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592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docx

水电站施工总说明

第1章施工总说明

1.1工程概况

中咀水电站位于芦山县大川镇境内,电站厂址位于大川河上游黄水河与黑水河汇口——中咀。

厂址距大川镇20km(有简易公路)距芦山县74km,距邛莱市72km,距成都市149km,交通较为方便。

中咀电站系具有日调节功能的引水式电站,装机2.4万kw,设计水头219m,设计引用流量13m3/s,电站枢纽建筑物由取水枢纽、压力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钢管、厂区建筑物等组成。

工程区域处在盆地和川西山区交界处。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1.2mm,多年平均气温15.1℃,最大风速20.0m/s。

洪水由暴雨形成,汛期为5~10月,主汛期为7~8月。

工程区地质情况主要为闪长岩、花岗岩。

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地质条件较好。

本标主要工程包括:

黄水河隧洞53m,黑水河隧洞53m,调压井、压力钢管平洞、斜井、主副厂房、升压站进厂公路大桥等。

1.2施工条件

1.2.1水文气象

1.2.1.1水文

中咀水电站位于芦山县大川镇境内的黄水河、黑水河两条河汇口处—中咀。

电站厂房位于黄河口的河口河段,控制黄水河集雨面积202.07km2,控制河流长度31.5km,河流的平均比降为55.1%(黄水河分水岭量至厂房河道断面)。

黄水河、黑水河流域位于盆地和川西区交界处,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山地气候和温带气候的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为15.1℃,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1.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最大风速20.0m/s。

洪水由暴雨形成,汛期5~10月,主汛期7~8月。

中咀电站厂房分期洪水成果见表1.2-1。

表1.2-1中咀电站厂房分期洪水成果表

月份

Q

(/s)

P(%)

1月

2月

3月

4月

5~10月

11月

12月

10

3.4

4.3

9.1

46.4

656

33.7

6.7

20

3.1

3.8

6.9

34.6

517

23.4

5.6

50

2.61

3.00

4.21

18.0

284

11.3

3.90

1.2.1.2气象

黄水河、黑水河流域位于盆地和川西山区交界处,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脸有山在气候和温带气候的特征。

据芦山县气象站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为15.10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1.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最大风速20.0m/s。

1.2.2工程地质条件

招标文件提供的有关本合同各部位的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1.2.2.1黑水河引水隧洞3+534~3+587段

该段出露地层为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围岩稳定性好,为Ⅱ类。

1.2.2.2黄水河引水隧洞3+970~4+230段

该段出露地层为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围岩稳定性好,为Ⅱ类。

1.2.2.3调压井

调压井地层为元古界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为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岩石坚硬,裂隙发育,地表基岩裸露。

围岩类别,地表以下30m内为Ⅳ类围岩,30m以下为Ⅲ~Ⅱ类围岩。

1.2.2.4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上段(0+000~0+064.7)基岩在平面上呈狭长露头,为闪长岩,岩石坚硬,靠黑水河一侧卸荷裂隙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块碎状。

该段自然边坡470,稳定性较好。

中段(0+064.7~0+233.6)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覆盖,残坡积层为亚粘土夹关於块石,层厚3~7.5m,下伏基岩同上段。

自然边坡350,稳定性好。

下段(0+233.6~0+323)基岩裸露,基岩同上段。

基中,0+248~0+265.3段残存有冲积砂卵石层,卵石含量65%,其余为中粗砂充填,稍密。

层厚1~3m。

1.2.2.5厂房

厂房位于黄水河左岸河漫滩上,地层为砂卵漂石层,层厚6.44~7.28m。

下伏基岩为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为第四系地层孔隙水和岩基裂隙水。

1.2.3天然建筑材料

1.2.3.1块石

中咀电站工期区黄水河、黑水河河滩内均有大量块石,其主要成份为花岗岩、闪长岩、变质岩类,岩体新鲜、坚硬,搞压强度大于60Mpa,其储量及质量虽能满足工程所需,但分布不集中,开采困难,按《施工招标文件补充内容》,本工程除部分利用开挖料外,其余块石全部采用购买。

