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942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春季学期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14、1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

2.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培养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3.积极参加估数、数数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认识会游泳的鸟——企鹅。

二、数扣子。

1.提出数扣子的要求:

数两种颜色的扣子,边数边穿起来。

学生边数边穿,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直至大部分同学都完成。

提问:

说说你是怎样穿的,一共有多少个?

师:

刚才我们动手边穿边数扣子,想不想知道自己一把能抓多少颗扣子呢?

现在,请每位同学抓一把扣子,把小手抓得满满的。

抓好了,先不要放下。

学生抓扣子。

学生开始数扣子。

师:

你一把抓了多少颗扣子?

请一、二名同学汇报。

同桌互查,汇报数的结果。

如果有数错的,教师给予激励。

师:

谁愿意汇报一下自己估计和数的结果是怎样的?

结合汇报,教师进行对话。

三、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数数接龙。

2.“练一练”第2题,数一数。

3.“练一练”第3题,数一数。

4.“练一练”第4题,数数。

四、总结。

板书设计:

24、25、26、27、28、29····

57、58、59、60···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数有规律的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在数实物的活动中,经历用不同方法数数的过程。

2.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培养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估计数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数花生。

抓一把花生,先估计有多少颗,再实际数一数。

二、探究与创新。

出示红花例题2、先估计一下,再数。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学生数好后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

2个2个的数;

5个5个的数;

10个10个的数。

三、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数一数。

2.“练一练”第2题,先估计一下,再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3.“练一练”第3题,估计杯子中花生的粒数。

四、总结。

板书设计:

2个2个的数;

5个5个的数;

10个10个的数。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第三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8-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并理解10个十是一百。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在解决趣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话,交流见过的邮票和关于邮票的知识。

2.观察教材上的邮票,说一说发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发现的机会。

学生交流自己见过的邮票,并介绍有关邮票的小知识。

如:

邮票的作用、内容、形状、面值等。

3.数邮票。

提出“邮票有多少张”的问题,鼓励学生实际数一数。

交流数的结果和方法。

在充分展示学生不同数法的基础上,重点指导10个10个数的方法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数图片的方法。

交流时,让最快数完的后说。

师:

谁来说说这些邮票一共有多少张?

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

像这样有规律摆放的邮票,我们可以用这样数的方法,就是一排一排地数,我们一起数一数:

10张,20张,……100张。

二、认识10个十是一百。

1.教师说数字,学生用小棒表示出来。

教师提出数小棒的要求后,让每个学生独立操作。

2.全班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

在充分交流不同做法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

1捆是10根(是一个十),3捆是30根,即“3个十是30”。

师:

请同学们数出30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想一想:

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摆的过程和结果。

师:

刚才大家摆得都非常认真。

谁来说说你怎样做的?

生1:

我是把10根放在一起,放了3堆。

生2:

我是每10根捆成一捆,捆了3捆。

师:

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像刚才这位同学做的,一捆是10根,也就是一个十。

两捆是2个十根,也就是20根。

那么,三捆是几个十根?

是多少根?

生:

3个十根,是30根。

师:

对,“3个十是30”。

(板书:

3个十是30)

(1)在“3个十是30”的基础上继续讨论:

4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6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2)提出“10捆是多少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最后得出:

10个十是一百。

师:

那么10捆是多少根呢?

生:

10捆是100根。

师:

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

看来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是数出来的。

一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就是30根,40根,50根,60根,70根,80根,90根,100根,10捆正好是100根。

师:

不错,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生共同口头数:

10、20、30、40……

师:

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

我是这样想的:

一捆是10根,就是一个十;2捆就是2个十,是20根;3捆就是3个十,是30根;10捆就是10个十,是100根。

板书:

10个十是一百。

3.摆一摆。

三、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数一数,再填空。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填空。

4.数学游戏。

板书设计:

3个十是三十

10个十是一百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第四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数器,经历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及读、写两位数的过程。

2.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读写两位数。

3.初步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前准备:

写有数位的计数器,小黑板呈现算式,数字卡片。

教学方案:

一、认识计数器。

1.教师拿出计数器,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了解它的名字和用途。

师:

我发现大家对老师手中的这个物体非常感兴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师:

计数器就是用来计数的,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计数器来学习数的知识。

教师拿出计数器,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了解它的名字和用途。

2.认识计数器。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计数器上有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补充,使学生了解计数器的结构和个位、十位、百位。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介绍或演示。

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大家数一数,看是不是每档都有10个珠子。

师生一起数一数。

师:

请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计数器上还有什么?

