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31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D.两分钟内用B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9mol/(L·

【答案】AD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K+、SO42-、OH-

B.Na+、K+、Cl-、HCO3-

C.Na+、Cu2+、CO32-、Br-

D.Na+、Mg2+、NO3-、Cl-

A、在强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在强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在强酸性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在强酸性溶液中Na+、Mg2+、NO3-、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共存判断

【名师点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SO42-;

Ag+和SO42-);

(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

Al3+,Fe3+与CO32-、HCO3-、AlO2-等);

(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H+、NO3-;

S2-、ClO-;

S2-、Fe3+等);

(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FeCl3、Al2(SO4)3、CuCl2六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Ba(OH)2B.H2SO4C.NaOHD.AgNO3

【答案】C

A.Ba(OH)2无法鉴别硫酸钠和硫酸铝,错误;

B.H2SO4无法鉴别硫酸钠、氯化镁、硫酸铝等物质,错误;

C.NaOH与Na2SO4不反应,与MgCl2产生白色沉淀,与FeCl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与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铝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与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正确;

D.AgNO3溶液无法鉴别氯化镁、氯化铜等物质,错误;

选C。

考查物质的鉴别。

7.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石油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故A错;

石油主要是1~50个碳原子的烷烃、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烃是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B正确;

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石油中长链的烷烃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裂化,生成短链烷烃和短链烯烃,主要用于生产汽油等轻质油,故C错;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所得各温度范围内的馏分都是混合物,如汽油、煤油等,故D错。

考查石油的综合利用,涉及化石能源、可再生矿物能源、石油的组成、石油的裂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汽油的组成等。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由Cl2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Ca(ClO)2D.NaCl

A项CuCl2可以由Cu和Cl2反应制得,B项Fe和Cl2反应产物应为FeCl3,C项Ca(ClO)2可由Cl2和Ca(OH)2反应制得,D项NaCl可由Na和Cl2反应制得,所以选择B项。

考查Cl2的化学性质

点评:

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简单题型

9.运用元素周期律来判断,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Be的金属性比Na的金属性弱

B.At是第6周期第ⅦA族元素,HAt不稳定,且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物质

C.Sr是第5周期第ⅡA族元素,则SrSO4可能难溶于水,Sr(OH)2为强碱

D.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则AsH3比NH3更稳定

答案:

D

A.正确,元素Be的金属性比Na的金属性弱,Be与Al 

相似,具有两性。

B.正确,At是第6周期第ⅦA族元素,第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从上到下稳定性减弱,卤化银溶解度减小,颜色加深,所以HAt不稳定,且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物质

C.正确,Sr是第5周期第ⅡA族元素,第ⅡA族元素硫酸盐溶解度减少,碱性增强,则SrSO4可能难溶于水,Sr(OH)2为强碱

D.不正确,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氢化物从上到下稳定性减弱,则AsH3比NH3稳定性更弱。

10.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W与Z、X和Y分别同主族,Y、Z同周期。

X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共价化合物,Z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X、W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

B.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显强酸性

D.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与W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可能相同

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且Z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所以X:

O,Z:

Na,X和Y属于同主族,则Y:

S,W:

H,A、根据上述推断出的元素,S、Na、O、H原子序数减小,说法正确;

B、X的简单氢化物为H2O,Y的简单氢化物为H2S,水常温下是液态而硫化氢常温下是气态,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的,说法错误;

C、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HSO4,其电离方程式:

NaHSO4=Na++H++SO42-,说法正确;

D、W和X形成的化合物H2O2,W和Y形成的化合物H2S,分子量相同,则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说法正确。

考查元素周期表(律)等知识。

11.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在分液漏斗内用四氯化碳萃取碘酒中的碘单质

B.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只需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即可

C.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剂后应上下颠倒摇匀使萃取剂与溶质充分接触

D.放出下层液体时,应打开上方的玻璃塞,并使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

A、四氯化碳和酒精互溶,不能用四氯化碳萃取碘酒中的碘单质,错误;

B、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检查旋塞芯处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错误;

C、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剂后应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使萃取剂与溶质充分接触,错误;

