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363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docx

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1.对以上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额联先抑后扬,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C.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案】

1.C

2.

(1)村民的热情好客,

(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赏析。

C项中春社和“社戏”的活动目的是祈神,祈求丰收的目的。

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和概括。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

“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了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

据此作答。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①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注)①度:

通“渡”,过的意思。

1.“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最能表达这层感情的是第______联。

2.这首诗是毛泽东喜闻捷报后诗兴大发而作,诗歌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首联。

【答案】

1.三

2.首联点出时令,铺写近景远景,极目所视,开阔舒展,表现出诗人闻捷报的喜悦之情和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每逢佳节倍思亲”分析,需要找出思念亲人的诗句。

故应该是“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答案是第三联(颈联)。

2.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的意思“暮色苍茫,挟秋带晚的风冉冉从河上吹过,晓来一眼尽收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溶为一体。

”分析:

秋风:

点出时令。

度河:

铺写近景;大野入苍穹:

是远景,极目所视,开阔舒展。

从而衬托出领袖的心境和胸怀。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从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的妙处。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燕脂”“夜紫”两个凝重的色彩,勾画了悲壮、奇特的意境;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为下面写夜袭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

2.流露出诗人对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英雄气概的赞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解析】

1.题干要求从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诗句。

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

“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

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同时创设了悲壮、奇特的意境。

2.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抒发了誓死报国、奋勇杀敌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瑞鹧鸪①〔宋〕卢炳

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

)又岁除。

萧萧寒雨滴茅庐。

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

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②(乙)。

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③自取疏。

(注释)①瑞鹧鸪:

词牌名。

②桃符:

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

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答案】示例:

【甲】“泉声碎”实乃心碎。

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甲处“泉声碎”泉声是不会碎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泉碎实为人心碎,试想过年本该举家团圆,可自己漂泊在外,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不能归家,心碎至极。

乙处自己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凑成春联,却不能题在自家的门上,表现诗人凄苦、无奈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宿七盘岭①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②空留听,褒城③闻曙鸡。

(注释)①七盘岭:

地名。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

②浮客:

游子,诗人自指。

③褒城:

地名。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本诗画线句中的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清夜”写出夜晚的清冷,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又以子规近似“不如归去”的悲啼倍添伤感。

表达了作者在流放途中失意、怀乡、孤独之情。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芳春”和“子规啼”表明时节是暮春。

作者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着悲啼的杜鹃声,虽然面对的是万紫千红,百鸟齐鸣,但只选择了银杏树的绿和杜鹃鸟的啼,一则代表了江南的名木和四川的名鸟,表明自己远游已快到蜀地了,二则寄托了自己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

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高枕安稳地睡卧在褒城西的七盘岭上。

远处山头的月亮近得到窗前,高处的天河低得流进门来。

春天的银杏树已绿,清凉夜晚杜鹃在啼叫。

浮游之人白白听到杜鹃唤归,听到褒城晨鸡报晓还得上路前行。

6.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

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

要结合写作背景和前两句的句意分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树栖鸦”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使人联想到孤独难眠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联想到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久久地望月苦思: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

诗人表达心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直抒胸臆。

该诗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借景抒情,“地白”“栖鸦”“冷露”烘托出诗人一种凄凉的心境,结合后两句的苦思: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可见诗人心境的凄凉。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根据题意,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托物言志、以动写静、借景抒情、侧面烘托、忽然宕开、对比等。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是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二是抒发情感含蓄,委婉,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7.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诗阅读)

中吕·普天乐·别怀

[元]张可久

故人疏,忧心悄。

愁云淡淡,远水迢迢。

一声白雁寒,几点青山小。

满目凄凉谁知道?

赋情词写遍芭蕉。

明月洞箫,夕阳细草,沙渚残潮。

(选自《新编元曲三百首》,俞为民孙蓉蓉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1.这首曲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请赏析“一声白雁寒,几点青山小”。

【答案】

1.与故人离别、疏远而感到忧伤;满眼都是秋天萧瑟的景象而感到凄凉;无人可以交流而感到孤独。

2.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表现了秋天景物的凄清、萧条,抒发了作者惆怅、孤独及跟友人离别依依不舍的情怀。

【解析】

1.这首曲,借写景抒写羁旅忧怨,暗含抑郁不得志之恨。

开篇直抒作者的伤怀心境。

首一句是化用孟浩然的“不才名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之句,活画出作者凄凉身世,为下文留下伏笔。

接着连用“愁云”、“远水”、“白雁”、“青山”四样景物,淡淡绘景,点染乡愁。

“满目凄凉谁知道”一句回应上文“故人疏”,这种暮霭寒烟笼罩之中的凄迷景色,正与作者内心纷乱的愁绪相契合。

“赋情词写遍芭蕉”一句,借用陆游“蝴蝶梦魂常是客,芭蕉身世不禁秋”(《客意》)句的意境,慨叹自己孤身飘零,犹如深秋芭蕉,难禁秋风秋雨。

据此理解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一声白雁寒,几点青山小”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选取“白雁、青山”两个意象,淡淡写景,点染乡愁。

长空之中若有若无的白云本无意,遥遥千里的烟本无心,南归大雁的一声长鸣本是自然之声,点点青山更是自然之景。

然而在内含沉闷抑郁心理情绪的小山眼里,白云似含淡淡愁绪;远眺归途更有遥遥烟波阻隔;在寥寂的深秋,一声南归大雁的长鸣划破长空,彼时彼人,难免倍觉凄凉;青山点点凝在色之中,愁思也如青山点点不散。

这些隐微宛转地勾勒了一腔绵绵离恨与缕缕忧思。

作者触物伤怀,也是以情观物,这种蔼寒烟笼翠之中的凄迷景色正与作者内心纷乱的愁绪相契合,但此时他却是独对清秋暮景,便纵有万种情思,千般愁绪,又能与何人诉说呢?

