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589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docx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

心理测验技能(三级)

第一节智力测验

第一单元:

韦氏测验

一、学习目标

掌握韦氏测验的实施与记分方法;掌握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解释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1955年编制,1981年龚耀先修订

测验的全套材料包括:

两个分量表:

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言语量表6项,操作量表5项,共11项。

2适用范围:

16岁以上,分城市和农村两式:

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县属集镇以上的人口,称为城镇人口。

3、施测步骤

测验之前先填写被试者的一般情况、测试时间、地点和主测人,然后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进行成人测验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

测验通常都是一次作完,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也可分次完成。

  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超过规定时间即使通过也记0分,提前完成的按提前时间的长短记奖励分。

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有的项目通过时记1分,未通过记0分;有的项目按回答的质量,如概括的深度记0、1或2分。

各分测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1、知识——对一般性常识的了解

2、领悟——主要测量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一般知识。

3、算术——主要测量数学计算的推理能力及主动注意的能力。

4、相似性——用来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5、数字广度——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6、词汇——主要测量人的言语理解能力,同时了解其知识范围和文化背景。

7、数字符号——主要测量一般的学习能力、知觉辨别能力及灵活性,以及动机强度等。

8、图画填充——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

9、木块图——主要测量辨认空间关系的能力、视觉结构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视觉-运动协调能力等。

10、图片排列——主要测量被试者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

11、图形拼凑——主要测量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知觉组织能力以及辨别能力。

(二)测验的记分方法

1、原始分的获得:

限制时间的测验,以反应速度和正确率计分,没有时间限制的测验按照大体质量计分。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分测验的粗分(或称原始分)。

缺一项分测验时,要计算加权分。

粗分按手册上相应用表可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分别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便可得到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

再将二者相加,便可得到全量表分。

最后,根据相应用表换算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由于测验成绩随年龄变化,各年龄组的智商是根据标准化样本单独的,查被试者的智商一定要查相应的年龄组。

(三)测验结果的解释

智力等级的分布和智力缺陷的等级

二、相关知识

三、测验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在操作修订韦氏量表时,一定要按本量表的标准程序进行。

(二)主试者必须受过进行个别和团体测验的训练。

(三)测验时间要选择恰当,这是与被试建立良好协调关系所必需的。

被试者应处于精力充沛,身体舒适,没有急事的时候来接受测验。

(四)主试者应努力取得被试者的合作,尽量使他们保持对测验的兴趣。

(五)有些项目无时限,但不是让被试者任意延长。

如果肯定被试已经无回答了,再延长时间也没有意义,这时便进行下一项目。

一般来说有10秒或15秒钟可以考虑好回答。

第二单元:

瑞文测验

一、学习目标

掌握瑞文测验的施测与记分方法

二、操作步骤

(一)工具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二)方法

1、测验的施测

2、测验的记分

三、相关知识

(一)测验介绍

瑞文渐进测验(Raven’sProgressiveMatrices),简称为瑞文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

由于该测验氏非文字的,它较少受到本人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努力做到公平,故心理学家们尤其喜欢采用这个测验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二)施测方法

1、瑞文测验既可以团体施测,也可以作为个别测验。

2、测验开始时先发给记录纸,要求填好姓名、性别、年龄等项。

然后发下测验图册,请打开第一页(A1)说:

"看上面一张图,图下角缺一块,请你从下列的6块图片中选一块最合适的补上去。

你找找看,哪一块补上去最好,最配得起来"。

先让被试者尝试一下,最后将正确答案"4"号告诉大家,并请他们将数码"4"写在记录纸上与A1对应的空格里。

个别施测者,由被试指点出他确认的图形,由主试在记录纸上记录相应的号码。

3、在被试都掌握了方法后,接着翻到下一页(A2),并告诉大家以下每图都有缺少的一角,要求从下面的几个小块图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补上去,并把它的号码写到记录纸相应的空格内。

4、测验时间满40分钟时,不管有无做完,一律交卷。

5、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中当进行到C、D、E三单元时,每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项目都按不通过计(但A、AB、B三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

(三)测验的记分

  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

被试在这个测验上的总得分就是他通过的题数,即测验的原始分数。

  本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分数。

(四)瑞文测验在我国的修订情况

  我国1986年由张厚粲及全国17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完成了对瑞文标准型测验的修订,出版了瑞文标准型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89年,李丹等、王栋等分别完成了彩色型和标准型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CombinedRaven`sTest,CRT)中国修订版的城市、成人和农村三个常模的制定工作;1996年,王栋等开始了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再修订工作,新修订版业已完成;瑞文高级推理能力测验的修订及常模建立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四、注意事项

