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95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其次发现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可考虑那些优势会是带来商业利益的关键点,那些劣势会阻碍项目进程,考虑如何去克服,尽量避免乐观思维。

最后,尽管不是这阶段最重要的,可与技术专家沟通项目目标,考虑技术选型。

理想情况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东西,尤其是开源产品。

另外,技术专家经过初步分析后,可能会考虑人员招聘的需要。

3.需求设计

3.1.需求概念设计

这阶段的开始往往是伴随着头脑风暴会,选出一些靠谱的功能,然后由产品经理给出一个功能范围定义,最好能附上部分核心功能的交互流程。

通过需求确认会议,找上老大们敲定下来项目的功能范围,需要有会议记录,否则会出现项目进行中会有老大们跳出来要求改方向的事故。

3.2.正式立项

召开立项会议,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并由产品经理根据概述文档或MRD向老大们和项目组成员阐述本项目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目标,描述产品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成这样,能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市场优势是什么,未来发展预期等等。

帮助项目组成员理解项目的目的、目标和意义,对产品达成统一认识。

4.需求确定

根据以上阶段积累的产品蓝图,产品经理撰写一系列的文档,主要产出物是PRD和交互原型。

4.1.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PRD侧重对产品的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说明,相对于“概述文档”中的同样内容,要更加详细,并进行量化。

简单来说,这份文档的作用就是文字化需求——“怎么”去开发,对产品涉及的方方面面:

流程图(Visio)、表格(excel)、逻辑、实现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细节等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

简而言之,这份文档是可以无所不包的,目标是帮助大家规避开发风险,在不开发任何一行代码的情况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全部的产品目标、开发过程和工期、实现难度等等。

4.2.交互原型

对于开发人员而言,也许一份好的PRD文档足以让他们立刻开始编码工作,但就整个项目来看,技术层面的开发风险(我们是否在正确的开发产品)往往能够通过经验、技术化手段来规避;

产品风险,或者称之为体验风险(我们是否在开发正确的产品)——我们开发的产品用起来究竟“怎样”,就需要通过图像化的“文档”,帮助大家了解到产品最终在用户手里的使用体验。

交互设计师根据产品需求做出交互原型,真实再现用户交互过程,并与PM进行内部评审。

(视情况,如没有交互设计师此步骤由产品经理与美工配合完成)

4.3.需求评审 

相关领域的顾问(即有丰富经验者:

产品专家、技术专家,不是项目团队成员)、PM和项目组成员(如项目组中没有美术还可以邀请他们参加)参与的评审PRD和交互原型的会议,一般项目经理、产品负责人需参与会议。

会议必须有主持,并在会后出MEMO(备忘)或PRD更新说明。

项目组中的开发人员接到PRD后,需评估完成开发的大致时间,以及任务分解安排。

4.4.界面和视觉设计 

由美工(视觉设计师)设计页面风格、布局、关键界面等,交由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进行效果图评审。

效果图通过后,美工产出效果图、layout和资源给前端开发工程师。

前端开发工程师根据设计页面切图,编写HTML,CSS,JS源代码。

5.开发和测试阶段 

5.1.系统设计

在编码之前,开发人员应视其系统需要,进行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并进行内部讨论和评审,邀请顾问参与。

除系统设计的基础思路外,需考虑差异化设计,保证互联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所面临的用户、环境每天都在改变,这就要求系统设计能够适应这种情况,为产品开发做到快速迭代打好基础,降低因产品版本升级带来的系统重构风险。

5.2.程序开发

开发人员对文档有疑问或不理解,需与产品经理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涵义,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更改已确定的PRD、原型、设计图和资源等。

确有功能需做调整,开发人员需与产品经理共同协商完成。

 

5.3.α(alpha最初)测试 

在开发小组内部进行,测试的方法也较多,黑盒、白盒、压力、应力等。

此阶段应完成80%以上的需求开发,测试以PRD为准。

测试完成后,收集反馈,修复BUG,优化流程。

5.4.集成测试 

测试工程师根据PRD、交互原型和效果图分析测试需求,指定测试计划,撰写测试用例。

在开发完成α测试后,根据测试用例开始集成测试。

5.5.产品验收 

测试工程师宣布产品通过集成测试后,申请产品经理验收。

如产品与PRD和交互原型相差较大,产品负责人有权不接受产品,责任由开发部门负责。

6.产品发布

产品经理验收通过后,测试工程师安排产品在生产环境进行部署的计划。

系统发布需要有严格的发布规范和工具来支持,尤其要支持“版本恢复”功能,一旦新版本出现问题,可以立刻能恢复到之前的稳定版本。

7.系统运维

系统运维是指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这包括对服务器硬件、网络、带宽方面的维护,以及软件系统的日常管理。

在互联网项目中,系统运维的核心工作是对服务器和网络的管理。

在项目开始的时候,需要进行硬件选型、网络规划;

在项目上线后,要对硬件和网络实施不间断的监控,并及时进行调整。

往往,很多开发人员不具备系统级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他们所开发的程序经常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考虑不足。

这就需要运维团队的系统专业人员给出建议。

关于系统对CPU、内存、磁盘、网络等方面的要求,运维团队需要和开发团队紧密合作,来不断完善系统。

8.产品运营

随着产品的上线,运营工作也随之开始。

运营的核心目的是让产品活的更好、活的更久。

产品运营通过使用产品内部资源,尽可能留住用户,提高活跃用户数,引导用户行为将其转化为产品的商业利益。

产品经理在该阶段需观察用户数据,获取用户反馈,规划版本迭代。

以上只是对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常见流程进行的解读,不同公司,不同项目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简化其中某几部分的内容,PRD可能在没有任何前期分析的情况下写出来,所以没必要完全按照流程,不过应该把常用的流程明确化,并不断改进。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