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16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水施工手册(通用).pdf

前前言言在地铁施工中,渗漏水现象较为常见,它降低了地铁的运营效率,影响了旅客的舒适度,甚至危及交通安全。

依据国家、行业相关防水施工技术标准,结合五、十号线防水设计通用图,在防水通用图设计交底、答疑及培训内容基础上,指挥部组织编制了防水施工手册。

本手册以五、十号线防水设计共性内容为基础编制,涉及五号线或十号线的个性内容在手册中均以“用于五号线”或“用于十号线”备注说明。

本手册从防水设计原则、设计措施、材料的技术要求、细部做法和施工工艺五个方面入手,明确了防水质量验收标准,提出了现场管理及施工操作要求,为指挥部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提供了简明实用、可备查、可操作的程序化管理、操作指南。

各参建单位要切实做好宣贯工作,让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对本手册内容熟记于心,确保手册落实生根。

本着“三分材料”、“三分施工”、“四分管理”的原则,把好材料采购关、进场检验实验关、施工交底关、加强施工工艺的管控和成品保护措施,确保防水效果,减少渗漏的可能,避免后期出现大量的返工和渗漏治理,为百年地下工程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结构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11第一节10号线结构设计概况.11.1车站.11.2区间.2第二节5号线结构设计概况.32.1车站.32.2区间.4第二章第二章防水设计原则、等级及标准、防水体系防水设计原则、等级及标准、防水体系.55第一节设计原则.5第二节防水等级及标准.6第三节防水体系.6第三章第三章车站与区间防水设计措施及做法车站与区间防水设计措施及做法.88第一节明挖车站及区间明挖段.8第二节钻爆法施工的车站及其附属结构.11第三节钻爆法区间.11第四节TBM隧道防水措施.13第四章第四章防水主材的技术要求防水主材的技术要求.1414第一节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14第二节非固化橡胶(化)沥青防水涂料(用于10号线).15第三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于10号线).16第四节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用于5号线).17第五节均质片ECB塑料防水板.18第六节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施工缝).19第七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20第八节TBM区间密封垫.20第五章第五章细部构造设计与做法细部构造设计与做法.2222第一节变形缝防水措施.22第二节施工缝防水措施.24第三节桩头防水措施.26第四节通道接口防水层的预留保护.27第五节TBM隧道管片后浇环梁防水构造.27第六节防水板注浆底座系统示意图.29第六章第六章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工艺.2929第一节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29第二节ECB塑料防水板.36第三节非固化橡胶(化)沥青防水涂料(用于10号线).47第四节单组份聚氨酯涂料(用于5号线).50第五节通道洞口防水层甩槎和接槎.51第六节穿墙管件外防水层施工.58第七节止水带施工.611重庆市轨道交通五、十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和区间重庆市轨道交通五、十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和区间结构防水施工手册结构防水施工手册第一章第一章结构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第一节第一节1010号线结构设计概况号线结构设计概况十号线一期工程(建新东路王家庄段)线路长度32.42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27.04km,高架段长度为6.38km。

本段工程共涉及车站19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

设朱家湾车辆段和王家庄停车场。

区间主要为钻爆法施工,有部分为TBM法隧道和高架区间。

十号线沿线地层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砂岩、人工填土;沿线多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地势居高,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基岩大片出露,为砂岩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含水微弱。

1.11.1车站车站暗挖车站统计表暗挖车站统计表序号车站名称结构型式拱顶埋深(m)轨顶埋深(m)车站总长(m)1鲤鱼池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4562.5216/25.22红土地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6582.5212/25.23T2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5.640.86298.56/.24.54渝北广场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54.267.48221.1/23.245中央公园东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32.4344.1225/25.646中央公园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1943270/22.6明挖车站统计表明挖车站统计表序号车站名称结构形式覆土厚度(m)基坑深度(m)围护结构型式车站总长(m)21龙头寺公园站双层四跨矩形框架2.63.017.7围护桩内支撑444/37.72重庆北站三层矩形框架1.6817.7围护桩锚杆170/24.13天宫殿站五层矩形框架0.810.8板肋式锚杆挡墙185/234民心佳园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318.4围护桩内支撑357/21.85三亚湾站四层三跨矩形框架3535.4围护桩内支撑535/22.36上湾路站两层六跨矩形框架24.318.38板肋式锚杆挡墙300/45.97环山公园站两层三跨矩形框架1.84.319.27板肋式锚杆挡墙240.09/22.048T3两层矩形框架-17.28板肋式锚杆挡墙360.1/40.69鹿山站三层三跨矩形框架1.53.125.6围护桩519.6/21.710中央公园西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3521.25围护桩207/23.511悦来站三层三跨矩形框架2.73.019.6板肋式锚杆挡墙360/23.312王家庄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4.118.5板肋式锚杆挡墙339.7/21.41.21.2区间区间区间主要为钻爆法施工,有部分为TBM法隧道和高架区间。

