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272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日月水火》优秀教案1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4日月水火人教(部编版)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日月田禾4个象形文字,识记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并能简单组词。

学会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日”字和“田”字。

利用象形字特点,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记4个汉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会写日字、田字。

难点:

比较学习日字和田字的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们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注意力难以集中。

所以需要运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始终能把精神集中在课堂上。

且需要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小组竞赛、玩游戏、演儿歌等方式有效地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辅以奖励机制和小组竞赛机制。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同桌合作交流法。

教学流程:

1.课前十分钟:

自我介绍,认识是哪个班,立规矩。

老师说话专心听,眼睛不要到处看。

发言声音要洪亮,说话一定说完整。

   请安静,我安静。

   请坐好,我坐好。

   小眼睛,看老师。

   小嘴巴,不说话。

2、小组竞赛规则说明。

   比一比哪个组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最会遵守课堂纪律。

只要这个组的人做的好,我就会给他们组加一面小红旗。

如果哪个组有同学表现得不是很好,老师就会给他们组扣去一面小红旗。

下课的时候,哪个组小红旗最多,我就给他们组每个人奖励一颗小苹果。

(先奖励一组会安静听课的)

3、玩游戏。

离上课还有几分钟,老师先带大家玩一个游戏,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喜欢那就要认真听老师说游戏的规则:

今天我们要玩金手指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三个字,都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部位。

我出示一个字,就请大家迅速用手指出身体的这个部位。

指得最准最快的同学,就可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个字读三遍。

请指耳,我指耳。

最快的领读耳,耳,耳。

(领读完帮老师做游戏小帮手举耳字)

请指口,我指口。

领读

请指目,我指目。

领读     

如果不指身上的部位,改成指汉字你们还能指出口耳目吗?

    请三位同学上来帮老师举字卡。

举字卡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举的是什么字吗?

那么就请老师喊道你举的字的时候,把字卡举起来好吗?

还有时间的话就准备上课用品,上厕所,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4分钟)

在课堂的一开始,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

一个球,圆溜溜。

夜里看不见,早上升起天上挂。

其实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可大了,它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光明。

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他们想把太阳记录下来。

可是问题出现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记呢?

聪明的古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演示)

同学们猜猜,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外面的“圆圈”表示“太阳的圆形轮廓”,其中“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芒”。

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太阳的,这就是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这个符号弯曲的笔画变直了,变成了今天我们都在使用的方块字。

(出示“日”)。

日字读的时候舌头要翘起来,同学们跟着我试一试,(边读,边做手势)

指名读。

开火车读(一列火车即可)

除了日字,今天还有几个象形字朋友想跟大家见面,他们藏在了几幅图中,谁能找到他们?

(二)、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5)

指名说找到了什么字。

同学们找到了吗?

我请人来说说他找了什么字?

追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字就是“”字?

分享到哪儿PPT展示到哪儿。

月——古人发现月亮有时圆有时弯,月儿圆圆的时候少,月儿弯弯的时候多,于是,就用半圆形代表月亮。

中加一短竖表示月亮的亮光。

(每讲完一个老师带读两遍,开火车读一条)

田——在一大片地上,有很多的横竖线,表示田野上的小路,后来这些横竖线慢慢的简化成了一横一竖。

禾—— 中间的这个(其实就是木字,但学生没学过,老师比划一下)形代表植物,植物末稍上是下垂的穗子。

这就是禾,代表谷类植物,我们吃的小米、大米都是禾苗长大结出来的。

(三)、通过游戏,巩固记忆。

(6)

1、师领读。

同学们真棒,把这些象形字都找了出来,可是要记住他们的形状和读音可不容易。

请同学们跟着我把这四个字读一读。

老师出示字指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课前我们玩的金手指游戏吗?

现在试试用新学的汉字来玩这个游戏。

我要请四位同学来扮演日月田禾的图片,我读到哪个字,他就举起对应的图片,谁想来?

准备好了吗?

金手指游戏开始!

指汉字

指图片你们都能指对,但如果换成汉字你们还能指出来吗?

