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17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

第6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新民主主义革命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2)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4)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5)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6)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b

b

b

b

c

b

c

(2016·10月,12)考查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2017·11月,13)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考点一 国共对峙及红军长征

[梳理·基础知识]

一、南昌起义(b)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建军节)。

二、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

1.召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

2.内容: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三、秋收起义(b)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率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道路。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b)

1.成立: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2.意义:

建立了一个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

五、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

1.背景:

由于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

①内容: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史料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对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实行民主,而对地主阶级等一切反动阶级和派别实行专政,直至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统一全中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读史用史]史料一说明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及党的革命任务和目标,其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

提示:

国共对峙,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史料二 “工农民主共和国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72页、

第574页、第213页)

[读史用史]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分别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提示:

前者指的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后者指的是1937年我党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要点二 长征的原因、转折和意义

史料一

[识图解史]①到②指长征路线起点与终点。

③指遵义会议及四渡赤水打乱敌人围追堵截部署。

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史料二 《遵义城头霞光闪》中说: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

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识图解史]史料中“云消雾散”“舵手”“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分别指什么?

提示:

“云消雾散”:

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

“舵手”: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

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精练·核心素养]

素养1唯物史观——长征的历史意义

1.(2016·浙江10月选考)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

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

下列选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②④正确。

①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是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 D

素养2历史解释——红军长征

2.(2018·台州高三期末)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D.三大主力红军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故诗歌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故A项正确;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是在1936年,与诗歌创作时间不符,故B、C项错误;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是指1936年会宁会师,故D项错误。

答案 A

素养3历史解释——遵义会议

3.(2018·稽阳联谊学校3月联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不断自我完善的政党,她在革命烽火中主动纠正错误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解析 中共二大是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不是在革命烽火中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这次会议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故B项正确;洛川会议召开于1937年,内容是实行全民族抗战,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素养4史料实证——“八七会议”的内容

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

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  )

A.“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解析 从史料“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准备总暴动”等信息可判定是在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之后,故A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材料无关,故B、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说明了当时还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C项错误。

答案 A

素养5史料实证——中共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建设

5.(2018·宁波十校期末联考)下图是一张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  )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B.重视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

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固了红色政权

解析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权的主要工作重心应是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苏维埃银行发行股票可知,中华苏维埃政权重视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中华苏维埃政权以土地革命形式废除封建剥削,而不是发行股票,故C项错误;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而材料中股票并不是针对工农而发行,因而不能通过发行股票的方法巩固红色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点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梳理·基础知识]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

1.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2.意义:

解放区农民分得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b)

战役名称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地域范围

东北

华北

华东

长江中下游

主要意义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易错易误] 三大战役又称为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是指淮海战役的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c)

1.成就: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意义

(1)改变广大人民地位: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3.经验: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史料 决战期间,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凭着落后的小农经济,依靠相当原始的运输工具,从千里之外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保障了数百万军队展开大规模决战并赢得胜利。

——王道平、周宏雁、姜铁军著《震撼世界的大决战》

[读史用史]阅读史料,概括其反映的现象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联系。

提示:

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战略决战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

要点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史料

[识图解史]《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解放区土改的纲领性文件。

据此简析1947年解放区的土改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赢得了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精练·核心素养]

素养1历史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2017·浙江11月选考)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

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

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主,为富强奠定基础。

新中国的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所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 D

素养2史料实证——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2.(2018·绿色教评联盟3月联考)如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

该战役(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推翻国民政府统治D.标志着战略决战的结束

解析 由图示可判断该战役是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晚的,故选D项。

答案 D

素养3历史解释——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3.下图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与出现这种场景相关的是(  )

A.解放区土地改革B.北伐战争

C.敌后根据地的开辟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解析 根据材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知,这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场景,土地改革后,解放区人民踊跃支援前线。

本题选A项。

答案 A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4月选考模拟)观察下图。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会址位于图中(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材料中会议会址应是遵义,故选C项。

答案 C

2.有人找到一条历史标语条幅,可以辨识出“打倒叛党卖国的蒋介石”、“江西全省总工会宣传部印”等内容。

据此判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渡江战役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内容,由“叛党”信息可判断应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标语,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诸暨中学高二期中)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指出:

“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  )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坚持“城市中心论”

C.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解析 材料是汉口八七会议的内容。

从材料“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及“武装工人……”可知,当时中共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依然坚持城市道路。

