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82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线》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实验总结9

实验三10

一、分组及试验任务10

二、实验环境记录`10

三、实验过程10

四、思考题13

五、实验总结13

实验一

1、实验环境

本组成员:

陈晨(41251017)、曾丹阳(41251030)

设备连接情况:

C07--C09

2、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1、网络命令学习

(1)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的是dos的命令窗口,在命令行中输入ipconfig命令,查看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添加上参数,输入ipconfig/all记录本地连接中IP地址,MAC地址(PhysicalAddress),网关(DefaultGateway)等信息。

(2)在命令行下输入routeprint命令,查看本机上路由表信息。

(3)输入arp–a命令,查看本地高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4)相邻的两位同学组成一组,输入命令ping222.28.78.X(对方IP地址),如ping222.28.78.100,测试当前主机到目的主机的网络连接状态。

读懂ping包下面的统计信息,判断是否连通。

(5)再次输入arp–a命令,查看本地高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6)命令arp–d用来删除本地高速缓存中的记录。

2、软件学习

(1)点击桌面图标“wireshark”,打开网络分析软件。

(2)点击菜单栏中的“capture”→“Interfaces”,查看网络接口的当前状态。

在相应的接口后面点击“start”,即可开始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即可停止抓包。

(3)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option”,在过滤器CaptureFilter栏输入etherproto0x0806oripproto1,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

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dos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对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停止抓包。

分析抓到的一组ARP数据包,即请求(request)和应答(reply)包,记录数据链路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分析一组ICMP数据包,请求(request)和应答(reply),记录数据链路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IP协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4)抓取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并分析TCP数据包,记录连接的序列号、确认号和标识符(即:

seq、SYN、ACK、ack等)。

三、实验总结

实验1.2因为在宿舍自己做的,没有连接到其他的电脑,所以抓取不到对方的数据,显示的数据全部为最大值或最小值。

两个实验都是为后续实现打基础的实验,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听取了实验指导老师的意见,先做的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实验二

一、分组及实验任务

列出组长、组内成员和本人的配置任务。

组长:

陈晨组员:

曾丹阳

进行了C07G1/0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记录

本小组实验设备连接方式,PC机那个接口(哪块网卡)和路由器(交换机)哪个接口(f1/0,f1/1,f0/5等)相连,如:

K001—(f1/0)路由器(f1/1)—K100)。

C07—(F1/0)路由器(F0/0)--C09

三、实验过程

1、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熟悉

在进行下面的实验之前首先预习《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熟悉基本配置命令。

必须掌握的命令:

●模式切换命令;

●Show命令:

showiproute,showinterface,showrunning-config,showipinterfacebrief等;

●IP地址配置命令:

ipaddress;

●Ping命令;

●No命令。

注意:

在进行下面实验之前使用no命令清除所有已存在的配置。

2、线缆连接

两个人一组,选择1台路由器,2台PC机,在配线架上找到两台PC机所对应的接口和路由器对应的接口,使用直连双绞线将两台PC机的接口和路由器的接口分别进行连接。

详细记录实验拓扑结构。

3、配置路由器IP地址

配置路由器的G0/0以太网口地址为172.16.1.1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的G0/1以太网口地址为10.0.0.1255.0.0.0;

Ruijie>

enable

Ruijie#showipinterfacebrief//查看端口命名及状态

(记录两个端口名称GigabitEthernet0/0和0/1)

Ruijie#configure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uijie(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切换到端口模式

Ruijie(config-if)#ipaddress172.16.1.1255.255.255.0给端口地址

Ruijie(config-if)#noshutdown开启端口(默认关闭)

Ruijie(config-if)#exit退回一级

Ruijie(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1

Ruijie(config-if)#ipaddress10.0.0.1255.0.0.0

Ruijie(config-if)#noshutdown

4、PC机IP地址配置

右键点击PC机上“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找到“本地连接2”,右键点击“属性”,选择“TCP/IP”,可配置IP地址和相应掩码。

配置PC1的“本地连接2”接口地址为172.16.1.2/24,网关接口为172.16.1.1;

配置PC2的“本地连接2”接口地址为10.0.0.2/8,网关接口为10.0.0.1;

记录配置是否成功和提示信息;

在PC机的命令行状态下执行ipconfig/all命令查看配置是否生效,记录本机的“本地连接2”网卡的MAC地址、IP地址、掩码、网关等信息。

如:

MAC:

00-98-99-00-EA-32

IP:

222.28.78.X

网关:

222.28.78.1

5、查看实验结果

在PC1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10.0.0.2

在PC2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172.16.1.2

观察现象,记录是否成功;

如果不成功,分析原因。

6、修改(第三步)路由器的端口地址,重复后面的过程

路由器的G0/1以太网口地址修改为172.16.1.3255.255.255.0;

并将PC2的“本地连接2”接口地址修改为172.16.1.4/24,网关接口为172.16.1.3;

配置是否成功?

