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073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8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1页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1页
亲,该文档总共1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docx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doc

附件二:

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

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2008年3月1日)

为促进中小学规范办学、科学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办法(试行)》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督导评估的性质

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对中小学校的常规性综合督导评估,是政府对中小学校进行行政监督和教育督导机构“督学”的主要形式,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

二、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中小学校规范化办学为重点,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学校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

要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中小学校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行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引导社会各方面和学生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关心和支持教育,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督导评估的范围

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包括公办和民办的小学、普通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普通完全中学。

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分别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鉴于民办学校在办学标准方面的特殊性,制定民办中小学办学标准必备条件指标体系。

四、督导评估的职责分工

在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按照加强地方统筹管理的原则,省、市、县三级做如下分工:

省教育督导机构:

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负责对地方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和评估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

市(州)教育督导机构:

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指导;组织对辖区内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的督导评估;负责对县(市、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和评估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县(市、区)督导评估为“三A”的学校,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复核认定。

县(市、区)教育督导机构:

负责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规划和计划的制定;组织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督导评估(村级小学可由县级教育督导机构授权和指导,由乡、镇中心校督导评估,具体评估标准,由县级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方案自行确定);对辖区内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加强经常性检查,指导自评和督导评估后的整改工作。

尚未划归地方管理的大企业办中小学校和民办中小学校,在按照上述管理分工由相应的教育督导机构负责督导评估的同时,大企业教育督导机构和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同级的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五、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

督导评估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一级指标(A级指标)形式设置,按办学标准、学校管理、自主发展逐级提升,以促进中小学校在实现标准化办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特色。

1.办学标准指标。

以二级指标(B级指标)形式设置,包括学校建设、教育装备、教育经费、师资配备、办学行为、教学质量等6个方面的内容。

民办学校还应符合《吉林省民办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办学标准必备条件指标体系》要求。

这部分指标以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依法办学为重点,体现办学的基本标准与要求。

2.学校管理指标。

以二级指标(B级指标)形式设置,包括办学指导思想、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学生基础性发展状况等6个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指标以管理及其效果为重点,促进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发展目标,挖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3.自主发展指标。

以二级指标(B级指标)形式设置,包括改革创新、文化建设、学校与社会、特色创建等4个方面内容。

这部分指标给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目的是引导与激励学校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密切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发展。

六、督导评估结果的处理

1.督导评估结果等级的划分。

按办学标准,学校管理,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分别评定结果,每一方面都分A、B、C三个等级。

办学标准部分A、B、C三个等级分别表示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学校管理部分A、B、C分别表示为优良、一般、较差;自主发展部分A、B、C分别表示为较好、一般、较差。

评估等级按C级指标规定的等级要求比率确定。

对一所学校督导评估的结果为三个方面评估结果的组合。

例如:

办学标准为B,学校管理为A,学校自主发展为C,该学校的评估结果则为BAC,依此类推。

2.督导评估结果等级认定的具体办法。

等级评定按以下标准掌握:

办学标准部分。

A等:

C级指标全部达到A等;B等:

C级指标全部达到B等或以上等级;C等:

达不到B等标准要求。

学校管理部分。

A等:

评为A等的C级指标大于等于20个,其他为B等;B等:

评为A等的C级指标大于等于16个,其他为B等;C等:

达不到B等标准要求。

自主发展部分。

A等:

评为A等的C级指标大于等于9个,其他为B等;B等:

评为A等的C级指标大于等于7个,其他为B等;C等:

达不到B等标准要求。

3.督导评估结果的处理办法。

对学校督导评估的命名和表彰方式由各市(州)决定。

对办学标准为C等的学校应报告当地政府、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责令整改,一年后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处理。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督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各相关方面,对未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的学校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其尽快达到国家办学标准。

七、督导评估的具体方法

1.把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综合分析,确定评价等级。

定性的评估要在通过“听、看、查、访、议”等形式取得客观的数据、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定量的评估要认真核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要时进行实地测查核实。

评估时既要对C级指标所包含的要素逐一评价,也要对C级指标综合考虑,按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给出的等级评估标准,逐项逐条定等量化。

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绝大多数系指90%以上,大多数系指75—89%。

2.评价时应注重实证性的考察,如现场观察、访谈、问卷、听课、座谈、查阅教案和学生作业、抽样测试、分析学校的原始记录和档案等,广泛收集信息,全面了解情况。

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估认定学校三个方面工作达成度和等级情况,主要的成绩和不足,形成督导评估意见。

3.督导评估结果信息反馈,内容应包括三方面,即主要成绩与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要求,同时附上评价成绩表与评估等级结果,使每所学校找准问题、明确方向、认真整改。

八、督导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1.学校自评。

各中小学校要对照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自评,实事求是的肯定成绩、找出主要问题与不足,通过自我定位准确找出学校发展的起点。

