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14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认识建筑物和人体的组成。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楼房→单元→房间→墙→砖

3.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细胞)

4.怎么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它是什么样的?

 

答:

(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一个个“小格子”。

5.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型有什么区别?

不同类型的细胞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6.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

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7.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

五、消化与吸收

1.消化器官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等。

2.食物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什么叫消化?

什么叫吸收?

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4.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1)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

(2)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消化。

(3)食糜到达小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水的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

(4)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吸收水份,将剩余的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5.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有甜味,因为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

6.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为了保护消化器官,

(1)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3)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

(4)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

(5)饮食搭配要合理。

(6)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量。

7.举出几种消化系统疾病?

肠炎、胃溃疡、脂肪肝、痢疾、十二指肠溃疡等。

8、人体主要有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9、1983年美国纽约州的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内窥镜,通过它可以看到器官内部的情况。

六、呼吸与交换

、呼吸器官包括: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气体交换场所是什么?

(肺)

3.呼吸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完成的,怎样完成的?

呼气时,胸廓向内收缩,横隔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廓向外扩张,横隔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

4.呼吸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5.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

6.简述呼吸过程?

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7.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

(1)一氧化碳中毒 

(2)大量吸烟 

(3)大气污染 

(4)随地吐痰 

(5)感冒等。

8、健康的肺和因吸烟而被损伤的肺有哪些不同?

健康的肺外表光滑颜色正常;

被损伤的肺外表粗糙颜色发黑。

9、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七、循环与运输

1.循环器官包括:

血管、心脏。

2.心脏相当于水泵,为血液循环流动提供了动力,而血管相当于运送食物的传送带。

3.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得的氧气和养料被循环器官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被循环器官运送到体外。

4.什么是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

5.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

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6.心跳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

7.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

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8.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9.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运动剧烈程度、外界刺激、身体素质等有关。

10.在循环器官中,有关医疗新技术有许多,如血管扩张术、心脏起搏器、心脏移植、心脏搭桥等。

11.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

12.怎样保护自己的血管和心脏的健康?

(1)经常锻炼身体。

(2)不吸烟、不饮酒等。

八、生理与适应

1.生理功能包括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

心理功能包括感觉、思维、情绪等。

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完成的。

2.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神经组成的。

3.什么是反应时?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4. 

神经系统加工外界信息时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1)感觉器官感受到刺激,产生“感觉信息”;

(2)“感觉信息”沿神经进入脊髓或大脑;

(3)脊髓或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动作指令”。

(4)“动作指令”沿神经到达相应的运动器官。

(5)运动器官做出必要的反应。

5.反应时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6、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九、健康成长

1.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育的第二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

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

3.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1)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活动量增大,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

(2)强壮的体魄对我们一生都很重要。

所以要坚持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喜欢与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

热情、宽容、守信、自尊、自律、有爱心等优良品质,往往是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形成的。

5.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男生六要:

(1)要懂得男女是有差异的;

(2)要学会尊重女生;

(3)要主动帮助女生;

(4)要有保护女生的责任感;

(5)要自觉抵制黄色诱惑;

(6)要有道德约束能力。

女生六要:

(1)要举止大方得体,掌握分寸;

(2)要和异性保持文明、群体、公开的交往。

(3)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

(4)要拒绝钱和物的诱惑;

(5)要远离学生不该去的地方;

(6)要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十、小池塘,大世界

1.什么叫生态系统?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动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由哪两大部分构成的?

各包括什么?

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包括:

动物、植物、细菌等。

非生物环境包括:

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3.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起什么作用?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4.构成生物因素的最小单位是生物个体,每一个个体与该物种的其他成员构成生物种群;

不同种类的生物种群又构成生物群落。

5.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个草地、一个池塘。

6.校园、草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说一说它的构成。

校园生态系统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细菌         水 空气 温度 阳光 土壤

教师 学生 蚂蚁  花 草  树

草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十一课 

小瓶子,大学问

1.地球上除生物圈外,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等其他圈层。

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

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2.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农作物被称为生产者;

牛、猪、鸡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谷物、农作物秸秆、小虫等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

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3.举例说明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人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生物圈。

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也来自生物圈。

4、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植物的尸体。

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5、地球表面所有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十二课 

小行为,大环境

1.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承诺:

(1)生命离不开水。

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

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要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

(4)有些能源的开发利用会破坏环境。

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5)植物能保持水土,有些植物的叶子还能净化空气。

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多植树造林。

(6)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2.某化肥厂把污水排放到附近的一条河里,这种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

应该怎样做?