分析原因

7、查看路由表

在路由器上的“router#”模式(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showiproute”命令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

在PC机命令行模式下用“routeprint”命令显示PC机的路由表。

8、点击桌面上的“wireshark”,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option”,在interface下拉菜单中,选中“网络实验”这块网卡,相应的IP地址会显示出来,在过滤器CaptureFilter栏输入arporicmp,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

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PC机的dos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对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停止抓包。

如果抓取的只有ICMP的包,而没有ARP数据包,在命令行下输入arp-d

命令,再执行开始抓包,在命令行下输入(ping+对方IP),就会抓到两种类型的包,在实验报告中分析一下原因。

实验结果:

将路由器的G0/1以太网口地址修改为172.16.1.3255.255.255.0后配置不成功。

输入ipinterfacebrief之后发现重新配置的IP地址没有被覆盖,还是原来的IP地址和网关接口。

但此时PC2的接口地址已被更改,因此无法连接。

Wireshark软件抓包:

截取的报文:

源地址:

00:

e0:

4c:

23:

da:

92

目的地址:

ff:

ff

14:

4b:

7b:

d3:

10

10

四、思考题:

1.为什么在配线架上就可以使PC机和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物理连接,配线架的原理是怎样的?

光线通过转换直接到交换机再到配线架,然后再接到各用户。

配线架用以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

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进入设备后首先进入配线架。

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

如果没有配线架,前端的信息点直接进入到交换机。

2.在第六步中,路由器配置是否成功,有何提示信息?

配置不成功。

提示requesttimedout。

因为已经配置过一遍pc1的网口,新配置的信息无法覆盖原信息,如截图所示。

而在更改网关后找不到对应接口,故无法连接。

3.在第五步中,ping命令执行是否成功,为什么?

成功。

cmd窗口中显示lost=0,说明数据全部传输,没有丢失。

4.如果不配置PC机的网关,执行ping命令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Requesttimedout。

发送连接请求后计算机无法找到对应的接口,导致无法连接。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修改网卡的ip地址与利用ling命令通过路由器将两台电脑相互连接。

实验过程中没有遇到异常现象,在步骤六时没有仔细看弹出的提示,在重新赋值ip地址的过程中出现conflict,无法覆盖。

实验三

曾丹阳

进行了D03GE0/0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

记录本小组实验设备连接方式,PC机那个接口(哪块网卡)和路由器(交换机)哪个接口(GE0/0,GE0/1等)相连。

D03—GE0/0路由器GE0/0D09

三、实验过程

1、静态路由配置,参照《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2、线缆连接

1)每组机柜里面,Router1和Router2串口线已经接好,Router3和Router4的串口线也应经接好。

2)四人一组,选择R1和R2(或R3和R4),选择两台PC机,在配线架上找到两台PC机所对应的接口和路由器对应的接口,使用直连双绞线将两台PC机的接口和路由器的接口分别进行连接,路由器接口选用GigabitEthernet接口。

3、配置路由器接口地址

配置路由器R1的GE0/0以太网口地址为172.16.1.1255.255.255.0;

S2/0串口地址为172.16.2.1255.255.255.0;

Ruijie_01>

Ruijie_01#configureterminal

Ruijie_01(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

Ruijie_01(config-if)#ipaddress172.16.1.1255.255.255.0

Ruijie_01(config-if)#noshutdown

Ruijie_01(config)#interfaceserial2/1

Ruijie_01(config-if)#ipaddress172.16.2.1255.255.255.0

Ruijie_01(config-if)#clockrate64000配置Router1的时钟频率(DCE)

配置路由器R2的GE0/0以太网口地址为172.16.3.1255.255.255.0;

Ruijie_02>

Ruijie_02#configureterminal

Ruijie_02(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

Ruijie_02(config-if)#ipaddress172.16.3.1255.255.255.0

Ruijie_02(config-if)#noshutdown

Ruijie_02(config)#interfaceserial2/0

Ruijie_02(config-if)#ipaddress172.16.2.255.255.255.0

配置PC1的“本地连接2”接口地址为172.16.1.11/24,网关接口为172.16.1.1;

配置PC2的“本地连接2”接口地址为172.16.3.33/24,网关接口为172.16.3.1;

在PC机的命令行状态下执行ipconfig命令查看配置是否生效。

在PC1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172.16.3.33

在PC2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172.16.1.11

观察现象,记录是否成功。

6、写入静态路由表

在Router1上配置路由

Ruijie_01(config)#iproute172.16.3.0255.255.255.0172.16.2.2

在Router2上配置路由

Ruijie_02(config)#iproute172.16.1.0255.255.255.0172.16.2.1

7、分段进行测试

在PC机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由近至远测试哪些接口可ping通,哪些接口ping不通;

在路由器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由近至远测试哪些接口可ping通,哪些接口ping不通;

172.16.1.1172.16.1.11172.16.2.1

172.16.2.2172.16.3.1172.16.3.33

8、查看路由表

四、思考题

为什么主机需要配置网关才能互相ping通?

如果不配置网关,在计算机运行ping命令时找不到对应的接口。

五、实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