秋天景物的凄清、萧条,抒发了作者惆怅、孤独及跟友人离别依依不舍的情怀。

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

京中:

指西京长安。

游寓(yù):

寓寄他乡。

秦:

指长安。

(1)《春日京中有怀》首联中“______”三个字,将诗人______情怀表现得既含蓄又充沛。

(2)《春日京中有怀》和《夜雨寄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独游秦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

(2)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的写法。

《春日京中有怀》诗人实写“今年游寓独游秦”的长安景物及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虚写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

《夜雨寄北》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回家与亲人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以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解析】

【详解】

(1)《春日京中有怀》诗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京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宦游对诗人来说本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独游秦”。

“独游秦”三字,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

《春日京中有怀》诗人实写“今年游寓独游秦”的长安景物及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颈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

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

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

诗人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

李商隐《夜雨寄北》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以此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深挚思念。

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9.1.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再加上情感。

此题为,概括出所描绘的场面特点即可。

“八百里分麾下炙”: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

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练兵前分享牛肉的热闹场面,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B“增添了悲凉之气”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沙场秋点兵”中这个“秋”字下得好。

“秋”在这里指的是“秋天”的意思,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

“秋”字点明了作者回忆中战争的季节,也表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肃杀的气氛。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润州金山寺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①,终日醉醺醺。

(注释)①朝市:

泛指尘世。

1.诗中润州金山寺地理位置独特,该寺建在。

2.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感到“超然离世群”的原因。

3.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岛上(或者“江中”、“水中”、“江上”、“水上”)

2.①金山寺地处江中,四周烟波浩渺,与尘世隔绝;②没有世俗的喧嚣,静谧的氛围使人有离群之感;③清晨,佛堂云雾缭绕,给人神秘高远之感。

3.对尘世生活的鄙弃(厌恶)(或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

【解析】

1.从诗句“僧归夜船月”“树色中流见”,中流:

水流的中央。

可知建在“水中”。

2.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诗人从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的尘世来到金山寺,使他突然感受自己来到了一个没有名缰利锁的世外桃源;,这里环境之优美清净,岛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景色迷人,恍若仙境;寺院钟声,回响两岸,使人心中顿消杂念烦恼。

纵游名山大川,广与僧人交往,借以寄托自己苦闷的情怀。

因而有了“超然离世群”的心境。

3.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张祜金山寺诗写作时间三十岁以前,那时的张祜风流倜傥,意气风发,有远大的抱负,很想有一番作为。

作金山诗时正值第一次诸侯书荐失败归来,因为仕途的失意,张祜整日借酒浇愁,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翻思”二字使尾联与首联相呼应,既反映出诗人对佛寺清静之地的羡慕之情,又突出了对尘世生活的厌恶。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①

独怜②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③无人舟自横。

注:

①韦应物:

中唐前期诗人,先后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十分关心民生疾苦,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但是无能为力。

②独怜:

唯独喜欢。

③野渡:

郊野的渡口。

1.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春潮带雨晚来急”中的“急”字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3.这首诗情景交融,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景象,并揣摩这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第一句从视觉角度,第二句从听觉角度,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意境。

2.春水上涨,水流迅疾。

3.注意要将“横”的状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并将景物的意境与人物的心境联系。

示例一:

在郊野的渡口,看不见人迹,只有一条小船孤零零地横斜在水边,潮水不断拍打它的这沿,它无助地晃动着。

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对现实无力而茫然的心情。

示例二:

在夜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经没有人渡船,只有一条小船悠闲自得地飘荡在水面,任意东西。

可以看出作者摆脱了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

考查对描写角度的理解。

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上有黄鹂深树鸣”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的。

通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勾勒出了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宁静的意境。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

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

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

诗句“春潮带雨晩来急”中的“急”字,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携着春雨的情形,突出了春水上涨,水流迅疾的景象。

3.试题分析:

(1)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

本题作答要抓住“野渡”“舟”两个意象来设置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勾勒小船在水中任意漂浮的景象。

(2)诗人用“野渡无人舟自横”写出了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含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即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感伤的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了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这首诗歌给我们描绘了哪三幅画画?

(2)请简要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一、惜时收割,妻儿送茶饭;二、丁壮勤收割;三、有贫妇拾遗穗,居易感悲伤.

(2)写夏天天热昼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体现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

“惜”字用得非常好,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的感情烈度。

【解析】

【详解】

(1)《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据此概括即可。

(2)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

写作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

舍不得浪费。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句写出农民劳作的辛苦,以及对农民的同情。

13.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

2.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______”。

(填出一句即可)

【答案】

1.示例:

“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大雁离去的坚决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长烟落日孤城闭”抓住典型景物铺排描画,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

其中既寄寓着伤感,又寄寓着豪情。

诗人以此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2.C

3.示例一:

角声满天秋色里

示例二:

巴山夜雨涨秋池

示例三:

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

1.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以大雁离去的坚决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再用“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外战地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景象。

既寄寓了作者对塞外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而感伤,又暗含着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

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句子借“酒”抒发诗人的怀旧之感和委婉的伤今之情。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借“酒”引发诗人深沉的幽思。

C.“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一句,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展示的是豪迈情怀。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借“酒”传达诗人愉悦的感受。

据此,答案为C。

3.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词的积累。

选择一句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作答即可。

答案是多元的。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人借梦境将天上与人间做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展现了一幅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流转,千帆竞渡的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2.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

本题作答要抓住“天”“云”“涛”“星”“船”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图景来作答。

2.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

通过叙写梦中海天一色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