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6308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

XX项目

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组织机构和职责 1

4术语和定义 2

5风险评价的范围 4

6工作程序和内容 4

6.1风险判定准则 4

6.2风险点确定 4

6.3危险源辨识 5

7评价方法 5

8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6

9控制措施 6

9.1控制措施内容 7

9.2评审 7

9.3重大危险源 8

9.4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8

9.5风险分级管控 9

10文件管理和分级管控的效果 9

11教育培训管理 10

12运行管理考核 11

13持续改进 11

13.1评审 11

13.2更新 11

13.3沟通 12

1目的

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本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本项目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通过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强化源头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避免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以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新模式项目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目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主要内容等相关事宜。

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

3组织机构和职责

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土建/水电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组成。

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组长:

申利娟

副组长:

刘和祥

组员:

刘光楚利锋刘明珠伏显勇苗志川裴盈盈成杰各班组管理人员

3.1项目部职责

①项目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②项目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③项目部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④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⑤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3.2班组职责

①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②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③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作业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

④负责落实一、二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三级风险管控工作,对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⑤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3.3施工作业人员职责

①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②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③负责落实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作。

4术语和定义

(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6)风险辨识

识别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7)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9)风险分级管控

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10)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1)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5风险评价的范围

风险评价中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本项目部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其他自然灾害等。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风险判定准则

结合项目部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从高原则。

6.2风险点确定

6.2.1风险点划分原则

根据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1.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现场的危险源较多且管控难度较大,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三级风险,即一般风险,意指现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四级风险,即低风险,意指现场所存在的风险基本可控,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于现场所存在的低风险,虽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6.2.2风险点排查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6.3危险源辨识

6.3.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6.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项目部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风险矩阵分析法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价分级。

静态分析:

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7评价方法

公司及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风险矩阵分析法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价分级。

7.1静态分析

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7.1.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③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④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⑤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7.1.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①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

②确定编制人员。

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技术工、班组长、机修员、技术员、安全员等。

③熟悉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④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⑤判别危害因素。

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⑥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

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7.2动态分析

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7.2.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分部分项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行划分。

7.2.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①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

②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

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作业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③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④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

按照风险点的分类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风险矩阵法(L·S)

本方法的风险度(危险性)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即:

R=L×S

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

R代表风险值

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4级,分别是:

一级(很高)、二级(高)、三级(中)、四级(低)。

8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1)脚手架、模板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倾覆、结构坍塌、人员伤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到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

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5)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9控制措施

9.1控制措施内容

项目部根据风险分级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依次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措施等五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可以采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重大危险源公示、班前教育、应急预案等,公司及项目部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危害大小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上述多项管控措施进行综合管控。

一级风险的管控,由公司项目部制定管控方案,挂牌督办,项目部组织实施;二级风险的管控,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组织监督指导;三级风险的管控,由施工班组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负责监督指导。

四级风险的管控,由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施,施工作业班组长负责监督指导。

9.1.1风险管控原则如下:

四级:

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四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三级:

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公司项目部、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3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二级:

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公司项目部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科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级:

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9.1.2制定控制措施应考虑: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应急处置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

(6)可行性和可靠性;

(7)先进性和安全性;

(8)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9)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9.1.3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

(2)管理措施;

(3)培训教育措施;

(4)个体防护措施;

(5)应急处置措施。

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优先考虑消除危害,再考虑抑制危害,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最后采用减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风险。

9.2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9.3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部现阶段重大危险源有深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电路系统工程。

根据重大危险源要求对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档案。

确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并落实责任人。

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并将报告存入档案。

应将重大危险源的有关信息告知从业人员,应有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并适时改进和演练,演练应有计划和记录。

9.4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1)依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2)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消除或减弱危害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

--替代是能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

--封闭是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隔离是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的位置。

(3)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监测监控;

--警报和警示信号;

--安全互助体系;

--风险转移(共担)。

(4)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员工入厂三级培训;

--转岗、复岗培训;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其他方面的培训。

(5)个体防护措施包括: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

防尘口罩、耐酸碱手套、耐酸碱胶靴、安全手套、防护服、防护耳塞、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呼吸器、安全绝缘穿戴或用具等;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6)应急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7)风险控制措施实施: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可行性有效性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9.5风险分级管控

9.5.1风险分级

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实施分级管控。

9.5.2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重点进行管控。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机构设置情况,本项目部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分为项目部级、班组级及岗位级四级进行管控。

9.5.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9.5.4风险告知

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及职业健康公告栏。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牌,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岗位风险告知卡,标明标明主要岗位作业活动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级别、风险等级、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应采取的管控及相应的管理级别等。

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对风险分级管控清中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10文件管理和分级管控的效果

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2)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

(3)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4)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5)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6)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11教育培训管理

(1)按照项目部制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切实认真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分级管控清单、风险告知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工作。

(2)每一年的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必须安排有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专门计划或课时和内容。

(3)遇工艺、设备或人员变更等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专门针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教育。

(4)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培训直至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5)每年度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

(6)各部门做好课件、资料、考勤、考试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12运行管理考核

(1)本项目部每一个岗位都有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

岗位人员未掌握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相关的风险危害因素、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的,进行重新培训,并视情节进行10-50元罚款。

(2)对无故不参加安全风险管控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重新培训考核直至合格,并视情节进行50-200元罚款。

(3)鼓励本单位广大员工对存在的未排查到位的风险点或危险源等进行报告,查实属三级及以上的,视情况给予50-200元奖励。

(4)风险点及危害因素等未按要求进行公示告知或公示栏等破损导致不清楚的,视情节进行50-200元罚款。

(5)奖励方式为在对从业人员月度、年度考核中予以奖励,由工资中体现;罚款方式为依据所下达的调度令上交财务部。

13持续改进管理

13.1评审

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3.2更新

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3)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

(4)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

(5)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13.3沟通

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