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70771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害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ppt

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地震灾后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地震灾后疾病防控应急桌面演练目的目的检验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队员应对地震检验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队员应对地震灾害疾病防控现场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的灾害疾病防控现场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的熟练程度熟练程度练习、讨论和完善地震灾区疾病防控相关练习、讨论和完善地震灾区疾病防控相关技术和卫生应急工作重点内容技术和卫生应急工作重点内容宜昌市远安县发生里氏宜昌市远安县发生里氏7.07.0级地震,震源级地震,震源深度约深度约1313公里。

公里。

委领导指示:

请立即派遣国家传染病防控委领导指示:

请立即派遣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赶赴现场,按照应急队赶赴现场,按照湖北省突发公共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湖北省自然灾害湖北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方案要求,开和相关技术方案要求,开展地震灾后疾病防控应急任务。

展地震灾后疾病防控应急任务。

20152015年年1111月月1616日日99时时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电话通知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电话通知模拟背景模拟背景灾区基础设施和卫生灾区基础设施和卫生服务能力严重受损,灾服务能力严重受损,灾区不具备正常的生活和区不具备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因地震而伤工作条件。

因地震而伤亡的人数不断上升,截亡的人数不断上升,截至至20152015年年1111月月1616日日88时时3030分,地震已造成分,地震已造成113113人死亡,人死亡,822822人受人受伤。

伤。

目前,已建立居民安置点目前,已建立居民安置点2020个,帐篷个,帐篷10001000顶,水源供应点顶,水源供应点3030个,食物供应点个,食物供应点3030个,个,医疗救治点医疗救治点1010个。

个。

地震灾后公共卫生与防疫的地震灾后公共卫生与防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什么?

地震灾后公共卫生与防疫地震灾后公共卫生与防疫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卫生状况、需求、疾病发生风险的评估卫生状况、需求、疾病发生风险的评估传染病监测、调查和控制传染病监测、调查和控制指导:

指导:

尸体处理的卫生指导尸体处理的卫生指导灾民安置营地选择及卫生学处理灾民安置营地选择及卫生学处理受灾社区的公共卫生指导受灾社区的公共卫生指导水源地的保护与饮、用水的供应与卫生安全水源地的保护与饮、用水的供应与卫生安全食品的供应与卫生安全食品的供应与卫生安全营地环境卫生(粪便、垃圾、污水处理)指导营地环境卫生(粪便、垃圾、污水处理)指导虫媒、啮齿动物控制虫媒、啮齿动物控制桌面演练主要内容桌面演练主要内容场景一:

地震灾区快速调查、评估与应急监测场景一:

地震灾区快速调查、评估与应急监测场景二:

地震灾区消杀灭场景二:

地震灾区消杀灭场景三:

地震灾区居民饮用水场景三:

地震灾区居民饮用水/食物监测食物监测场景四:

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检测场景四:

地震灾区传染病应急检测场景一场景一地震灾区快速调查、评估与应急监测地震灾区快速调查、评估与应急监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灾后现场快速调查与评估一、灾后现场快速调查与评估二、灾后应急监测二、灾后应急监测三、灾后疫苗针对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三、灾后疫苗针对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四、灾后健康教育与心里干预四、灾后健康教育与心里干预灾后现场快速调查与评估灾后现场快速调查与评估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灾害发生后尽快确定灾区最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和隐患,使采取的卫生应急措施与灾区的实际需求尽量相一致,从而有效开展紧急救援期的救灾防病工作。

环境考察环境考察水质考察水质考察食品考察食品考察灾情考察灾情考察考察取证:

摄取图片考察取证:

摄取图片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知情者访谈知情者访谈受灾群众:

随机在各临时安置点选取受灾群众:

随机在各临时安置点选取1-21-2名名受灾群众受灾群众(最好是安置点管理员),(最好是安置点管理员),采用开放性采用开放性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卫生工作人员:

当地卫生院院长、副镇长、县卫生工作人员:

当地卫生院院长、副镇长、县卫生局局长、救援队伍随队军医等进行开放性访卫生局局长、救援队伍随队军医等进行开放性访谈谈当地灾前卫生状况当地灾前卫生状况水源分布水源分布“四害四害”情况情况灾后水源使用情况灾后水源使用情况食品卫生食品卫生粪便垃圾处理粪便垃圾处理消毒杀虫消毒杀虫目前身体状况目前身体状况重点公共卫生需求重点公共卫生需求灾后防疫知识灾后防疫知识受灾群众访谈内容受灾群众访谈内容饮用水卫生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疾病监测体系疾病监测体系灾民与救援部队人员健康状况灾民与救援部队人员健康状况卫生处置卫生处置(如消毒杀虫如消毒杀虫)等等当地概况当地概况历史疫情历史疫情卫生资源卫生资源震灾影响震灾影响群众安置群众安置人畜尸体处理人畜尸体处理卫生工作人员访谈内容卫生工作人员访谈内容快速调查与评估结果快速调查与评估结果根据对地震现场的快速调查和评估,当前疾病防控重点工作建议如下:

立即开展灾区应急监测,保障信息畅通,同时做好灾区以重点肠道传染病为主的应急检测工作及时开展灾区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预防工作做好灾区健康教育和心里干预尽快做好灾区水源保护和水质处理,提供安全饮用水,同时做好环境垃圾点和尸体处理工作做好灾区居民饮用水/食物监测信息报送信息报送按照按照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试行)和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管理规范(试行)做好灾害卫生应做好灾害卫生应急信息报告、部门间通报和信息发布急信息报告、部门间通报和信息发布工作。

工作。

现场应急队伍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卫生现场应急队伍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应急指挥部报告。

行政部门或应急指挥部报告。

信息报送内容信息报送内容受灾基本情况受灾基本情况表表1.11.1灾区基本情况报告灾区基本情况报告表表1.21.2卫生机构人员房屋受灾情况报告卫生机构人员房屋受灾情况报告灾区救灾防病工作情况(人、物、财)灾区救灾防病工作情况(人、物、财)表表2.1.12.1.1省内救灾防病人员情况报告省内救灾防病人员情况报告表表2.1.22.1.2外来支援救灾防病人员情况报告外来支援救灾防病人员情况报告表表2.1.32.1.3救灾防病人员求援情况报告救灾防病人员求援情况报告表表2.22.2救灾防病药品器械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报告救灾防病药品器械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报告表表2.32.3救灾防病经费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报告救灾防病经费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报告灾区疫情情况灾区疫情情况表表3.13.1发病危险因素报告发病危险因素报告表表3.23.2灾区因灾致病情况报告灾区因灾致病情况报告表表3.33.3灾区医疗机构病、伤亡情况报告灾区医疗机构病、伤亡情况报告现场工作情况(汇总现场工作情况(汇总各工作组情况)各工作组情况)初步报告初步报告进展报告进展报告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总结报告主要目的主要目的为了及时发现灾区和灾民中发生的传染病暴发和其他为了及时发现灾区和灾民中发生的传染病暴发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迅速采取控制措施,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国家传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队抵达现场后立即开展了灾后应急疾病染病防控应急队抵达现场后立即开展了灾后应急疾病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疫情监测疫情监测症状监测症状监测食品和水质监测食品和水质监测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监测灾后传染病应急监测灾后传染病应急监测监测工作实施监测工作实施安排专人每日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安排专人每日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及时将分析结果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指挥部及时将分析结果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指挥部每日收集灾区的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到每日收集灾区的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利用利用标准差、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学指标对异常情等统计学指标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可用统计方法如况进行排查,可用统计方法如泊松分布,线性回归泊松分布,线性回归等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指挥部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指挥部开展症状监测以及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症状监测以及传染病监测工作受灾群众安置点及流动医疗点,每天专人负责定受灾群众安置点及流动医疗点,每天专人负责定时为灾民测量体温,填写临床症候群(发热呼吸时为灾民测量体温,填写临床症候群(发热呼吸道、腹泻、皮疹、皮炎、黄疸等)监测表,并每道、腹泻、皮疹、皮炎、黄疸等)监测表,并每日将信息进行上报。

日将信息进行上报。

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固定和流动医疗点医务人员,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固定和流动医疗点医务人员,如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则按规定填写法定传染如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则按规定填写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收集汇总后每日通过将信息报告给县病报告卡,收集汇总后每日通过将信息报告给县疾控中心,由县疾控中心进行网络直报或以其他疾控中心,由县疾控中心进行网络直报或以其他方式上报。

方式上报。

请结合本次地震演练的模拟背景,设计一请结合本次地震演练的模拟背景,设计一份针对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症状监测调查表份针对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症状监测调查表食品和水质监测食品和水质监测指导加强灾区的食品监测,确保食品卫生,防指导加强灾区的食品监测,确保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强化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强化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

