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98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科评审材料 2Word文档格式.docx

4.6.2.2.1(opms)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按照高层领导、职能部门、执行操作三个层级,依从财务、市场、内部运营、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基点,对测量与分析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加平衡记分卡模式,并制订了绩效测量、分析、整理的流程,确保各部门各层次的测量分析系统的有效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图4.6.2.2.1绩效测量分析过程流程

4.6.2.2.2(对比性)

合理选择和收集,及时、准确、科学地整理数据和信息,监视日常运作及企业的绩效。

(1)选择数据信息范围

公司从战略、财务、顾客与市场、内部运营、员工学习与成长五个方面建立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以下因素:

①确保领导评价组织绩效的数据和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可靠,并使决策是建立在科学的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上,是基于事实的决策。

②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年度方针目标、业务工作为主线,识别关键要素,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并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明确监测测量的责任部门。

③围绕过程管理确定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的关键绩效测量,以系统的改进支持战略决策。

④充分了解外部市场环境、标杆、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的数据信息,着力于绩效改进和创新。

(2)信息的全面收集

公司组织各部门对各层次数据信息的收集、测量、分析、传递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明确各部门、层次的绩效数据分类测量内容、方法、时间等,保证了各种信息收集的全面与及时。

图表4.6..2.2.2公司主要绩效指标测量分析表

评价方面

评价

绩效

指标内容

方法

评价周期

改进部门

结果

 

组织绩效和能力

长短期目标实现程度

◆战略部署:

战略实施情况、战略评价和战略调整情况,战略目标实现情况

◆市场绩效:

市场占有率(%)、顾客忠诚度(分)、对客户的产品交货时间(h)

◆财务绩效:

国内销售增长率(%)、

利润率(%)

◆员工发展绩效:

员工满意度、员工收入增长率、员工流失率

战略研讨会

营销月会、市场调查

财务分析会

人力资源分析会

每年一次

每月一次

每半年

一次

总经办

营销部

财务部

各单位

过程

内部运营绩效

产品准时交货率、月度产量、销量,生产成本、产品合格率

生产例会

生产部

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工作计划整改完成率

质量例会

品管部

新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新品开发周期、新品开发项目进度

技术例会

技术部

方针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管理评审会

半年一次

员工满意度、员工收入增长率、员工流失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培训计划完成率

人力资源专题会

比较绩效

同比增长情况竞争对手对比

财务指标(销售量、销售收入、投资回报率、上交税金、总资产周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的对比、市场指标(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的对比)等

总经理办公会、股东会

各部门高层领导

4.6.2.2.3(战略支持)公司为有效支持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由总经办协调和指导公司职能部门,开展外部数据信息收集,通过分析和对比,为公司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提供支撑。

图表4.6.2.2.3-1公司外部信息数据表

信息和数据类型

信息和数据内容

收集方式

收集周期

责任部门

宏观经济

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能源等

专业刊物

网络

媒体

月度

年度

行业动态

本行业及上下游行业发展动态、市场预测、技术标准的更新及技术发展趋势、重大技术突破等

行业会议

季度

销售部

竞争对手和

标杆企业

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技术先进性、财务数据等关键绩效数据

政府部门

网络媒体

供应商

客户

内部运营信息

产量、质量、销量、成本、交货期、采购、工艺技术、订单、客户反馈、客户需求、员工需求、财务信息等

各部门

每日

(1)与标杆对比,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

考虑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客户的适用性的要求、产品开发方向等因素,着重选择收集标杆企业的数据信息;

考虑经营绩效、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选择收集标杆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企业文化、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通过与标杆企业对比,找出差距,明确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2)与竞争对手对比,作用于策略的制定和调整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主要从顾客与市场、产品开发、财务、人力资源四个方面与其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如图表4.6.2.2.3-2

图表4.6.2.2.3-2与竞争对手主要对比指标一览

类别

主要对比指标

分析职能部门

顾客与市场

满意度、忠诚度、市场占有率等

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数量、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产品数等

财务

销量、利税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人力资源

人均创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调整公司的薄弱环节,巩固提高现有的优势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绩效。