(一)主试逐字照读指导语,对被试提问可以重复指导语,不应擅自补充或更改。

(二)团体施测时特别要防止相互抄袭或交谈。

(三)团体施测对象如超过30人,除主试外应增加主试助理1~2人。

每次施测团体应不超过50人为限。

(四)主试与主试助理在被试进行前5题时,应进行巡视,对不能理解解题方式或前5题不能正确回答者,单独重复指导语。

第三单元:

比内—西蒙量表

一、学习目标

掌握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与记分方法

二、操作步骤

(一)工具

中国比内测验

(二)方法

1、测验的实施

2、测验的记分

三、相关知识

(一)测验介绍

  比内量表示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

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比内测验最早于1916年传入我国,1979年,吴天敏教授进行第三次修订后,定名为《中国比内测验》。

(二)测验的实施

1、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被试或替被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2、施测时,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3、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三)测验的记分

1、通过1题记1分,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

将被试者答对题目的分数,加上承认他能通过的题目的补加分数,便得到测验的总分。

2、根据被试者的实足年龄和总分,从指导书的智商表中查到相应的智商。

(四)中国比内测验的内容

1.比圆形2.说出物名3.比长短线4.拼长方形5.辨别图形6.数纽扣13个7.问手指数8.上午和下午9.简单迷津10.解说图画11.找寻失物12.倒数20至113.心算

(一)14.说反义词15.推断情景16.指出缺点17.心算

(二)18.找寻数目19.找寻图样20.对比21.造语句22.正确答案23.对答问句24.描画图样25.剪纸26.指出谬误27.数学技巧28.方形分析

(一)29.心算(三)30.迷津31.时间计算32.填字33.盒子计算34.对比关系35.方形分析

(二)36.记故事37.说出共同点38.语句重组

(一)39.倒背数目40.说反义词

(二)41.拼字42.评判语句43.数立方体44.几何形分析45.说明含义46.填数47.语句重组

(二)48.校正错误49.解释成语50.区别词义51.明确对比关系

四、注意事项

(一)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二)主试对被试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

对于他的答案,不论对与不对,都不要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神态,以免影响他的测验结果。

(三)施行测验之前,应安排好一间安静房子,内设一桌两凳。

施测时主试被试对坐。

主试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被试窥视主试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

(四)主试必须按照各试题的时限控制时间,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

第二节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和种类

人格测验多达数百种,由于其依据的人格理论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但总的来讲,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为结构明确的自陈量表;一类为结构不甚明确的投射技术。

一、客观化测验(self-reportinvention)

  客观化测验也称自陈量表,就是让被试者自己提供关于个人人格特征的报告。

由于一般的自我报告往往受报告者主观认识的影响,因此客观化测验多采用客观测验的形式,设计出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每个句子或问题描述一种行为特征,要求被试者作出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

常用的客观化编制方法如下:

1、逻辑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

3、经验法

4、综合法

二、投射测验(projectivetest)  

  投射法是指向被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出他的人格结构。

  投射法作为一种测验工具,主要是探讨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的、深层的态度、冲动与动机。

这种方法受到倾向于心理动力学观点的医学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

有些学者依据对被试者的反应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即反应形式,把投射技术分为下列四种:

1、联想法

2、构造法

3、表露法

4、完成法

投射测验工具

(一)罗夏测验

  罗夏测验(RorschachTest)是一种投射技术。

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首创的一种测验。

罗夏测验是由10张墨迹图组成,所以又称墨迹测验。

图是用墨置纸上折叠而成,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张全为彩色墨迹。

这10张图片编有一定的顺序,施测时每次出示一张,同时问被试者:

“请你告诉我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或是使你想到了什么?

”主试者对被试者的回答要做详细记录,并记录下对每一图片回答的时间及完成此测验的全部时间。

全部图片看完以后,再把图片逐一递交被试者,并进行询问,包括:

每一反应是根据图片中的哪一部分做出的?

引起该反应的因素是什么?