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指导灾区疾控机构应在灾民集中的地区开展室指导灾区疾控机构应在灾民集中的地区开展室内、外鼠密度和鼠传疾病监测,开展室内外蚊内、外鼠密度和鼠传疾病监测,开展室内外蚊、蝇、白玲等虫媒密度监测。

、蝇、白玲等虫媒密度监测。

灾后疫苗针对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灾后疫苗针对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灾后免疫规划系统受损情况评估灾后免疫规划系统受损情况评估1.1.预防接种门诊损失情况:

地震前、地震后和现在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门诊损失情况:

地震前、地震后和现在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

的数量。

2.2.预防接种门诊房屋受损情况;预防接种门诊房屋受损情况;3.3.预防接种人员损失情况;预防接种人员损失情况;4.4.冷链系统损失情况;冷链系统损失情况;5.5.供电中断情况;供电中断情况;6.6.疫苗损失情况;疫苗损失情况;7.7.接种点接种册损失情况;接种点接种册损失情况;8.8.接种服务:

常规免疫是否中断?

中断时间?

恢复的时间?

共中接种服务:

常规免疫是否中断?

中断时间?

恢复的时间?

共中断的天数。

中断的原因?

预防接种门诊运转次数有无变化?

地断的天数。

中断的原因?

预防接种门诊运转次数有无变化?

地震前、地震后和现在平均每周运转次数。

震前、地震后和现在平均每周运转次数。

9.9.宣传告知:

地震前、地震后和现在的宣传告知方式分别是什么宣传告知:

地震前、地震后和现在的宣传告知方式分别是什么?

有无变化?

有无变化?

地震灾后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评估地震灾后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评估肠道传染病:

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虫媒传染病:

乙脑、黑热病、疟疾等虫媒传染病:

乙脑、黑热病、疟疾等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疽、狂犬病等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

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

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流脑、麻疹、流感等流脑、麻疹、流感等其他传染病:

红眼病,食源性疾病其他传染病:

红眼病,食源性疾病根据综合评估情况,对目标人群进行疫苗根据综合评估情况,对目标人群进行疫苗接种(麻疹、乙脑、流感、甲肝等)接种(麻疹、乙脑、流感、甲肝等)制定详细的应急接种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接种计划确定疫苗群体接种策略确定疫苗群体接种策略接种的危险性评估和后勤需求评估接种的危险性评估和后勤需求评估接种人员培训接种人员培训接种地点的选择接种地点的选择注射安全注射安全疫苗的冷链疫苗的冷链疫苗的紧急供应疫苗的紧急供应灾后健康教育与心里干预灾后健康教育与心里干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及时向公众传播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正确引导公众的参与,防范公众心理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修复;指导公众采纳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人和和群体预防保健的能力。

以以饮水卫生、食品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蚊蝇鼠卫生、个人卫生、蚊蝇鼠等媒介防护、疾病常识、等媒介防护、疾病常识、就医指南就医指南等为宣传重点等为宣传重点利用利用宣传专栏、宣宣传专栏、宣传画、传单传画、传单等平面媒体等平面媒体广播和手机广播和手机等现代等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手段以及以及讲座和口头传讲座和口头传帮帮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心里干预心里干预主要是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引起的早期心理应急反应,主要是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引起的早期心理应急反应,以及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短期心理沟通障碍等。

以及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短期心理沟通障碍等。

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通过实施干预,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场景二场景二地震灾区消杀灭地震灾区消杀灭一、现场使用的主要药物和设备一、现场使用的主要药物和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喷洒设备病媒生物监测器材1.11.1消杀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消杀人员个人防护用品1.21.2尸体处理个人防护用品尸体处理个人防护用品漂白粉精漂白粉精65%65%漂白粉精(精片)漂白粉精(精片)20%20%过氧乙酸过氧乙酸0.5%0.5%活力碘活力碘1.31.3消毒剂消毒剂361.41.4卫生杀虫剂卫生杀虫剂2.5%溴氰菊酯乳油,商品名称:

敌杀死(decis)。

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称:

凯素灵(k0thrine)1.5灭鼠药剂灭鼠药剂0.0050.005杀它仗蜡块毒饵杀它仗蜡块毒饵0.010.01溴敌隆颗粒毒饵溴敌隆颗粒毒饵1.61.6喷雾器械喷雾器械背负式常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常量机动喷雾器手持式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手持式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热烟雾喷雾热烟雾喷雾机机手推式常量机动喷雾手推式常量机动喷雾器器手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二二、消杀现场主要工作内容、消杀现场主要工作内容灾民临时集中、分散住所、医疗点、救灾人员临时居住地等人群集中区域是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区域。