2.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在教育督导部门的指导下,每一所中小学都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自评基础上,根据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制定新一轮学校督导评估周期内(三年)学校发展规划或计划,发展规划或计划应包括“分析发展基础、确定主要指标的预期目标、落实保障措施、构建自评机制”等内容。

学校发展规划要在新一轮督导评估规划启动前一年年底前报负责评估的督导部门。

3.制定督导评估规划和计划。

各地要根据《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县(市、区)的规划、计划应报市(州),市(州)的规划、计划应报省。

4.严格按规划和计划开展督导评估。

在对学校督导评估时,除依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外,还要认真检查学校发展规划或计划的执行或完成情况,将其作为督导评估和指导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5.新一轮学校督导评估仍以三年为一周期。

每所学校督导评估的具体时间由负责的教育督导部门确定。

附件1—1:

吉林省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1—2:

吉林省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说明

附件2—1:

吉林省普通初中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2—2:

吉林省普通初中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说明

附件3—1:

吉林省普通高中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3—2:

吉林省普通高中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说明

附件4:

吉林省民办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办学标准必备条件指标体系

附件1—1:

吉林省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评估等级标准

A(合格)

B(基本合格)

C(不合格)

A1

B1

学校建设

C1

学校

设置

学校设置合理,保证学生就近入学。

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

两项要素中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2

校园

校园规划设计合理。

生均校园面积达标。

生均绿地(含科技园地)面积达标。

运动场地达标。

校园基本设施齐全。

五项要素中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3

校舍及桌椅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

各类用房结构合理,符合国家建筑标准。

无危房。

每生有一套符合标准的课桌椅,完好率100%。

四项要素中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B2

教学装备

C4

实验室

建设

实验室及多功能教室建设达标。

教学仪器按国家标准配备,种类、数量、规格达到要求。

有两室面积达不到标准,或其他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5

信息化建设

城市小学和乡中心校实现“校校通”工程。

农村小学完成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电教教材、音像资料满足教学需要。

城乡分别每18、20人一台微机。

前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微机多2人。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6

音体美卫生劳

技器材

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器材均按标准配备。

有符合要求的实验实践场所。

配备标准或配备率存在不足,或实验实践场所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7

图书室

建设

图书室按规定标准配置。

生均图书城乡分别达30册、20册;报刊种类城乡分别达40、3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城乡分别达80、60种。

其中村小以上学校有10本以上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教材,3套绿色证书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生均图书城乡分别达25册、15册;报刊种类城乡分别达35、25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城乡分别达70、50种。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B3

教育经费

C8

教育

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达到省规定的下限标准并逐年增长。

前述两项经费达省规定下限90%标准,并逐年增长。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9

教师

工资

教师工资标准符合国家和省的规定。

按时足额兑现教师工资,无拖欠。

拖欠不超两个月。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A1

B4

队伍配备

C10

班子与

机构

领导班子职数配齐,年龄、专业结构合理,持双证上岗。

校长负责制有效运行。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指挥顺畅。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11

教师

配备

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编制符合省定编制标准要求,配备偏差3%以内。

配备偏差率10%以内。

配备偏差率超10%。

C12

教师

资格

学历

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标。

全部取得任职资格。

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规定标准。

未取得任职资格教师或学历合格率低两个百分点。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13

专业

技术

岗位

结构

高级与中级教师结构比例符合规定要求。

高级与中级教师结构比例分别偏差1个、5个百分点。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B5

办学行为

C14

班级

编排

按公开原则随机分班。

均衡配置各班教师。

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班额城乡分别不超50、45人。

班额城乡均不超56人或其他稍有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15

课程

管理

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三级课程。

教学进度适中,无课时偏差。

课时偏差率不超3%。

没有开全学科或课时偏差率超3%。

C16

学生

管理

按政策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

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入学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无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不开除或变相开除学生。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17

招生

考试

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自行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

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不张榜公布考试成绩、不排名次。

学校和教师不开办有偿补课班或为其提供场所。

不违反规定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

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C18

课业

用书

管理

严格遵守“减负”有关规定。

有定期检查和处理的措施。

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

学生作业量符合规定。

学生用书工作管理规范。

保证学生均有与省定教学计划一致、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教材。

不组织学生订购违反规定及盗版的学生用书。

保证按正常渠道订购学生用书。

做好部分学科循环使用教科书具体工作。

九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19

收费

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执行标准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A1

B5

办学行为

C20

学校

安全

安全制度健全,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工作自查并对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学校管理和设备设施不存在事故隐患。

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B6

教育质量

C21

德育

质量

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德育质量抽测合格率均达到省规定要求。

前述各率中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

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以上。

C22

教学

质量

各年级全科合格率、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学习质量抽测合格率均达到省规定要求。

前述各率中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

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以上。

C23

体育

质量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体育质量抽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前述各率中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

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以上。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评估等级标准

A(优良)

B(一般)

C(较差)

A2

B7

办学方向

C24

办学

指导

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思路清楚,办学目标明确。

制定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思想的规划,落实措施得力。

面向每位学生的所有方面,德智体美劳全面安排。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达不到基本合格标准。