这四位同学请放下图片回座位,谢谢你们。

我再请四位同学上来扮演汉字。

我们继续金手指游戏!

请指日,我指日!

……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指得最快,就请他来当领读小老师

请指日,我指日!

(你指得最快,请你来把日字领读三遍吧!

(每读完一个把汉字卡贴到图片下面,再回座位)

齐读。

(三)、合作交流,说词语。

(3)

同桌合作说词语

读得真好!

可是光会读可不行,你们还得会用这几个汉字组词。

老师来试一试:

“我把日,组个词,日,日出的日。

”现在请同学把这四个字组词给同桌听。

注意组词的时候像老师一样把话说完整。

你组完一个,我再组一个,别人说话的时候自己要仔细听。

指名分享,相机引导。

(猜词语游戏)出示图片猜词语。

日出,月牙,田野,禾苗。

老师带读词语:

日,日出的日

月,月亮的月。

田,田野的田。

禾,禾苗的禾。

小老师带读:

(四)、演读儿歌,巩固字词。

(4)

小老师领读得真不错。

下面的同学们配合的也很棒。

刚才你们学的几个字已经藏进了一首儿歌里。

不信你们看!

1、出示儿歌,教师示范演读。

并简单解释。

红日圆圆,(红日是圆圆的。

月牙弯弯,(月牙是弯弯的。

田野绿绿,(田野是绿色的。

禾苗青青。

(禾苗长的很茂盛很绿,青青草原上的草一样青青的。

领读,老师演读一句学生跟着演读一句。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动动自己的身体和小嘴巴跟着老师一起来,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学一句好吗?

学生自己读一遍。

指明读得好的同学上来表演。

5、师生问答对读。

什么圆圆?

——红日圆圆  什么弯弯?

——月牙弯弯

什么青青?

——田野青青  什么绿绿?

——禾苗绿绿

(五)、学写“日”字和“田”字。

1、学写“日”(4)

(1)、记忆“日”笔画、笔顺

刚才我们学习的这首儿歌名字叫做《红日圆圆》,同学们读的非常好。

可是要把红日的日字给写好可不简单。

现在屏幕上有日字的笔顺。

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右手一起跟着笔顺书空,看看日字先写什么笔画,再写什么笔画。

开始吧!

(有的同学非常会学习,他们边写笔顺,边轻轻地读着。

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横。

指名读笔顺,齐读笔顺,提问一共有几笔?

(2)、师范写,生书空。

现在老师在黑板上把日字写一遍,请同学们安静地仔细地观察老师的每一笔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师边写边说“日”:

一笔竖写在做半边,二笔横折接着竖的上面开始写,三笔横,在横中线上,从左边的竖起笔,没有挨着右边的竖,四笔横,封口,日字瘦瘦的,上下一样宽。

写在田字格中间。

   2、学写“田”(3)

(1)、找一找,日字如果加一笔就可以变成我们今天学的哪个字?

(2)、学习出示笔顺,一起书空。

提问共几笔?

(3)、师范写,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田”:

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瞧,这个短横没有挨着两边的竖哦。

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五笔横封口。

注意,田字上宽下窄。

3、同桌讨论:

说一说日字和田字,哪里像,哪里不一样?

(4)

(1)、这两个字哪里像?

都是四四方方的。

都有竖、横折、横这三个笔画。

都是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最后封口。

(2)、这两个字哪里不一样?

    日字瘦一点,田字胖一点。

    日字上下一样宽,田字上宽下窄。

    日字有四笔,田字有五笔,田字多了一笔竖。

    日字中间的短横接着左边的竖,可是田字中间的短横两边都没有碰到。

齐读笔顺。

翻开课本第12页,在田字格里找到日字和田字描一描,写一写,注意写字的时候把腰挺直,把头抬高。

待会儿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在屏幕上展示一下。

看一看谁才是写字小能手。

提前写好的可以看一看同桌写的,比一比谁写地更像书本给的样子。

(2分钟)

5、投影展示,学生互评(先夸一夸,再说说哪里需要改进),教师点拨。

(4分钟

6、选出写字小能手进行奖励。

(六)、布置作业(2分钟)

   同学们,今天你们认识了四个象形文字,他们是:

日月田禾;学会了写日字、田字;还学会了儿歌《红日圆圆》。

学到这么多知识,你们可真了不起。

   请同学们最后再整齐地读一遍这些字和笔顺。

读好了我们就下课好吗?