你能从右往左读一读吗?

生:

个位、十位、百位。

二、数位顺序。

让学生观察计数器下面的数位表,要求从右起,读出它们的顺序。

在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读法的基础,使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师:

观察计数器下面的三个数位,谁能从右边起,说一说它们的顺序?

生:

从右边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

师:

如果不看计数器上的档,只看下面的表格中的三个数位,可以怎样说?

生:

从右边起,第一是个位,第二是十位,第三是百位。

让学生读一读。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出示:

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三、写数、读数。

1.用计数器表示24。

教师谈话提出用计数器表示24的要求,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演示拨珠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最后,师生进行拨珠练习。

师:

我们认识了计数器,也知道它是用来计数,如果要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4”该怎么办呢?

学生表述的不一定准确或可能还有其他提法。

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师:

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4个珠子,表示4,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个珠,表示2个十。

师:

现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是多少?

生:

二十四。

2.写数,读数。

在用计数器表示24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写出计数器上的数。

结合学生出现的不同写法,灵活组织交流、讨论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写数、读数的不同,学会数的读写。

师:

你能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吗?

试一试!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发现不同写法,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想法,然后板书:

24

师:

你会读出这个数吗?

生:

二十四。

教师板书——读作:

二十四

如果出现两种写法,先请第一种说一说怎样写的,然后教师说明第二种是24的读法。

并板书:

读作:

二十四。

师:

写书和读数是不同的,写数一般用“数字”;读数用“汉字”。

3.认识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学生讨论24的组成,由24里面有2个十,4个一和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1,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各表示的意义。

使学生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各表示的意义。

请同学们想一想“24”中有几个十,几个一?

生:

24里有“2”个十,“4”个一。

师:

再请你看着计数器想一想,“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4”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生:

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

师: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师:

请同学们注意拨数、写数、读数时都要从十位起。

四、试一试。

让学生完成试一试”的练习。

鼓励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师: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图,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给同桌听。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填空。

2.“练一练”第2题,读出下列各数。

3.“练一练”第3题,写出下列各数。

4.“练一练”第4题。

5.“练一练”第5题,在计数器上画出珠子表示下面的数。

6.数学游戏。

板书设计:

24读作:

二十四。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第五课时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按顺序填数、观察和交流的活动中,探索表格中1~100的排列规律。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3.能找出简单数列排列的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放大教材中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照教科书上表格的样子放大后出示。

通过许多数字朋友隐身了,引出填表要求。

师: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字朋友想考考我们学得怎么样。

大家看。

这张表1~100这些数字都在这个表格里,(出示图片)可是有好多数字都已经隐身了,大家能让这些数字现身吗?

生:

能。

二、自主学习。

1.提出认真观察表格,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填表时间。

师: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48页,先认真观察表格,按要求在空格中填数。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同桌交流,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师: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张大的表格。

同学们说,老师来写,好吗?

学生读数,教师写出来。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表中从1到100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老师提出几个具体问题,看谁能很快回答。

不用举手,想好直接回答出数。

师:

准备好了吗?

4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生:

50。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下。

使学生理解后面一个数的意思。

师:

谁能从1~100中任意找一个数,说出它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书是多少?

给学生一定交流的时间。

师:

老师再提一个问题,和71相邻的是哪两个数?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

和71相邻的两个数是70和72。

因为和71相邻的数就是71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71前面的数是70,后面的数是72。

三、尝试应用。

1.完成“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自己是试着填一填。

学生试填,教师巡视,了解填的情况。

学生填数的方法各异,老师可多请几位学生发言。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按要求填数。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接着写数。

4.数学冲浪。

五、总结。

板书设计:

101112

484950

333435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第六课时100以内的数的比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由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思考并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2.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充满情趣的故事,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由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谈话引入课题。

师:

同学们,把最喜欢吃的水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水果。

如果有人说到爱吃桃子,教师就跟着对话引出课题,说不到,教师就直接说明。

师:

小猴子特别喜欢吃桃子,有一天,猴爸爸带他到桃园里摘桃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桃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主学习。

1.看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和问题,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

最后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数一数有多少个。

师:

从动画和图中你都了解到什么事情?