其中排水区间为鲤鱼池站红土地站区间、红土地站龙头寺公园站区间(部分)、鹿山站中央公园东站区间(人字坡单边排向中央公园东)、中央公园东站中央公园站区间、中央公园西站悦来站区间(部分)、长河站T3航站楼区间出入段线,其余为非排水区间。

TBM区间段为T3航站楼T2航站楼区间、T2航站楼渝北广场站区间、渝北广场站鹿山站区间含高架段的区间:

环山公园站长河站区间、长河站T3航站楼区间。

十号线一期工程(建新东路王家庄段)线路长度32.42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27.04km,高架段长度为6.38km。

本段工程共涉及车站193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

设朱家湾车辆段和王家庄停车场。

区间主要为钻爆法施工,有部分为TBM法隧道和高架区间。

十号线沿线地层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砂岩、人工填土;沿线多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地势居高,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基岩大片出露,为砂岩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含水微弱。

第二节第二节55号线结构设计概况号线结构设计概况五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度约40km。

全线车站25座,其中冉家坝站、大龙山站已经建成,23座新建车站。

其中高架车站5座(忠恕沱站、中梁山站、华岩寺新城站、石龙站、跳蹬站),明挖车站6座(园博中心站、湖霞街站、人和站、石桥铺站、巴山站、重庆西站),暗挖车站9座(丹鹤站、重光站、和睦路站、幸福广场站、大石坝站、石新路站、凤西路站、华岩寺站、华成路站),明挖暗挖车站3座(红岩村站、歇台子站、半山站)。

换乘车站8座,冉家坝站为三线换乘(6、环形线、5)、重庆西站三线换乘(12、环形线、5)全线区间28个,依次为起点园博中心站跳蹬站终点,26个,另加幸福广场站大竹林停车场、石龙站中梁山车辆段两个出入段线区间,共计28个。

明暗结合的区间:

