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5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Word格式.docx

20

553.5

536.9

431.7

304.4

合计

2270

565.2

543.8

432.0

299.6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根据1956~2000年当地地表径流系列分析,滨海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81亿m3,见表2-4-2。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不仅受降水量的影响,还受降水集中程度、土壤湿度变化及不透水面积变化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大于降水的年际变化。

受降水年内分配及产汇流条件影响,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水多集中在汛期(6-9月),约占全年的70%-80%。

表2-4-2滨海新区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单位:

亿m3

0.6

0.51

0.27

0.09

0.33

0.35

0.24

0.13

0.83

0.66

0.035

0.034

0.021

0.009

0.015

0.004

1.81

1.57

0.87

0.32

(二)入境水量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入境水量受上游地区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开发的影响,五、六十年代上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入境水量随之减少,特别是1963年大水后,海河流域进行大规模流域治理工程,开挖多条直接入海通道,使流域发生改变,本市部分河道功能随之改变,使得入境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直至六十年代末,流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以后的入境水量也基本能代表现状情况,因此入境水系列考虑采用基本能代表流域现状的1970~2000年观测成果。

滨海新区大部分地处大清河淀东平原区,汉沽全区和塘沽的一小部分在北四河平原区。

北四河平原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3.26亿m3,50%、75%、95%分别为11.80、7.43、3.45亿m3;

大清河淀东平原各河流除大水年有洪水入境外,其余年份基本无入境水量。

由于滨海新区近年来入境水量很少且大部分集中于汛期,在此期间当地用水有限,受当地蓄水工程蓄水能力的限制,各河大部分水量直接入海而无法利用。

(三)地表水水质状况

根据《天津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天津市滨海新区范围内地表水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其水质指标绝大部分为地表水Ⅴ类或劣Ⅴ类标准。

2.4.2滨海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

(一)地下水资源量

滨海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矿化度<2g/L)0.57亿m3,没有可供开采的矿化度<2g/L的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可开采量为0.57亿m3,详见表2-4-3。

表2-4-3滨海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2g/l)单位:

浅层水

深层水

孔隙水

岩溶水

东丽

0.012

 

0.012

津南

0.006

0.006

塘沽

0.19

0.19

汉沽

0.10

大港

0.26

0.26

总计

0.57

0.00

注:

滨海新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与可开采量均为0。

(二)地下水水质状况

第二含水组为天津市的重要供水岩组,也是当前的主要可采层位。

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的汉沽大部分地区,第二含水组地下水符合饮用水标准,塘沽区主要是氟超标,东丽、津南部分主要超标组份为氟、矿化度和氯化物。

平原区第二含水组地下水矿化度由北向南逐渐增高。

在东丽、津南区沿海河一带和大港区,矿化度一般超过饮用水标准;

氯化物分布也与矿化度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东丽区西南、津南区西北沿海河一带及大港南部地区氯化物一般超标。

2.4.3外调水源情况

天津市在1983年建成引滦入津工程后,主要采用滦河潘家口水库蓄水为城市主要水源。

在蓄水不够分配时,由黄河水补充。

到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引江水将成为天津市又一个重要城市水源。

2020年南水北调东线水参与水资源配置。

2.4.3.1引滦水源

根据国务院国办发(1983)44号文规定,在75%年份,潘家口水库调节水量19.5亿m3,天津市分水量10.0亿m3;

在95%年份,潘家口水库调节水量11.0亿m3,天津市分水量6.60亿m3。

引滦入市区净水量,在保证率75%、95%时分别为7.50、4.95亿m3。

预计引滦水源保护工程新建引滦州河段暗渠输水、将引滦明渠全部衬砌,在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减少输水损失0.26亿m3,即可增加供水量0.26亿m3,则扣除损失后入市区净水量在保证率75%、95%时将分别为7.76、5.21亿m3。

目前引滦入津已建向滨海新区供水的工程有:

(ⅰ)引滦入塘沽和入开发区输水管道:

由尔王庄附近高庄户泵站提水,经宝坻区、宁河县,中途经北淮淀泵站再次加压,送入塘沽水厂和开发区水厂。

(ⅱ)引滦入港和引滦入石化聚酯输水管道:

由尔王庄附近的小宋庄泵站提水,经宝坻区、东丽区穿海河过津南区,送入大港、石化乙烯、油田等水厂。

(ⅲ)引滦入汉沽输水管道:

由尔王庄引滦入汉泵站提水,经宝坻区,沿引滦入塘管线到北淮淀泵站,穿潮白新河,中途由乐善沽泵站再次加压,送入汉沽区水厂。

2.4.3.2引黄水源

当遇引滦特枯年份,天津市供水不足时,需应急启动引黄供水。

引黄济津工程从山东省聊城市位山闸引黄河水,经位临干渠至引黄穿卫倒虹,进入清凉江,再经清南连接渠在泊头市入南运河,在九宣闸进入天津市。

从位山闸到天津九宣闸全长440km。

将黄河水引入天津市区通过两种途径:

