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332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

第2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B)

【解析】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一种物质只能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B中有多种化学式,属于混合物,C、D中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花青素是一种单质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克

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

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 花青素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克;花青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5∶11∶6;因含有碳、氢元素,燃烧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解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

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的粒子是(B)

(第4题)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5.“

”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C)

A.He  B.Cl2

C.CO  D.CH4

【解析】 示意图表示该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两种原子各一个,四个选项中C符合。

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解析】 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7.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解析】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8.下列说法与符号含义相符的是(C)

A.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2NO2:

2个二氧化氮分子

D.2H: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解析】 A表示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B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表示2个氢原子。

9.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

A.15  B.16

C.31  D.46

【解析】 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5。

10.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第10题)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克

【解析】 据图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11.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C)

A.NO  B.NO2

C.NH3  D.HNO3

【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通过计算可得:

NO中氮显+2价,NO2中氮显+4价,NH3中氮显-3价,HNO3中氮显+5价,故选C。

12.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12题)

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铁的元素符号为FE

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13.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两种物质中(C)

A.都含有氧气分子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

【解析】 氧气中含有氧气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A错误;应是每个氧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氧原子,B错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错误。

1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C)

(第14题)

A.一氧化碳B.硫酸铜

C.空气D.铜

【解析】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A、B属于化合物,D属于单质,只有C是混合物。

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C)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解析】 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③H2O2既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④K2CO3能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它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⑤CH4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

故③⑤符合要求。

16.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这里的“铁”应理解为(D)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解析】 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17题)

A.原子序数:

C

A=E

C.A、B、C同周期D.D、E同族

【解析】 A、B、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行,属于同周期元素。

18.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给饮用水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D)

A.CO2B.NO2

C.SO2D.ClO2

【解析】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已知RO2中R与O的质量的比为71∶64,可得

,解得x=35.5,所以R为Cl。

19.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

A.2H2  B.2H

C.H2  D.2H+

【解析】 2H可表示2个氢原子,H2可表示1个氢分子,2H+可表示2个氢离子。

2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C)

A.银Hg     B.氖气Ne2

C.氧化铝Al2O3   D.氯化铁FeCl2

【解析】 银的化学式为Ag,故A错误;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因此其化学式为Ne,故B错误;因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Al2O3,故C正确;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FeCl3,FeCl2为氯化亚铁,故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

21.“大数据是钻石矿”让小明了解大数据的重要,体会了科学的价值,钻石即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写出另一种你熟悉的碳的单质:

石墨。

【解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等都属于碳的单质。

22.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Al。

(3)硫酸亚铁是由Fe2+和SO42-构成的。

(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H

O。

【解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

N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

Al。

(3)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SO42-构成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

Fe2+。

(4)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为+1价,氧为-2价,所以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可表示为:

H

O。

23.

(1)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Mg2+ ②H2O ③2CO ④

 ⑤2H+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

(2)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2个四氧化三铁:

2Fe3O4。

Na2CO3:

碳酸钠。

【解析】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24.如图是电解水(水

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

(第24题)

(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这说明发生了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原子。

【解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5.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2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H2O2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解析】 “H”和“D”是同种元素;都属于氢元素,H2O和D2O都表示水,而H2O2是过氧化氢,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差异性最大。

26.家中常备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试计算:

(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71∶32。

(2)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解析】 

(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

27.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7∶6。

【解析】 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14”“12”都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质量比为14∶12=7∶6。

2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小李同学对物质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归纳,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第28题)

(2)概念的辨析和应用。

A.在①2N、②Mg2+、③

、④H、⑤Cu、⑥SO2中,表示分子的是⑥;表示离子的是②;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⑤。

(填序号)

B.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解析】 

(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可形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构成物质。

(2)“2N”表示两个氮原子;“Mg2+”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或一个铜原子或铜这种物质;“SO2”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或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等。

体温计中的汞是金属,由汞原子构成;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9.2016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的活动主题是“拒绝烟草的危害”。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2∶4∶4∶1。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解析】 

(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可得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2∶4∶4∶1。

(2)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n÷0.335%=

30.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混合物的是BCE,属于化合物的是D。

(填字母)

(第30题)

【解析】 氧气和液氧、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

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分别属于不同种物质。

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

31.“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也在国际上大涨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请你从科学的视角对“神舟”六号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人类探索太空,还有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该核原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若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写出其离子符号:

13H+(或H+)。

(2)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

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第31题)

(3)为了进一步认识锂元素,某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得到右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点即可):

①锂的元素符号为Li;

②锂的原子序数为3(合理即可)。

【解析】 

(1)由于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所以肯定是氢原子,因此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该原子核也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2)依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O为-2价,H为+1价,可求得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3)图中的“锂”字说明该元素为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为3;核外电子数为3;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3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计算:

(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填最简整数比)。

【解析】 

(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2)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

33.亚铁离子具有防治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

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如图是某种补铁药物说明书的部分信息。

某成人按此说明书服药期间,每天能从该药物中补充铁元素168毫克。

(第33题)

【解析】 服药期间每天从该药物中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456毫克×

=168毫克。

三、分析计算题(第34题6分,第35题12分,共18分)

34.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

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

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

请回答:

(1)表格中m=85。

(2)该金属氧化物(R元素和氧元素两种)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克

金属氧化物质量/克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解析】 

(1)通过计算可知,平均值为:

(84.9克+85.1克+85.0克)÷3=85克。

(2)金属元素质量是45克,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克-45克=40克,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所以(2x)∶(3×16)=9∶8所以x=27。

35.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微量元素的摄入。

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请回答: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上市,根据卫生部制定的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毫升酱油中铁营养剂的添加量是200毫克,该铁营养剂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2.5%,由实验测知,酱油中的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食用16毫升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有多少毫克?

(2)小明的妈妈最近身体虚弱,脸色苍白且厌食,医生诊断说她患缺铁性贫血,除正常饮食吸收的铁元素外,建议服用硫酸亚铁(FeSO4)口服液。

若小明的妈妈共需要补充1.4克铁元素,需要服用多少克硫酸亚铁?

(3)152克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相当于多少克氧化铁中铁的含量?

【解】 

(1)mFe=16毫升×

×12.5%×10%=0.4毫克。

(2)FeSO4中Fe%=

,mFeSO4=

=1.4克×

=3.8克。

(3)设152克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相当于质量为x的氧化铁中铁的含量。

Fe2O3中Fe%=

=70%,152克×

=x×70%,x=8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