师:

他们两个到底谁摘的桃子多呢?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学生举手发言。

师:

看来光靠直观看,谁也不会服气,那大家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就知道谁摘的多呢?

生:

可以数一数小猴子摘了多少个桃子,再数一数猴爸爸摘了多少个桃子,就知道谁摘的桃子多了。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猴子和猴爸爸摘桃的过程。

得出结论:

“猴爸爸摘的桃子多”。

师:

我们用数学的方法,一下就帮小猴和猴爸爸解决了问题。

想一想猴爸爸摘的多这件事,还可以怎样说?

学生思考后回答。

3.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启发学生回想一下以前认识的>、<符号,再让学生试着比较。

师:

我们以前学习20以内的数的时候,曾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谁还记得是什么符号?

生:

大于号,小于号。

师:

还记得大于号、小于号怎么写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

师:

记得很清楚,你能用>或<表示34和28的大小吗?

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指名不同写法的学生板演:

28<34

4.交流比较时的想法,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比较方法)的机会。

师:

用>、<比较大小时特别容易错,哪个同学有好办法减少错误,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参与交流,使学生知道开口那边所对的应该是大一点儿的数。

三、尝试练习。

完成“试一试”。

师:

刚才我们解决了在桃园里发生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27页,把“试一试”在书上。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交流时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四、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在○里填上>或<。

2.“练一练”第2题,按要求把下面各数填在○里。

板书设计:

28<3434>28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100以内的数的比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事情,经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描述数据的过程。

2.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的含义,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

3.在用语言描述数据、选择数据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发展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提出在海边见过哪些平时见不到的东西的问题,在学生对海边事物的描述中,引出丫丫家在海边的情景图。

师:

同学们,谁去过海边或在电影、电视上见过?

在海边有哪些我们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见过的东西。

●沙滩,一大片沙滩……

●海水,好多好多的海水,一眼望不到边。

●贝壳,海水冲上来的贝壳。

●小螃蟹,在海边经常可以见到小螃蟹。

……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图中他们一家人在干什么和三个人捡贝壳的数学信息。

师: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海边有趣的事物。

我们教材上有一幅丫丫一家三口人早上在海边玩的图片,大家一起看一看丫丫一家在海边干什么?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事物。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做简单板书:

爸爸:

50个

妈妈:

22个

红红:

18个

2.教师重复情境图中的故事和数学信息,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他们捡贝壳的多少情况。

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

观察得很认真。

在一个海滨的早晨,丫丫一家三人口到海边玩,他们都捡了一些贝壳。

爸爸捡了50个,妈妈捡了22个,红红捡了18个。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他们捡贝壳多少的情况?

学生回答。

教师注意做简单板书。

板书:

妈妈比丫丫多。

3.认识多得多、多一些。

(1)教师以爸爸的身份提出都用一个“多”字不合适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讨论:

怎样说才能区分爸爸、妈妈比丫丫多的程度呢?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为了区别爸爸和妈妈捡的贝壳比丫丫多的程度,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来描述。

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对。

但是,丫丫的爸爸有点意见:

我捡了50个,比丫丫捡的多多了,说比丫丫捡的多。

她妈妈捡了22个,才比丫丫多几个,也说比丫丫捡的多。

这不太合适吧?

我觉得丫丫爸爸的意见有道理,你们认为呢?

学生可讨论一下,形成共识。

师:

那怎样说才能区分爸爸、妈妈比丫丫多的程度呢?

结合交流,教师板书出:

爸爸比丫丫多得多。

妈妈比丫丫多一些。

师:

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用语言说明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差比较多,我们就用多得多,如果两个数差得比较少,我们就用多一些。

(2)教师写出下面两组数:

48和45

30和16

让学生用“多得多”、“多一些”来说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师:

看下面两组数,你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分别说明两个数的大小吗?

4.认识少得多、少一些。

(1)在学生会用“多得多”、“多一些”描述多少的基础上,直接提出用“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

学生说,教师进行启发性提问。

(2)出示下面两组数,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

52和32

21和27

师:

看这两组数,请你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它们的大小关系。

三、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比多少。

2.“练一练”第2题,动物园的羚羊可能有多少只?

板书设计:

50>18

22<50

18<22

22>18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