丹鹤站金渝大道站(高架明挖钻爆法);大石坝站北滨路站(高架明挖钻爆法);忠恕沱站红岩村站(高架明挖);半山站人和场站(高架钻爆法)2.12.1车站车站序号车站名称结构型式车站中心覆土厚度(m)车站中心基坑深度(m)围护结构型式施工方法1园博中心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11425.9柱列式灌注桩板肋式明挖顺作2丹鹤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33钻爆法暗挖3湖霞街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6.220.7柱列式灌注桩板肋式明挖顺作44金洲大道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4.2-钻爆法暗挖5和睦路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0.9-钻爆法暗挖6人和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4.418.9柱列式灌注桩明挖顺作7幸福广场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13.2-钻爆法暗挖8冉家坝站9大龙山站10大石坝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2.9钻爆法暗挖11红岩村站一层六跨矩形框架结构+单层马3.812.7桩板墙板肋式锚杆挡明挖顺作+钻爆12歇台子站三层单拱形复合衬砌9半明半暗13石桥铺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2.517柱列式灌注桩板肋式锚杆挡墙明挖顺作14石新路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9.9钻爆法暗挖15巴山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9.4明挖顺作16凤西路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15.8钻爆法暗挖17重庆西站框架剪力墙结构026.5柱列式灌注桩板肋式明挖顺作18华岩寺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0.8钻爆法暗挖19华城路站双层单拱形复合式衬砌25.6钻爆法暗挖20半山站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7.722.2板肋式锚杆挡墙半明半暗2.22.2区间区间序号区间名施工方法结构形式1起点园博中心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大跨配线2园博中心站丹鹤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单洞单线3丹鹤站湖霞街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4湖霞街站金州大道站明挖法矩形单洞单线明洞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大跨配线5金州大道站和睦路站敞开式TBM圆形单洞单线56和睦路站人和站敞开式TBM圆形单洞单线7人和站幸福广场站敞开式TBM圆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大跨配线8幸福广场站冉家坝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9冉家坝站大龙山站复合式TBM圆形单洞单线10大龙山站大石坝站复合式TBM圆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大跨配线11大石坝站忠恕沱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明挖法拱形单洞单线明洞明挖法拱形单洞双线明洞明挖法矩形单洞双线明洞12忠恕沱站红岩村站明挖法矩形单洞双线明洞13红岩村站歇台子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14歇台子站石桥铺站复合式TBM圆形单线单洞15石桥铺站石新路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16石新路站巴山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单洞单线17巴山站凤西路站复合式TBM圆形单线单洞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18凤西路站重庆西站复合式TBM圆形单线单洞19重庆西站华岩寺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20华岩寺站华成路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四线+单洞单线21华成路站半山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22半山站中梁山站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23大竹林停车场出入段钻爆法马蹄形单洞三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双线钻爆法马蹄形单洞单线敞开式TBM圆形单洞单线钻爆法右线马蹄形单洞双线+左线马蹄形单洞单线第二章第二章防水设计原则、等级及标准、防水体系防水设计原则、等级及标准、防水体系第一节第一节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具备排水条件的部分区间采用“以防为6主,限量有序排放”的原则。

排水不能引起地表沉降、水资源的过度流失。

(2)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接缝防水为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臵柔性全包防水层。

(3)防水选材需与结构工法相匹配,优先选用能与结构密贴不易产生窜水的防水材料或防水系统,减少因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防水等级及标准防水等级及标准

(1)地下车站、出入口及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含区间、附属结构)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车站风道、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3)隧道工程中漏水的平均渗漏量不应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渗漏量不应大于0.15L/m2d。

第三节第三节防水体系防水体系防水体系见下表:

1010号线防水体系表号线防水体系表防水体系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结构埋深020m时,抗渗等级为P8结构埋深2030m时,抗渗等级为P10结构埋深30m时,抗渗等级为P12裂缝控制迎水面0.2mm,背水面0.3mm,且无贯穿裂缝。

耐腐蚀要求有侵蚀性区段,按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规范执行。

附加柔性防水层1、明挖结构:

全包防水。

底板、侧墙:

1.7mm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区间1.5mm);顶板及外防外贴法施工的侧墙:

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7材。

2、钻爆法结构:

(1)车站采用2.0mm厚ECB塑料防水板+400g/m2无纺布衬垫;

(2)非排水型隧道:

设臵1.5厚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00g/m2无纺布衬垫;(3)排水型隧道:

在初衬与二衬之间设臵1.5厚ECB塑料防水板+400g/m2无纺布衬垫。

并设臵排水系统进行限量、有组织排水。

3、对处于腐蚀性介质地段,可考虑增设辅助防腐措施。

接缝和节点防水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桩头、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头、车站与区间接头等变断面、接缝、接口部位需进行加强防水处理。

衬砌内排水设计要求1、围岩条件好、有重力自排条件的深埋结构可考虑采用防、排(限量)结合措施。

2、排水需满足不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影响上部居民生活。

3、排水原则上不引入车站或区间泵房。

4、结构设计需考虑最不利极端条件下衬砌的抗水压能力。

分区、注浆系统1、注浆系统含:

二次衬砌结构拱顶部位需设臵预埋注浆钢管(与结构要求一致);防水板的配套注浆底座系统。

2、分区系统:

变形缝、环向施工缝设臵外贴式止水带3、钻爆法车站采用防水板,需设臵注浆系统和分区系统;非排水型隧道仅在变形缝设臵外贴式止水带、拱顶注浆;排水型隧道无需设臵注浆和分区系统。