B8

队伍建设

C25

师德

建设

积极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师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

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师德满意。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师德满意。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26

业务

培训

有教师培训提高的计划、措施和经验。

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学时。

城市88%以上、农村73%以上教师取得高一层学历并逐年提高。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前述比率低2个百分点。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或比率低2个百分点以上。

B9

德育工作

C27

全面

育人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各项工作为育人服务。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教育,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28

德育

保障

领导重视,机构、人员得到落实。

德育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有校内外德育基地,经常开展活动。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杜绝学生进入不良文化场所措施得力。

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A2

B10

教学

管理

C29

常规

教学

管理

常规教学规章制度健全。

教学活动用语用字规范。

对教学过程有检查、考评、调控和改进措施。

主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校长不少于30节。

其中主管领导和校长评课科学准确,指导性强,每学期有针对性的评课分别不少于20次和10次。

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听课少5节,评课少2次。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或听课评课未达到合格要求。

C30

课堂

教学

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材施教有具体措施,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注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31

体育

卫生

工作

上好体育课、早操课间操,保证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

组织好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

每年召开一次体育运动会。

认真开展国防教育。

搞好校园卫生与学生个人卫生。

开展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和卫生监督,预防和矫治常见病工作有具体措施。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健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八项要素有两项存在不足或有一项未达到要求。

有两项要素明显不足。

C32

艺术

劳动

教育

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采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文艺演出。

有文艺社团并经常开展活动。

以勤工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等各类场所为载体,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

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B11

行政

管理

C33

制度

建设

依法治校,学校章程完善。

有配套的健全的规章制度。

实行校务公开,做到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完善。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34

学籍

管理

学籍管理严格,制度健全,档案完备。

学生入学、建籍、转入转出、毕业等均严格执行省规定。

依法做好“控辍”工作。

无辍学生。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农村年辍学率不超1%。

城市有辍学生,农村辍学率超1%。

C35

评价

机制

学校、校长自评与对教师、学生素质评价有领导、有组织、按计划实施,结果得到充分运用。

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与升学率评价学生的质量和老师的工作。

有吸纳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工作评价的具体措施,效果好。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A2

B11

行政

管理

C36

教育

教学

研究

教科研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领导和教师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实验。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城市小学与乡中心校集体或个人每年在县级以上评定或刊物发表论文、经验文章3篇以上,村小1篇以上。

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参加研究教师少于1/2、发表文章少一篇。

有一项要素存在明显不足或发表文章未达合格要求。

C37

设施

管理

教育设施及设备使用合理,运转有效。

设施及设备管理严格,维修及时。

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周边环境安全宁静卫生。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38

财务

管理

实行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认真执行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

经费使用合理,账目清楚,理财民主。

财会人员持证上岗,熟悉财会工作的政策法规。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C39

资源

利用

勤俭办学,物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无闲置。

以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工作量适度。

财力资源科学配置,使用合理,无浪费。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B12

学生基础性发展状况

C40

道德

品质

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品德达到德育大纲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熟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言行符合要求。

无违法犯罪学生。

五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C41

公民

素养

绝大多数学生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追求进步,有错即改,对个人行为负责。

有家庭责任感,自己的事自己做。

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

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C42

学习

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用语用字规范。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

部分学生能参与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

五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C43

交流

合作

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尊重并理解他人。

能正确地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A2

B12

学生基础性发展状况

C44

运动

健康

绝大多数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掌握一至两项体育锻炼方法,体质、体能有明显增强。

懂得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视力不良率城乡分别不高于10%和5%。

五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不良率城乡不超15%、10%。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C45

审美

表现

绝大多数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和能力。

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自觉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

在美术、音乐、文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达到。

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C46

学生

特长

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科、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方面有兴趣和特长,得到社会、家长及各界好评。

学生在县级以上学科、科技、文艺、体育等竞赛中在较大范围内持续获得较好成绩。

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有兴趣和特长。

未达到一般标准要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评估等级标准

A(较好)

B(一般)

C(较差)

A3

B13

改革创新

C47

教育

改革

领导及教师具有较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改革思路清楚,目标明确。

改革措施配套,任务落实。

改革力度大、效果好,受到师生拥护。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未达到一般标准要求。

C48

教育

实验

有地区级(村小县级)以上立项的教育实验项目。

实验具有科学性、开创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实验过程管理严格规范,与学校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实验成果与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并产生积极影响。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承担县级(村小校级)以下教育实验项目。

未达到一般标准要求。

C49

教育

创新

领导及教师创新意识强,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育管理等方面创新。

上述创新中只有一方面或创新程度有欠缺。

未达到一般标准要求。

B14

文化建设

C50

管理

科学

化民

主化

决策程序合理,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

管理过程民主,教职工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有师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保障,规则健全。

形成有利于保护各方面合法权益的利益诉求机制。

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

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

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