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0712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docx

尤溪五中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二

尤溪五中2020届高三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

(二)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材料阅读

1.(2020·福建南平一模·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实行“汉番隔离”政策,将“生番”地区隔置界外,并禁止大陆人民移台,1874年至1895年间,清政府在台湾及原住民地区积极筹划推行“开山抚番”政策。

从沈葆桢巡台时的“今欲开山,则曰通水道、曰招垦户、曰设官吏……今欲抚番,则曰通语言、曰教耕稼、曰设番学”;到丁日昌巡台时“夫所谓开路抚番,其根源仍在兵事、吏治兵事一有起色、则番不期抚而自抚”;再到刘铭传抚台六年,“则铁路、电线、邮政,炮台学堂、船商、火器、水雷诸机械制造”、“开山抚番”政策得到了历任主政福建及台湾官员的较好贯彻,对近代中国台湾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赵松林《清政府在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开山抚番”政策实行的背景及其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开山抚番”政策的作用。

(6分)

2.(2020·安徽蚌埠二模·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公元805年2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

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掠夺人民的暴行,下令取缔“官使”,禁止“五坊小儿”为非作歹;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提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在用人路线上,坚持任人唯贤,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严惩抗拒朝廷的官员。

经济方面革新派以朝廷的名义颁布政令,加强盐税管理,整顿财政;规定在全国各地整顿税率;减少宫廷费用支出。

军事方面,一是设法委派素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担任右神策统军;二是任命韩泰为行军司马;三是准备在铲除恶势力的同时,进而削平藩镇。

在短短456天内,如此迅速的革新遭到反对派的种种阻挠和破坏,革新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最终以失败告终。

——据卫克兴《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永贞革新”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唐代“永贞革新”。

(9分)

3.(2020·福建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金代立国后,效法中原皇朝的修史做法。

金太宗时,“诏书求访祖宗遗事,以备国史”,还“命完颜勖等采与契丹往来及征伐诸部,成(咸)得其实”。

熙宗时,参用唐宋体制设置记注院、国史院等机构,前者专修起居注,后者负责修纂本朝历史,由宰相监修国史,设编修官为专职史官,置女真、汉人各四员。

金代史官进士出身者占史职总数的70%,汉族史官中有不少状元出身,一些很有影响的各族学者都曾担任过史职。

史官多以翰林官兼任,他们通过入值禁中、应召问对、备顾问参与政治,金代史官制度的这一变化,成为元明清三代翰林院与国史院机构合一的转折点。

金世宗时,设立译经所作为修撰史书的辅助机构,翻译了《尚书》、《周易》等典籍。

金朝两次编撰《辽史》,并修撰了实录、国史、典制史等大量史籍。

——摘编自何宛英《金代修史制度与史官特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代修史取得成效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代修史的积极影响。

(7分)

4.(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宋神宗即位后“志在刷耻”,希望重新树立宋朝天朝上国的威严,解除长期以来辽朝和西夏带给宋朝的军事压力。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便下诏淘汰年纪过大的士兵。

二年,下诏“并废诸军营,陕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并为二百七十,马军额以三百人,步军以四百人”。

五年,神宗“诏于武成王庙置武学”,制订了武学入学标准,入武学者须先进行考试,诸如“武举进士文焕及第,注两使职官,熙河路准备差遣侯抱真而下二十三人,授以三班奉职、借职、差使,缘边差遣”。

元丰二年(1079年),神宗下诏“以究、郓、齐、济、滨、棣、德、博民饥,募为兵,以补开封府界、京东西将兵之阙”。

将前朝规定的逃亡士兵三日内归营不处罚的时限,改为了七日,以此争取因各种原因逃亡的士兵主动回营,对其他的逃亡士兵“严行收捕,为首人凌迟处斩,余并斩讫”。

普遍设置诸如指使、都教头之类军官和军吏,专掌训练事宜。

——摘编自《宋神宗军事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神宗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军事改革的作用。

(6分)

5.(2020·吉林长春二模·45)(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乾隆时期,有大臣建议改革科举,甚至提出应“别思遴选真才之道”。

近代以后,李鸿章、郑观应等主张改八股、停武举,并开考洋务科目、重视学堂。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废八股、试策论的主张。

《申报》、《万国公报》等社会传媒持续参与。

1901?