D、放出下层液体时,应打开上方的玻璃塞,并使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正确。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2.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为H2O

B.每还原1mol氧化剂,就有3mol电子转移

C.还原性:

SnCl2>

As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A项正确;

Sn由+2价升高到+4价,SnCl2作还原剂,As由+3价降低到0价,H3AsO3作氧化剂,转移3mol电子,B、C项正确;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项错误

【解析】酸与金属反应放出H2,是放热反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碱与铵盐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14.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根据甲烷的分子式判断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方形活正四面体型。

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四个键键长相等,所有C-H键键角相等,都不能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可能是正方形,错误;

若甲烷是正方形,则二氯甲烷有同分异构体,所以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不是正方形而是正四面体型,答案选D。

考查对甲烷空间构型的依据判断

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I>

HBr>

HCl>

HFB.原子半径大小:

Na>

S>

O

C.碱性强弱:

KOH>

NaOH>

LiOHD.还原性强弱:

F->

Cl->

I-

HI>

HF,A正确;

B.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

Na>

O,B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解析逐渐增强,则碱性强弱:

KOH>

LiOH,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强弱:

I->

F-,D错误,答案选D。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6.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____。

①MgSO4溶液

②NaCl溶液

③Na2SO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溶液

⑥CuSO4溶液

⑦饱和NaCl溶液

【答案】①④⑤⑦

①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镁沉淀,故选;

②钠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故不选;

③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故不选;

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有白色沉淀析出,故选;

⑤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

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不选;

⑦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水减少,饱和氯化钠溶液析出白色氯化钠固体,故选;

故答案为①④⑤⑦。

考查钠与酸碱盐的反应,明确钠与盐溶液反应实质是先与水反应是解题关键。

17.如图为实验室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1的稀盐酸。

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A.温度B.浓度C.容量D.压强E.刻度线

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至刻度线下处。

【答案】

(1)11.9

(2)BD(有错不得分)

(3)①ACE(有错或缺2个不得分)②BCAFED(有错不得分)B.16.8

C.500mL容量瓶(无规格不得分)E.胶头滴管F.1~2mL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000×

1.19×

36.5%/36.5mol/L=11.9mol/L.

(2)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和C.溶液中Cl-的数目随着溶液体积的增多增加。

B.由均一性可知溶液的浓度和D.溶液的密度是定值。

(3)①容量瓶上需标有A.温度C.容量E.刻度线三项。

②根据实验操作顺序,下列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BCAFED,各空的答案依次为B.16.8C.500mL容量瓶(无规格不得分)E.胶头滴管F.1~2mL。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8.实验室可用NaN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硝酸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必须用固体NaNO3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橡胶塞、橡胶导管的原因是______。

(1)NaNO3+H2SO4(浓)

NaHSO4+HNO3↑

(2)如使用NaNO3溶液HNO3不易挥发出来。

(3)加热温度过高会使硝酸分解。

(4)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制品。

【解析】根据实验室制硝酸的注意事项,不难找到答案。

19.(14分)50mL1.0mol·

L-1盐酸跟50mL1.1mol·

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

⑵(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

其原因是。

⑶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⑷如果改用60mL1.0mol·

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所求中和热数值(“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答案】⑴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⑵不能;

因金属易导热⑶偏低

⑷增加;

后者生成0.055mol的H2O,而前者只能生成0.050mol的H2O;

不变;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每空2分)

(1)因为该实验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铜是热的良导体,易损失热量,所以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

⑶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热量会损失,测定结果偏低。

(4)改变酸、碱的用量,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发生变化,但中和热是不变的,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20.Mg能在NO2中燃烧,产物为Mg3N2、MgO和N2。

某科学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反应产物并探究产物的比例关系。

资料信息:

2NO2+2NaOH=NaNO3+NaNO2+H2O,Mg3N2+6H2O=3Mg(OH)2↓+2NH3↑,

限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1)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2)连接好仪器,装入药品前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装置A中盛装的干燥剂是;

装置F的作用;

(4)验证产物中存在Mg3N2的具体实验操作为;