4.6.2.3绩效分析和评价

为了确保公司绩效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公司规定各部门及层次应在每年适当时候定期对绩效测量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组织改进,还特别规定了在公司战略目标或外部经营环境有所变化时,需对测量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使绩效测量系统能持续适应公司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保证公司能够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公司通过管理评审每年对绩效测量系统进行定期评价,根据战略、顾客和竞争要求,对系统流程的合理性、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资源配备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审结果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方式、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为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快速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变化保持敏感性,总经办根据所获取的内外部绩效指标变化的数据和信息及时上报高层领导,及时调整绩效指标重点,这种敏感性使公司能及时、全面、快速、科学地调整和引导各层次运作,以达到不断追求卓越的目的。

每个月对各个部门的例行绩效考核,能得到与目标值的差异,通过对差异产生原因的分析,确认测量系统是否真实有效,并对测量系统的偏差进行修正,给公司的各级管理层尤其是高层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4.6.2.3.1(分析与评价)公司通过建立战略、财务、顾客与市场、内部运营、员工学习与成长五个方面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部门及各层次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定期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绩效,公司高层定期对经营分析、管理评审、方针目标等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的内容根据部门、层次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各类数据信息,并运用统计技术等工具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确保公司绩效分析的有效性和效率。

4.6.2.3.2(评价结果应用)

●应用分析结果、为制订战略规划提供支持

对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持续改进,所以公司在制订具体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时,科学合理地运用了主要、关键绩效的评价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他各种信息数据,确保公司制订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符合企业的实际。

●及时通报评价结果,为各层次所用

根据各部门、层次的主要、关键测量数据,公司总的绩效分析评价结果出来后,及时地通过会议(质量例会、生产例会、经营分析会、管理评审等)、文件、报表、企业报、宣传窗等途径把适宜的信息传达到公司各部门、层次,使公司全体对绩效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作为各部门和层次的改进、提高的依据。

●层层分析,用以改进

公司规范了各部门、车间对相关过程的绩效进行测量分析内容、方法、时间等,如:

销售部、技术部、采购部等部门主要运用趋势分析、横向比较、统计图表等统计技术对收集整合的绩效数据信息进行专业、综合的分析、评价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

生产部门、车间主要运用统计表格对内部业务绩效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内部的绩效。

各部门、车间取得分析结果后分别对部门车间的关键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并予以改进实施,不断提高过程绩效,为管理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分析数据,确保公司绩效。

4.6.3改进与创新

4.6.3.1提要

我们采用管理评审、内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方法,充分和灵活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公司各部门、各层次的管理业绩,并促进相关方管理业绩的提高。

4.6.3.2改进与创新管理

4.6.3.2.1(策划)通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系统流程再造,使公司运作系统化、规范化,确保持续改进,职能部门结合战略规划,根据内外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制订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改进计划或专项改进计划,业务部门、车间制订内部业务改进计划。

各层次的改进计划由制订计划的部门、车间组织分解、落实,最终转化为员工的岗位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各层次改进计划作用的范围和目标不同。

其中,部门、车间制定的内部改进计划作用于操作执行层的绩效改进,是对内部日常、短期绩效的改进;

职能部门制定的改进计划作用于系统管理层的绩效改进,是对系统的技术、质量等方面绩效的改进;

总经办根据战略调整、年度方针目标诊断报告、管理评审结果制定的综合改进计划致力于公司整体绩效的改进。

4.6.3.2.2(实施、测量和评价)各职能部门与车间根据已确定的改进计划,采取现场检查、电话追踪等形式对计划实施进度、完成质量、资源配置等跟踪检查,计划实施单位及时总结汇报,确保各级组织对改进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测。

业务部门、车间对其下达的内部改进计划效果进行评价;

职能部门组织对综合或专项改进计划效果进行评价。

采取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方式对改进的成果包括质量、成本、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等客观评价。

改进采取的有效措施或方法,由职能部门形成文件,进行推广应用,使改进活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公司整体绩效的不断提升。

4.6.3.3改进与创新方法的应用

4.6.3.3.1(方法的展开)根据改进计划,各职能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落实改进措施:

通过双体系认证等活动推进落实;

