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3197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doc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陆丰市玉燕中学蔡清怀

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数的运算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好比是工具和基础设施.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

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

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法具极其很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以下教学设计.

二、教法分析:

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

(2)使用合适的评价:

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情感与知识技能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多样化理解法则:

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5)加强口算练习:

口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省时省力收效大.

三、学法分析:

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2、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发现有理数加法的不同形式的解释方法,从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注重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这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予规范矫正.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会用正负相抵法进行运算.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运用“相抵相消”法.

【教学工具】PPT演示,口算练习软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复习:

1.如果+2表示向正方向走2个单位,那么-3表示   .(为提问1服务)

2.5的相反数是,-5的相反数是,5与-5互为.

3.|5|= |-5|=若|a|=3,则a=.(为探索法则服务)

4.按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为标准,给下列各数分类:

(为总结法则服务)

5,-3,0,-9,-0.5,

(二)新课:

1.创设情境,愉快学习

提问1:

动物王国举办奥运会,蚂蚁当火炬手,它第一次从数轴上的原点上向正方向跑一个单位,接着向负方向跑一个单位.蚂蚁经过两次运动后在哪里?

让学生列出算式,并结合数轴得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肯定.

1+(-1)=0

提问2:

8+(-8),(-3.5)+(+3.5)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呢?

如何用上面的例子来解释?

提问3:

观察上面算式中各个加数的特征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请说一说.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

正负数在相加的时候,要互相抵消,绝对值相等的,刚好抵消完,所以结果为零.大家再猜猜这几道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如何解释?

(1)2+(-5)=

(2)8+(-6)= (3)(-8)+5=

(4)5+3= (5)(-2)+(-3)=

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解释为会么是这个结果。

2.多样化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提问4: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解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吗?

小组讨论,并用你的方法解释以上五道算式的运算结果.

备选方法:

(1)升降法(温度计、电梯)

(2)盈利与亏损 (3)游戏法 配PPT演示

3.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提问5: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

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例题1:

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并说明理由

(1)130+(-20)=

(2)(-20)+(-5)= (3)1.28+(-1.28)=

(4)-2+0= (5) (6)(-25)+(-7)=

(三).小结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要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3.要熟练、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四).练习。

比一比,看谁口算快又准

利用自制的口算软件。

(五).作业

习题2.4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完全抵消)

(1)2+(-5)=-3

(2)8+(-6)=2

(3)(-8)+5=-3

(4)5+3=8

(5)(-2)+(-3)=-5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抵消)

(3)一个数同0相加

(七)课外练习

★1.计算:

(1)(-14)+(+6);

(2)(+13)+(-4);   (3)(-6)+(-7); (4)(+16)+(+9); (5)67+(-75);  (6)(-34)+(-59); (7)34+48;      (8)(-51)+37.

★2.计算:

(1)(-0.6)+(-2.7);   

(2)3.7+(-8.4);    (3)(-0.6)+3; (4)3.22+1.78;

(5)7+(-3.3);   (6)(-1.9)+(-0.11); (7)(-9.18)+6.18;    (8)4.2+(-6.7);

★★★3.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______0.

★★★4.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

(1)a>0,b>0;      

(2)a<0,b<0;

(3)a>0,b<0,|a|>|b|;     (4)a>0,b<0,|a|<|b|.

六.本课配套资源链接:

配套课件:

课件声音素材:

口算练习系统:

配套练习:

玉燕中学网站:

→教育教研→课外练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都能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并能熟练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尤其是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能熟练运用相抵相消进行快速运算。

二.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探究新知的过程。

本节课基本上能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注重提问的质量,整个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基本上由5个问题统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究。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部分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多样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以问题为主线,能减少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把主要时间交还给学生去探索新知识,避免教师“讲得太多”。

三.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

多媒体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质是辅助作用。

本节课的PPT中,所设计的为工具性的演示,虽然交互的成分少,但对新知识的理解十分有帮助。

特别是“游戏”法则中的动画演示,正负抵消的思想在学生的印象中更加深刻。

这些设计对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加强了口算练习。

因为口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省时省力收效大。

所以我利用Excel开发了“口算练习系统”,本系统可以灵活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口算练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家的电脑进行自我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自编本软件,是本节课的又一个这点。

五.体现大教材观

课本中“净胜球”学生有的可能不太理解,也不好理解,所以我没有选用课本的素材。

教师不能只教“书”,而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到应用的过程。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性,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各项目标。

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整合

充分利用本校的学校网站,进行学科资源整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例如练习的下载,口算练习系统的下载等等。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成分较少。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网络教室中上课,这样每位学生就能进行口算练习训练。

二.部分学生表现得拘谨,不敢大胆发言,也不敢主动参与讨论,导致课堂气氛不够热烈。

a0231044678402a47688cd20efb1a582.doc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