年开始,袁世凯、张之洞等人逐渐争取到慈禧同意废除科举。

在日俄战争的压力下,1905?

年,张之洞等人抓住反对变革的军机大臣王文韶离职的机会,联合奏请迅速废科举、大兴学校。

同日,清政府予以批准,并通过临时加开特科、进入学校等措施安排了大批旧科举人员。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科举改革过程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科举制得以废除的原因。

(9分)

6.(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45)【历史一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牌】(15分)

材料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候。

同年赵烈侯任命相国公仲连进行了赵国历史上首次改革。

改革是从抑制赵烈侯的不当赏赐开始的。

当时赵烈侯喜欢郑地的流行音乐,欲赐给郑地歌手每人万亩土地,公仲连借故不执行,直至托病不上朝。

后来公仲连向赵烈候引荐了牛畜、荀欣、徐越三位名士。

“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迪(通悠)然。

明日,苟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所与无不允,君说”。

于是派人对公仲连说:

“歌者之田且止”。

并任命牛畜为师,苟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赵烈候去世后,赵敬侯继承功业,统治赵国十二年(前286年—前375年),使赵国“城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临国之患”。

——摘编自林献忠《试论赵国两次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公仲连改革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仲连改革的意义。

(9分)

7.(2020·广西桂林一模·44)【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孙叔敖认为治国先治水,治水以兴邦。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

“?

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

”他截引期思的水,来灌溉附近的旱田,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大的期思雩娄灌溉区,为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打下了基础。

而历史上最早运河——云梦通渠的修建,使云梦泽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并打通了楚国的北上运输线。

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建于安徽寿县境内,唐代改名为安丰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

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使得楚国仓廪实、武备足,国势日盛,为楚国的霸业打下基础。

——摘编自耿华玲《楚令尹孙叔敖的为政思想及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孙叔敖注重治水的表现。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分析孙叔敖注重治水的影响。

(9分)

8.(2020·湖北十堰高三元月调研·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汉文帝即位之时“汉兴二十余年”,拥立大臣们如周勃、陈平等人对汉文帝既存期待之心,又有考察之意,随时可以废立皇帝。

决策层一方面,“多质(朴实、粗野)少文(文化)”,缺乏“为国远虑”的谋略,另一方面,“皆日(曰)天下已安已治矣”,看不到当时社会出现的新矛盾,反对“纷乱诸事”。

汉文帝首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他认为,“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

“闻河南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

吴公荐洛阳少年贾谊,“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

即使贾谊触讳,也不予怪罪。

袁盎其父“故为群盗”,其本人曾“为吕禄舍人”,“遇孝文初立,资适逢世”官至中郎将。

文帝二年、十五年两次下诏,“举方正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纳言与求才并重,成为选才与决策的一种制度。

——摘编自邵金凯《再论汉文帝的“因循”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

9.(2020·广东珠海一模·45)【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西汉初年实行约法省刑政策,汉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

汉武帝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以《春秋》决狱。

所谓《春秋》决狱,就是将《春秋》经义所体现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运用于司法审判中……将其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如提倡父子相隐。

判决案件要讲究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论心定罪,如犯罪者不是出于主观目的,就可以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的原则不予追究。

善恶的标准完全掌握在断狱官的手中,这样断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法律制度的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法律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9分)

10.(2020·内蒙古乌兰察高三1月调研·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成为了群相之首。

到了贞观年唐太宗有意减轻尚书仆射的权力,并最终将其架空;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就确立了三省长官并重的局面。