本次地震灾害中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提供安全的饮用水;2、做好灾区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3、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粪便、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消毒、清运等卫生管理工作,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4、妥善处理人和动物尸体。

(一)做好水源保护和水质处理,

(一)做好水源保护和水质处理,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提供安全的饮用水为保证灾民和救援人员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必须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选择和保护、水质的消毒处理以及水质的检验。

本次水质消毒演练目的是保障国家队在地震灾区自身饮水安全。

1.11.1饮用水水源的选择饮用水水源的选择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对原有水源卫生状况进行评估,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立即选择新的水源地,建立新的取水点。

对于被淹没了的水井或供水构筑物应停止供水,待水退后经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继续供水。

水源的选择原则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经济技术合理。

选择顺序是应选择泉水、深井水、浅井水,其次才考虑河水、湖水、塘水等。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次演练选择队伍居地附近的河水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取水源。

迁移水源附近的的粪坑,清除垃圾堆和无害化处理厕所内的粪便。

并划出一定区域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1.21.2河水的消毒河水的消毒河水尽量选择上段作为饮水水源的,并设有明显标志及禁止事项的告示牌,即不得停靠船只,不能有游泳、捕鱼和打捞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取容器(桶)和贮水容器(缸)要洁净,经常清洗;自然灾害发生后,若取回的水较清沏,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

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后(如澄清效果不佳,可使用明矾进行混凝沉淀和滤沙过滤)再进行消毒。

消毒方式首先煮沸,若没有相关条件,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化学消毒方法:

每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1片或泡腾片1片。

先将漂粉精片或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不低于0.3mg/L即可使用。

(现场演示(现场演示)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

其他如手压井、大口水井的消毒处理方法?

其他如手压井、大口水井的消毒处理方法?

1.3、水消毒方法讨论、水消毒方法讨论1.3.2大口井的消毒1.3.2.1直接投加法投消毒剂前先测量井水量及计算投药剂量,水井一般为圆筒状即井水量(吨)=井水深(米)0.8水面直径(米)2漂白粉的投加量(克)=加氯量应是井水需氯量与余氯之和。

(可根据井水水质按一般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水质较混浊时增加到35mg/L,以保证井水余氯在加氯30分钟后在0.7mg/L左右)。

投加的方法是根据所需投药量,放入容器中,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桶中,加水稀释后倒入水井,用水桶将井水震荡数次,使之与水混匀,待30分钟后即可使用。

井水的投药消毒至少每天2次,即在早晨和傍晚集中取水前进行。

1.3.1手压井的消毒手压井一般只经过消毒处理,水质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

消毒方法同缸(桶)水消毒处理。

1.3.2.2持续消毒法将一定量(约500克)的漂白粉或漂粉精片(有效氯6070%、0.2克/片),装入开有若干个小孔的饮料瓶中,加水搅拌后放入井中,利用取水时的震荡作用使药液流出,达到持续消毒的目的。

该法水中余氯较稳定,一次投药可维持数天,但每隔35天捞出饮料瓶检查是否阻塞,随时添加消毒剂,饮料瓶上的小孔数应根据余氯量在0.7mg/L左右而定,并同时系一空瓶,使药瓶漂浮在水面下10cm处。

若水井较大,可同时放数个持续消毒瓶。

1.3.2.3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水井被洪水淹没;新井开始使用前、旧井修理或掏井后;井水大肠菌值显著变化;在肠道传染病疫点并疑与水有关和水井落入脏物等情况下。

方法是:

先将井水掏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掏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漂粉精减半)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投加漂白粉(或漂粉精)即每吨水加40克干漂白粉计,等待1012小时后把井水打完,待再来水即可消毒取用,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修建临时厕所,加强粪便处理

(二)修建临时厕所,加强粪便处理2.1临时厕所修建的临时厕所应达到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要求,要做到粪池不渗漏,粪便不外溢,避免污染周围环境;远离水源,防止污染水源;对临时厕所要落实专人管理,确定专人保洁,负责厕所的清扫、消毒,每日喷洒灭蝇药2次,及时掏清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使用马桶收集粪便的,粪便要倒入粪坑,禁止随地乱倒,不能在取水点附近、井边洗刷马桶。

储粪设施:

选择远离水源地点、地势较高的地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石灰、水泥等防水材料作为土池的衬里,向坑周围延伸20厘米左右,粪便倒入坑内储存。

2.2简易粪坑简易粪坑要挖深,每两天撒一次漂白粉,漂白粉层厚5cm,以防蚊蝇孳生;粪坑装满后,要加土覆盖,另选新的粪坑或将粪便清出进行高温堆肥处理。

(三)垃圾污水的收集与处理(三)垃圾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根据灾民临时住所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收集垃圾的容器按每25人左右提供一个容器并加盖,容积约为50100升。

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收集,运送和处理,垃圾要做到及时清理,集中堆放处理,日产日清,不得任意倾倒。

临时住所修建污水沟,生活污水应定点倾倒,并远离饮水水源。

每天一次对垃圾站点与污水倾倒处进行消毒杀虫,喷洒消毒杀虫药如漂白粉、溴氰菊酯等,防止蚊蝇孳生。

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收集的垃圾粪便要因地制宜,选择地势较高、远离水源和临时居住点的地方集中堆放,四周要挖排水沟,集中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坑式堆肥、密封发酵法(粪尿)。

(四)人和动物尸体的处理(四)人和动物尸体的处理自然灾害期间,人畜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污染环境和水源,可致尸碱中毒。

应认真做好人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

4.14.1尸体处理的一般要求尸体处理的一般要求对逝者处理时必须给予充分尊重的原则;及时就地清理和尽快掩埋处理的原则;必须需要辨明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应尽快留取辨别检材(公安部门)后及时处理,尽量缩短尸体存放时间。

4.24.2尸体的处理尸体的处理在尸体上下洒盖漂白粉,降低尸体腐败的速度,减少异味;将尸体装入统一制作的裹尸袋;或者死者生前使用的被褥等进行包裹。

再次在尸袋内洒入漂白粉,拉上尸袋拉链,密封严紧结实;在尸体原位置及周围喷洒消毒除臭剂;(含氯消毒剂1%、生物除嗅剂)使用专门的尸体运输车辆尽快运走尸体,进行火化或掩埋处理。

尸体处理的首选方法是火化火化。

4.34.3尸体掩埋要求尸体掩埋要求尸体埋葬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

选用土葬,应尽可能选择2米以下深埋的方式;在城镇、乡村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便于运输又不影响城镇、乡村生活、活动和景观的地点选择尸体掩埋地。

应选择土壤结构结实、地下水位低的场所;掩埋场所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埋葬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地;尽量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彻底消毒后,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或者2米以下深埋。

4.44.4尸体清理工作人员防护要求尸体清理工作人员防护要求一般尸体的清理、运输人员需要一定的防护意识和卫生防护设备,要戴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戴手套、穿胶鞋。

尽量避免意外擦伤,出现外伤时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处理。

应注意及时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

4.54.5动物尸体处理要求动物尸体处理要求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处理。

地点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远离水源及居民点的地方,挖土坑深2米以上,在坑底撒漂白粉或生石灰,把动物尸体先用10的漂白粉上清液喷洒(200ml/m2),作用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坑内,再用干漂白粉按2040g/m2洒盖于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压实。

对于清理出大量动物尸体的环境(如农贸市场等)要喷洒除嗅剂和杀虫剂,直到气味清淡,肉眼观察无蝇类。

三、现场蚊蝇鼠控制三、现场蚊蝇鼠控制3.13.1灾区病媒生物控制原则灾区病媒生物控制原则常规原则:

坚持病媒生物监测,当病媒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相关疾病时,加强环境治理,对孳生地进行有效管理,辅以个人防护和药物杀灭。

应急原则:

坚持病媒生物监测,当病媒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病媒生物密度。

3.2密度监测与应用3.2.1蚊类密度监测:

诱蚊灯法、人工小时法3.2.2蝇类密度监测:

粘蝇条(纸)法、目测法3.2.3鼠类密度监测:

诱饵盗食法、鼠迹法、鼠夹法3.2.4实施杀虫、灭鼠工作的参考指标当群众反应蚊、蝇、鼠较多,当灾民安置点的蚊类监测灯诱法蚊密度超过15只/灯夜或人工小时法蚊密度5只/人工小时,蝇类监测的粘蝇条法蝇密度超过10只/条天或目测法蝇密度超过1只/平方米时,鼠类监测的鼠盗食率超过10%或鼠迹法鼠密度超过5处/2000米、鼠夹法鼠密度超过1,建议对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