南运河~子牙河输水线路,经由九宣闸沿着南运河,通过西河闸进入海河干流向市区供水,输水线路长60km;

另一部分水经马厂减河进入北大港水库存蓄,待引黄济津调水结束后,再由北大港水库放水,经十里横河,通过独流减河,再经洪泥河进入海河向市区供水,线路长80km。

引黄天津用水指标为10亿m3,收水量为3-5亿m3。

2.4.3.3引江中线水源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多年平均分配给天津市水量为10.2亿m3,总干线和天津干线输水损失率15%。

天津干线末端以下至水厂,输水管渠损失率和调节水库蒸发渗漏损失率合计6%,入水厂净水量多年平均8.16亿m3。

根据《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市内配套工程规划》,南水北调中线与引滦(包括于桥水库)多年平均合计可供水量16.71亿m3,9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15.00亿m3。

其中大清河淀东平原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3.62亿m3,50%、75%、95%保证率可供水量分别为13.44亿m3、13.07亿m3、11.41亿m3。

2.4.3.4引江东线水源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天津)工程规划》(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共同为天津市供水。

考虑到东线工程向天津供水量正在落实中,因此2010水平年东线工程供水量不参与配置,2020水平年多年平均分水量按5.0亿m3考虑,天津干线末端以下至水厂,输水管渠损失率和调节水库蒸发渗漏损失率合计20%,入水厂净水量多年平均为4.0亿m3。

2.4.3.5外调地下水源

由宝坻下仓水源地供大港石化工业用水0.18亿m3,宁河北水源地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0.22亿m3,共0.40亿m3供给滨海新区。

2.4.4其它可利用水源情况

包括海水、再生水和地下水中的微咸水(矿化度为2~3g/L)。

鉴于天津水资源紧缺和滨海新区地处滨海的条件,淡化利用海水或直取海水是对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补充。

目前北大港电厂直接利用海水作为电厂冷却用水年取用海水量14.0亿m3,北大港电厂还有日产7200吨淡水的海水闪蒸淡化设施,年产淡水200万吨;

另有塘沽的海水净水厂一座,生产能力1万吨/日,用于天津碱厂溶碱用水。

再生水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及循环经济的要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将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再生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或林地灌溉、河湖环境、市政杂用和工业冷却等方面。

微咸水是指矿化度在2~3g/L的浅层地下水。

滨海新区的微咸水主要分布在东丽区、津南区,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3.1滨海新区需水量

滨海新区总需水量:

南水北调通水前采用紧缩指标为58024万m3,南水北调通水后为64849万m3,2020年为95501万m3,其水量已考虑管网漏损及未预计水量,见表3-1。

表3-1规划期总需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

项目

南水北调通水前紧缩指标

2010年

2020年

生活

城市

6099

7623

14199

农村

274

411

310

小计

6372

8034

14509

生产

工业

26110

29870

39163

建筑业

538

538

931

三产

4471

5695

11573

农业

12132

12132

9832

43251

48235

61500

生态

绿化

446

446

940

道路浇洒

1013

1013

1803

河湖补水

942

942

2635

湿地

6180

6180

14114

8581

8581

19492

合计

58204

64849

95501

3.2滨海新区可供水量

可供滨海新区利用的水资源有:

当地及过境地表水、当地地下水和天津市水源地地下水、引滦水、引江水、海水淡化或直接利用、再生水等,引黄水也可通过将中心城区的引滦水指标临时调剂到滨海新区,起到间接供水的作用。

考虑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前和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2020年南水北调东线水参与配置。

在可供水量中,深层承压水为0.57亿m3,这部分地下水在天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不作为资源量,因此限制当地承压水的开采,在水源不足时临时开采使用,仅做为距离城镇较远、供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农村生活用水水源。

预计滨海新区可供水总量: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前为5.92亿m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为8.21亿m3;

2020年滨海新区可供水总量为11.29亿m3,见表3-2。

表3-2滨海新区可供水量预测成果表(90%保证率)单位:

南水北调通水前

南水北调通水后

地表水

0.60

0.40

地下水

0.97

水源地

0.57

当地深层承压水

引滦水

2.10

4.15

5.70

引江水

再生水

1.07

1.31

2.48

海水

1.18

淡化利用

0.75

2.14

1.50

直接利用

0.43

0.64

5.92

8.21

11.29

本表中0.57亿m3深层承压水仅做为距离城镇较远、供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农村生活用水水源。