而中书省有草拟诏书之权,于是政事堂的权力逐渐偏重于主拟诏书的中书令身上,后政事堂也迁到了中书省,其地位已在尚书、门下之上。

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中书令和侍中开始兼任尚书省的长官。

由于当时具有宰相身份的人非常少,而尚书省的长官都不具有宰相身份,所以具有宰相身份的中书和门下的长官便把决策和行政两项工作结合在了一起。

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也就宣告了唐代前期理想的三省制的结束。

——摘编自罗永生《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前期宰相制度改革的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前期的宰相制度改革。

(6分)

11.(2020·陕西咸阳二模·45)(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郡县知县。

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

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

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其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题大大缓减。

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

为了改变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

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

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

——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鄞县施政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影响。

(6分)

12.(2020·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3月综合能力测试·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

材料二今介甫(编者注:

王安石,号半山)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kū]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9分)

13.(2020·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1月联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初,进士科考试内容不以儒家经典为重,主要考查诗、赋、论、策。

明经虽以儒家经典考试为主,但重点在于考查记忆力,谈不上对儒家经典的理解。

儒家经典在贡举制度中居于次要地位。

经学考试方法僵化,脱离了儒家倡导的经世致用传统。

考试内容、答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定,儒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都不利于儒学的发展,造成经学研究的低落。

为顺应时代要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相继对贡举制度进行改革。

北宋的贡举改革主要涉及考试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

改革大体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制度层面改革考校程式,完善考场规则,杜绝场屋弊端,保证取士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

这个阶段从太祖朝开始,到真宗朝止。

第二阶段从仁宗朝开始直到徽宗朝止,重点在于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纠正士人“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流弊。

贡举改革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科举入仕官僚的素养,而且确立了儒学对科举的全面统治,推动了儒学的复兴。

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的改革,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促进了经学变古。

——摘自杨世文《北宋贡举改革与经学变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贡举制度改革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贡举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

14.(2020·云南昆明高三摸底·44)【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开中制是明初的一项盐政制度,即国家利用手中的食盐专卖特权,吸引商人将粮食从内地运到官方指定的边远地区以换取盐引。

明中期,政治日益腐败,政府颁发的盐引数大大超过了盐产量数额,增加了商人支兑盐引的难度。

灶户(设灶煎盐的盐户)不堪重负,大量道逃,使盐课受损缺额。

许多商人不愿“报中”(以输票凭证申报配领盐引),边境的粮食得不到充足供应。

北方边患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提出商人可以缴纳数倍的银两至银运司,向政府换取盐引,由太仓统一向边境运输粮食。

叶淇变法提高了商人“报中”的积极性,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导致地方盐商势力重新洗牌,徽州盐商依靠地利迅速发展壮大,标志着以粮换盐到以银换盐的转变。

——摘编自李幸《破旧与立新:

叶淇变法话难背后的明代盐业经济》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叶淇变法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叶淇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9分)

15.(2020·河南洛阳一模·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

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

民户、军户、匠户、灶户。

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

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明朝建立后。

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详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

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

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

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

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

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9分)

16.(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期末·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咸丰三年(1853年),军旅数起,粮饷紧缺。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三月十八日,咸丰帝下旨准奏铸当十、当五十大钱。

从咸丰三年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

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

大钱的铸造在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

每一枚当千铜大钱表面可以增值九百六十二文。

铸造这种大钱,除去工本,最起码也就能获利七八倍。

然而好景不长,从咸丰四年开始,由于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面额过大,导致大钱迅速贬值。

咸丰四年七月时,有奏报称当百大钱由于奸商的作梗,大幅贬值,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接着,当五十、当百等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

到咸丰五年时,当十铜大钱也遭到了市场的排斥,经过清廷的强制推行才得以勉强维持,但仍然不能阻止其贬值。

——摘编自王业《试论咸丰朝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咸丰朝币制改革。

(9分)

17.(2020·辽宁丹东高三期末·43)【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晚清地方自治以日本官治、自治相结合为蓝本,由直隶等省先行试办。