1.2.3.2混凝土骨料

在黑水河、黄水河测区内的河漫滩,有一定数量的砂卵石料,料场分散,储量小,无法满足工程所需。

按《施工招标文件补充内容》,本工程混凝土骨料全部采用购买。

1.2.3.3粘土

本工程附近粘土量小,零星分布,不能满足工程所需,招标文件要求全部外购。

1.2.4发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发包人为承包人提供的项目如下:

(1)招标合同文件规定的场地的提供;

(2)公用施工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3)提供钢材和水泥;

(4)进厂公路。

1.3工期条件

本标工程自2002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04年4月30日工程竣工,总工期17个月。

1.4本标应完成的工程工程量

本标主体工程的土石方明挖约为2.5万m3,混凝土浇筑约为0.38万m3,其它项目详见投标书工程量报价表。

1.5施工方案概述

1.5.1施工总布置

1.5.1.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及具体场地情况,布置的施工临建设施有:

施工供风、施工供水、施工供电及照明、施工通讯、综合加工厂、机械汽车修配厂和停放场、混凝土拌和系统、水泥库、炸药库、油库、生产生活福利用房等临时设施。

总建筑约为5148m2,总占地面积7360m2。

1.5.1.2业主提供从大川镇到中咀的简易公路,并从中咀通到黄水河首部枢纽(林区道路),这条路为中咀电站施工主干线。

根据施工要求,还需要新修如下施工道路:

1#路:

当厂房施工时林区道路被挖断,此时交通从厂房围堰上通过。

围堰长49m,顶宽4m。

当汛期围堰拆除时改走进厂公路,与原林区公路相接。

2#路:

从林区公路高程约1560m左右接线到调压井顶部,其中在高程1672m拐至斜井进人口处,在高程1766m处拐至调压井上平段进人口。

道路总长约2.5km,平均坡度为9.2%,宽4.5m,在局部地方及拐弯处加宽至7m,作为错车点。

该路主要负责调压井、压力管道等的施工。

1.5.1.3施工用风

本工程开挖主要采用手风钻,在6#支洞附近设一个压气站(1#压气站),布置1台4L-20/8电动空压机,再配一台12m3/min的移动式空压机,总供风量32m3/min,即可满足厂房及6#支洞、压力管道下平段施工用风要求。

在调压井高程约1766m附近设2#压气站,布置1台4L-20/8电动空压机,房建筑面积30m2,占地面积50m2。

供风系统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号:

投附-ZZ/CⅤ-03)。

1.5.1.4施工供水

在调压井附近高程约1820m附近修建一个10m3的水池(1#水池),专门负责调压井施工用水,在1600m高程处修建一个40m3的水池(2#水池),负责厂区施工用水、附属工厂和生活用水。

在黄水河岸边、6#支洞附近设一泵站(1#泵站),配备2台IS65-40-200水泵(1台备用)向水池供水,供水量25m3/h,在2#水池边设2#泵站,配备1台D6-25×10型水泵向1#水池供水。

1.5.1.5施工供电

本标工程高峰用电功率约700KW,考虑同步系数并根据各用电点的用电容量,决定在厂房施工区附近设1台400KVA的变压器(1#变压器),在调压井附近设一台1台315KVA的变压器,可满足施工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另外配1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事故备用电源。

为保证施工用电的可靠性,尽量采用双回路供电。

1.5.1.6混凝土拌和系统

本标混凝土浇筑总量为3792m3,最高月浇筑强度约为685m3/月;其中汛期最高浇筑强度发生在7月份,为322m3。

工程最大仓浇筑强度要求不小于24/h。

拌和系统布置在业主规划的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地内,设一座移动式混凝土拌和站,拌和站内布置一台JS750强制式拌和机和一台JDY350强制式拌和机。

系统内布置有骨料仓、水泥库、外加剂间、配件室和现场值班室等。

混凝土拌和系统具体布置详见《混凝土拌和系统平面布置图》(图号:

投附-ZZ/CⅤ-04)。

1.5.1.7其他布置详见本标书第3章。

1.5.2施工总进度

本标工程自2002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04年4月30日工程竣工,总工期17个月。

1.5.2.1准备工作

(1)场内交通从2002年11月18日开始,于2003年2月28日完成。

工程开工前时,主要利用现有施工道路。

(2)风、水、电系统从2002年12月1日开始,于2003年月31日全部完成。

(3)生产、生活用房从2002年12月1日开始,于2003年2月中旬前完成。

(4)混凝土拌和系统从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施工,于2003年2月底拌和系统具备生产条件,以满足厂区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

1.5.2.2施工导流

根据厂房处河流水文气象及河床特性,在洪暴期,河水峰高量大,洪、枯期厂址水位变幅相当大。

因此施工采用枯期时段束窄河流导流,即12月到次年3月,导流标准采用P=20%,相应导流流量Q=6.9/s。

挡水围堰设计为石渣编织袋围堰。

堰基覆盖层较厚,为砂卵漂石层,透水性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

堰体用碎石土心墙防渗。

围堰最大高度为2.5m,迎水及背水边坡均为1:

1,碎石土心墙边坡1:

0.3。

堰顶宽度设计为4m,以保证施工期堰顶通车。

1.5.2.3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本标的施工场面主要分为两大施工区域:

一个是压力管道施工区域,另一个是主副厂房施工区域。

(1)厂房施工区

本标安排在2002年11月18日开工,进场后开始进行施工道路和临建系统的施工。

同时由于厂房已具备开挖条件,因此进场后立即安排厂房边坡开挖施工,用1.5个月的时间,即到2002年12月31日将主副厂房和尾水渠开挖完成并陆续交面。

2003年1月1日开始进行主厂房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2003年3月30日将主厂房1545.00m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完成,提交机组预埋件安装场面。

尾水渠部分施工至1554.60m,汛前形成岸边进厂公路。

汛前尾水渠出口利用木制叠梁门挡水,保证汛期厂房施工。

2003年5月底将厂房上部砼浇完,8月中旬将主副厂房建筑施工结束。

详细安排请见施工总进度网络图(图号:

投附-ZZ/CⅤ-02)。

(2)压力管道施工区

压力管道施工区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压力管道明挖段,压力管道上平洞、引水隧洞及调压井部分,另一部分为下平洞及斜井段。

在临时施工道路及施工支洞形成后即可安排施工。

2003年2月底临时施工道路形成后,开始进行压力管道上平洞及明挖段施工。

上平洞打通后进行黄水河和黑水河两条压力引水隧洞的施工,至2003年6月中旬引水隧洞施工结束。

从上向下进行调压井开挖施工,2003年8月底调压井开挖结束进行引水隧洞及调压井混凝土浇筑施工。

2003年12月底引水隧洞及调压井砼施工结束,进行灌浆工程施工。

同时2003年4月底压力管道施工支洞开挖结束,从2003年5月1日开始进行压力管道下平洞石方洞挖施工,5月底下平洞打通后,进行压力斜井段石方洞挖,至2003年10月底斜井段洞挖完成,然后同时安排压力钢管安装和混凝土回填施工,待具备灌浆条件后安排灌浆施工。

在2004年3月下旬钢管混凝土浇筑全部结束,2004年4月中旬灌浆施工全部完成。

2004年4月下旬进行施工支洞封堵施工,至此本标工程施工结束。

(3)施工强度

① 本标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时段较为集中,其明挖高峰月强度发生在刚进场施工时的第2月(即2002年12月)主厂房开挖施工时段,强度为13601/月。

②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段较为分散,混凝土强度较高时段出现在厂房下部混凝土浇筑时段。

