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8527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doc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任何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培养工作中,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心智的培养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

定向映像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是用言语:

新知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心智技能形成的进展程度,要不断地改变言语形式。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地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你认为当前我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我国高校实行教师聘任制。

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有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责任、条件和任期聘任。

教师职务的聘任包括人品资格的认定,采取何种聘任方式,聘任期间的考核,以及聘满是否续聘、解聘何缓聘等等。

高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由高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聘任期间高效将定期对教师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

自1986年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以来,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的局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我国教师的合理流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教师职务评聘不分离,考核不够科学化,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因此,目前的改革重点和方向是:

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

论述题: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1、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技艺性人才的培养规模。

2、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

3、在结构形式上,扩大全日制高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力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高等教育需求紧张的局面。

4、在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的大学,同时应鼓励其他学校探索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办学形式。

5、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落差。

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土粗豪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中央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

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

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论述题如何形成高校教师的结构优化?

谈谈你对高校教师结构优化的措施。

为合理优化我国高校教师的整体结构,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

1、完善教师聘任制。

通过聘任,使教师能够到适合于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学校能聘任到自己想要的教师。

增强学校间对人才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

引导、鼓励教师在不同学校、地区应聘任职,减轻人才集中地教师效益不高所带来的压力,形成教师的合理布局。

3、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

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论述)

答: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汇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

知识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知识以能力为前提。

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调动起来。

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

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注意全方面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

知识与能力并重结合通过学生动脑动手,传授知识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论述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引导,有效组织。

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通过教师威望调动学生主动性,老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平等交流

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实践谈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设置包括: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设施的建设。

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意义1)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

这是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随意更改教学大纲的范围、深度、基本要求、课程规范,保证教学质量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它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结合实践谈如何选择现代教学媒体(论述)

答:

教学媒体分为传统和现代。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给高等学校的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现代教学的发展。

教学媒体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如何选择教学媒体由教学任务的需要来选择。

遵循2个原则:

目的性原则1)教学目的要定的切合实际2)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

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1)要考虑教学需要与媒体的功能及特点2)要使用能获得更好效果而又使用方便,价格低的媒体。

1999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提出“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