1906年8月,袁世凯委派天津知府设天津自治总局,作为直隶城乡最高的地方自治领导机关。

该局先以普及自治教育为活动重点,选派曾学习过法政的士绅为宣传员,宣讲近代地方自治基础知识。

每月印发《法政官话报》、《自治讲义》分发各属学习与张贴。

另附设了自治研究所,培养自治人才。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速成学习,袁世凯选派一些人赴日学习、考察。

又由天津官、绅、商、学共46名代表组成自治促进会,依照日本自治法规,制定了《试办天津县地方自治章程》。

在此基础上,于1907年七八月间通过选举组成了天津县议事会。

至此,天津试办自治初见成效,袁世凯遂令各州县以天津为模范,推行城镇乡地方自治。

——摘自徐永志《论20世纪初直隶地区的社会整合》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自治改革的特点。

(7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晚清自治改革的意义。

(8分)

18.(2020·天一大联考“皖豫联盟体”高三第二次考试·28)【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28年8月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国家、省、县的三级财政制度,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系统。

……为了保证盐税、关税及统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设立了一系列税务征管机构。

例如,1927年10月设立了盐务署,将其作为盐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

1931年7月设立税务署,主要负责统税的征收和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南京国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机制、建立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

“四行二局”成为国民政府控制和支配全国金融货币的总枢纽和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

——摘编自赵水文、赵宗文《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财政体制改革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9分)

19.(2020·广西河池一模·45)【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虽之前有人指出:

“不管货币单位大小如何,如果政府的预算不平衡,那么通货膨胀就无法制止。

”面对国统区岌岌可危的经济形势,蒋介石迅即以总统的身份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限期收兑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

面对政府的强压,国统区的金融市场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趋向稳定。

不过,仅仅一个月后民间便涌现出大量黑市,金圆券对外汇比价下跌神速,军事上的失败和金融上的崩溃互成因果。

1948年9月,济南失守,国民党军队精锐丧尽,内战局势急剧逆转。

国民政府为解决军费问题,于11月11日正式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允许人民持有外币,这直接导致民间挤兑黄金的疯狂。

同时,金圆券发行的票额也越来越大,导致政府信誉大失,最后连国民党军队都不用金圆券了。

——摘编自郑《浅析金圆券的发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目的。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发行失败的原因。

(7分)

20.(2020·山西阳泉一模·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就雅典来说,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危机虽直接与土地有关,但也与农民过分依赖那本就狭小贫瘠的土地、缺少非农业的补充收入不无关系。

普鲁塔克说,梭伦“看到国内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而航海经商者也绝不会为那些没有东西交换的人输入货物,因此他就把公民的注意力引向工艺,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他儿子学会一种行业,他就不能叫他儿子赡养他。

”梭伦还把工商业活动提到与农业同等的地位。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众多雅典人参与了工商业活动。

如伯利克里总是把自己土地上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售后,再购回生活必须品,说明他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时,许多士兵带着货物,打算在沿途进行贸易。

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来看,雅典农民对工商业活动亦极为熟悉。

正因为如此,雅典工商业中分工相当细密,如武器匠中有专为人制头盔缨饰者;商人中有腊肠贩、蜂蜜贩、面包贩等,足证明其分工专业化程度很高,也说明其工商业活动的发达。

——宴绍祥《梭伦与商鞅经济改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发展雅典工商业的原因,并概括其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发展雅典工商业的历史作用。

(6分)

21.(2020·黑龙江大庆二模·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740年,28岁的腓特烈二世登基,当上了普鲁士国王。

在容克的支持下,他推行了开明的君主制改革。

他与伏尔泰是朋友,曾邀请伏尔泰访问普鲁士。

他主观上追求的当然是富国强兵,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军火业发展,对其免税甚至给津贴,统一币制,创办银行,立邮政,修公路,开运河,鼓励垦荒、废除农奴制度。

但他没有把废除农奴制的措施推广到易北河以东地区,因为那里的容克农庄使用农奴劳动,收益很高。

他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重建普鲁士科学院。

改革军事,以便推行其传统的对外扩张政策。

——摘编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9分)

22.(2020·清华大学高三1月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

传统主义文化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