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789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10

10

10

30

15

15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

C.教育D.社会活动

1.A【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靠近朱砂的变红,靠近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命题立意】考查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错因分析】略。

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为()

A.1880年B.1879年C.1876年D.1869年

2.B【解析】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这一标志性事件的了解情况。

★★

【错因分析】对知识的细节不够了解。

3.“教学又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原则。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

3.B【解析】“教学又法,但无定法”这句话表达的是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掌握。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因而导致知识点混淆。

4.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

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

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B.名誉权

C.人身权D.受教育权

4.D【解析】该学校剥夺了学生上学的权利,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的掌握情况。

★★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5.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5.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入口”读成“八口”,是对“入”字的个别部分感知有误,因此,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成熟。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感知觉的深入理解。

★★★★

【错因分析】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将概念联系实际。

6.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赖因D.杜威

6.D【解析】赫尔巴特、席勒、赖因属于传统教育学派,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

★★

【错因分析】略。

7.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特点。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7.D【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千差万别,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的主要表现是关键期。

8.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

8.A【解析】焦虑症的表现是:

(1)情绪方面:

紧张不安,忧心忡忡。

(2)注意和行为方面:

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易作出决定。

(3)躯体症状方面:

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对照小敏的症状,即可知符合焦虑症的表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情况。

★★

【错因分析】对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不够。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

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9.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学生没有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是因为他们的思路向着砖头各种可能用途的方向扩散,因此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

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各种思维类型概念的掌握,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错因分析】考生对思维的各种类型,以及相应的概念掌握不牢。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10.C【解析】《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中的相关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文件的了解情况。

★★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文件中的重要知识点。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属于现代教育的特点是()

A.终身化B.多元化C.全民化D.世俗化

1.ABC【解析】现代教育的特点包括: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的特点的掌握。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2.德育的内容主要有()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

2.ABCD【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与任务确定的,应体现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德育内容的掌握。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3.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处分。

A.警告B.记过C.体罚D.开除学籍

3.ABD【解析】对违纪学生,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处分有下列六种:

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校的权利的掌握。

★★

【错因分析】学校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的。

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是()

A.强制性B.普遍性C.基础性D.免费性

4.ABC【解析】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特征,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的特点。

【命题立意】考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

★★★

【错因分析】审题不准确。

5.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目的D.教学方法

5.ABD【解析】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互相作用设计等。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学策略的概念。

★★

【错因分析】本题易误选C。

教学策略不能确定教学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更好的手段。

6.教育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6.ABCD【解析】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义务教育法》相关内容。

★★★

【错因分析】略。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

()

1.×【解析】《中华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2.√【解析】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这是教育法规中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3.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学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3.×【解析】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的规定: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4.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

4.×【解析】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5.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

5.×【解析】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到青春期以后才逐渐显露出来,之前非常微弱。

6.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形式之一。

()

6.×【解析】有意义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学习材料本身是有逻辑意义的。

7.小刚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

7.×【解析】自我强化是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所作的自我奖励。

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属于替代强化的过程。

8.学生在某一学科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

()

8.×【解析】信度是针对同一套测试而言的。

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不可能是同一套测试,所以不牵涉信度的问题。

9.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9.×【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10.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

10.√【解析】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四、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德育为先,把____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德育

2.教育是一种____的社会活动。

2.有目的地培养人

3.____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3.教育目的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

4.教书育人

5.最常用的德育方法是____。

5.说理教育法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____。

6.为了学生的发展

7.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____。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_______进行表征。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产生式系统

25、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是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9.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学与教

10._______提出了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运动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10.皮亚杰

得分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评卷人

答: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18、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五、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或菜油,用完铁制品后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等。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

1.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命题立意】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2.教育专业能力和教师职业能力是一样的吗?

2.不完全一样。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3、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

(P73)【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素养。

★★★★

3.简述课程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17、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3.

(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有助于教师了解小学课程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2)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可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

(3)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单元宇宙(4)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5)纵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计划的意义。

★★

4.新课改的目标是什么?

4.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新课改目标的理解和掌握。

★★★★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的过程。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得分

评卷人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习动机是命题的热点,考生应该对这部分内容仔细识记。

★★★★★

七、案例分析(15分)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一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

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

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

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

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请思考: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答案要点)优点: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的评价学生;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不足:

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3.主观心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5.不适于大班额评价用;6.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7.如果各科都建,学生也会觉得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