定期召开营销会议、经营分析会等会议综合有关信息,落实工作和改进;

部门、车间开展日常的定期检查活动,发现运行中的偏离与不符合现象,及时纠偏;

班组活动主要利用班前后会,上传下达,落实公司制度。

4.6.3.3.2(统计技术)正确和灵活地应用统计技术和其他科学方法,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为企业各部门以及所有层次管理业绩的改进提供支持。

三、4.7.7

1a)(战略)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

战略完成率为100%、战略目标实现率为98%、实施计划完成率97%、关键绩效指标达成率为92%。

2b)(治理)在组织治理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在组织治理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可包括:

独立董事百分比、内外部审计结果及其利用方面的绩效指标、股东及其他相关方权益方面的绩效指标等。

管理责任

公司形成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和防范机制,确保产销量及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增加,多年来,重大或关键决策失误为零。

公司高层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司章程》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公司高层领导没有出现违规经营及违反道德责任、法律责任的行为。

财务责任

2010\2011和2012年公司分别纳税880万元、1692万元和1291万元,公司累计纳税超过6000万元。

内外部审计

公司有完善的审计监控体系,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内部审计,确保公司运营受控有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的运营情况。

股东及相关方利益保护

(1)股东利益:

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部门认真执行股东会决议,保护股东利益的实现。

(2)员工权益:

公司以人为本,工会和职代会履行着维护员工权益的职责。

公司员工工资持续增长,见人力资源结果,详见图表4.7.4-1人力资源过程结果。

3)供方权益:

公司重视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采购合同、质量协议规范双方责权利。

3c)(公共责任)在公共责任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在公共责任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

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排放指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万元产值能耗小于0.18吨标煤∕万元,原材料等资源利用率为98%,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未发生产品质量安全重大投诉,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一般性事故。

见图表4.7.7

图表4.7.7

关键过程绩效指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预计

一般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万元)

5.7

5.2

5.5

5

重特大事故和工伤死亡事故(起)

废水排放

符合标准

废气排放

噪音排放

4

公司注重产品、服务和经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产生的社会影响,并积极实施ISO14001,取得了的良好的社会效果。

5d)(道德)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

遵守道德规范情况的调查指标、诚信等级、违背道德规范的事件数,以及顾客、供方以及质监、环保、工商、税务、海关、审计、银行及法律等机构对组织诚信等级或程度的评估。

由于公司守法诚信,自2007年以来,我公司一直保持全国行业排名第一,一直是嵊州市的“纳税大户”;

2007、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保障诚信单位”。

公司的资信是“AAA”级。

e)(公益)在公益支持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在公益支持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可包括:

对文化、教育、卫生、慈善、社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支持指标,如捐助金额、参加义务献血的人次等。

公司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回报社会,在公益事业上积极参与:

公司积极响应市慈善总会的慈善捐款活动,累计捐款300余万元;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向市中等职业技校捐赠价值600多万元的设备;

积极开展无偿献血,三年内无偿献血达100多人;

积极响应市委市府号召,开展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春风行动;

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捐钱捐物;

在帮助困难职工方面,公司设立特困基金,设立专门账户,为企业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公司党支部和工会组织人员广泛募集资金,想方设法、多方协调,帮助解决一些特困职工的燃眉之急。

三年内职工参加公益事业达1000余人次。

图表4.7.7公司公益事业测量结果一览表

时间

公益事业名称

金额或参与人数

慈善捐款

40万元

校企合作

500万元

100万元

2013年

抗震救灾

55万元

图表4.6.3.3.2改进的方式和工具

序号

改进工具

改进方式

1

检查表

月度检查、内部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现场改进、客户专案小组等

2

统计表、调查表、层别法

合理化建议

3

因果图、柏拉图、简易图表、防错、统计过程控制(cpk、cmk分析)等

QC小组活动、异常状况分析改进等

4

系统图、矩阵图、FMEA、试验设计、可装配性和可制性设计、防错等

科技项目改进

业务流程再造(BPR)、精益生产(人机分析)

IE项目、科技项目改进

6

标杆分析

管理评审、每月每季数据统计分析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