请你们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家长听,把学会写的字写给他们看好吗?

奖励小组竞赛的优胜组。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日月水火人教(部编版)

4日月水火

文本分析: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

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都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在辨别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对字义的了解、识记字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象形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学习汉字的乐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1.观察图画,图文对照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1.通过图文对照,利用字的演变认识生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2.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生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利用故事导入,学生边听边思考。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汉字。

有一对兄妹,哥哥负责打柴,妹妹负责洗衣做饭。

有一天,哥哥很早就起来了,要到屋后面的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

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他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课件出示“山”的甲骨文),又在旁边放上一根柴。

哥哥做完这些就上山去了。

不久,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明白了哥哥的去向。

中午,妹妹要到河边洗衣,担心哥哥回来后看不到她会着急。

这时她会怎么做呢?

(生答:

画一条小河,在边上放件衣服。

)同学们真聪明!

妹妹这时也像哥哥那样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课件出示“水”的甲骨文),旁边放上一件衣服。

哥哥回来后看到地上的图,就来到河边,果然找到了妹妹。

汉字多有意思啊!

古人多聪明啊!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古人的聪明才智。

2.出示课题,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看图识字。

师生互说: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上是什么?

(生答:

太阳。

)对,这是太阳。

那么太阳也有另外一个名称,我们称它为“日”。

(一一出示课本余下七幅图片)这些图中又是什么呢?

(生答:

月、水、火、山、石、田、禾。

2.观察字形。

师生互说: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找一找,除了图片外还有些什么?

(生答:

汉字。

)这些汉

字有什么特点?

(生答:

它们和图片很相似。

小结:

这些文字的字形与它所表示的实物非常接近,这样模拟实物形状造出的文字就是象形字。

3.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太阳图形演变成金文“

”),提问:

这是我们本课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手画一画它的样子。

(2)课件演示(金文“

”演变成“日”)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

”的外框由椭圆变成方框,短横与左竖相接。

(3)教师领读“日”字,学生交流:

你对“日”了解多少呢?

(4)(课件出示太阳图、

、日)学生对比,同桌之间说体会。

(5)(课件出示几幅关于阳光、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日”。

4.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金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

(弯月弧度变小,里面多了一短竖。

(2)交流:

你认识这个金文吗?

(这个金文表示月亮。

(3)课件演示动画(金文“

”演变成“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讨论:

”和“月”有什么相似之处?

(4)拓展:

试着用“月”字组词、说句子。

月——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

意图:

学习“日、月”,先展示它们的字理演变,帮助识记字形,还对“月”进行组词、造句,进一步加深对该字字义的理解。

5.小组合作学习“水、火、山、石、田、禾”。

(1)为每组同学发放6张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猜测图片分别表示的是哪一个字。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学生不仅要说出猜测的字,更要说明理由)

生1:

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像流动的水纹。

(相机出示河流图及甲骨文“

”,引导学生说说“水”给他们的感觉)

生2:

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

(相机出示火把图、“火”的甲骨文,讲述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生3:

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像几座山连在一起。

(相机出示连绵的山峰图及甲骨文“

”)

生4:

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

(相机出示大小石头叠加的图片及金文“

”)

生5:

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

(相机出示田野图及甲骨文“

”,引导学生交流对田的认识)

生6:

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

(相机点明:

植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3)教师利用课件逐一播放6个字的演变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测。

(教师领读生字,并进行讲解)

(4)教师组织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借助手中的字理图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请组长整理易错字音。

(5)教师组织组长汇报难读易错的字音,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意图:

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自主识字,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三、互动游戏,巩固识字

1.玩“你指我认”的游戏。

教师将8个象形字的甲骨文分别写在8张卡片上,然后分给8名学生。

这8名学生

拿着字卡在讲台上一字排开。

教师指其中一名学生,台下学生抢着说出这名学生手中字卡上的字,并说:

“我会认,这是×。

”答对了,拿有字卡的学生表演一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答错了,回答的学生表演一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

依此进行游戏。

2.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汉字,用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1.会写“日、田、木、火”4个字,学会捺、点2个笔画。

2.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生字。

通过图文对照,认识生字。

读写并积累生字,运用生字新词。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猜谜语,巩固识字。

(1)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镰刀,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圆盘。

打一物:

月亮(月)

(2)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

打一物:

太阳(日)

2.看图识字。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分别猜出对应的生字。

二、图文对照,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引导学生复习生字。

(1)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抽卡认读、男女生分开读、小组读、齐读)

(2)用看到的生字组词。

日:

日子节日生日日出日夜月:

月亮月球明月月饼月光

水:

水分喝水雨水水面水土火:

火山火苗灯火火花火车山:

山峰山坡山顶山村冰山石:

石头石板石灰石榴石油

田:

水田田地种田耕田田园禾:

禾苗禾场柴禾

(3)小组合作,用生字说句子。

如:

月——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亮。

火——烟火在空中喷出灿烂的火花。

山——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石——爸爸很喜欢研究化石。

田——田野上一片碧绿。

禾——禾苗在雨中痛快地喝着水。

提示: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要尽量多示范,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2.教师领读,再次巩固。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捺”和“点”,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写法。

(1)教师示范“捺”:

轻轻下笔,从左上向右下行笔,再顿笔改变方向,向右轻轻提起。

(2)教师示范“点”:

从轻到重,向右下行笔,最后重按回笔。

2.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展示生字笔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听一边书空。

日共4画,独体字。

横短竖长,里面一横不碰到右侧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田共5画,独体字。

上宽下窄,中间的横、竖写在扁“口”中间。

禾独体字。

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一些,平一些;横画起笔在横中线上,向上斜一些;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

火独体字。

第二笔是短撇,稍高于点;第三笔竖撇从竖中线起笔,下笔重,逐渐轻,穿过中心点向左撇去;第四笔捺从中心点起笔,收笔与撇要齐。

(3)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4)写得不满意,可以多写几个。

四、巩固提升,作业设计

过渡:

我们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认识了8个生字,我们知道了祖国文字的意思、古人们的聪明才智,心里特别高兴。

我们也要用学到的方法来完成课后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中的图画和汉字,指名上台操作,试着连一连。

2.玩“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将“日、田、禾、火”及其对应的甲骨文、图画分成3组,分发3组卡片,请学生找到对应的“朋友”,说说“朋友”间的相似之处。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图文对照,析形索义(教学重点)

师:

(出示“田”)谁认识这个字?

谁能读一读?

生:

老师,我认识这个字,这个字读tián。

师:

说得真好!

我们来看看“田”的演变过程吧!

(课件演示)想一想,这还是哪个“田”?

生:

“田野”的“田”。

生2:

“田地”的“田”。

师:

农民伯伯都希望田里的庄稼长得好,要想长得好,需有两个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

水和土。

师:

对!

“水”字是怎么来的呢?

(课件演示“水”的演变过程)最早的“水”字有什么特点?

生:

它像河水在流动。

师:

水除了浇灌田地,还能干什么呀?

生:

运行船只、给小动物解渴、滋润花草。

师:

是啊,水的作用真大,我们可要节约用水哟!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字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就是利用事物的特点和形状创造了这些字,古人的智慧真高呀!

赏析: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为学生演示每一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图画与字形、字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信息含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了识字的空间。

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字理识字、讲故事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积累语言的同时认识事物,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充分发挥出汉字的育人功能。

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了解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

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2.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产生识字兴趣。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学习“山、石、田、禾”时,我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汉字。

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