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

(5)已知装置E中初始加入Mg粉质量为13.2g,在足量的NO2中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1.0g,产生N2的体积为1120mL(标准状况)。

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BAEFC(D)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微热,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表明气密性良好;

(3)无水CaCl2或P2O5等;

除去NO2;

(4)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装置C中收集到大量气体;

(5)11Mg+4NO2

Mg3N2+8MgO+N2。

(1)镁能在二氧化氮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和氧化镁和氮气,装置B中通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氮,用装置A干燥剂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E与镁粉发生反应,用F装置除去多余的二氧化氮,装置C和D排水法手机氮气,所以连接装置的顺序为BAEFC(D)。

(2)连接好仪器,装药品钱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微热,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表明气密性良好;

(3)二氧化氮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U形管装的是固体干燥剂,所以干燥剂可以使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等,装置F是除去过量的二氧化氮气体。

(4)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确定产物中有氮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装置C中收集到大量气体,证明为生成的氮气。

(5)已知装置E中初始加入镁粉质量为13.2克,物质的量为13.2/24=0.55摩尔,在足量的二氧化氮中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称量,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1.0克为氮化镁和氧化镁,产生氮气的体积为1120mL,物质的量为1.12/22.4=0.05摩尔,设生成的氮化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ymol,可得到3x+y=0.55;

100x+40y=21.0;

x=0.05;

y=0.4,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5摩尔,则n(镁):

n(氮化镁):

n(氧化镁):

n(氮气)=0.55:

0.05:

0.4:

0.05=11:

1:

8:

1,结合氮原子守恒二氧化氮的系数为4,则方程式为11Mg+4NO2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21.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

L-1的稀硫酸AmL,加入一定体积的BaCl2溶液后,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的体积为100mL,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

L-1,求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混合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0.0056mol·

L-1

【解析】0.05mol·

L-1的H2SO4中H+浓度为0.1mol·

L-1。

H2SO4与BaCl2反应后,H+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变成0.01mol·

L-1,说明原稀硫酸被冲稀了10倍。

反应后溶液为100mL,在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的情况下,原稀硫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BaCl2溶液的体积为90mL。

BaCl2+H2SO4====BaSO4↓+2HCl

1mol1mol

n(BaCl2)0.05mol·

L-1×

0.01

n(BaCl2)=0.0005mol

c(BaCl2)=

=0.0056mol·

22.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F。

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C2为非极性分子。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E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mol配合物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能立即生成3molAgCl。

F原子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时要用元素符号表示)

(1)B氢化物与HCl反应生成的含有B元素粒子的空间构型是 

 

.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2)B3-离子分别与AC2、由B、C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B、C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B3-离子还可以和一价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阴离子电子式为,这种阴离子常用于检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这金属阳离子符号为

(3)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4)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六配位的配合物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在F的+1价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F为   球(“黑”“白”)

(15分)

(1)正四面体型(1分)1 

(1分)

(2)N2O(1分)

(1分)Fe3+(1分)

(3)C<O<N 

(2分)(4)1s22s22p63s23p63d3(2分) 

[Cr(NH3)4(H2O)2]Cl3 

(2分)

(5)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2分)(6)黑(2分)

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AC2为非极性分子,因此A是碳元素,C是氧元素。

B的原子序数介于A和C正价,所以B是氮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D是镁元素。

E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则E是铬元素。

F原子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则F的原子序数是65-36=29,即F是铜元素。

(1)B氢化物是氨气,与HCl反应生成的含有B元素粒子是NH4+,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

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铜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4s1,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

(2)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B3-离子含有3×

5+1=16个价电子,所以B3-离子分别与AC2、由B、C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B、C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2O。

B3-离子还可以和一价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种阴离子应该是SCN-离子,其电子式为

,该阴离子常用于检验Fe3+。

(3)同周期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具有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O>C。

由于氮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4)根据构造原理可知,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3;

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mol配合物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能立即生成3molAgCl,这说明氯离子不参与配位键的形成。

由于C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所以所以该配位化合物中含有6个配体,其中氨气是4个,水是2个,因此该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r(NH3)4(H2O)2]Cl3。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