3.3滨海新区水资源配置

根据滨海新区覆盖多个行政区的特点和产业功能区布局的实际情况,在水量配置时,考虑按照划定的供水区域配置。

考虑到滨海新区的的产业区布局和居住区的建设规划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厂分布情况,将滨海新区划分几个相对集中的供水区域,从整体来考虑配置各种可能水源的可供水量。

在区域划分中主要考虑供水距离比较近,供水水源大致相同,易于布置供水系统等因素,将滨海新区分为4个供水区,每个分区的范围为:

东丽供水区:

包括临空产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西区(泰达西区)、海河下游工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和海河新城、新立组团、空港物流组团、东丽湖组团、海河下游工业区等生活组团,主要供水水源以外调水为主,供水区域相对集中。

区域范围为:

南部、西部、北部为滨海新区区域分界线,东与塘沽供水区之间以黑潴河分界;

塘沽供水区:

包括核心区(塘沽城区)、泰达东区、天津港、临港工业区和临港产业区;

东至渤海,北与汉沽供水区以永定新河分界,南部为塘沽区边界,西与与东丽供水区之间以黑潴河分界;

大港供水区:

包括大港城区、滨海化工区(三角地石化工业区、油田化工区),区域范围为:

大港行政区界范围;

汉沽供水区:

包括汉沽城区、海滨休闲旅游区,区域范围为:

北部、东部、西部为汉沽区区界,南与塘沽供水区以永定新河分界。

水源配置过程中,考虑各种水源的使用条件,按照如下原则考虑:

外调地表水:

是国家为保证天津市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而批准的跨流域调水,由于调水成本较高,水质优良,在配置中原则上考虑仅供城市生活和工业,即使水量充沛,也不考虑向湿地和农业供水。

外调地下水:

是我市为保证东南部地区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而批准的调水工程,调水成本较高,水质优良,在配置中原则上考虑仅供城市生活和工业,即使水量充沛,也不考虑向湿地和农业供水。

海水淡化和直用:

海水淡化水质优良,适合做工业锅炉补充水,但作为生活饮用水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处理,同时考虑海水淡化的坐落位置,宜就近使用,因此,在配置中海水淡化水原则上仅配置给沿海区域的工业用水;

海水直用,考虑海水的引用条件和水质情况,配置中仅配置给沿海区域的工业,作为工业的冷却用水。

在实际配置中,考虑北部汉沽供水区相对其它供水区需水量相对较小,而海水淡化规模较大,在配置中,未能全部配置,可考虑在全市水源调配中向与汉沽邻近的宁河供水。

当地地表水:

考虑可利用水量和水质条件,在配置中原则上考虑仅供作为农业和湿地供水,并优先供农业用水,如有余水供湿地。

再生水:

考虑目前使用情况和未来的再生水处理成本及水质情况,配置中原则上仅考虑工业按照目前的使用范围配置,主要配置给农业和湿地用水,近期,水量紧缺时配置作为城市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远期供农业和湿地用水。

根据滨海新区水源配置原则和可供水源条件,分别对各种用水进行配置。

配置结果如下:

表3-3南水北调通水前各供水区配置水量汇总表单位:

需水量

配置水量

缺水量

外调水

海水

承压水

东丽供水区

7666

7348

319

7667

1

塘沽供水区

18651

13505

1500

2200

1446

大港供水区

8866

3566

3200

1800

302

8868

2

汉沽供水区

3492

1152

2197

143

农村生活

274

农业

6000

6132

湿地

2358

-3822

-942

58204

25571

6897

4000

10700

53442

-4762

从表中看出:

南水北调通水前,采用紧缩指标滨海新区除湿地缺水3822万m3,河湖缺水942万m3外,通过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可以保证。

表3-4南水北调通水前各供水区配置水量汇总表单位:

当地

9667

20916

16166

1050

10828

5828

3775

1578

5918

-262

34181

13100

64587

在配置过程中,湿地尚缺水262万m3,虽然总的水量充沛,外调水水量尚有余水,但考虑外调水水质优良、供水成本高和为将来经济发展预留等因素,只供给城市生活和工业,不供给湿地。

表3-52020年各供水区配置水量汇总表单位:

15681

32319

26269

5000

15653

8653

7000

4955

2955

2000

311

5832

56195

14000

20996

从上面的配置结果看:

在配置中,海水淡化和海水直用宜配置在沿海区域,虽然规划规模较大,但要考虑以沿海地区的使用为主,在配置中既考虑海水使用的区域限制,还要考虑海水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从安全角度考虑沿海地区不能全部配置海水淡化水和海水直用,必须配置适量的其它水源,因此,在实际配置中,有些区域该部分水量不能足额配置。

再生水在配置中,水量较充足时,除少量配置给工业外,全部配置给湿地和农业,已足额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