会使河里的鱼、虾、水生植物受到危害,打破生态系统平衡。

严禁向河里排放污水,污水必须经过处理。

3.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生物圈是地球上较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生物圈2号”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十三课 

浩瀚的宇宙

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星系。

2.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3.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

4.从侧面看,银河系就象一只织布的梭子。

5.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

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6.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大约10万亿千米。

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

如果以光速飞行,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要2.8万年。

7.我们能看到的星系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8.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宇宙。

9.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和几十亿,上百亿象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组成宇宙。

10.给宇宙飞船命名:

命名说明

我给宇宙飞船命名:

钱学森号宇宙飞船

用这个名字命名的理由: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的贡献。

为表彰钱学森爷爷在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十四课 

探索宇宙

1. 

在5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用浑天仪等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了。

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3. 

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举出5种望远镜。

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5. 

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6. 

日前人类已经把许多种类的宇宙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

7. 

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

8. 

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所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

9. 

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

10. 

让我们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把气球充满气,松手,观察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

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

气球靠什么力量前进的呢?

空气向后喷出,气球向前飞出,气球靠反冲力量前进的。

11.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

有哪些办法让火箭飞得更直更高?

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既有火箭本身的材料,动力和工艺方面的因素,也有外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要素。

只有当三个尾翼,在相对平衡的位置上,火箭才能飞得更高更直。

12、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

13、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

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

②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所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

③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除此之外还有宇宙飞船、太空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2.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增添了5000多颗人造卫星。

3.我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生,到1998年底已有35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4.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各种用途。

5、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6、影响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因素有:

地球引力、运动速度和本身的质量。

十六课、在太空中生活

1.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

2.“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和平号”既是人造天宫,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宇航员在这里生产出了优质半导体材料和高纯度的药物。

3.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国家正在携手打造,一个绕地球转动的国际空间站。

4.2003年2月1日,美国哥化比亚号航天飞行在结束“科学研究之旅”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爆炸。

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设计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北京时间10月16日6点48分,经过20小时飞行,绕地球14圈的“神舟五号”飞船

[[[顺利返航。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想,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6.2005年10月12号,“神舟六号”在酒泉发射升空。

十七课 

走近科学家

1.哪几位科学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

我们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

张衡、阿基米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袁隆平等。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浮力定律等;

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等;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学习科学家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3.简述汽车发展史。

①1769年法国人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②1886年德国人制造了四轮汽车;

③1908年美国人制造了T型福特汽车;

④现代新型汽车。

18课 

科学学习回顾

1.从学习科学课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发现一些科学知识,并尝试着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有:

观察与实验、计划与实施、阅读与思考、设计与制作等。

3.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时,我们通常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4.在科学课上,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如观察、记录、预测、分类、对比实验、设计与制作、建立模型、信息搜集和整理、表达与交流等。

5.怎样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①给自己的报告取个题目。

②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③说明你的假设或设计方案。

④列出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仪器)。

⑤描述实验时或设计与制作时采取的步骤。

⑥展示并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数据或对产品测试的结果。

⑦在实验结果或产品设计成功的基础上作出结论。

6、我们曾经利用多种多样的图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如曲线图、柱状图、扇形图、概念图等。

实验题:

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前。

问题:

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

心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方法:

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记录:

心 

平静时

慢走1分钟后

慢跑1分钟后

跳绳1分钟后

成员1

成员2

初步解释:

运动剧烈,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心跳加快。

结论:

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

2.实验名称:

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材料:

0.5米长的棉线,一个乒乓球。

实验方法: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根据实验回答:

①.当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手感觉受到的了力。

②.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

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

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

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③.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做圆周运动吗?

不会。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人造卫星绕地球的飞行与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的引力。

3.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火箭的飞行原理

气球

实验过程:

把气球吹满气,突然松手

会发现,空气向后喷出,气球向前飞出,气球靠反冲力量前进的。

火箭也是靠反冲力的原理发射的。

六年级科学

复习题

201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