对其回答亦要详做记录。

关于罗夏测验的记分方法尚存在不同意见,不过一般都包括反应的部位、反应的决定因素和反应的内容等三方面的记分。

(二)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Apperception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验工具,由美国哈佛大学默里(H.A.Murray)与摩尔根(C.D.Morgan)等于1935年编制而成。

后来经过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故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投射技术。

  测验材料由29张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组成,图片都是含义隐晦的情景。

依被试者的年龄和性别把图片组合为四套,分别用于男人(M)、女人(F)、男孩(B)和女孩(G)。

每套包括图片20张,分两个系列进行测验,故每个系列实际上只用10张图片。

施测时每次给予被试者一张图片,让其编制一个300字左右的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回事,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将来演变下去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个人的感想等。

对其中一张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试者面对着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图画,然后根据想象出的图画编制故事。

一般可用5分钟讲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动、愈戏剧化愈好。

测验完毕,和被试者谈话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并要注意被试者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

第一单元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一、学习目标

掌握MMPI的实施与记分和MMPI的解释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

566个题目,16题为重复题。

2、适用范围:

年满16岁,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

3、施测步骤:

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为卡片式,第二种为手册式。

  卡片式适用于个别施测,手册式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除以上两种操作形式外,还有供特殊被试者用的录音带形式及各种简略式(题目少于399个)。

但无特殊情况时,一般都采用399题或566题的问卷式。

  在进行测验前,主试者必须熟悉测验的全部材料(包括调查表的内容、简介及指导语),了解被试者的情况(如被试者的理解力、识字能力及身体状况)。

进行测验的房间在亮度与温度方面要适当,并且尽可能地安静。

在开始测验时,首先要把问卷封面的指导语读给被试者听,并说明做完全部测验的大约多少时间。

测验开始后,主试者要看一下每个被试者是否在答案纸上把姓名、性别、住址等项填写好,所答题目号数与答卷上的题号是否符合,等等。

(二)测验的记分

记分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微电脑记分,将特制的回答纸放入光电阅读器内,结果便可计算出来。

另一种是模版记分,需借助14张模版,每张模版上均有一定数量的与记分键相应的记分圆洞。

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

T分数

(三)MMPI的量表及其意义

  MMPI共有14个量表(研究量表未算在内),其中临床量表10个,效度量表4个,均集中在1~399题。

1、临床量表

(1)疑病(Hs):

共33个题目,它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2)抑郁(D):

共60个题目,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3)癔症(Hy):

共60个题目,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

(4)病态人格(P):

共50个题目,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

(5)男子气--女子气(Mf):

共60个题目,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6)偏执(Pa):

共40个题目,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

(7)精神衰弱(Pt):

共48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8)精神分裂症(Sc):

78个题目,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9)轻躁狂(Ma):

46个题目,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

(10)社会内向(St):

70个题目。

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2、效度量表

(1)疑问(Q):

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

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2)说谎(L):

共15个题目,是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

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测验结果不可信。

(3)诈病(F):

共64个题目,多为一些比较古怪或荒唐的内容。

分数高表示受试者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

(4)校正(K):

共30个题目,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

三、结果的解释

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某个分量表的T分在70分以上(美国常模)或60分(中国常模)以上,就可以视为病理性异常表现

四、测验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进行测验之前,一定要让被试者知道这个测验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好处,以便得到他的合作。

(二)应该向被试者讲清楚,如果他遇到什么问题不能回答,可以空下来,但应尽量回答,不要让空着的问题太多。

(三)如果被试者问道,有些想法以前有过,而现在没有了,该如何回答,可以告诉他以目前情况为准。

(四)填答此调查表是个需要长时间而又枯燥的任务,如果一个人焦虑或情绪不稳定,经常表现出对完成这个任务不耐烦,这时,可将测验分成几次完成。

第二单元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一、学习目标

掌握16PF的实施与记分方法

掌握16PF的次元人格因素及特殊演算公式的应用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根据因素分析方法编制。

187个题目。

2、适用范围:

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

3、施测步骤:

16PF属于团体实施,也可以个别实施。

本测验每一测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B、C),答卷纸上相应地附有三个方格,请被试将所选择的答案以"×"为符号,填到相应的方格内。

应当记住的是:

(1)、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不可漏掉任何测题;

(3)、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4)、有些题目被试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大容易回答。

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被试作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二)测验的记分

  每一测题有a、b、c三个答案,可得0、1或2分。

聪慧性(因素B)量表的题目有正确答案,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

测验一般用模版记分,模版有两张,每张可为8个量表记分。

未记分前,应先检查答案有无明显错误及遗漏,若遗漏太多或有明显错误,则必须重测以求真实可信。

使用记分模版只能得到各个量表的原始分数,尚需要通过查常模表将其换算成标准分数(标准拾分)。

然后按各量表标准拾分在剖析图上找到相应圆点,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即可得到被试者的人格剖析图。

