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98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Word文档格式.docx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15.学校教育按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16.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 )。

A.描述

B.监控

C.解释

D.预测

1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8.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 )。

A.桌椅

B.课堂气氛

C.照明

D.课本

19.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2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知心理学

D.信息论

21.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 )的影响。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22.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2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24.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2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2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D.桑代克

二、填空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_______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_______、课程。

4._______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5.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心理学的一种。

6.实验法主要有_______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7.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

_______,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8.___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_环境两个方面。

10.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调查法、_______、个案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1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_______》,为西方该学科科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2.20年代以后,_______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特点是:

著作内容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_______,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14.社会环境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_______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15._______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6.教师作为学与教的要素之一,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_______和教学风格等方面。

17.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_______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18.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

19._______是学习的主体。

20.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_______。

21.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可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的差异上。

22.在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_______。

23.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___。

24.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_______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5。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26.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_______,达到预期的效果。

27.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__。

28.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可以应用智力测验、_______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

29.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_______三个方面

30.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于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_______。

31.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由_______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32.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教学设施、空间布置、_______等。

33._______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34.80年代以后,随着_______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35._______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

36.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的差异。

37.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_______。

38.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___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39.在宏观上,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_______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0.在教育心理学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

一条为_______;

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41.50年代,_______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42.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_______、环境适应性和自觉组织性五个方面。

43.40年代,_______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44.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_______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2.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教师认识如何合适地教学?

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些什么?

4.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5.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教学过程中包含的三种过程。

8.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9.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10.简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2.简述观察法及其优缺点。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3.试论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4.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上课同样上得很好,所以学不学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关系。

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5.阐述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4.C5.A6.A7.D8.A9.A10.B11.C12.B13.D14.D15.C16.B17.B18.D19.C20.A21.C22.D23.C24.A25.C26.D

二、填空题

1.教育学2.学与教3.教材4.个案研究法5.应用6.自然7.主动性研究8.教学媒体9.社会10.观察法11.《教育心理学》12.学科心理学13.实际的教育问题14.师生关系15.桑代克16.专业技能17.教学18.教学大纲19.学生20.个体差异21.思维水平22.为学校教育服务23.检验和反思24.学习25.成熟时期26.干预或预防措施27.原则或技术28.阅读测验29.教学与教师心理30.《教育心理大纲》31.布鲁纳32.课堂自然条件33.合作性34.皮亚杰35.布鲁纳36.思维水平37.个别差异及其原因38.学与教39.教师特点40.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41.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42.动态性43.弗洛伊德4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三、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2.

(1)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提供多种方法。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出现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

教师

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有助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学生原有水平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教学依据,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指定学生起来朗诵课文,是随机点名还是按顺序点名。

对这个看上去不成为问题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其答案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应综合考虑不同的年级、不同点名方式的利弊等,选取恰当的点名方式。

3.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例如,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

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能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这些因素将会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部分中加以研究。

4.

(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2)建国前,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3)建国后,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

(4)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中断。

70年代后期,重新复苏繁荣,编写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5)目前,工作者综合国内外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5.学习与教学的五大要素为: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教师。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教学内容。

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4)教学媒体。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

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

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4)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对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溶入了新鲜血液。

7.教学过程中包含以下三种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

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它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教学过程四种变量的影响。

例如,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考虑所教内容的学习过程特点等,而且必须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依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不断地做出改变。

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

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效果。

8.学生要素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

(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以年龄差异为伪,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2)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9.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10.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

(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

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4)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而言,教育心理学要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

11.

(1)科研选题。

题目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选择时既要考虑到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又要考虑到有利于理论建设。

(2)形成研究问题。

(3)确定变量及其测量技术。

要想系统地研究某些变量,就必须有一种方法去测量变量的变化或变量之间的不同水平。

基本的测量方法有自我报告、直接观察、测验和教师或同伴的评判四种。

(4)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

假设就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述。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描述。

研究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描述性的研究;

一种是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自然实验。

12.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观察法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前期研究,可以先用来发现问题和现象,可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深人的研究。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

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即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四、论述题

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教师来了解困难的原因。

例如,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

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对儿童漠不关心或期望过高致使学习动机受挫,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

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例如,根据学习动机规律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编、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迁移。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

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或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