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630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

  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

因此,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

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的一段话,开展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

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

  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了什么;读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毛主席是谁。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

(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

(出示毛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

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

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

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

(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

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

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想:

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

  

(1)“挖井人”是谁?

“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

“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说说自己的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

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

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主江住没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

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

(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第1自然段。

)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

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

  2、重点指导:

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

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

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

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及它们的朋友打个招呼,你们愿意吗?

  2、认读生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江住没以

  3、认读词语:

挖井、战士、不忘。

  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

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

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

  

(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

(这是一口井。

)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

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

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

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

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

”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

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6、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

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7、过渡:

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

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

(这水真甜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

(毛主席。

)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

(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

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

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缺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

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

(指名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

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

(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

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

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

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

)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

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

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

让学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缺水的生活是多么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

  2、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通、读顺,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从而理解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