常模分数是标准十形式。

(三)测验分数的解释

1—3分为低分,6—10分为高分,对照高低分特征进行解释。

(四)次元人格因素及特殊演算公式的应用

1、次元人格因素

(1)适应与焦虑性=(38+2L+3O+4Q4-2H-2H-2Q3)/10

(2)内向与外向性=(2A+3E+4F+5H-2Q2-11)/10

(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77+2C+2E+2F+2N-4A-6I-2M)/10

(4)怯懦与果断性=(4E+3M+4Q1+4Q2-3A-2G)/10

2、16PF的应用

(1)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

公式:

C+F+(11-O)+(11-Q4)

(2)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

公式:

2Q3+2G+2C+E+N+Q2+Q1

(3)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公式:

2(11-A)+2B+E+2(11-F)+H+2I+M+(11-N)+Q1+2Q2

(4)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

公式:

B+G+Q3+(11-F)

(四)16个因素的名称和高分、低分人格特征

因素A-乐群性

因素B-聪慧性

因素C-稳定性

因素E-恃强性

因素F-兴奋性

因素G-有恒性

因素H-敢为性

因素I-敏感性

因素L-怀疑性

因素M-幻想性

因素N-世故性

因素O-忧虑性

因素Q1-实验性

因素Q2-独立性

因素Q3-自律性

因素Q4-紧张性

四、注意事项

(一)测试过程中必须使用经协作组修订过的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问题和答卷纸,不得改变任一测题所规定的语句,或者超出允许的范围给予被试者以帮助。

(二)本测验共有187个问题,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

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让被试者不要有所顾虑。

(三)测验时,先完成答卷纸上的四个例题,让被试者在小方格内对每一例题用在相应的小方格内打上符号的方式表示自己的选择。

被试者必须掌握了答题方式之后,方可开卷进行正式测验。

(四)要按手册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实施。

确保被试者每一测题只选择一个答案,没有遗漏任何测题,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和严格遵守时间的限制。

第三单元艾森克人格问卷

一、学习目标

掌握EPQ的施测与记分方法。

掌握EPQ的剖析图分析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EPQ的成人和幼年问卷包括P、E、N、L四个量表,各量表又分别包括不同数目的项目。

每一个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是”或“不是”(或“否”)。

一定要作一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

发卷后向被试者说明方法,便由他自己逐条回答,这是纸笔测验的一种。

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2、适用范围:

成年人问卷16岁以上成年人;幼年问卷7—15岁

3、实测步骤:

纸笔测验

(二)测验的记分  

  每一项目都规定了答是“是”或“不是”。

如果规定答“是”,某人在此划勾便计1分,如果划了“不是”便不记分;同理,如果规定答"不是",在划了“不是”时计1分,划了“是”不计分。

最后根据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便可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点。

(二)剖析图分析

  为了解释问卷结果,还可补充两个剖析图。

  第一图是仿MMPI等个性问卷剖析图的方法制出。

在各量表位置注明了T分度,画了区分中间(实线)和倾向(虚线)各范围的划界线。

得到某一被试者的各量表粗分后,在性别和年龄相应的T分表上查出T分,在各量表位置上加以标明,然后将各量表标点连接,便得到一个量表剖析图。

为了说明量表的相互关系,还可将E和N另作一剖析图。

因为无论是内向或外向的人,可以再有情绪稳定或不稳定。

因此将x轴为E维度,y轴为N维度,于T50处垂直相交,划分四相:

即内向,稳定;内向,不稳定;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定。

同时画有中间(实线)和倾向(虚线)的划界线。

得知某人的E分和N分后,在此剖析图可找到E和N的交点(EN点),便得知此被试者个性特点。

(三)各量表的简要解释

E(内向-外向)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N(神经质)

  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神经症。

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P(精神质)

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L量表测验被试者的“掩饰性”倾向,同时也有测量被试者纯朴性的作用,但没有有无掩饰性的确切地标准,要根据测验样本的一般标准和年龄情况。

四、注意事项

(一)每一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是”或“否”。

一定要作一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不要遗漏对任何一题的回答。

(二)在问卷上印有指导语,在实施时必须让被试者读懂指导语。

第三节心理评定量表

第一单元:

90项症状清单

一、学习目标

掌握SCL-90的项目和评定标准

掌握SCL-90的记分方法和分界值

掌握量表的分析与解释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实施

1、测验材料:

2、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