高峰月强度为683/月,最高峰时段发生在2003年12月。

1.6施工资源配置

1.6.1机械设备配置

为适应本标工程的施工强度及场面布置的需要,配置了各类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其设备容量均可满足引水隧洞、压力管道、调压井、厂房的土石方开挖和厂房混凝土浇筑等项目施工强度的要求。

所配施工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进场时间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第11章。

1.6.2劳动力配置

本标工程最高劳动力人数140为人。

具体劳动力配置详见第14章。

1.7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7.1质量方针

以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和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严格过程控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质量树信誉、拓市场、求效益。

1.7.2质量目标

(1)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率90%以上,确保交付工程质量等级满足合同要求的优良等级。

(2)从事影响工程质量工作的关键岗位、特殊过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

(3)确保单元工程合格品率100%,一次验收合格率90%以上。

杜绝质量责任事故。

(4)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附带: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1、施工人员都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并挂号胸卡。

2、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并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后方可上岗操作,未经三级安全教育者不得上岗作业。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六大纪律,工地规章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酒后等违章冒险作业。

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4、作业前要先熟悉作业环境,每天上班必须对职工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和应注意事项,并应做好班组台账。

5、施工人员不得私自拆除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等安全设施,确需拆除或移位,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后,有可靠拆除措施,方可拆除或移位,并在下班前或作业完工后复原。

6、上班时,衣着要整洁,工作思想要集中,坚守工作岗位,不准开玩笑、做私活,不得在施工现场吸游烟和随地大小便。

7、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应停止室外工作,并检查堆放材料是否稳定,不稳固时必须及时加固或移位,盖好机械设备。

8、夜间作业需有充足的照明,严禁乱扔乱丢材料、工具、垃圾废料和高空抛物,以防东西跌落伤人。

9、不懂电器和机械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睡觉。

10、若职工在作业时,碰到与本工种或非本工种人员(如因材料、场地、塔吊机械、施工用电、施工用水等)发生矛盾时,应及时上报班组长或管理人员解决,严禁采用暴力解决,而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11、做到三不伤害(自己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12、在外加架上或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帽要高挂低处)。

13、施工人员在作业前要检查作业环境,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如有未经覆盖的洞口和有未围护的临边,或为经安全措施的立体作业等),严禁作业。

班组长安排职工工作时,必须对职工交代工资环境安全情况,对职工进行班前安全交底及作业现场的应注意事项交底。

14、施工人员在外架作业时,检查外架脚手片是否有铁丝绑扎,有破损或老化,脚手片上有杂物等不安全因素的,必须先更换脚手片(铁丝绑扎)清理杂物后方可作业,外架必须有按规范要求的封层措施。

15、各工种在施工中,必须紧密配合,贴别是立体交叉作业,若有班组在洞口作业时,要注意上下有无其他班组人员或本班组人员在作业,若有人作业,必须有可靠地安全措施方可作业,否则必须停止作业。

16、施工临时用电严禁乱拉乱接,乱接使用无插座的钨丝灯、电器设备和老花及单股线。

使用强检查漏保器等失灵可靠方可操作,电线不得拖地、碾压、破皮、老化等,接头牢固,绝缘符合规范要求。

17、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材料、钢筋登、木登支教等零星材料不得堆积在通道上,包括临时通道,以确保道路畅通。

18、各职工在上班作业前,要检查周围的作业环境,确保无隐患后方可上岗作业。

若有多人一起作业要联络明确,班组长要多长巡查(若单人作业要增加巡逻频率)。

19、乘电梯上下时,要听从电梯司机指挥,不得在电梯运行时,开启电梯门,严禁将人或物伸出电梯轿厢外面,人或物严禁靠在电梯门边。

需要用电梯而发信号时,人或物必须站在出料台门李侧,严禁人或物伸出电梯运行范围内。

在电梯每到或没停稳时,不得开启出料台上的门和电梯门。

20、严格施工现场用火(包括明火、烧电焊、使用氧气乙炔等),确需用火必须经动火审批方可作业。

严禁拆除和玩弄消防器材,使用电力部门明令禁止的电器设备。

交底人签字:

被交底人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