故选B项。

答案 B

4.下图所示的军事行动是(  )

A.淮海战役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枣宜会战

解析 由图示中“长沙”、“文家市”、“三湾”等信息可知,此军事行动为秋收起义形势图。

答案 C

5.(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革命歌曲《你追我赶实在忙》曾经一度在闽西苏区流行,歌词中有“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恰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等内容。

该革命歌曲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国共内战时期

解析 从材料关键词“红军”可知,该歌曲创作于土地革命时期。

答案 B

6.(2018·萧山三中下学期检测)“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重大的决定”作出于(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 由材料中“博古、李德下台,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等信息判断,该决定作出于遵义会议。

故选B项。

答案 B

7.(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1932年2月28日,蒋介石说:

“中国自有共产党以来,没有一时一刻不在错误路线当中……十五年、十六年有陈独秀机会主义的错误;十六年、十七年又有瞿秋白盲动主义的错误……无论你是什么策略,什么路线,左的,右的,折中的,总之是此路不通……”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十五年”、“十六年”是指1926年、1927年

B.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跟陈独秀机会主义错误有关

C.背景是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遵义会议结束了蒋介石所讥诮的中共错误路线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因此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对应的是1926年、1927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民大革命中,陈独秀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34年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晚于讲话的发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8.(2018·东阳中学高一期中)词句“横扫黔省,所向无敌。

威震云南,龙云丧胆。

追剿之敌,叫苦连天。

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所描写的历史事件(  )

A.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

C.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D.促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解析 词句描写的是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2018·丽衢湖期末联考)“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  )

A.1921年B.1927年

C.1935年D.1945年

解析 “铁壁合围难突破”说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暮色苍茫别红都”说明红军不得不离开江西瑞金而开始长征,“强渡湘江血如注”说明为摆脱国民党追击所遭遇的艰难挫折,“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说明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得中国革命焕发了新的生机,故C项正确。

答案 C

10.“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密不可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

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的经济发展

C.土改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D.通过土地改革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11.(2017·丽水衢州湖州9月质检)1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

“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

……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  )

A.有利于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B.为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D.为准备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

解析 从材料“1948”“晋中战役”等信息,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2.(2018·金华十校高一期末)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

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从表格进攻目标“淮阴、淮安”及“徐州”等地址,可断定该战役为淮海战役。

答案 C

13.(2018·江苏单科,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图中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变化。

由第三组数据可知,1948年11月共产党兵力超过国民党兵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应发生在三大战役进行过程中,C项正确。

图中第一组数据对应A项内容,第二组数据对应B项内容,这两个阶段国民党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兵力,排除A、B两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排除D项。

答案 C

14.(2018·浙江3月绍兴模拟)下表为1937年8~9月中国第二战区的抗战情形。

对表格内容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司令长官阎锡山

下达保卫晋北部要地的命令,沿长城一线部署国共兵力进行抵抗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在平型关率军伏击日军第五师团辎重部队,消灭日军

1000余人

副司令长官卫立煌

指挥组织忻口防御线,国共军队在忻口战役中相互配合

A.反映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B.所涉会战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C.期间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D.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力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太原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典范,故B项正确;抗战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故C项错误;抗战初期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15.一定时期的革命口号反映了一定阶段的革命主题。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军阀!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

” ②“北上抗日,红军胜利万岁”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

解析 “打倒军阀!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

”是国民大革命的口号,“北上抗日,红军胜利万岁”是抗日战争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国共对峙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6.(2018·9+1高中联盟高二期中)1927年是中共革命道路的分水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苏兆征、林伟民是这次罢工中涌现出来的著名工人领袖。

在以他们为首的海员工会的领导下,海员的罢工在3月初发展成香港工人同盟总罢工,罢工人数10余万。

数万名工人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致使香港交通、航运、生产中断或停顿,成为“臭港”、“饿港”、“死港”。

3月4日,港英军警向经沙田回广州的罢工工人开枪,制造了“沙田惨案”。

材料二 (1927年)9月19日,在文家市里仁小学召开的前委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山区去立足的主张。

次日晨,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撤离文家市,沿罗霄山脉向南进发。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7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并对该道路进行简要评价。

(4分)

答案 

(1)召开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二大并提出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人罢工;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6分)

(2)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探索出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