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3144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案.docx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含答题卷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28分)

1、刘禹锡,字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著有______,有“______”的美誉。

2、铭是一种刻在_______上用来______________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_________。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________。

3、《爱莲说》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________,是_______时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是他的谥号。

4、说,是古代一种_________的文体,大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法上____________,行文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幅一般______,跟现在的_________大体相似。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5分)

陋室铭()德馨()苔痕()鸿儒()

案牍()   西蜀()周敦颐()甚蕃( ) 

淤()泥   濯()  清涟()不蔓()

隐逸()亵( )玩   鲜()有闻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每空1分,共61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重点文言现象归纳(共32分)

1、词类活用。

(先圈画活用的字)(每题1分,共7分)

1、有仙则名作,义

2、有龙则灵作,义

3、苔痕上阶绿作,义

4、无丝竹之乱耳作,义

5、无案牍之劳形作,义

6、不蔓不枝作,义;名作,义

7、香远益清作,义

2、古今异义(每题1分,共4分)

(1)惟吾德馨。

馨:

古义:

美好。

今义:

芳香。

(2)无案牍之劳形。

形:

古义:

身体。

今义:

形状、样子。

(3)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古义:

弦乐器,管乐器。

今义:

丝绸、竹子。

(4)亭亭净植。

植:

古义:

竖立。

今义:

栽种。

3、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17分)

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

释担而立()

笑而遣之()

睨之久而不去()

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谓:

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4、特殊句式(每题1分,共4分)

(1)何陋之有?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4)莲,花之君子者也。

()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每题1分,共7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5.孔子云:

“何陋之有?

”。

()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

7、同予者何人?

()

六、翻译以下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5、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请用原文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

1、《陋室铭》一文采用类比手法引出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2、本文的主旨句(中心)是

3、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4、写居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写居室主人闲适恬淡的生活的句子是

6、作者用古贤人的例子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7、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再次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8、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句子是

9、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的句子是

10、象征君子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特立独行的句子是

11、象征君子美好的气质的句子是

12、象征君子受人尊重,不受侮辱的句子是

八、判断下面的文意理解是否正确。

(每题2分,共34分)

1、《陋室铭》开头四句,用对比的方式引出本文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

2、《陋室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3、作者写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的环境之幽静,再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无丝竹”二句含有对比的意味,突出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灯红酒绿的生活及劳碌的官场生活的鄙弃。

()

5、《陋室铭》结尾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

6、《爱莲说》作者开篇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的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

7、接下来入题,先以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二事做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自己的心意。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表明“我”和陶渊明的处世态度是一样的。

()

8、文中从连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

()

9、“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豁达大度,正直不苟,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名远扬,正直廉洁的形象。

()

10、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

菊花象征隐士,牡丹象征富贵者。

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逃避现实,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从俗从众。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君子。

()

11、作者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

12、本文以爱莲为线索,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

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反衬,牡丹是正衬。

()

13、《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借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

14、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不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整体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

15、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

16、铭,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

17、说,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

《短文两篇》答题卷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28分)

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有“诗豪”的美誉。

2、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4、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5分)

陋室铭(míng)德馨(xīn)苔痕(táihén)鸿儒(hóngrú)

案牍(dú)   西蜀(shǔ)周敦颐(dūnyí)甚蕃( 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不蔓(màn)

隐逸(yǐnyì)亵( xiè )玩   鲜(xiǎn)有闻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每空1分,共61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神异)。

斯(这)是陋室(简陋的屋舍),惟(只)吾德馨(德行美好)。

苔痕上(长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指佛经)。

无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扰乱/使……乱)耳,无案牍(官府文书)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劳(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宾语前置标志)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非常)蕃(多)。

晋陶渊明独(只)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我)独(只)爱莲之(取消句子独立)出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表转折,但是)不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水波)而(表转折,但是)不妖(艳丽),中通(贯通)外直(笔直),不蔓(横生枝蔓)不枝(旁生枝茎),香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益(更加)清,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竖立),可远观而(表转折,但是)不可亵玩(靠近赏玩)焉(语气词)。

予(我)谓(认为)菊,花之(的)隐逸者(隐居避世的人)也;牡丹,花之(的)富贵者也;莲,花之(的)君子(品德高尚)者也。

噫(叹词,表示感慨)!

菊之(的)爱,陶后鲜(少)有闻。

莲之(的)爱,同予者(……的人)何人?

牡丹之(的)爱,宜(应当)乎众矣。

四、重点文言现象归纳(共32分)

1、词类活用。

(先圈画活用的字)(每题1分,共7分)

1、有仙则名名作动,义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形作动,义有灵气,灵验

3、苔痕上阶绿名作动,义长上

4、无丝竹之乱耳形作动/使动,义扰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形作使动,义使……劳累

6、不蔓不枝名作动,义生枝蔓;名作动,义长枝节

7、香远益清形作动,义传得远,远播

2、古今异义(每题1分,共4分)

(1)惟吾德馨。

馨:

古义:

美好。

今义:

芳香。

(2)无案牍之劳形。

形:

古义:

身体。

今义:

形状、样子。

(3)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古义:

弦乐器,管乐器。

今义:

丝绸、竹子。

(4)亭亭净植。

植:

古义:

竖立。

今义:

栽种。

3、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17分)

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谓之间,消独)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主谓之间,取独)

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的)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的)

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却)

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却)

释担而立(表承接)

笑而遣之(表修饰)

睨之久而不去(表修饰)

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在其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

远:

香远益清(传得远,动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在远处,形容词)

谓:

予谓菊(认为)

权谓吕蒙曰(告诉、对……说)

4、特殊句式(每题1分,共4分)

(1)何陋之有?

(倒装句,宾语前置)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判断句)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判断句)

(4)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每题1分,共7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对偶、类比)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

5.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引用、反问)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排比)

7、同予者何人?

(反问)

六、翻译以下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

5、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我只喜爱莲花从河沟中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得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赏。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有很多人了吧!

七、请用原文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

1、《陋室铭》一文采用类比手法引出本文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龙则灵

2、本文的主旨句(中心)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居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