55号线防水体系表号线防水体系表防水体系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结构埋深020m时,抗渗等级为P8结构埋深2030m时,抗渗等级为P10结构埋深30m时,抗渗等级为P12裂缝控制迎水面0.2mm,背水面0.3mm,且无贯穿裂缝。

耐腐蚀要求根据目前的地勘资料无中等以上腐蚀性环境,如后期资料显示有中等以上腐蚀存在,混凝土设计需应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其水泥品种应根据介质的性质及腐蚀级别进行选择附加柔性防水层1、明挖结构:

全包防水。

底板、侧墙:

采用白色高密度聚乙烯为基材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不小于1.5mm)。

可采用50mm的细石混凝土并做保护层,当产品有要求时可不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顶板及外防外贴法施工的侧墙:

采用2.5mm厚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无种植要求时采用PE薄膜或型隔离油毡作隔离层,有种植要求时,采用抗根系刺穿层代替隔离层,采用10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适用于除石桥铺站、8巴山站以外的所有明挖结构);或采用2.0mm厚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适用于石桥铺站、巴山站)。

2、钻爆法结构:

1)对于单洞双线隧道和钻爆法车站考虑将防水层设在初支与二衬之间,靠初支设臵一道土工布缓冲层(400g/m2),再设臵一层高分子塑料防水板,区间厚度不小于1.5mm,车站厚度不小于2.0mm。

在仰拱部分防水板上设臵防水层保护层,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

防水板应设臵分区注浆系统,以施工缝为间距进行分区。

2)对于单洞单线隧道辅助防水夹层采用预铺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5mm);3)对于限量排放模式的隧道,防水层只设臵在拱顶及侧墙部分的初支与二衬之间,靠初支设臵一道土工布缓冲层(400g/m2),再设臵一层高分子塑料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在仰拱部分防水板上设臵防水层保护层,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

并设臵环向排水带和纵横向排水盲管进行系统排水。

接缝和节点防水同10号线设计要求衬砌内排水设计要求分区、注浆系统第三章第三章车站与区间车站与区间防水设计措施及做法防水设计措施及做法第一节第一节明挖车站及区间明挖段明挖车站及区间明挖段1、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根据结构埋臵深度确定,但不小于P8。

2、设臵外包防水层,采用的防水材料与结构工法相匹配。

复合式结构底板、侧墙采用1.7m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后浇筑混凝土粘贴密实。

10号线顶板采用2.0mm厚非固化橡胶(化)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号线顶板采用2.5mm厚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或采用2.0mm厚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放坡、或者围护结构形式为锚索并具备外放条件能与主体结构分9离的(间距大于700),侧墙可采用与顶板相同的防水措施。

围护结构形式采用锚索不具备防水外防外贴的,须砌筑240砖墙,抹砂浆找平或采用其他形式找平基面,使其具备防水层施工条件,采用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防水层的保护层:

底板采用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当使用的预铺卷材为表面不粘型,可不施做底板保护层。

顶板采用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5号线采用100厚)。

侧墙没有永久保护层。

顶板种植:

车站顶板覆土小于3米且有种植规划的需在顶板防水层上增加根阻措施。

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施工要点:

表面隔离膜必须撕出,实现与混凝土预铺反粘。

区间明挖段防水措施与车站一致,其中预铺卷材采用1.5mm厚,侧墙涂料层为1.5mm厚(5号线采用材料与车站一致)。

施工要点:

卷材与卷材之间搭接密实;车站与区间接口处防水各成体系;不同材料过渡处各自收口做密封处理3、标准站防水:

围护桩+内撑板肋结构10号线外包防水层:

侧墙、底板采用1.7m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顶板:

2.0mm厚涂料+1.5mm自粘卷材(N类)。

5号线外包防水层:

侧墙、底板采用不小于1.5m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顶板采用2.5mm厚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或采用2.0mm厚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底板保护层:

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顶板保护层:

7010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锚索围护形式或放坡车站防水锚索具备外放条件(不小于700),则外包防水层:

底板采用1.7m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侧墙、顶板:

2.0mm厚涂料+1.5mm自粘卷材(N类)。

不具备外放条件时,需砌筑240砖墙,抹砂浆找平,再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预铺卷材。

