象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儒教和佛道的论述,特别是“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体现了当时儒学面临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出现了儒、佛合流的现象,故B项正确。

2.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B

3.宋代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源”。

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A.提出“独尊儒术”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

【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是:

“道是世间万物之源”,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

4.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

“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而不正名。

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人寇’。

此类非一,殊不可晓。

”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A

5.程颐认为: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这段话的实质是(  )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做父母的应该慈爱,做子女的应该诚心尽孝道,做国君的应该仁爱,做臣子要做到恭敬。

圣人之所以能大治天下,就是因为能做到以上方面。

这反映的是古代的等级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故选A。

6.(2017·湛江调研)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

《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展滞后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D.商品经济推动

【答案】B

【解析】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盛行,道教的养生之道主张人们多吃鲜蔬野果,佛教则全吃素食,南北朝时佛教最盛行,素食拥有颇为可观的群众基础,在一些饮食著作中,就出现介绍素食做法的专章,故选B项。

7.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

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

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答案】A

【解析】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为天地立心,是宋代学者希望通过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使天地生化万物的心显立起来,故A正确。

8.(2017·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其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西汉

宋朝

经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成为统治思想

【答案】C

9.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后问陆九渊:

“何为本心?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杨说:

“止如斯耶?

”陆大声说:

“更何有也!

”杨顿悟。

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