10底板保护层:

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顶板保护层:

7010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1第二节第二节钻爆法施工的车站及其附属结构钻爆法施工的车站及其附属结构1、二衬模筑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2、车站原则上不设臵排水系统,在初衬与二衬之间设臵2.0mm厚均质片ECB塑料防水板+400g/m2无纺布衬垫的全包防水措施。

防水层保护层仅在仰拱部位浇筑7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施工工艺缓冲层材料采用单位重量不小于400g/m2的无纺布。

衬垫采用圆垫圈(暗钉圈)射钉固定在初衬上,防水板与圆垫圈之间采用热合机粘接。

防水板之间采用爬焊机热熔焊接双焊缝的搭接形式,搭接宽度100mm;焊缝间供充气试验以检验焊缝的密实性。

不能采用焊机焊接的部位采用热风枪焊接,焊接宽度不小于30mm;4、注浆系统:

设臵防水板的注浆底座系统,底座在防水板表面四点焊接固定,导管引出间距34米。

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可对拱顶部位的防水层和二衬之间进行回填注浆处理,预埋注浆钢管间距约4米(与结构的拱顶注浆要求一致)。

5、分区系统:

在变形缝、环向施工缝设臵外贴式塑料止水带分区。

6、标准站防水12第三节第三节钻爆法区间钻爆法区间1、非排水型隧道:

(1)二衬模筑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2)防水层采用1.5mm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二衬混凝土实现预铺反粘,有效防止窜水。

无需设臵注浆底座系统和分区系统。

顶拱回填注浆根据结构专业要求取舍。

2、排水型隧道

(1)二衬模筑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2)采用1.5mm均质片ECB塑料防水板+400g/m2无纺布衬垫;仰拱部位浇筑5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排水系统设臵:

排水系统须进行有限、有组织排水;排水系统主要以直径100mm纵向单壁双波纹排水管、间距810米的直径50mm环向软式透水管(5号线环向采用塑料排水带)、直径50mm的横向PVC导水管组成。

区间排水系统设臵里程根据结构要求确定。

13第四节第四节TBMTBM隧道防水措施隧道防水措施1、TBM隧道管片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管片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10。

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宜大于31012m2/s。

2、管片接缝外侧的预留凹槽内应设臵一道多孔型弹性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在进出洞口的变形缝环(35环)可采用遇水膨胀橡胶片与三元乙丙橡胶复合而成的密封垫。

密封垫在管片接缝张开量为6mm时应能承受0.8MPa的水压;密封垫的截面积应不大于管片预留凹槽的截面积;管片密封垫在长期挤压应力作用下,其永久压缩变形25。

3、根据管片形式设臵环缝和纵缝的丁腈软木橡胶衬垫。

4、隧道进出洞口各20环、联络通道各15环(包括变形缝环部位)做管片间柔性嵌缝。

其余普通环一般不嵌缝;当出现渗漏时,需注浆堵漏后在嵌缝范围为拱底90聚合物水泥砂浆嵌缝、拱顶45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嵌缝。

5、螺栓孔和注浆孔部位应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止水。

6、手孔封堵,水平180度以上范围,设臵塑料保护罩,采用发泡聚氨酯充填。

180度至道床范围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当螺栓已做防腐蚀14涂层时,可不再做手孔封堵。

7、进出洞口设臵帘布橡胶板。

8、加强与端头井的接头防水。

加强掘进的同步注浆和管片拼装完成后的回填注浆。

9、联络通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可采用复合式衬砌全包防水做法。

第四章第四章防水主材的技术要求防水主材的技术要求第一节第一节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式(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1、使用部位:

明挖法施工复合结构型式底板、侧墙;钻爆法区间(非排水型隧道)防水层。

2、规格:

单层使用。

车站1.7mm厚;区间1.5mm厚,其中自粘层均不小于0.5mm。

单面粘型。

(5号线对车站区间要求均为大于1.5mm厚)3、施工工艺:

一般采用在卷材短边搭接范围机械固定(端头20mm,间距约200mm);卷材与卷材之间自粘粘接100mm,或其他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